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九 习武
次日,刘通在军伍前发话:“军队首重军纪,当兵第一条,服从命令,严守军规。敢犯军规者,严惩不贷。军队的灵魂就是军纪,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叫你向前,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你也给我往下跳;叫你立定不动,就算有疯狗咬你**,你也不要给我动一动。不管你以前干什么,当了官差,到了军营,你就是一个兵,就必须服从命令,听明白没有?”
众:有。
刘通:听不见,大声一点!听明白没有?
众:有――
一百余人大声回应,倒也有点气势。
后世训练军队、训练警察的方法极其丰富而科学,刘通来到古代,因尚未从政,手中未握权柄,考虑到眼下不可表现得太过超前,便有所保留,只挑一些简单而又富有实效的训练方法融入古代的训练方法之中。即便如此,也是让这帮人叹为观止。这些汉子大多爽快,而且喜憎分明,他们对刘通的一系列训练手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刘通在古人的训练方法之中,也得到不少启发,对自己的训练模式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两相结合之下,倒是收到奇效。
刘通将后世军队的口令、军姿、基本动作给参训人员逐一演示并予训练,但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的部分则先行掩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议和混乱。
这些基本知识、基本功,对于士兵遵守军纪军规、塑造军容风貌大有作用。
与此同时,刘通将后世的军营歌曲引入集训营,将歌词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作了修改。这些歌曲颇能起到提升士气、振奋军心之效。
不久,当地驻军也在传唱。一时间,整个军营军歌嘹亮,生气勃勃,一扫以前萎靡之气。古人哪曾见识过这等脍炙人口的大众之歌呢,当这支奇怪的队伍**军营拉练时,百姓们经常听到喊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和奇特的歌声。这些歌曲自军营流传民间,民间对刘通的传闻又有了新的版本,那些歌坊善才、声娱场馆的曲艺人士,颇有聘请刘通教授曲乐的劲头。
经刘通整顿和调教,加上钱教头素重军纪,这支原本年龄各异,夹杂差人、衙役和府兵的杂牌老爷兵,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一日,训练完毕,刘通与黑猪、白鸽、赖大年、魏佳山等人拉呱。平日闲谈中,刘通每向猪、鸽等人请教古代二军对垒接触仗的打法,古代布阵方法,古代战争的作战方式,尽最大可能地了解古代作战的信息。
黑猪钱松与西夏军征战多年,身上留下不少刀伤、箭伤。这个话题正搔到他的痒处,说起打仗一套一套,提到自己的光荣历史时,颇感自豪。
刘通:“钱教头,啥时候咱们到西夏国一游,你意下如何?”
钱松:“刘公子相邀,我钱松一定奉陪。多年不见西北故人,也不知这帮老哥们如今怎样了,还真是想念。”
这些时日中,刘通常想,现代人拥有枪炮等高精武器,打仗根本用不着刀矛,而自己所学的搏击,却侧重于近身搏斗,对于古代快马长枪的决战多有不足,需向各位师父们好好学习长兵刃,幸喜这里明师济济,向一众高手讨教一二,当能促使自己进步。
经过考虑,刘通选择了枪法。刘通幼时就很羡慕长枪英雄,赵云、岳飞、罗成、杨再兴,以及杨家将、杨门女将,无不是他崇仰的对象。闲暇之时,刘通便向钱松学习杨家枪法。钱松家传的杨家枪学自杨老令公之杨家,钱家常以杨门传人而骄傲,时时以杨门的忠烈激励家人和朋友,只希望有人学得枪法,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对于枪法的传播并无门户之见。
