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逛了一天,就是想打听一下东西的行情。这个是明代宣德年间的御窑蓝釉,这都是东西的主人直接告诉我的,我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今天来就是想问问,在古董市场上,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李玉坤听了王书辉的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东西根本不是这个小子的,他不过是个负责跑腿的马仔。对于马仔,他就是另一种态度。只见他的脸色一变,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态度对,王书辉说,“说是宣德蓝釉,这是真的。至于是不是御窑,那得分什么人说的。大约的估价么,我这里给你凑个整数,一百万。”

    王书辉心里有了底了,一百万,这样的茶杯他有四个,加上一个茶壶,怎么也能卖到五百万以上,他把茶杯仔细的放回包里,转身就在李玉坤的愕然神色中走出了珍宝斋的大门。

    王书辉同学家的生意也在琉璃厂这里,走了四五分钟就找到了。他的同学知道王书辉的性情,自然也清楚他一定是早就把行情打听清楚了。所以也没弄什么玄虚,直接就给了他一套瓷器,连茶壶带茶杯一千万的报价。这在王书辉的意料之外。他很高兴的接受了交易。等到晚上的时候,王书辉手里已经筹集到了一千万的启动资金了。

    一千万,这有多少,王书辉没有直观概念。他在大学里当老师,七七八八的算起来,一个月不过是三千多块钱。一千万块钱如果胡花滥造的话,在现代应该也能挥霍上好一阵子的。不过王书辉要做的是在明朝末年改朝换代。这种改天换地的工程到底需要多少钱,对于这一点王书辉心里完全没底。

    他的大体计划,就是先农业后工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人力和经济上的资源。这只是个粗疏的计划,他现在已经筹集到了启动资金,要开始设计具体的计划了。

    。。。

第8章 准备4

    在农业社会里,农业问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阅】‘‘‘‘王书辉在明末的先期工作就是收买土地,种植和推广高产耐寒作物。他知道,在古代社会想要搞什么近现代的化肥工业和农药工业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想要化肥和农药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办法。

    王书辉在网上就搜到很多土化肥、土农药的制作方法。他准备在枝江县附近购买一些土地,雇佣一些农民,验证一下高产种子和土农药土化肥的结合,能不能在明末实现高产。

    除了农业问题之外,王书辉觉得工业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明朝末年的科技水平和人才积累,都不足以支撑近代化工业的形成。但是王书辉觉得,至少通过自己的努力,要在明末建立起十八世纪水平的初级工业。

    王书辉知道,想在1619年的中国推动近代化的工业革命是很不现实的事情。但是他也清楚的知道,没有先进的工业作为基础,想要在军事上对农民军和满清野蛮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可不太容易。

    所以,他准备在明末的环境下,进行近代化工业建设的尝试。他对于工业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在重工业上,能够提供生产米尼步枪和拿破仑炮的合格钢铁,他就满足了。因为根据他的了解,米尼步枪加拿破仑炮,使用排队枪毙战术,在理论上就可以横扫一切古代军队,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在王书辉看来,明朝末年的环境和清朝末年的环境,甚至是民国时期的环境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只不过,在清朝末年,可以向已经近代化的西方列强国家那里,进行技术引进。明朝末年没有先进的现成的西方科技可以引进,但是有王书辉的穿越门金手指在,这不就为在明末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外部的条件了么。

    王书辉觉得,即使在明末没有现成的,受过近代化教育的人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完全可以在明末自己培养人才。作为老师出身的王书辉认为,那些明末的*岁的小孩子,并不会比现代社会的小孩子难教。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够培养出几百个拥有现代社会初中水平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就可以作为老师再教出几千个具备相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来。依靠着几千个拥有现代社会初中水平的学生,建立起一座汉阳铁厂那样规模的近代钢铁企业,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王书辉觉得只要能解决钢铁问题,那么用二十世纪水平的近代化钢铁企业,支撑起十八世纪的军工建设,应该就像玩耍一样简单。有了这样水平的军事工业的支撑,那么只要武装起十万人左右的军队,就可以轻松的将农民军和满清野蛮人送进地狱,然后统一中国的北方。

    王书辉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急着将未来的南明小朝廷灭亡。在灭亡了满清野蛮人和农民军之后,完全可以全力发展北方,坐看南明小朝廷在党争内斗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然后南下收拾残局。

    有了这样的计划,王书辉就没有在京师继续停留的必要了。他很快的回到老家,开始进行物资的采购。在把各种种子秧苗准备好了之后,王书辉为了保证第一批粮食获得丰收,又采购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将这些物资在夜间运到了明朝末年。

