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96章 圈套不会只有一个
英属印度军的前敌司令部作战室内,一片电话铃声的嘈杂声音。早在今年一月,英属印度军直属的通讯部队已经在东孟加拉前线铺设了完善的有线电话和电报网络。所有的线路对汇总到达卡的巴拉。卡特拉宫。通过这些线路,海明的指挥部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消息,下达命令,联络全军。自前线炮声一响,威尔。海明端坐在作战室正中的一张圈椅里面,听着参谋们不断的汇报着前线的进展,传来的消息还算不错,威尔。海明的碉堡加环形防御据点的战术似乎取得了成功,从尼泊尔雇佣来的廓尔喀兵也物有所值,抵挡住了华军的猛攻!
到当天午夜的时候,参谋长伊夫林。伍德一脸喜悦的走到威尔。海明面前,没有说话就是几声爽朗的大笑:“我们把中国人挡住了!他们伤亡惨重!梅克那河上漂浮的都是中国人的尸体,河滩上也都是中国死人,至少有8000人被打死,重伤员肯定超过了4000。现在中国人已经停止攻击,似乎正准备撤往梅克那河东岸。上将阁下,大捷啊!”
“大捷?”威尔。海明摇摇头,半开玩笑地道,“就算下面报上来的数字没有一点水分,不过就是消灭了12000个中国人,还有七亿四千九百九十八万八千个中国人……伊夫林,现在还远远没有到高兴的时候!”
“上将……我们不可能把七亿几千万武装起来的中国人都杀光的,因为在这之前,整个英格兰的男人都会被战争的损失消耗一空。”伊夫林。伍德脸上的喜色顿时一空。
大英帝国的确在打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只有真正的白痴才相信英国能打赢。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英国只是想尽可能多的保住一些财富——英国人早年从别人手里抢来的财富。要想保住一切是不现实的。接近高层的人都知道,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西部已经早早上了准备放弃的黑名单。现在澳大利亚的上等白人都忙着撤退,而下等白人和黄种人都被告知,大明皇长子朱国杰和英国公主海伦娜在未来将成为他们的君主……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所以大家要和睦相处,安安静静等待和平的到来,似乎这场世界性战争和澳大利亚没有任何关系似的。
但是印度却是必须要保卫的财富!这里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富饶的农业、勤劳而且众多的人口以及还算丰富的资源。使得印度成为了现下大英帝国财富的源泉。如果说大不列颠——美利坚帝国代表着大英帝国的未来,那么英属印度帝国就代表着大英帝国的现在。没有现在财富,安有未来的复兴?
所以保住印度和北美大陆东海岸就是保住了大英帝国在未来复兴的希望,同时也保住了世界大战的平局。但就是这样一个任务,眼下看起来也是很难完成的!不仅因为大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还因为大明皇家海军同样强大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强。中国的重工业建设现在已经过了起步阶段,人才、资本、原材料和技术都已经足备,许多大的钢铁、煤矿、铁路联合企业已经投产或将要投产,在未来的5到10年,中国的重工业产能很有可能超过整个欧洲——虽然中国不缺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但也不等于不需要时间来建设,不仅因为开矿、建厂、修路还有培养技术人员本身都需要时间。还因为重工业建设本身就非常消耗钢铁。当钢铁产量不足的时候,重工业只能缓慢发展,而当钢材等原材料产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就会越来越快。而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较为充沛的钢铁产量。
根据法国人提供的情报,1875年度,在大量新建产能投产和战争需求的双重刺激下,中国钢产量已经突破了280万吨(铁550万吨),超过了英美之和的钢250万吨、铁480万吨!煤炭产量更是突破了1亿5000万吨,同样超过了英美之和!而在1876年,中国的钢产量还将上一个台阶,至少可以达到钢330万吨、铁620万吨!煤炭产量更将达到1亿8000万吨以上。
而且这些数据仅仅代表了大明本土的重工业实力,并没有计算工业实力同样不弱的西华和东华——西华拥有储量丰富的铁矿和煤矿因而重工业发展较快,1874年、1875年度都有大厂投产;东华则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和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同样惊人。两国的煤铁产量之和,估计可以达到大明本土的一成以上。根据英国情报部门的估计,有煤炭1500万吨,钢30万吨,铁60万吨。
另外,大明的造船工业在太平洋和南洋“苦力贸易”的需求带动下,一直发展很快,在产量上早就超过了英美之和。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明会像下饺子一样成批的建造铁甲舰……而且中国人可以将90%以上的海上战力用于南洋战场,但是英国最多能把60%的海军派到东方。英国东方舰队和大明南洋舰队之间的实力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英国想要保住印度,就必须在这个逆转发生之前重创大明南洋舰队!
