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д盼蚀锏氖屏Γ诙潭痰募改昀铮痛诱咂返暮愣妓揪宦飞ǎ龅搅苏范贾富淤菔隆>驮诓痪们埃墙柚嘶乖诨Р可惺槿紊系恼盼蚀锏耐疲雍愣贾富淤菔伦尉V菸乐富邮埂�

    原来在湖广都司里做官的时候,虽然油水也不少,可是因为头上的婆婆太多,主管湖广都司屯田事务的苗伟常,一直深感自己捞的不够多,职位不够肥。所以,他借助老主家的势力转任荆州卫指挥使之后的这几个月里,他的主要工作只有两个。一个是全身心的奉承小主子,也就是张问达的侄子张天禄。另一个,自然就是倾尽全力的捞钱了。

    说起来,苗伟常和王书辉两人还有些交集呢。司马峰为王书辉买来的第二批的一千多个矿工,就是从苗伟常手下买的。那一千多个矿工就是苗伟常手下的军户。他们是在苗伟常名下的,荆州府附近的几个煤矿里挖煤的。

    原本荆州卫地盘里就有几个产量不小的煤矿。可是历任的荆州卫指挥使,都不觉得那些煤矿有什么用处。还是因为王书辉推广的蒸汽机在湖广地区的普及,以及复兴会工业委员会下属的几个钢铁工厂的建立,才使得整个湖广地区的煤炭价格开始走高。

    苗伟常武艺稀松,文化也不过是识字蒙童的水平,可是却长了一副能够侦查商机的眼睛。他看到市场上煤炭价格走高的趋势之后,就立即组织荆州卫下属的农奴士兵,开始采挖煤矿。正是这个原因,让司马峰发现了与他合作的机会。司马峰不仅向苗伟常采购了大量的煤炭,更从苗伟常手里以布匹作为付费手段,买到了一千多个既是农奴又是矿奴的卫所士兵。

    现代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家奴出身的人做到一个卫所指挥使,正三品的武官,是个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在明王朝中后期,比较出名的军事将领,大部分也没有什么太高贵的出身。他们大部分是世袭武官出身不假。可是,世袭武官也不见得比世家奴仆的地位更加的高大上一些。在明末清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就是辽东矿工出身。说起来,他们的出身还不如苗伟常呢。

    至于一个半文盲能够青云直上。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事情难道没有么。不见得吧。

    苗伟常听到张大少爷的命令之后,心里还觉得有些不以为然。和马松华以及司马峰这些处于明朝社会中下层的人不同,苗伟常怎么说也是正三品的武官。他对于整个明王朝的权力体系有着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见解。

    在苗伟常看来,在明王朝能够与文官势力相抗衡的,只有在皇帝直接指挥下的宦官系统。藩王宗室们,除非是皇帝的直系亲属,而且还得是皇帝喜欢的那种直系亲属,才会让背靠如今的吏部尚书为靠山的苗伟常,觉得有些忌惮。枝江郡王朱由梓不过是个远支郡王,而且还刚刚复位不久。就是前两代的帝王对他有些青睐,新帝上台之后,也不见得能续得上这段香火情意。

    而且消息灵通的苗伟常知道,如今在位的这位天启天子,是个性情绵软的人物。他老人家十有*不是文官大人们的对手。

    不过即使如此,张天禄大少爷的命令也不是他可以轻慢的。苗伟常从自己麾下两百多个贴身家丁里拨出一半的人手,交给张天禄府上的管事张旺财指挥。

    就这样,一百多个家丁,在张旺财的指挥下,由肖文龙带路,浩浩荡荡的开往枝江县。

    肖文龙是个大夫,还是湖广地区颇有名望的名医。你要是和他谈谈诗词歌赋,肖文龙大有可能会说的头头是道,毕竟他是个读书人出身。你要是和他谈谈医道医理,肖文龙肯定能说的天花乱坠,毕竟这是他的本行。可是,你要是让他谈谈行军打仗的事情,他就只能背背三十六计,说些书本上的话。毕竟,对于此道,他是个完完全全的外行人。

    可是即使如此,他也完全没有想到,看起来兵强马壮的一百多个荆州卫指挥使的家丁,居然轻易的就被一群明显比他们人数少,大概只有几十人的队伍,轻松的就击溃了。

    肖文龙的队伍是在一个叫做刘家湖的村子里遇袭的。刘家湖村就在荆州府前往枝江县的官道旁边。原本,张旺财不过是派了几个军兵,到村子里征些口粮水米什么的。没想到,被派出去的几个人,刚刚抢了一户庄户人家的几只鸡,在回去的路上,就听到村子里响起敲钟的声音。还没等他们出村子,就被集结而来的本村民兵逮捕了。

