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解脱了,可是你发誓捍卫的国家、还有为你卖命的军队。你考虑过了吗?”
罗耀武苦笑了一下,没有答话。
他哪能不明白陈必时的意思,只是他也没有选择。
“说实话,我都替你捏着把汗,你这是向上面公然叫板。要是出个什么差错,就算不是上面下的手,只要你有个三长两短,十五军肯定会闹翻天。虽然其他几个集团军不见得会跟着起事。但是也不会出手阻止,最多是看热闹。到时候,别说东北守不住,恐怕正个国家都得完蛋。”
“没这么严重吧?”
陈必时苦笑了一下,说道:“我知道你是有备而来,不然你也不会自己回来。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把我救出来。所以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是到底会不会演变成那个样子。你自己心里明白。”
“就算是,又怎么样?”罗耀武也急了。“沈阳已经被美日联军包围,现在别说让我去救火。派任何人去都没用。沈阳一丢。东北基本上完蛋了。我军肯定会大撤退,能在山海关站稳脚跟就不错了。要是我死了。你还管在里面,王虞氓一个人顶得住两头?他现在连东南那边的事情都没搞明白呢。”
“你认为就没人了?”
“你说赖洪晨?”罗耀武冷笑了一下,说道,“这小子有多少本事,我也很清楚。在后方当参谋、提意见。做点出谋划策的事情还行。真要他到前线去领军打仗。还差得远。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指挥部队作战的人。而是能不能稳住军心。让全体军民投入到抗战中去。情况很明显,没有你我,还真玩不转。”
陈必时叹了口气,罗耀武这话说得也不假。
东南与东北连续吃败仗。都是在陈必时与罗耀武受难之后。如果两人没有离开前线,局势肯定会大不一样。
“沈阳守不住,就只能集中兵力守卫北京。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毕竟上面仍然畏首畏尾。不肯放开。要是连北京都守不住,就算设立陪都,继续抗战。恐怕全国的局势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必时长出口气。说道:“回去后,你准备怎么打?”
“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看了罗耀武一眼。陈必时点上了第二根香烟。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又在辽河平原上。这里一丢,整个辽河平原都守不“面的吉林与黑龙江肯定照顾不到,只能尽快武装人酣尔叭,把武器分发下去,希望能够拖住几万美日军队
“越早越好
“过来之前,我已经联系了第十六集团军,让他们把库存的武器弹药,特别是枪支、火箭筒、手雷、地雷、轻型迫击炮等等单兵武器发下去。并且把在当地招募的官兵留下来,组成地方游击队的骨干,培养与练更多的游击队员。吉林与黑龙江的兵工厂还在生产,所有武器弹药都提供给民兵,不往南运。”
陈必时点了点头,说道:“搞得好的话。吉林与黑龙江能拖住十个。以上的美日师团,只是正面还得打几仗,如果没有正面抵抗,敌后游击战也打不起来
“下一战就在彰武
“彰武?。
罗耀武长出口气,说道:“美日联军兵力雄厚,仅一线作战人员就仅仅五十万,而且日本很有可能在四月底、或者五月初第三次增兵。从美日联军的战略部署来看,攻占沈阳后除了扫荡吉林与黑龙江之外,还会进军内蒙通辽
“如此说来。彰武那边就有得打了
“肯定得打一场。挫败美日联军的锐气,不然一路退下去,到了让海关都站不稳
“你准备怎么打?。
“现在还没想清楚,到了前线才知道。反正我让第十六集团军撤到彰武,先在那边部署防线,等到其他集团军撤下来,再组织作战
“既然准备在彰武打,就得把目光放开一点,不要局限在一地
罗耀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陈必时的意思。
“彰武过后,该怎么打?”
“过后?。罗耀武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可没想得那么长远。
“必须考虑长远陈必时看了罗耀武一眼,说道,“就算往最好的方面想,你在彰武挫败了美日联军的锐气,但是敌我实力差距仍然非常悬殊。如果像你所说,日军在四月底或者五月初再次增兵,那么就算你在彰武打赢了,仍热得撤退,而且只能沿着辽东湾北岸往南撤退。要是没考虑好后面该怎么打,你怎么提前部署?没有提前部署,部队撤退的时候被美日联军粘住,你该怎么办?”