    在运完了这些物资之后,王书辉发现穿越门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与集装箱重合的部分,出现了很大的腐蚀性痕迹,而光门在侵蚀了集装箱金属之后,在这次运输之后居然没有缩小。这倒是让王书辉喜出望外。看来光门的维持,需要消耗金属进行能量补充,这也让一直为光门可能会随时消失而感到忧心忡忡的王书辉松了一口气。

    朱由梓父女两人再次见到王书辉的时候都觉得眼前一亮。王书辉这次到北京不仅在琉璃厂卖了东西,还找了一个专门负责制作影视剧道具的小厂家,定购了一批明朝的服饰。王书辉本人并不喜欢这种繁琐的古代服装,但是既然准备在明末大干一场,入乡随俗的融入当地时空的环境,就是一种必然的事情了。

    不过王书辉也没有完全按照古人的服饰去穿着。里面还是现代的衣裤,不过是在外面穿了一件带白纱中单假领的道袍,头上戴了一顶现代做工的细砂大帽。这幅打扮再配上王书辉现代人养尊处优下的白皙面孔和高大的身材,倒是很符合明代人的审美标准。

    王书辉和朱由梓父女两人打了个招呼,从一个大旅行包里拿出几瓶营养药来,这些都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营养药。朱由梓父女两人常年来的落魄生活导致的营养不良,就要依靠营养药来补充了,这些维生素,蛋白质和鱼肝油之类的小药丸,刚好也圆了王书辉闭关炼丹的借口。

    “这……,世兄,小妹我并没有生病,为何也给我准备呢。”朱微妏看到王书辉不仅给自己的父亲准备了包装精美,装在透明的琉璃瓶中的各色丹药,居然还为自己炼制了好几种丹药,一方面有些愕然,另一方面心中又有种甜蜜的感觉。

    “世妹不必客气,这些都是养生美容的滋补丹药,最是有利于女子养身美容的。世妹一定要按照我刚才说的办法,按时按量的服用。”作为千年光棍的王书辉自然不能理解朱微妏这种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还像一个棒槌一样,在那里强调吃药的办法和用药的剂量,这幅不通风情的模样,让在旁边仔细观瞧的朱由梓心中大喜。

    说到底,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女婿是个风流多情的风骚性格。倒是王书辉这种有钱有貌,又老实规矩的木头人,最符合好女婿的标准。作为一个光棍老爹,朱由梓完全没有作为母亲那样的细心,会有对女婿没有情趣的担心,反而觉得王书辉这种木头木脑又很关心女儿健康的表现,最符合自己的女儿托付终身的标准。

    倒是朱微妏心里一方面觉得受到王书辉的关心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有觉得王书辉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自己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反正小女儿的心思,大老爷们是搞不清楚的。

    王书辉和朱由梓父女两人喝着茶,心里面也泛起嘀咕来了。这父女两人对待自己的情绪明显的有点不对头。朱微妏一副别别扭扭的样子,朱由梓却笑眯眯的一直打量着自己,还若有若无的点着头,也不知道这父女两人弄得是那一出儿。

    。。。

第9章 婚事1

    从某种角度上说,王书辉穿越明末遇到的是朱由梓这个落魄的皇族,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秩序,是渗透到古代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特别是明王朝,有一个群体是一个例外。这个群体就是朱家的宗室们。

    作为明王朝里的血统贵族,朱家的宗室们拥有极高的地位,可以完全的忽视封建礼法的约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被拘禁在王府封地之内,被朝廷像养猪一样养着。反正只要是没有造反的意思,朝廷是完全不管他们的。这可能也是明代藩王们没有一个像个人样子的,全都是一副不是心理变态就是生理变态的样子的根本原因。

    非著名大神张大花同志曾经非常高明的评价过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的区别。他原话是什么王书辉记不得了。不过总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开国皇帝,特别是以刘邦和朱元璋为代表的平民皇帝,他们身上社会底层不择手段的无赖风格,随着一代代的帝王传续下逐渐消亡,到了末代皇帝那里完全的消失不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种不择手段的无赖风格其实是一个好的封建统治者的必然素养,没了这种素养,这个皇帝就不合格,也就当不成了。

    王书辉看明史资料的时候,对张大神的话深以为然。明代帝王们确实是在不断贵族化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社会学专业的研究者,王书辉认为,封建统治者一旦完全割裂了自己与平民百姓之间的血脉联系,基本上走入末路了。因为贵族化的皇帝,没法理解也理解不了,地主和准地主出身的封建官僚们是多么的肮脏无耻,为了自身的利益是多么的恶劣狰狞。一旦皇帝不能有效的抑制地主和地主阶级代表的官僚们,他们对于土地的*就会无限制的膨胀,随着土地的集中导致的国家财政的萎缩,最后的结局就是整个王朝的灭亡。