这日,刘通与钱松在演武场上切磋武艺。只听钱松说道:“公子欲练枪法,需知枪有长短,枪法又分不同派别。枪分短枪、长枪、中平枪,短枪用于近身搏斗,长枪用于战阵厮杀,而且多在马上使用,中平枪用于步兵作战;枪法的流派中,北有太原的六阳枪,枪法大开大阖;南有潭州的玄阴枪,枪法阴柔狠辣;东有扬州的**枪,枪法轻灵变幻;西有秦州的八角枪,枪法凝重如山。我修习的杨家枪法,即属北地的六阳枪,枪路开阔,气势如虹,讲究阴阳相生,奇正相合。”
刘通闻言,慨叹道:“枪法还有这么多门道哪。”
钱松说道:“咱们先学杨家枪,过些时日再来解说别的枪法。俗话说: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用枪要诀在于一个直字。一门枪法中之中,又分攻守之道。进攻枪法有:挑、刺、攒、扫,防守枪法有:封、拍、抖、格。挑有上挑、下挑、左挑、右挑;刺有直刺、横刺、斜刺、后刺;攒为多向点击,扫为横打一片。封为身周旋转画圈,拍为高处下砸,抖为寸劲甩脱,格为架挡兵刃。几时做到挑戳格打,运用自如,力透枪尖,中平正直,那便登堂入室了。”
钱松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只见他舞动枪花如寒星点点,前挑后刺如灵蛇吐信,封堵横扫如狂风席卷落叶,一招一式,或轻灵飘逸,或稳重凝炼,时而让人心潮汹涌,时而让人屏息凝气,枪法之精湛,已可直追当年杨家先人。
钱松又说道:“初学者练习枪法,先学中平枪,中平枪身兼长枪短枪之长。长枪远袭而攻强守弱,短枪近战而守强攻弱,中平枪远攻近守,不偏不倚,二相适宜。熟练中平枪之后,再练长枪、短枪,则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自此,刘通每天跟着钱松练习枪法,由浅而深,由生而熟,所下苦功非止一日。
刘通与钱松多日交流,相互砥砺,你教我拳法,我教你枪法,刘通的枪法日臻娴熟,钱松的拳法日臻纯熟,刘通、钱松武学底子扎实,一法通而万法通,不需多耗时日,二人便已深得拳法枪法的神髓,半年之后,即大功告成。
进入六月,天气炎热,集训班改为早晚野外训练,白天室内训练。自五月至八月,将近三个月的时光中,别开生面的训练,使得训练之成效远超以往任何时候,众人只觉得收获甚大,委实不枉来此一遭。
泉州集训,是刘通军旅生涯的开端,也是他日后着手组建军队的尝试和预演,刘通从这里初步获得古代建军的经验,为其以后全面建设军队筹备了第一手资料。
十三 初试枪法
刘通、阿碧主仆四人行走一日有余,来到临安地界,杭州已经在望。刘通和随从鲁荆各乘一骑,阿碧和侍女兰花坐着马车,九月秋风微凉,男士们骑马正感惬意,女士们坐车冷暖相宜。
正行走间,忽听身后马蹄急骤,二匹马从刘通身旁掠过,接着十余骑在后紧追,马上乘客大声吆喝:“快追,点子跑不远了。”话刚说完,只见前方数十丈外,二匹马掀翻在地,马上乘客跃身而起,飘然落地,接着周围现出三人;拦住了二人的去路。刘通远远的看不真切,吩咐赶车的把车停下,让鲁荆护在一旁,自己打马上前,去看究竟。
鲁荆取出刀来,挎在腰间,全神戒备。他今年三十出头,师从南派地趟门,一套地趟刀法已具相当火候,武功颇为不弱,常随李窦商行中人走南闯北,江湖阅历丰富。此次刘通等人北上,路途迢遥,需派得力之人相随,李窦请他一同护送阿碧。鲁荆一路说些江湖趣闻,倒也能解不少旅途的疲乏。刘通前日能让阿碧留下,也因有这鲁荆在侧,心中较为笃定。
刘通走到近旁,相隔丈许,提住马缰冷眼旁观。只见十余人围住男女二人,男的是一中年,女的年岁尚轻,二人手上各持一把长剑。二人的马倒在一边,系埋伏草丛的三人暗器所伤。围住他们的十余人骑在马上,而且人数众多,单从眼前情势判断,那二人前景可虑。不知双方武功如何,这些人敢来围追,估计是有恃无恐。围堵的人丛中,刀叉剑戟,各色兵刃横陈,显然出自不同门派。
一老者转头对刘通说道:“朋友若无指教,还请回避。”刘通说道:“我就一旁观看,不碍事。”老头不再理他,这伙人看他单枪匹马,要想横插一杠,那还不是太岁头上动土?