    在刘家湖村工作组的审讯下,被捕的几个人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一听到这些人是要到枝江县找王师尊麻烦的,刘家湖村的两个民兵队,就在工作组的指挥下列阵而出。

    在这之后的情况就很简单了。先是一阵弩箭,之后就是长枪阵上前。一百多个原本不过是江湖豪强出身的荆州卫指挥使的家丁,除了死了一地之外,就是被俘虏了。

    。。。

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

    人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有三种反应。【全文字阅读】し

    第一种就是积极的面对矛盾。因为趋吉避凶是人的一种本性,所以,真正的能够做到积极的面对矛盾的,大部分是那种正在不断的改造自己,能够深刻的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人。这样的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可都不是大多数。

    第二种就是被动的应对矛盾。这是一部分已经初步的认识到人的本性,但是还没有产生需要对人性进行主动改造的人,在面对矛盾时的一种表现。

    第三种就是消极的逃避矛盾。这才是处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毕竟,这是人在面对矛盾时,来自天性的一种反应。

    王书辉知道一位超凡脱俗的老人家对待矛盾的态度有多积极。这位老人家对于应对矛盾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普通人看来,是相当跋扈的态度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在对矛盾的认识上,这位老人家不仅仅是积极的面对矛盾,还希望在矛盾刚刚产生苗头的时候,就激发矛盾,从而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不断的改造自己。

    王书辉不是这种超凡脱俗的人。他最多能算得上是个中人之姿。如果单方面的从理论水平上讲,他对世界的认识,在理论上还是比较深刻的。但是,如果从在现实的实践方面上讲,他最多处于,被动的应对矛盾和积极的面对矛盾之间的水平。

    他在《万物一统律》里明确的告诉别人,“世界是在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所以,虽然在主观上并不喜欢矛盾斗争,但是他在客观上却知道,没有不断的处理和解决矛盾斗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取得这么多的进步。

    王书辉的弟子们就觉得,矛盾斗争是件很好的事情。最早跟着王书辉的那些年轻人,教导营的学员们,和大部分流民出身的复兴团军官就觉得。在与枝江县第一大土豪马松华的矛盾斗争的过程中,整个王府镇的发展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他们在参加了复兴会会议,了解了张天禄的情况之后,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感到麻烦或者胆怯。而是认为,与张天禄的矛盾,可能很快的就会促进复兴会的第二次大发展。

    用顾国樟在复兴会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来说,他就认为,张天禄反动团伙对于复兴会的攻击,极为及时的,给了复兴会把势力发展到荆州府地区的借口。消灭张天禄反动团伙,可以遵循处理马松华反动团伙的办法。消灭张天禄集团的所有成员之后,就可以对荆州张家的名下的土地开展土地改革。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贯彻“以农村保卫城市”,这一复兴会现阶段的发展策略。

    复兴会常委会的成员们全都赞成顾国樟的发言。工业委员会的代表胡国华还提出,消灭张天禄反动团伙,可以解放荆州张家名下的大量贫雇农。这样,就可以为快速发展的江北工业体系,提供更加充足的劳动力。

    不过,在处理荆州张家的手段上,复兴会常委会的成员们则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顾国樟认为,在整个湖广地区,完全没有能够抵抗复兴军三千多个,由贫苦农奴和矿奴训练而成的强大武装力量。所以,在处理张天禄反动团伙的方法上,可以采取正面作战的方式。完全可以直接出动复兴会下属的军队,对荆州张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同样是强硬派的李二牛则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现阶段,还不应该惊动“府”这一级别的政府机构。想要更好的执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就不应该直接引起府这一级别的政权的注意。完全可以使用特侦营对荆州张氏进行打击。

    王书辉听着复兴会常委会议上的青年们,唾沫横飞的讨论着如何消灭张天禄势力,占有张天禄名下的土地的事情。心里觉得非常高兴。虽然这些年轻人在语言的表达上,很多时候表现的有些词不达意。甚至于,不少陕西和湖北的方言,不自觉得会从这些年轻人口中冒出来。但是,王书辉真的是感到高兴。

    这些原本不过是明王朝社会最底层的流民、农奴和矿工的年轻人,对于杀掉一群整个明王朝社会最上层的高官子弟,荆州地区除了荆王之外最大的地主,居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他们既没有造反者的那种疯狂和绝望,也没有谋朝篡位者的阴沉和龌龊。对于消灭掉一群现时空最为有权有势的人,反应的像要杀掉一群鸡鸭一样平淡。王书辉觉得,这才是革命者在面对敌人时的态度。

    造反者和革命者的区别就在这里。造反者,是为了自身掌握权力而努力的。他们在面对矛盾的时候,表现出的是一种或者疯狂或者绝望的情绪。革命者,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在面对矛盾斗争的时候,遵循的是科学和民主的态度。现在的复兴会常委会的讨论,就是正在贯彻科学和民主的态度。

