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息了,有人见无利可图,就跳出来搞风搞雨,然后智者们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罗彦向来不反对阴谋论,更何况跟已经知道的事情对比,罗彦可不信这里边没有猫腻。
不过这些事情也就是自己私下里想想,出去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这时候不就是应该各人自扫门前雪么。
时间就在罗彦发呆和看书中到了傍晚。吃过晚饭,莺儿就拖着罗彦出了陆府。
今天就热闹的地方可不是东西市,而是朱雀长街。大部分的花灯都是摆在这条长街上。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天黑,但是花灯早就点亮。距离朱雀街还有两个坊市的距离,罗彦就看到那个方向灯火通明,连天空都被亮丽的颜色给感染了。
当真正看到花灯的时候,罗彦也是被古代人民的精巧技艺给征服了。
想想后世有些地方直接拿钢管焊接骨架,然后在喷绘布上电脑喷图制作的那种粗俗的花灯,跟眼前这些精致的灯比起来,简直就是垃圾。
古代花灯制作的时候骨架材料就是竹篾和木条,竹篾可以制作呈任意的弧度,对于花灯的制作来讲,这是优点。罗彦是第一次见有人能把一个人像制作的栩栩如生。
罗彦是被莺儿拉到了朱雀门这里直接看最好的灯。
因为这三天李渊晚上都会在朱雀门上边坐看花灯,表示与民同乐,所以大唐的有关部门自然会把最好的花灯都集中摆在朱雀门前。
为了讨好李渊,朱雀门前最显眼的是一尊老子的骑牛像。这是表示百姓们认同李家是老子的后代这件事情的。
要说李渊看到这个会不会高兴,那是必须高兴。李渊这一脉虽然说祖上久居西凉,肯定是多多少少有了胡人的血统,对于当前的统治这一点可是非常不利的。其实仔细推敲起来,疑点就在他的祖上李暠身上。为什么,当时就是这货乱认祖宗,把自己当成李广的十六世孙。人们当然就会怀疑啦,往往这种自称是谁子孙却拿不出详细证据,基本都是身份有问题。所以被当成胡人血统看待。
所以,李家世代当高官都不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认祖宗才是强项。祖辈认个李广都不够,子孙直接认老子,你看谁牛一些。
不过认祖宗也不是只有李渊干过,明代朱元璋还认朱熹当过祖宗呢。
这老子骑青牛的花灯自然是取自老子出函谷关的故事。因为老子出了函谷关就不知所踪,所以李渊说自己是老子的子孙,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算是搭边。人啊,真是要无耻才行,你想当初设计这个花灯的人得有多废神才能想出这么个主意来。
这盏花灯看起来得有三米多高,让罗彦佩服的就是花灯的各种细节都表现的特别好。青牛的瘦骨嶙峋,还有鼻环,牛角,这些需要使用大量曲折的竹篾作骨,工艺相当繁复。上面蒙的那层纸,更是被画匠画的传神。至于老子人像,就更是飘逸,连衣服的褶皱都表现的很清楚。乍看之下,若非画匠还是有些写意的手笔,绝对跟蜡像也差不多了。
旁边作衬托的好多花灯也都是精品。
很多取自民间故事的花灯,都是大型的人像。给罗彦印象最深刻的是百花仙子的花灯,这可是名副其实的花灯,整个百花仙子旁边,大大小小摆了很多花形灯。大到荷花,小到梅花,每一片花瓣都做的跟真的一样。
莺儿小姑娘怀着好奇的心态上去摸了一下,摸完之后惊奇地叫嚷:“哎呀,居然是纸做的,我还以为真的有花会发光呢。”小姑娘天真烂漫的话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笑。
但是这些人笑完之后也不得不继续感慨人家做工的精细。
其实这种灯会往往看灯都是搭头,凑热闹才是正戏,这不,罗彦被莺儿拉着就往前边围着一大圈人的地方跑过去。