罗耀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充分利用那边的地形,特别是几条山脉,迫使美日联军分兵前进。在阜新、锦州与朝阳好好部署一番。只要能够在医巫阁山、松岭与努鲁儿虎山摆下战局,充分利用美日联军在兵力部署上的漏洞。就有可能在关外站稳脚跟,争取在黑山外挡住敌人陈必时稍微停顿了一下,再接着说道,“只有打成这个样子。才有希望拖到年底。到时候。我们也能动员起更多的军事力量
“就算如此,接下来的仗也很难打。”
“难打也得打
罗耀武沉思一阵,说道:“既然是长远打算,就得考虑北京的防御部署工作
陈必时苦笑了一下,没有反驳罗耀武的观点。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美日联军能够打到距离山海关只有一步之遥的葫芦岛,就会不顾一切的向北京进军。
实际上,挡在北京之外的就只有山海关。也就是说,只要美日联军能够打下山海关,就能顺利到达北京。也就能集中兵力攻占中国的首都。
道理再简单不过,以中**队的实力,守住山海关的难度并不
守不住山海关,就得及时在北京组织防御作战。
“虽然现在谈保卫北京还为时过早,但是你可以提前做准备
“怎么准备?。罗耀武苦笑了一下,说道,“高层的意思很明白。只有敌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我这个战区司令才有实权
“可以想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陈必时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让需要休整补充的军队撤到关内。”
罗耀武立即皱起了眉头。
“虽然这样一来。这些部队就归最高统帅部指挥了,但是实际上仍然受你指挥,只要有需要,你随时可以调动这些部队。再说了,在关外防御,主要得依靠当地民众。随着占领区扩大,美日联军的兵力必然较为分散,正是打游击战的好时机。
“这样也行,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到时候再说
罗耀武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不多时,轿车就到了机场。把陈必时送上飞机之后,罗耀武才上了接他前往东北前线的专机。
当然,罗耀武不会去沈阳,而是直接飞往彰武。
这个时候去沈阳。还有什么意义?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题大做
,涩武官复原职,回到彰武组瓒北方战区司令连陈必时都回到了南京,替下王虞城。担任东南前线总司令。
收到这个消息,帕特里奇就知道大事不好了。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罗耀武与陈必时同时复制,表明中国高层的内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至少大大缓解,不会继续对前线作战造成影响。
虽然美日联军已经包围了沈阳,但是帕特里奇相信,罗耀武回归绝对是最大变数。
这个家伙就顶得上五个主力集团军!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在四月六日夜间电令福田康夫,要求美日联军连夜发起总共,争取早日拿下沈阳。
拖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实际上,就算不拖下去,也会出问题。
罗耀武回到前线,做的第一什事情就是命令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死守,随即调动部署在外围的第三十九集团军攻打被美日联军占领的抚顺望花区与沈北新区,第六十五集团军则从新民市向沈阳进军,随后才命令黎卫东组织被打散了的第十五集团军前往辽中县集结。
这一番部署,让帕特里奇看着就胆战心惊。
显然,罗耀武不打算轻易放弃沈阳,要集中有限的兵力,在沈阳周边地区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会战,撕开美日联军的包围圈,把粮食物资送入沈阳。也就是说,罗耀武的主要目的还是死守沈阳。
问题是,罗耀武手里的兵力够吗?
就算把第十五集团军算上,也只有三个主力集团军与七个新编集团军,再加上两支民兵纵队,总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五十万,而围攻沈阳的美日联军接近五十万。算上战斗力上的差距,罗耀武手里的兵力根本就不够打一场能够取胜的大会战。
没有兵力优势,打不了胜仗,这么打就是送死。
只是没等帕特里奇考虑明白,新的情报就送到了。
第十六集团军已经离开吉林。正在开赴抚顺的途中,很快就会到达沈阳前线。
这下,罗耀武手里有四个主力集团军了。
不可否认,第十六集团军是一支强悍的部队,在此之前一直单独镇守吉林,还在围歼韩军0集团军的会
问题是,第十六集团军能有多强大?
不管怎么看,也比不上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也许连第六十五集团军都比不上,最多只算得上是一支战斗力较为强悍的部队。
更重要的是,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一样,也是一支更加擅长防御作战的部队。
在此之前,第十六集团军打得主要是防御战,不然罗耀武也不会用这个集团军单独镇守吉林。
很明显,罗耀武手里仍热欠缺具备强大突击能力的尖刀部队。
没有突击能力,就很难撕开美日联军的包围圈。
就算打通了前往沈阳市区的通道,把物资运进去了,也不可能围歼美日联军,最终还是会丢掉沈阳。
很明显,罗耀武的部署严重不合理。
这下,帕特里奇不得不怀疑小在前线指挥的是不是罗耀武,或者说到达彰武的是不是罗耀武。
可是情报确凿无误,罗耀武确实回到了彰武,而且从姚万平手里接过了指挥权。
那么,他到底想干什么?