    王书辉觉得,一个掌握了穿越门的现代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真正的,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改造社会的目的。不管这个穿越者掌握着多么先进的科技,手中有着多么巨大的资源。没有在另外的时空,有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的支撑,想要妄图改造古代社会都是一种妄想。

    王书辉想要做的,是要在古代中国建立一个工业化的社会。支撑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王书辉知道的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资本主义制度,一种是社会主义制度。

    从他本人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理论上,他知道封建社会的下一个社会阶段是资本主义。可是,虽然王书辉见过资本主义的具体形态,甚至考察过资本主义形态的南方工厂。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见到过,或者说,具体的感受到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实际情况。

    但从另一个方面上讲,从初中开始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再到参加工作。十多年的现实经历,无论是一刻不停的政治教育,还是无处不在的组织机构,都让王书辉这个社会学出身的大学老师,对驾驭工业社会的现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了解的非常具体和深刻。在这种情况下,王书辉会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模式来构建工业社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么。

    “复兴会成员个人服从复兴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这是王书辉制定的复兴会的组织原则。对于复兴会的这个组织原则,王书辉是手把手的教给了每一个复兴会会员的。

    复兴会常委会的常委们在认真的讨论之后,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和两个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民主”在复兴会常委会的讨论中的表现。

    在使用正规部队直接碾压和使用特战营实行隐蔽消灭,在这两种不同结论面前,王书辉采取了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中”原则。他最后拍板,决定对张天禄反动团伙实行隐蔽消灭的手段。

    “同志们,大家的讨论已经产生了明确的结果了。对于盘踞在荆州地区的张天禄反动团伙,必须进行消灭。具体的执行办法,就是出动特侦营,隐蔽的消灭张天禄反动集团的所有成员。”

    “同志们,对于消灭张天禄反动团伙这件事情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复兴会常委会第一次处理具体问题。作为复兴会主席,我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对于大家对复兴会组织原则的使用和贯彻,感到很欣慰。”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们复兴会最核心的组织原则。是我们复兴会不同于一切其他的团体和组织的根本原因。我们复兴会的所有行动,都是由复兴会的所有成员共同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向大家强调,复兴会不是我个人的复兴会,而是所有认同复兴会政策,愿意为复兴会的理想而奋斗的,复兴会全体成员的集体的原因。”

    “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因为我们和土豪劣绅们有着个人仇恨。而是因为我们复兴会,是一个为全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穷兄弟,谋利益谋幸福的组织。”

    “我们要消灭荆州张氏的原因,和我们要消灭枝江马家的原因是相同的。不是因为他们冒犯了复兴会的利益,而是因为,他们侵犯的,是天底下所有受苦受难的穷兄弟的利益。”

    “下面,由书记处整理会议记录。然后,将本次会议的讨论结果交给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立即开始制定作战计划,三日后上交常委会讨论。现在散会。”王书辉在常委会讨论结束之后做了发言。

    说起来,顾国樟也好,贾三强也好,陈封也好,李二牛也好,对于要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心里还是相当的忐忑不安的。

    虽然他们已经在各个部门担任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主持者和领导人,但是,突然要为整个复兴会的所有决策都承担起责任,每个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他们虽然把复兴会的思想理论和组织原则背的滚瓜烂熟,也完全认同复兴会的章程。可是,他们还是觉得,复兴会就是王师尊的复兴会,怎么也不应该是所有复兴会成员的复兴会。

    性情比较活泼的顾国章在回宿舍的路上就对贾三强说道,“老贾,师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他对大家在会上的胡言乱语不满意了,才说复兴会是大家的复兴会的。”

    贾三强心里也有这个方面的疑惑。可是,他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即将开始的制定特侦营作战计划的工作,是他目前最担心的事情。所以,他不耐烦的对顾国樟说道,“你什么时候看到过师尊有言不由衷了。我告诉你,师尊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揣摩他的意思。他以前就说过,他对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让大家不要在琢磨他的心思上瞎耽误工夫。以前为了这事儿,师尊可是处置过不少人呢。”

    “我劝你还是把心思多用在工作上。只要把手里的工作干好,就是对师尊最大的报答。”

    。。。

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

    王书辉开完了常委会之后,就离开复兴会总部往自己家走去。【】在进家门之前,他停住了脚步,转身朝位于大院后面的小花园走去。

    王书辉并不是个懂得什么风雅的人。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本来应该是小资产阶级的王书辉,因为出生和成长在东北老工业区的环境下。所以他并不具有小资产阶级的那种矫揉造作的审美。所以,什么苏州园林啊,什么欧式花园啊之类的审美产品,他是完全不会分辨,而且也不可能去建设的。大院后面的小花园,只不过稍微清理了一下后山脚下的草木,建了几个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