等莺儿松了手,罗彦发现自己已经被带到了人群的最中间。原来,这是一处猜灯谜的地方。看到这是干什么的,罗彦就是一阵头大。这玩意可是勾起了罗彦一些不好的回忆,所以罗彦脸色不是很好。
不过莺儿小姑娘可是不管这些,得知如果猜对灯谜,可以把花灯拿走之后,小姑娘可是跃跃欲试呢。
当然,她自己是没有这个本事了,但是在小姑娘的脑海里,自己身边可是有个除了有些呆之外绝对聪明的罗彦。
“罗彦,你要给我猜灯谜,我要带花灯回家给阿翁他们看。”小姑娘直接没得商量就给罗彦下了通牒。
“这个,带一盏就行了,灯谜不是我的长项,而且,我不想在这个地方久呆。”罗彦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还是有了让步。
原本小姑娘听到罗彦的答案相当不满意,但是看到罗彦一脸的不舒服,当下闭嘴什么也不说了。她有小性子,也喜欢无理取闹,但是人绝对不傻。通过罗彦的脸色她知道自己要是不答应,罗彦绝对会二话不说会转身就走。
第六十九章 巧遇屈突诠
是要表现出一点傲气
小姑娘看上的花灯灯谜也不是很难,恰好在罗彦的脑子里就有答案。也算是侥幸,还是能保住罗彦在小姑娘心中无所不能的形象。
因为事先的约定,莺儿也就没有多做纠缠,拿了花灯就跟在转身就走的罗彦身后。
灯会,自然是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小吃,莺儿的注意力很快就从花灯转移到吃的上来了。以为制糖业还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有些物种也没有从国外传进来,所以大街上能看到的最多的小吃就是各种蜜饯、果脯、肉脯。当然,也不能忘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板栗。
板栗可是中国的原生生物,在《诗经》里面就有板栗的记载。
当然了,糖炒栗子是不可能了,但是不加糖的板栗可是不少。此时此刻莺儿就赖在一个石砂和板栗飞腾的摊子前不走了。
“罗彦,我要吃这个。”小姑娘根本就没有和罗彦商量的意思。反正在她看来,罗彦就没有不同意的权利,只需要乖乖付钱就可以了。
看着正在翻炒的栗子,罗彦也是嘴馋了。这东西他也非常想念,很久不吃,都快要忘了那个甜香的味道了。没二话,跟着小姑娘在摊子前守着,就等着热腾腾的板栗出锅。
当然也没有让他们等多久,本来板栗就已经翻炒了一段时间了。因为两个人都在嘴馋,罗彦自然是不能只买一点,索性弄了个大一点的粗布袋子,直接把袋子装满算完事。看到罗彦出手这么豪爽,莺儿可是高兴坏了,今晚这栗子可能吃到饱了。
根本不用商量,小姑娘也不嫌烫手,直接把袋子就抢了过去。然后就是不顾罗彦惊呆了的目光,拿出来一颗栗子,用牙一咬,三两下就把栗子给解决了。咂巴着嘴,小姑娘很是满意的说道:“嗯,就是这个味道,真好吃。”
好吧,原谅罗彦再一次刷新对小姑娘的认知。在吃这一方面,压根儿莺儿就跟淑女不搭边。刚才那一系列豪爽的动作,那种潇洒,就连罗彦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既然已经拿到了栗子,莺儿也就不再多呆,边往前走边吃栗子,当然了,也不会忘掉是不是赏给罗彦一两颗让他尝尝味道。无可奈何,罗彦也只有跟在小姑娘身后,随时准备接受她的赏赐。
朱雀大街上是人来人往,走了很长时间,也才是走过了一个多坊市的距离。
街边时不时就有猜灯谜的,莺儿好几次想过去凑热闹,但是看着罗彦自顾自往前走,压根就表现出一副没兴趣的样子,小姑娘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离开。没办法,谁让自己没有那个本事猜灯谜,这事儿还得靠罗彦。偏偏罗彦又对这个油盐不进。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什么话也不说,沉默的看着花灯。
