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泽淡然一笑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先生勿须挂怀。只是那周郎有眼无珠,错将美玉当做顽石,差点就枉送了先生性命,某实不忍见如先生这般天纵奇才葬身在偏执狭隘小人手中,故而才派人出手相救,营救来迟,让先生受惊了。”
诸葛亮平静如水地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是在下命中劫数使然,自然是逃不过的。”
换作是旁人,经历过如此的生死劫难,内心之中必是波澜起伏,刘泽与诸葛亮对面而坐,却始终看不透他内心深处的变化,诸葛亮一直就是一付处变不惊古井无波的模样。按理说刘泽把他从死神的手中抢救下来,诸葛亮至少也是应当感恩戴德,竭诚投效过来,以期报答救命之恩。但刘泽从诸葛亮的嘴里,除了一些客套的表示感谢的话之外,还真没有听到什么以死相报之类的话。不愧是三国第一牛人,真心牛,诸葛亮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否则当日便不会以探望兄长为名弃荆去吴了,单凭一次解救的恩情,就动摇掉诸葛亮的既定心思,显然是不够的,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三国之中独一无二的诸葛亮,真要是施舍点小恩小惠就可以让诸葛亮就范的话,那他可就真不是诸葛亮了。
不过刘泽可没有死心,做为三国时代最顶尖的智者,刘泽可是寤寐求之而不得,今天诸葛亮有幸就坐到了他的对面,如此失之交臂,那可不是刘泽的作风,没能留住庞统,让刘泽有些许的遗憾,今日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这种遗憾继续了。
刘泽亲自给诸葛亮斟了一杯茶,含笑道:“某曾听闻孔明先生向孙权建言献策,欲行划江而治之谋,孙权若是采纳先生之计,依托水军优势,坐拥江南半壁江山,其地位,天下诸侯,恐无一人可以撼动,进可攻,退可守,先生此谋略堪称是完美之至,比之昔年张良为高祖出谋也不遑多让。我初闻之,亦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孙权如果依先生之谋,泽必将裹足于长江北岸不得寸进。只是周瑜骄狂恣恃,不用先生之计,轻兵冒进,泽方略有微胜,实在是侥幸之至。”
诸葛亮微微耸容,刘泽的话,无疑是对他谋略的最高认可,诸葛亮尝自比管仲乐毅,自负安国之材,本来他是无心致仕江东的,但孙权以礼相待,诸葛亮倒也不藏拙,为孙权定下了这划江而治的基本国策。可惜江东无人识此良谋,执掌江东权柄的大都督周瑜更是深恶痛绝,让诸葛亮顿有明珠蒙尘之感,刘泽的一席话,无疑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就连对手都有如此高度的评价,证明诸葛亮的谋略的确是高瞻远瞩,本身事实也已经证明了诸葛亮的策略对于目前的江东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知己难求,知音难觅,江东无人可识诸葛大材,反而是作为敌人的刘泽却对其倍加赞赏,不禁让诸葛亮生出些许感慨,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刘泽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诸葛亮倒也不咎溢美之辞,不过就此番赤壁之战刘泽所表现出来的过人智谋,让诸葛亮也是心生敬佩的。
“靖王过誉了,亮不过一村野匹夫,目光肤浅,安敢论军国大事,所议不过信口而言,见笑见笑。此番赤壁交锋,靖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稳如磐石,料算如神,果真有大将气度王者风范,周郎技穷,惨败在靖王手下,这一仗,他倒也是输得不冤。”
刘泽微微一笑道:“周瑜气量狭隘、刚愎自用,若听先生之言,又何致于有今天?依先生之策,划江而治,水军虎峙与长江之上,是该我头疼才是。”(未完待续。。)
第545章 促膝而谈
诸葛亮默默地暗叹一声,是啊,如果周瑜肯听他的劝告,江东如何能有如此之惨败,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周瑜嫉贤妒能,狂妄自大,根本就不可能会采纳不同的意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江东合当有此一败,自然也怨不得旁人。