威尔。海明现在则想利用印度的陆上作战,逼迫大明南洋舰队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在马六甲海峡同英国东方舰队决战。
“女王近卫龙骑兵师、孟加拉骑兵军和普罗比锡克骑兵军到什么地方了?”威尔。海明听完了伊夫林。伍德的报告,又低声询问起三支骑兵部队的位置。
这三支骑兵是英属印度军骑兵的主力,其中女王近卫龙骑兵师是白人部队,拥有3000多人和36门大炮。孟加拉骑兵军是印度军的精锐,包括四个孟加拉轻骑兵师和总督骑兵卫队以及一个白人组成的骑炮团,拥有12000名官兵和84门火炮。普罗比锡克骑兵军自然是锡克人组成的,拥有15000名官兵和60门大炮。这三部现在组成了一个斯科特骑兵集群,在参加过对俄作战的约翰。斯科特少将的指挥下,一直潜伏在苏尔马河北岸的阿斯多格拉姆。在华军抵达梅克那河东岸开始构筑进攻出发阵地的时候,威尔。海明就命令这个骑兵集群向东南机动,去堵截华军的退路。
“已经渡过苏尔马河了,正在向霍比甘杰开进,估计今天晚上就能重新占领那里。”伊夫林。伍德道,“但是靠30000名骑兵和骑马步兵不可能阻挡住华军……斯科特将军做不到。而且,华军也不一定会撤向东北,他们完全可能南下吉大港。上将,我们在吉大港的兵力非常单薄,已经快阻挡不住华军的猛攻了。”
“不,他们不会前往吉大港的。”威尔。海明道,“朱国卫首先会考虑退往阿萨姆,因为阿萨姆是他打下来的,只要保住阿萨姆,他在朱济世跟前的地位就有保障了。如果失去阿萨姆,再让我们反攻进缅甸,即使拿下了吉大港,他的大理王也很难保住……我的那位老朋友有八十几个儿子,但是却没有八十几个王国可以让他们去继承!
至于斯科特少将能不能挡住朱国卫的问题我不担心,因为朱国卫根本弄不清楚斯科特少将手上有多少人,斯科特的白人骑兵完全可以遮蔽战场,吃过苦头的大理王一定不敢再次冒险。到时候他一定会选择转向北方,向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撤退。”(未完待续……)
第1397章 海明的大计划
“什么?白人骑兵?不是印度人?”
远处的枪声还在一阵紧似一阵的响起,总没有断绝的时候。那是第18山地军和大理第一军的骑兵威力搜索幕和英印军的骑兵打在一起了。不过正在和华军轻骑较量的,却不是皮肤有点黑漆漆的印度阿三,而是正经的欧洲白人!根据前方的回报,他们遭遇到的是女王近卫龙骑兵师。光是看番号就知道不好对付了。
不过让朱国卫、吴长庆和罗安阁三人赶到担心的,还不是这些欧洲来的骑兵。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骑兵称雄战场的时代了。而是这支欧洲骑兵的身后是不是有印度军主力部队存在?英印军中自然是有一些完全由欧洲白人组成的步兵和骑兵部队存在的。这种部队在印度军中的地位有点像早先满清才入关时候的八旗兵,属于主力中的主力,拿来当定海神针用的。在以往英属印度军的战例中,出动欧洲白人的团队,都意味着英印军的大举出击。
而女王近卫龙骑兵则是英属印度军中最精锐的英军部队,没有之一!早年的迈索尔战争、马拉塔战争和锡克战争时期,这支部队都曾经冲锋陷阵。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大明皇家近卫军这样的精锐,他们是不可能不印度军主力部队一起出动的!
朱国卫皱起了眉头,“英印军的主力部队绕到我们背后了?”
“他们之前可能潜伏在苏尔马河北岸或是南面的特里普拉地区。”罗安阁点点头,也认同了朱国卫的分析。“之前我们的骑兵搜索幕张得不开,没有及时发现他们!”
明军的第18山地军和大理陆军第一军都是山地军的配置。骑兵本来就不足。而且之前进展顺利。一路所向无敌,谁也没有太留心自己的侧翼。
“我们背后的情况怎么样?南路军有没有消息传来?”朱国卫站在一个用弹药箱搭成的地图台前,拧紧了眉毛,目光定定地看着一幅东孟加拉地区的军用地图。
“英印军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梅克那河,同我们的殿后部队发生了几次接触,不过他们的攻击并不坚决。”罗安阁将刚刚收到的消息报告给了大理王。
“还是廓尔喀人?”
“是廓尔喀步兵和锡克骑兵,”罗安阁回答,“由于锡克骑兵的遮蔽。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印度人在追击我们?”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情况似乎不大妙了。
“南路军有没有消息传来?”朱国卫有问。
“还在攻击吉大港。”罗安阁道,“吉大港的地形险要,而且一直都是英国的海军基地,有要塞保护,非常难打。南路军的后勤线也不大通畅,重炮上不来,打了快10天,弹药也消耗的厉害……而且现在印度军的主力明显集中在苏尔马河南岸和梅克那河东岸地区。如果我们要南下,就必须先向北佯动。吸引印度军主力北上。”
“北面呢?苏尔马河北岸搜索过了吗?有没有英印军的堡垒封锁线?”朱国卫打断了罗安阁,他已经知道指望不上暹罗王了。
“已经搜索过了。没有发现英印军的堡垒,连英印军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而且骑兵还发现苏尔马河上有一座木桥没有被英印军拆毁。”
“木桥?”吴长庆微微皱眉。
“柚木的大桥,非常坚固,可以通过炮车。”罗安阁补充道。柚木在阿萨姆、缅甸和暹罗非常多见,是这三地的大宗输出商品,也长长被用来建造房屋桥梁。不过在孟加拉却很少见到坚固的柚木大桥。
“看来是印度人疏忽了,也可能是收了谁的钱把桥留下的。”朱国卫分析道,“也有可能是威尔。海明的圈套!”