差不多刚过了开化坊,进入安仁坊的时候,罗彦被一个熟悉的声音给叫住了。
“罗兄,留步。”
回头一看,居然是屈突诠。
等屈突诠走到罗彦面前的时候,也没等他说什么,莺儿小姑娘就问道:“罗彦,这是谁?”屈突诠虽然不认识小姑娘,但是想来罗彦身边的女子,无非就是陆府的家眷,所以很是讨好地说道:“在下屈突诠,见过姑娘。”
“我知道了,就是你,你个不学好的家伙,就是你带着罗彦去青楼的是不是?”一听是屈突诠,莺儿顿时想起长安城中盛传屈突诠和罗彦在集雅轩相识的事情。而且完全无视罗彦主动去的事实,把黑锅给了屈突诠。
小姑娘的叫嚷声很大,引得周围的人一阵侧目。虽说男人上个青楼啥的在这个时候根本就不算事,而且搞不好还有人会羡慕你,但是大庭广众之下被这么一个小姑娘这样说,还引来那么多含义不明的目光,屈突诠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了好了,说什么胡话呢。屈突兄,有话去别的地方说。”眼见着这个地方是不能多呆了,罗彦赶紧说道。
这下子倒是提醒了屈突诠,拉着罗彦,也不管罗彦身边的莺儿,直接往一处高楼走去。莺儿没办法,只能乖乖跟过去。
到了高楼门口,屈突诠说道:“正愁着呢,这家酒楼办诗会,请了长安的好几位有名的大儒过来当评审。据说彩头是十年的剑南烧春,乖乖,这可是比贡酒都好不少的东西。小弟自知不是这块料,正想着要是罗兄在,不然是能让小弟解馋的,没想到一转头还真是给遇上了。呃,话说,这个小姑娘是谁啊,刚才可是把小弟给臊的,差点就没处躲了。”
想起小姑娘刚才对屈突诠那严厉的指控,罗彦就想笑。“这是老师的孙女,平常都在后院,上次你来的时候没见过,不认识很正常。”
“哦,原来是陆助教的孙女啊。小姑娘,我可告诉你,不是我拉着他上的集雅轩,当时我去的时候他就在。”屈突诠显然是不想独自背锅,所以准备把罗彦也拉下水。
“那第二次呢,是谁把罗彦从我家叫出去上青楼的?”小姑娘得理不饶人。
“我只想说第一次……”屈突诠是坚决不让步。
“好了好了,咱们还是想想怎么能喝到这十年的剑南烧春吧。”罗彦见火势有向自己扑来的危险,赶紧叉开话题。
屈突诠也只是听说这里的彩头是十年的剑南春才过来的,但是详细的规则还没有了解清楚。因为这货一听是作诗,直接就怂了。要不是看到罗彦出现,估计在这酒楼门口流上几刻的口水,也就直接回去洗洗睡了。
挤到人群里边,详细的问过这诗会的规则,罗彦才安下心来。
进门的考核很简单,只要是能够写一首关于元夕的诗,获得坐镇的儒生的肯定,那就算是过关了。当然,这儒生水平也不算低,据说是参加过今年的明经科,虽然失利,但是人家的长项却是写诗。所以这家酒楼重金把这位请来把关,就是要在第一轮就把一些想蒙混过关的人给剔除掉。
而且似乎给的价码不低,你看前边有二世祖叫嚣着出十两银子请这位给他放行,都没拒之门外。而且评审方式更是特别,不论这位觉得好不好,先把呈上的诗让人大声读一遍,然后给一些点评。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人家都能说出理由来,让在场的人心服口服。
被拒之门外的好些人,长时间停留在这里,就是为了能亲耳听到这位的点评。
这会儿又来一浑水摸鱼的,把自个儿的诗递上去,然后就被当众读出来。
“天上明晃晃,地下亮堂堂。曼曼朱雀街,渺渺正月望。
红灯映朱娥,瑞雪和素衣。倾尔佳人去,相思如月长。”
好吧,后来的几句也勉强算是诗,但是前边几句明显就是在凑字数,比那小孩儿的顺口溜也好不了多少。
“阁下这诗,嗯,虽然平淡,但是意思倒是挺不错。不过,也只能是意思不错,这词藻也实在是太普通了,阁下还是回去多读几年书,没准往后能替代在下这个位子。”这位点评没说多少,不过把这二世祖给哄的挺开心。
“下一个。”这位儒生大手一挥。