一壮汉对被围的中年人说道:“方铁山,赶快把东西交出来,咱们相安无事,让你走路。要是不交,我冲天豹的斧头可不好吃。”
一瘦子说道:“何必跟他废话,我一叉了结他,东西我不要,把那母的给我抓回去当压洞夫人。”
一矮个说道:“你那莫干山没人伺候,不如去我天台山实在,我猫头鹰最疼女人了,这个婆娘我要了。”众人闻言,肆意大笑。
刘通听他们对答,立知这伙人来路不正,一个个都是山中强盗,看来那个方铁山身上肯定带着重要物件,不知何时竟被这些人给缀上了。俺老刘可是专门抓贼地,既然让我撞见,可不能不管。
原来,方铁山一家住在临安城郊方家村,世传颜真卿《争座位帖》的真迹,不想却被杭州知府赵研得知,他想据为己有,瞒着应奉局不报,预拟暗中献给徽宗,以博进取之资。
方家自花石纲开始,就将帖子藏到温州的亲戚那里。赵研索要不到,竟以抗捐为名,将方家村一干老少羁押大牢,胁迫方家交出帖子。方铁山只好到温州取回颜贴,以之换人。那些盗贼不知哪里听得风声,先是天台山的一伙、然后是金华的一伙、最后是莫干山的一伙,三队响马一路秘追,起初还较顾忌,本想巧夺,看看将到杭州,这才明抢,在临安地头,围追堵截,困住方铁山二人。
没说几句,双方就动上了手。三人围住女子打斗,其余人众团团围住方铁山厮杀。没过一会,被方铁山打死一个、重创二个,但方铁山身上也受了伤。那女子打倒一个,轻创一个,自己身上也是受伤不轻,这还是山贼想着抓她回去当压寨夫人、洞主夫人什么的,才没下重手。再过一会,方铁山二人已然左支右绌。刘通心想,再不出手,他二人恐有危险。
刘通没有急于出手,自有道理。他已不是十**岁的毛孩,自当谋定而后动。首先要摸清双方的路数、武功的强弱,还要虑及己方这边和方铁山那头的退路。若是自己和鲁荆参战,仍然无法拾掇这些盗贼,需让鲁荆护送阿碧去搬援兵。一旦贸然介入,只有坏事。
刘通掣枪在手,拍马激冲,左手一枪,右手一枪,一刺后心,一刺前胸,出其不意结果了二个。女子之围顿解。这是杀贼救人,不是江湖较艺,还跟他讲什么出声示警、江湖规矩?消灭了敌人,那才是上上大吉。
随即,刘通与那女子加入方铁山的战团。余下的贼人听到同伙的惨叫,方才惊觉,他们与方铁山斗得正酣,浑没料到刘通会来,更没想到他武功高强,速度奇快,猝不及防之下,竟被偷袭得手。刘通手起一枪,又挑翻一个,这人与方铁山胶着一块,脱不开身,左肋中枪,摔下马去。
那老者一看不对,扯开马头就跑,边跑便喊:“弟兄们,是杨家枪法,风紧扯呼。”其余人众一溜烟地四散而亡,也不管那些倒地的兄弟是死是活。
方铁山喘息稍定,抱拳说道:“方某父女多谢义士相救。”刘通说道:“路见不平,理当援手。”
刘通把阿碧、鲁荆叫来,大家互通了姓名。方女坐上马车,换上阿碧的衣裳。方铁山也换了一套衣服,骑了一匹抢贼的马,拉着另一匹马,大家一同上路去也。他们的马被强盗所杀,自然要讨将回来。
刘通于方氏父女有援手之德,恩同再造,又见刘通慷慨侠义,一路上方铁山也不隐瞒,将诸般原委一一道出。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古之信人莫不尊崇。
方铁山想,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帖子不但连累了村民,连自己父女也几乎性命不保,幸得为人所救。感伤之下,就要将字贴送给刘通,被刘通所拒。刘通知道,这帖子是方铁山拿去救人用的,就算它不必救人,自己后世谨守的职业道德也绝不允许将它收下。
一路走得较快,转眼间便来到杭州城,一行六人住进了鸿运客栈。
弃于临安道上的盗贼尸体,路人报官后,当地官府正好拿去邀功请赏,向上报称出动官兵若干,如何奋勇杀敌,伤亡士卒多少,击毙贼枭猫头鹰、冲天豹、草上飞几何及其喽啰大部云云。