    所以,一个好的封建帝王,要比封建官僚们更无耻,要比封建官僚们更不择手段,才能在不断的皇权和官僚集团的权力斗争中保证自己的王朝传续。

    从明末已知的历史上看,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两个朝代,都是官僚权利极度膨胀导致的朝廷运转失灵。而在魏忠贤死后,皇帝的对地主阶级文官集团的压制手段完全消失,崇祯皇帝完全依靠文官治国,最终导致了国家财政的彻底崩溃和明王朝的最终灭亡。所以,在王书辉看来,崇祯皇帝说的“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说法的后半句,是完全正确的。

    作为与崇祯皇帝是同辈人的朱由梓,因为从他的祖父时代开始,贵族身份就被剥夺,所以他身上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返祖现象。朱由梓现在想的根本就不是如何维持一个王族的面子尊严的问题,而是想要给自己的萝卜头闺女抓住一头金龟婿的问题。为了自己唯一亲人日后的幸福生活,朱由梓是不择手段的。

    “世侄为我炼丹,真是辛苦了。”朱由梓笑眯眯的对王书辉说道。

    王书辉这个人,怎么说呢,用时髦的话讲是就个社交无能的人。在他二十几年的人生中,他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子人情这些东西,除了妨碍和破坏做事情的进度和效率之外,并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其他价值。所以王书辉在现代社会是个比较不通人情世故的家伙,大家在工作上总是要依靠他,但是在生活中,在利益分配中,他总是靠边站的。

    他的这种脾气,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是极吃得开的,帮助他抚养过他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一个不称赞、不喜欢这个实在本分的孩子的。不过在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生活中,王书辉就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人。对于这种现象,他本人并不在乎。

    现代社会下的人情关系王书辉都适应不了,封建社会的人情关系他就更适应不了了。实际上王书辉也知道,人情关系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原产产品,工业化社会只存在利益关系,不存在人情关系。现代中国那些所谓的面子人情也是一种封建主义的遗毒而已。

    不过就像前面说过的,王书辉的穿越,遇到的是一个没落的王族家庭,这种家庭原先就没有什么封建礼教意识。破落了之后,就更贴近于普通百姓了。如果王书辉穿越时遇到的是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可能现在都出了几条人命了。

    王书辉对于古代社会的繁文缛节实在不喜欢,他也不会掩饰自己的好恶,很直接的对朱由梓说,“世叔和小侄不必客气,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都是一家人了,没必要说两家话,显得生分。”

    朱由梓心中大喜,这话说得好啊,一家人,可不就是一家人了么。朱由梓也不管旁边站着的朱微妏面色大变,高兴的对王书辉说,“世侄既然说了这话,那我也就不和世侄藏着掖着的了。我在病中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你这世妹的归宿问题。世侄也看到了,我家虽然号称是王族,其实就是个普通人家,甚至连个殷实的农户都不如。让你这世妹嫁到富贵之家,那是妄想。要是把她嫁到贫寒农家,我心中又舍不得她吃那份苦,遭那份罪。世侄你还俗下山,本来按照朝廷规制,也是要回到原籍的。不过世侄既然想要在枝江县安家,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我家结亲,一是能顺利落籍本地。二呢,也能满足我这病弱之人的爱女之心。”

    小萝卜头朱微妏一听这话,立即像个兔子一样落荒而逃了。王书辉被这个提议雷的够呛,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好家伙,真所谓闭门家中坐,媳妇天上来。感情儿这穿越还带福利的,想要在明朝立足,还外送一个萝卜头的老婆。

    王书辉今年二十多岁了,作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很健康的青年男性,不可能没有想过婚姻问题。可是他自己父母不幸婚姻带来的阴影和现代社会里复杂破败的男女关系,让他对于婚姻问题存在着极大的畏惧心理。

    他以前的一个同事倒是在社会学的角度,对现代婚姻失败率不断提高进行过分析。他认为,现代人的婚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夫妻双方在经济上的**造成的。作为经济**的个人,他们在生活上的**性是很强的,很强的**性导致了他们自由的选择性。和过去的人们必须要以家庭为单位承担生活压力不同,现代婚姻几乎没有什么外部压力,而是要面对一个外部诱惑的问题,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接受婚姻外部的物质和精神诱惑,而现代人的抗诱惑能力又非常的软弱,这就导致了现代婚姻的普遍难以为继。

    王书辉倒是很认同这个离过三次婚的中年光棍的话。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王书辉对于不想找老婆或者说找不到老婆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无论在什么社会,在哪种环境下,社会资源的配置都是优化进行的。而女人和男人,在现代社会里也是一种社会资源。那么,有钱有势的人掌握着优质的社会资源的同时,作为优质的社会资源的男人和女人,也会自然的向他们倾斜。他对于这种现象是完全认同。这个叫做客观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愿望没有任何关系。

    。。。

第10章 婚事2

    从社会阶层的划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