原本罗彦还想继续看会儿热闹呢,别的不说,这位儒生这点评和安慰人的手法,简直是太犀利了。
谁想到自己背后传来一阵大力,自己就被推到了人群前。在点评的儒生和人群中间,罗彦这会儿一个人站着,显得非常醒目。
原来,是莺儿小姑娘着急着要罗彦表现,所以根本就没有通知罗彦,直接把他推了出去。这不,这会儿小姑娘还喊着呢:“罗彦,是你出风头的时候了,不要让我失望啊。”旁边的屈突诠也是不甘寂寞,跟着叫嚷:“罗兄,小弟的酒就靠你了。”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
跟对面的儒生行礼,然后自报家门:“在下庐州罗彦,见过仁兄。”
这儒生也就是最多三十岁的样子,听到罗彦这么客气,也是回礼:“陈易之,长安人氏,见过罗校书。”
毕竟罗彦虽然考的是进士科,但是也是得过官身的人,陈易之不能不客气。
“陈兄哪里话,在下如今已是一介白身,哪里是什么校书。今日前来,也是听说这里有十年的剑南烧春,实在是忍不住嘴馋,所以只能厚颜上来了。”
“哈哈哈,罗校书倒是真性情。在下可是知道罗校书的诗才,想来这剑南烧春是拿定了。到时候不要忘了与我等共饮啊。本想着直接放行,不过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少不得要罗校书在这里当场作一首了。”陈易之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罗彦并没有因为陈易之不通融而生气,反而对这个人抱有更大的好感。
想着脑子里那些关于元夕的诗句,罗彦首选了崔液的《上元夜》。原本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词藻更显华丽,但是想想开头那句“火树银花合”罗彦就把自己的想法给掐掉了。火树银花形容最多的就是烟花,你要硬说是这花灯的造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效果就不好了。谁知道这火树银花是个啥玩意。
第七十章 抄诗三篇震全场
要说起这生僻词汇写诗,确实是非常忌讳的。最出名的就是苏东坡改王安石的诗的故事。
大家可以想象苏东坡当时看到“明月枝头叫,黄狗花蕊眠”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作为当代文坛领袖的王安石,居然能出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这得有多严重。好吧,来,为了保全偶像的面子,我改。
谁特么知道居然真有明月鸟和黄狗虫。你就是再来一个外乡人,他也得干和苏轼一样的事情。
类似的事情还有应试的举子使用了老家对虫子的称呼,给阅卷官带来很大困扰,然后榜上无名的。
所以罗彦只能把崔液的这首《上元夜》拿出来了。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问等不看来。”
下边好些士子已经开始叫好。
陈易之走到罗彦跟前,笑着说道:“连续两个诘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窃以为,诗元夕者不知凡几,唯此诗为绝唱。”很明显,陈易之对于这首诗也是佩服的紧。
对于陈易之的夸奖罗彦也是有些惶恐,比起这位的真本事,罗彦写诗的能力只算是渣渣,其实完全就是靠抄袭来着。
当下就客气地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日之诗,也不过传唱一时,百年之后,怕是早就被后辈们弃若敝履了,哪能称得上绝唱。”罗彦不自觉就把赵翼的诗给套用上了,这可是完全出于平常的习惯。
陈易之愣了一下,不过他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