越是想不明白,帕特里奇越是担心。
现在的问题是,美日联军咬着沈阳,不可能撤下来。如果不能尽快占领沈阳,而是一直拖下去的话,罗耀武肯定会获得反击机会。
在看不清楚罗耀武的战役企图的时候,帕特里奇只能让福田康夫加快进攻速度。
四耳七日,美日联军开始强攻沈阳。
因为罗耀武已经回到前线,还变们升了官,他已经通过电话。亲自向前线指挥官下达了作战命令,所以守城部队士气高涨,打得非常顽强。
必须承认,帕特里奇非常狡猾。
白痴都知道,罗耀武归来,相当于给中**队打了一针兴奋剂,强攻沈阳的难度将大大加大。结果,帕特里奇没有让美军冲在前面。而是把攻城的重任丢给了日军,由美军负责外围防线。
对帕特里奇的这一安排,福田康夫也是有苦难言。
虽然最初是由帕特里奇决定包围沈阳的,但是在包围了沈阳之后,福田康夫一力主张以围困为主,先围上十天半个月,等到城内粮食消耗得差不多了,才发起进攻,让部队去收拾残局。
这下好了,围困肯定行不通。还是得强攻。
既然得强攻,就得由福田康夫承担错失战机的责任。
只不过,围攻沈阳的战斗一直打到四月十日,在外围集结的中**队都没有动静。
第三十九集团军发动了几次试探性进攻,规模都不大,与守卫外围防线的美军遭遇后就主动撤了下去。
第六,用军也往前顶了顶,结果在距离流阳市区怀有几十公川方就停住了。
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还在集结,前者的兵力太分散,各支小股部队接到命令后都在往辽中赶,而后者主要是运送的抬重太多,根本走不快。
这些都是实际情况,帕特里奇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别的不说,就第十五集团军而言,因为之前分散部队打游击战,要想把部队再次集中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罗耀武必须首先解决这些现实冉难,才能发起进攻。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囤积在新民的粮食不但没有运走,还被装上了抬重部队的车辆,并且跟在第六十五集团军身后。
也就是说,只要解围成功,罗耀武就会把沈阳守军最需要的粮食送过去。
由此,帕特里奇也断定小罗耀武的主要目的还是解围,为守城部队提供物资,让守城部队坚持下去。
虽然这么做的现实意义并不大,但是坚守沈阳本身就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不管罗耀武有没有信心守住沈阳,他都得抓紧时间部署新的防线,因此需要沈阳守军拖住美日联军。也就得坚守沈阳。
既然如此,美日联军更得加把劲,争取早日打下沈阳。
打到四月十二日,在连续撤下三个伤亡惨重的师团之后,日军占领了沈阳三分之一的城区,把守城部队围在了浑江北岸。
此时,中**队的四个主力野战军也在外围集结完毕,连第十五集团军都恢复了建制。
当天晚上,第三十九集团军率先在北面与东北方向上发起猛攻,一度攻入沈北新区,甚至派侦察部队渗透了美军的防线。
帕特里奇没有干预指挥,只是一再提醒福田康夫,不要只盯着第三十九集团军,更要地方西北方向上的第六十五集团军。
原因很简单,物资就在这个集团军身后,如果罗耀武为了解围,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北面与东北方向上的进攻就只是佯攻,真正的主攻在西北方向上。
只不过,没过几个小时,帕特里奇就发现,他的判断出了问题。
十三日凌晨,在战场上空盘旋的美军无人侦察机最先发现异常情况,守在城区内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开始集结,并且打开了几座军械弹药库,向参与守城作战的民众分发武器弹药。
半个小时后,第四十集团军率先向北突围。突围!?
收到消息,帕特里奇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确实是突围,而且是在向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方向突围。
很快,准备就绪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也开始向西北方向突围。
这下,帕特里奇才猛然明白了过来,罗耀武搞这么多花样,不是为了解围,而是为了协助守城的两个主力集团军突围。
也就是说,罗耀武要保住的不是沈阳。而是两个主力集团军的骨干力量。
这下,问题来了。
因为没有料到守城部队会突围,所以进攻的日军分散在城区里面,根本没有集结,也就无法挡住集结起来的突围部队。
战场外围,美军正在应付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没办法盯住身后。
帕特里奇想过调遣附近的部队去堵住突围部队,问题是,罗耀武手里还有两个主力集团军与好几个新编集团军没有动呢。
真要全线开动,罗耀武肯定会大打出手。
再说了,罗耀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家子气了?
当初为了围歼美军第四步兵师,他可是花上了血本,差点让第十五集团军有去无回。如果他的真实目的不是掩护守城部队突围,而是以此为饵,让美日联军全线调动,就很有可能抓住机会干掉一两个美日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