单单以这次交锋来考量一下双方主帅的谋略,刘泽显然是比周瑜要高上一个层次的,周瑜虽然奇谋百出,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刘泽却是早已洞悉一切,了若指掌,周瑜的每一个出招都被人家给破解了,想不败都难。
诸葛亮自诩聪慧过人,但刘泽所表现出来的智谋,却让他有点自叹弗如,工于算计,精心谋划,应对周瑜的奇谋诡计,竟然是那样的从容不迫,谋定而后动,单单就是一个雷骑八百里的远程奔袭,就完全可称之为神来之笔。如果说刘泽一开始就将雷骑放在宜城是有意而为之,是为了迷惑和引诱周瑜过江的话,那么早在赤壁开战之前,刘泽就已经料算到了结果,如此神算,当真是匪意所思。
诸葛亮是见过不少的诸侯,诸如刘表、孙权等人,但他们的气度,和刘泽比起来,可谓是谬之千里,刘泽的儒雅高洁,气定神闲,谦和笃诚,睿智内敛,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王者风范,而刘泽的心思诸葛亮又如何能猜不透,只可惜……诸葛亮在心底幽幽地一叹,道:“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成者王侯败者寇,无论如何,江东这一役是败了,这成就赤壁千古英名的必是靖王而非周郎,在下不过是一区区腐儒,人微言轻,又如何能左右得了这天下大势?”
刘泽见诸葛亮神情之间隐然有落寞之色,诸葛亮诚然这么说,未必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诸葛亮有王佐之才。而且他本人也有一展鸿图大志的想法。只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黯然心伤,故而才有消极避世之念。
“先生有匡济天下之才,扭转乾坤之智,东吴不用先生。乃东吴之失也。泽虽不才。名微德薄。但方今汉室倾危,社稷离乱,泽位卑未敢忘忧国。欲伸大义于天下,救万千黎庶于水火,然泽智术短浅,以一人之力如何能挽狂澜于既倒,先生乃当世英才,望不弃鄙浅,助泽一臂之力共匡社稷,泽当拱听明诲。”
诸葛亮的眼中掠过一抹异色,但转瞬之间便又消逝不见,淡然地道:“亮本是山野散淡之人,久乐耕锄,无心致仕,靖王之厚意,在下已然心领,只是亮才疏学浅,恐失靖王厚望,故不敢应命,余愿至此,望靖王成全。”
刘泽明白,诸葛亮还是有心结的,否则就不会在襄阳城破之际东去吴会了,那诸葛亮的心结何在,想必就是对自己的施政手段有不同的见解吧。诸葛亮乃世儒出身,儒家的那一套学说在诸葛亮心中是根深蒂固,想要改变那绝非是一朝一夕的,显然他对自己重寒门抑士族的举措大不以为然,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便很容易解释诸葛亮的心理了。看来想要打破诸葛亮的心结,还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刘泽故意轻声一叹,道:“先生之愿,泽如何敢强求,只是以先生之才,放逐江湖,空老于林泉之下,岂不失天下万民所望?方今天下离乱,民不聊生,匡扶社稷之难,解民之倒悬,泽夙兴夜叹,只恨自己力所不及,泽请先生出山相助,非泽一己私愿也,只求泽被苍生,造福万民,了结这场浩劫之难,望先生看在深陷水深火热之黎民的份上,不要推托才是。”
诸葛亮沉吟未决,刘泽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诸葛亮并不是甘心只做一个不问世事闲云野鹤的方外之士,他是有济世之心的,好为梁父吟,每尝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何许人也?一个是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主的功业,一个是助弱燕踏上富国强兵之道路,诸葛亮自诩与两人相提交论,可见他对成就一番功业还是相当热衷的,也许只差在时机上面而己。
刘泽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收诸葛亮的打算,诸葛亮无论搁到那儿,也足以抵得过十万精兵,前者在襄阳已经失之交臂了,如果不是周瑜嫉贤妒能几次三番地欲置诸葛亮于死地,只怕诸葛亮已为孙权所用,成为自己的头号对手,如果诸葛亮真得成为自己的敌人的话,自己征战天下的征途必定会变得坎坷许多,所以说机会摆在面前,刘泽是绝对不会轻易地放弃的。
刘泽思量一番,决定不再和诸葛亮兜圈子,与其虚言曲意相互试探揣摸,倒不如开诚布公地坦露心迹,和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玩虚的耍花样未必奏效。
“先生视泽如何?”