“大王,那我们……”
“过河!”朱国卫吸了口气,“先跳出英印军的夹击再说,苏尔马河北岸地势开阔,我军既可以北上又能东进,实在不行还可以在梅克那河上游的加尔尼河渡河西进,在贾木纳河东岸再调头北上去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如果不行再想办法南下,寻找和南路军会师的机会。好在这一带都是产粮区,我们的十万大军不愁饿肚子。”
……
“告诉沃尔斯利中将,让他立即率主力部队沿梅克那河、加尔尼河北上,并且占领加尔尼河西岸(北岸)的预设阵地。留戈登的第10军继续追击华军即可。”
达卡的巴拉?卡特拉宫内,印度军总司令威尔。海明上将站在地图前下达着命令。
“阁下,第10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约4000人,大都是配属给他们的廓尔喀和锡克部队,全军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如果中国人返身一击的话……”印度军参谋长伊夫林。伍德连忙提醒。
“不用担心,我们的敌人没有那么聪明。”威尔。海明笑道,“如果大理王够聪明,他就该突破斯科特集群的阻挡,向阿萨姆邦退却。没有绵延的预设阵地阻挡,即便有20万大军,也不可能挡住10万一心东归的中国人。而且我们也不敢追得太远,因为没有人知道中国人的援兵是否抵达了阿萨姆……朱济世的这个儿子表现的其实还算不错,看到苗头不对就没有一个劲猛攻梅克那河防线,但是撤退过程中还是没有表现出一个优秀军事家所应当具有的决心!总的来说,他还是太嫩了些。”
“可是单靠加尼尔河沿线的预设阵地也不一定能挡住他。”伊夫林。伍德皱眉道,“我们在那里的堡垒数量远远比不上梅克那河沿岸,他们一旦突破加尔尼河防线,就会直扑北面的卡西丘陵,只要一进卡西丘陵我们就很难对付他们了。毕竟那是两个中国人的山地军,山地才是最能发挥他们威力的战场。”
“不,他们不会北上去打加尼尔河的。”威尔。海明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朱国卫和他二哥朱国雄很快就要没主意了。到时候他会向应天请示方略,石达开只能在几千公里外的沙盘台上想办法了。而我正好非常了解这位中国名将……石达开一定会认为加尔尼河北岸是我军聚歼朱国卫集群的预设战场,所以一定不会让朱国卫发起强渡加尔尼河的作战。而且我还会把吉大港让给暹罗王。”
“让出吉大港?”伊夫林。伍德一怔,“是要引朱国卫南下?”
“石达开一定会这样指挥的。”威尔。海明轻轻拍了拍地图台,“这是很显然的……我军主力汇聚于加尔尼河北岸,南线相对空虚,所以调头南下,用急行军甩开我军主力直奔吉大港方向而去,同暹罗王的南路军会师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可是他们会师成功以后会有二十多万军队……到时候就更难消灭了!”
“不,不会有二十多万军队的。”威尔。海明看着地图,悠悠地道,“暹罗王一直维持着自己的后路,他没有大理王那样的决心,敢于打无后方作战。所以他的军队越是深入孟加拉,需要守卫的后路就越长,能够维持一个军在一线就不错了,而且他的后路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维持的。
而大理王的集群在长途机动过程中一定会有减员,现在可是个让人讨厌的雨季,来自中国西南的士兵能适应孟加拉这里的鬼天气吗?我想两支部队会师以后最多有15万人。到时候我就能把他们包围在靠近孟加拉湾的某个地方。这样中国皇帝就只能让他的海军在马六甲海峡同东方舰队决战了!”(未完待续……)
第1398章 舍得鱼死网破吗?
朱济世快步走在温泉宫内长长的回廊上,身后跟着的只有一个楠本高子。他的脸色很不好看,高子则红着眼睛含情脉脉的看着皇帝的背影。昨天晚上,朱济世一夜没睡,就在自己的御书房里面在等前线的战报。高子劝了两句,还让一肚子不痛快的朱皇帝骂了一顿。不过这个女人对朱济世真是没话说,绝对任打任骂任罚。朱皇帝看到她一副痴情的样子心也软了,好言安慰几句让她先去休息,不过高子也睡不着,还是陪朱皇帝熬了夜。
梅克那河战役失利的消息已经传来,虽然只损失了10000人,但却给包括朱济世在内的整个明军高层敲响了警钟——他们的对手是威尔。海明!大明皇家陆军的第一任参谋长,现在大明陆军一多半的大将、上将早年都是他的学生。他要是真没有本事,怎么能交出那么多好学生还帮着朱济世打出一副花花江山?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