十 游寺
八月十五,中秋节,刘通来到北宋已经五个多月了。这天清晨,刘通跟着李窦、李宪二家老少前往寺院烧香。古人求神拜佛,多选在初一十五这二日。
刘通是无神论者,神佛之事只当它一种文化,自然不信神仙妖狐,却禁不住李家二位婶婶和阿碧的磨咕,心想且随他们去观光也不错。军营呆久了,还真想出去透透别样的空气。
前些时候沉溺于军营之中,习武练功,训练士卒,心无旁骛,阿碧每隔二三日便来军营探看。大伙知道她是知州的侄女,李窦的千金,又见她清丽可人,却也喜欢,倒是盼她天天能来。
集训班并没有搞封闭式训练,按刘通的建议,打开营门,欢迎百姓前来观阅,借此密切军民关系。刘通要想树立新风,改变封建衙门思想,道路还很漫长,力所能及之处,能做到一点先做一点。
每回阿碧一来,大伙便拿她嬉笑,这个说:刘通哥哥很想你呢,见不到你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着好,你看,人都瘦了一圈了。那个说:今天带什么好东西给刘通哥哥呀,让我先看看,我就帮你叫他去。开始,阿碧也会脸色泛红,忸怩不安,久而久之,却也不惧,反倒是喜悦多于羞涩,巧妙周旋有法。军营号称大熔炉,那里真不愧是锻炼人的好去处哇。
刘通与李宪等人一大早便往崇圣寺进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道上的行人已经三三两两,都往崇圣寺方向而去。因李窦、李宪携着女眷,行速稍缓,到得寺庙已近午时。虽然时值中秋,但秋天的阳光俗称秋老虎,一路走来,也颇为燠热。
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崇圣寺坐落在泉州郊区的清源山上,独领一方形胜,山上树木苍翠,古柏青松,流水淙淙,近寺处修竹摇曳,的是一派好风光。一入林中,凉风习习,令人神清气爽。
得知李知州要来,方丈早派了知客僧远出山门迎候,方丈玄英禅师亲至寺门迎接,将众人一直领进待客禅房。有执事僧端来清水洗漱,问是否要让闲杂人等暂行回避。李宪挥手曰:不用麻烦,我佛面前,众生平等。
忙乎一阵后,刘通知会李宪一声,竟自前往寺中各处闲逛去了。不一会,见宝殿后方有一小路直通后山最高峰,便施施然而往。来到峰顶,仰望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俯瞰田园村舍,一马平川,心胸为之一荡。俯仰之间,伤怀时世,竟生出无限感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刘通来到今世,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大丈夫立天地间,风云因之倾变。乃赋诗一首曰:
世言多愁苦,人笑我痛哭。
英雄聚有时,家国需永固。
磨我青锋剑,擒狼缚猛虎。
一览山河壮,再度古今秋。
感触一番,看看秋日已高,便下山而去,在山间采摘一些野菊花和山果,带了下山。进得寺里,只听阿碧嗔道:“山上的猴子没把你抓了去呀,还知道回来?”刘通笑道:“猴子没抓我,却给我果子咧,嗯,送给你。”说完,将菊花、山果递给阿碧,小丫头一下回嗔转喜。稍候,阿碧象是想起什么,说道:“快来,去跟菩萨求个签,这里的菩萨很灵的,我们都求过签了,就差你了。”
刘通笑道:“菩萨一定是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长命富贵,跟你的一样,不用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