诸葛亮微微一怔,他到是没想到刘泽竟是如此直截了当地要他来品评,当下道:“靖王英明睿达,智虑无双,运筹演略,决胜千里……”
刘泽微笑着摆手打断诸葛亮的话头,道:“孔明先生乃一代智者,这些陈词滥调的溢美之词不说也罢,今日我便是要听听孔明先生对刘某的真实看法,今日你我在此品茶论道,促膝相谈,并不是王爷与臣下的关系,更不是胜利者和战败者的关系,既然我们有缘能坐在这儿,那就是朋友,望先生能以友人的身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泽愿洗耳恭听。”
诸葛亮看着刘泽的目光,是那样的坦诚,是那样的率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恰似多年性命相交的老友,坦坦荡荡。一瞬间他的心有一丝的颤动,以刘泽的身份地位,原本就不需要跟他在这里多费唇舌,一纸命令便可以征辟于他,不受命格杀勿论。这是上位者拥有的特权,但刘泽身为诸侯王,却没有半点诸侯王的架子,以诚相待,以礼服人,试问天下有几人可以做到?(未完待续。。)
第546章 诸葛归心
诸葛亮一阵惶惑,这是他所了解的靖王刘泽吗?在诸葛亮的印象之中,刘泽在徐州的种种“劣迹”令人发指,完全是一付独夫形象,面目可憎。但此刻与刘泽对面而坐,刘泽一派儒雅谦和的模样,在诸葛亮心中已是大为改观,尤其是其推心置腹的话让诸葛亮更是有些感动,不禁道:
“靖王雄才大略,功盖宇内,此非亮之谬赞而是实情。只是亮尚有一疑问,还请靖王为之解惑。”
“先生但请讲来。”
“自前汉以来,门阀士族日益鼎盛,上至朝堂下至乡里,无处不有士家的势力所在,袁绍雄起于河北,孙权虎距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一不是依靠士家豪族之力而割据一方,但靖王却反其道而行,与天下士家为敌,在徐州时惩治豪强打压世族,入主荆襄之后,也一直贯彻执行此策略。在下佩服靖王的雄心胆略,却也深深为靖王担忧,天下的根本就在士家,靖王如此一意孤行,岂不是逆天行事,靖王难道真以为以你一己之力就可以和天下士家相抗衡吗?”
刘泽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的心结就在于此,虽然诸葛家道中落,但毕竟他还是门阀士族的一员,始终是跳不出这个圈子的,看要想说服诸葛亮,就须得打破他的心结才是。
“孔明先生认为天下以士家为本,在下却不这样认为,天下乃万民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一派势力之天下,自后汉光武以来,门阀豪强渐势坐大,把持朝政,横行郡县,拥兵自重,鱼肉乡里,民不聊生,才有黄巾之乱的恶果。先有士族乱政之因,后才有天下崩坏之果。以先生的聪明才智。料然也不可能不知士家豪门的危害。泽虽然不才,但天下纷攘离乱民不聊生却让泽痛心疾首,消弥这场兵祸也许不难,但真正让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为天下之本。重士族而轻庶民,乃是舍本逐末,为天下百姓谋福梓。乃泽平生之所愿也。纵然螃蟹无人敢食,泽也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算是这条路千难万险遍布荆棘,就算是赴汤蹈火,泽也是在所不辞。”
刘泽的声音虽然不高,也未曾是慷慨激昂,但却也是掷地有声,沛然浩气,诸葛亮闻之,不禁是心头一震,都说民为贵君为轻,但天下诸侯王者,将黎民百姓放在心间的又有几人?诸葛亮肃然起敬,起身拱手拜道:“靖王忧国忧民,胸怀天下万民,亮愚顿之至,今日方知靖王之志也,惭愧惭愧。靖王若不以在下卑鄙,亮愿效犬马之劳。”
刘泽大喜过望,忙起身相扶,道:“我得孔明,犹鱼得水也。”当下刘泽任命诸葛亮为军师祭酒,正三品衔,位同军团参军(最初授衔的时候军团参军如陈登徐庶等人皆位同太守二千石,相当于正四品,后来刘泽以参军位重提了一品,现在陈登徐庶等人皆为正三品,独贾诩兼领尚书省左仆射,比他们又高了一阶为从二品),又加封为三等伯爵。原本靖军军职之中是没有军师祭酒一职的,刘泽为诸葛亮专设之,留在中军做刘泽的谋士,以诸葛亮新降之人受此重爵,可见诸葛亮在刘泽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了。
诸葛亮拜谢道:“亮一介布衣,寸功未立,靖王便赐如此荣爵,亮断不敢受。”
刘泽呵呵一笑道:“在其位方可谋其政,以孔明先生之才,当受此禄。泽已赢下了赤壁之战,孔明先生以为下一步我军该当如何?众谋士皆认为我军当一鼓作气,直捣吴会,一举平定江东之气,不知孔明先生如何看?”
诸葛亮轻轻地摇摇头,道:“亮认为此议欠妥,赤壁之战东吴虽然战败,但其水军并未有所伤损,而我军战船皆被焚毁于乌林,江东之地,水网密集,若无水军之利,万难取胜,所以亮认为此时攻吴,乃下下之策。”
“那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
“主公既已拿下荆北之地,何不乘势南下,征取武陵、长沙、零陵、桂阳荆南四郡,广集钱粮,以为根本。微臣以为,江东虽为主公之患,也不过是疥癣之忧,而许都的曹操,才是主公的心头大患。”
刘泽故意道:“先生差矣,我与曹孟德有约在先,彼此互不侵犯,缘何算得上是心腹大患?”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曹操乃世之枭雄,早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当时与主公订约,也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如今官渡胜负已分,袁绍败亡已定,不出二三载,河北四州必归曹操矣。主公真得认为仅凭一纸空文就能约束得了野心勃勃的曹操吗?主公横扫淮南鲸吞荆襄,此番赤壁更是大败江东,这天下最寝食不安的人,就是曹操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主公如今强势崛起于江汉,必为曹操所忌恨,只是袁绍未灭,曹操现在还腾不出手了,南北之局方可保持平衡。一旦曹操统一北方,调过矛头来,第一个目标就是荆徐之地,他决不可能坐视比他更为强大的存在。依亮之见,江东孙氏,历经三世而治,国险而民附,极难图之,如果主公强取江东,必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曹操倘若背后来攻,形势便危矣。不如与东吴就此罢兵交好,先图荆南四郡之地,再得益州天府之国,主公地跨徐准荆益,国富兵强,便有能力与曹操决一死战。”
北据曹操,东和孙权,这可是诸葛亮一生的策略谋划,刘泽对于这点倒是清楚的很,但赤壁之战已与东吴结下了深仇大怨,此时再想东和孙权,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诸葛亮先取荆南四郡次取巴蜀之地,倒是与刘泽的想法不谋而合,不管怎么说,现在也不是同孙权进行火并的时候,先取荆南四郡为上,当下便是欣然接受。(未完待续。。)
第547章 败讯传来
赤壁惨败的消息很快地就传到了正在濡须口指挥吴军作战的孙权耳中,孙权当时立在船舷上,兴致很高,正在谋划着对合肥城的下一次进攻,当听说周瑜在赤壁败得一塌胡涂,五万多步骑全军尽墨,韩当黄盖战死,眼前顿时一黑,若不是身边的侍从眼疾手快地将他扶住,孙权恐怕就得一头扎进巢湖里。
孙权是失声痛哭,悲恸号陶,既有失了韩当黄盖之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