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官才能应付了。

    可是,左良哲听了府兵的汇报之后,沉吟片刻,这样说道:“让府兵离开国子监吧,切勿和常真禅师起冲突。”

    常真禅师会去国子监,想必为的就是魏慕白的碑文。在思度之后,左良哲选择了退避。

    在以常真禅师为人质之前,左良哲根本没想到一个住持会有那样的号召力。当时千秋钱庄总号的盛况,左良哲还记得。

    非是他惧怕了常真禅师,而是常真禅师身后有众多的信众。众怒难犯,国子监生请愿的事情刚刚平息,左良哲不想为了这碑文而再起动乱。

    有了左良哲发话,京兆府兵就从国子监中撤出了。常真禅师见着他们离去,只双手合十,说了一句:“阿弥陀佛。”

    低首敛目,慈悲之意尽显。

    在京兆府兵离去之后,常真禅师看着眼前的衣冠冢,吩咐弟子将碑文拓下来,以作留传。

    然后席地而坐,口念《地藏经》,随后吟念《往生咒》。他身后跟随着的信众,也和常真禅师一样,坐了下来,为死去的国子监生念经。

    “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静寂的国子监内,有袅袅焚音。

    随后赶来的护国寺和报恩寺住持,听着这熟悉的梵音,再看着常真禅师静穆慈悲的面容,心中极为感慨。

    佛者在心中,常怀慈悲,普渡众生。常真禅师,要比他们做得好。

    随即,他们也坐了下来,和天宁禅师一样,念诵着他们无比熟悉的内容。

    京兆三大寺的住持,都出现在国子监,为死去的国子监生念经。这个事情,代表着三大寺对国子监事件的评判,也在以他们世外的方式,抗诉着国子监的定罪之举。

    京兆百姓见到三大寺的举动,再结合他们所听到的只言片语,隐约觉得国子监并不像官员们说的一样,是有大不敬和有辱斯文两大罪的。

    至于朝臣们,仍是闭口沉眼,不该说不能说的话语,是绝不多说。这一次的国子监事件和天宁寺护碑之举,他们就当没有发生一样,朝中几无这两事的议论。

    不管是左良哲在其中压制还是别的什么,朝臣们关注的,只是紫宸殿中的景兴帝何时醒来。

    京兆发生了国子监事件,景兴帝也还没有醒来,病情也没有恶化,就这样断断续续昏睡着。

    若不是楚炎、卫复礼等朝臣,亲眼见到景兴帝曾经醒过来,他们早就怀疑紫宸殿中的皇上,就只有个名义而已。

    在景兴帝短暂的清醒期间,卫复礼向景兴帝提及了沈家七大罪状的圣旨,还道沈家忠心耿耿,请景兴帝收回旨意。

    景兴帝脑袋迷迷糊糊的,听着沈家的七大罪状,觉得沈家“罔顾圣意,触犯天颜”之罪,的确是有的。营建鞠场和献俘礼的事情,景兴帝仍耿耿于怀。

    在景兴帝昏迷之前,景兴帝就打算对沈家动手。他下旨将沈华善、沈则敬和袁焕等人召回京兆,就是为了问罪定罪的。

    如今左家为沈家罗织了这七大罪,正合景兴帝的心意。他懵懵懂懂地想:将沈家拔除,就可以去掉心头大患了。左良哲,的确是懂得朕心。

    他尚不知道他病重昏迷数日,也不知道左氏假传旨意的凶狠,他所想所及的,仍是最在意的碧云骢祥瑞、天命所归这些事。

    尽管力竭虚弱,景兴帝还是努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此乃朕意,众臣遵旨,不得有贰。”

    他说出的话语,和卫复礼所期待的结果恰恰相反。听到景兴帝这样说,卫复礼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怀疑自己所听到的。

    左家假传旨意,皇上竟然不以为意,反而坐实了沈家的七大罪状?怎么可能?

    “皇上……”卫复礼正欲说什么,可是他身边跪着的左良哲马上就开口说话了,阻住了卫复礼继续说话。

    “卫大人,皇上的旨意,朝官们都听清楚了。卫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左良哲环顾了一下,他的周围,除了卫复礼之外,还有三省六部的主官,他们都清楚听到了景兴帝说的话语。

    左良哲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心情极好。皇上这些话,说得真是太好了。如今沈家定罪的旨意,朝臣再不能质疑了。

    国子监之事已经平息,扰攘的沈家罪状,已经定下。就算景兴帝清醒着,左良哲也能顺心顺遂,他怎么能不高兴?

    “皇上乏了,诸位大人,敬请退下吧。”卫复礼还想说什么,可是内侍首领已经开口了。

    正如内侍所说的一样,此时景兴帝又觉得眼皮沉重,昏睡之意袭来,的确是乏了。

    见到景兴帝再次昏睡,卫复礼无法,只得和其余朝臣一样,离开了紫宸殿。

    因有景兴帝金口亲证,沈家有七大罪的圣旨再无争议。

    随即,司农卿雷致远带着这圣旨并宣旨内侍,快马往西宁道疾驰。

    当然,他没有忘记带着吏部任命他为西宁道观察使的任命,那是他富贵荣华的代表。他前去西宁道,就是为了接管西宁道的兵马和权力,怎么会忘记带上吏部的任命呢?

    当这个圣旨到达西宁道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京兆谁也不知道,我们接下来细看。(未完待续。。)

    ps:  二更!感谢爱彦吉的打赏,感谢流星深雪的粉红票!晚上去办事,路上塞了三个小时,回到家吐得七荤八素,从不晕车的我,终于知道了晕车的滋味。

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

    在雷致远带着沈家定罪的圣旨去到西宁道之前,沈则敬已经知道此事了。

    为了对付沈家,景兴帝往西宁道连发两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就是令沈则敬、沈则思放下手中职务,返回京兆陈述;

    第二道圣旨,就是给沈家定下七大罪状,令西宁卫士兵立即押送沈家众人回京。

    第一道旨意,在景兴帝昏睡之前发出。由兵部的军马疾驰送出,早已经送抵西宁道。其时,岭南卫大将军袁焕还在西宁道。

    沈则敬和沈则思,跪在昆州的府衙,听着宣旨内侍高声读着圣旨的内容,心中一点也不意外。

    景兴帝这旨意,与其说是为了知道西宁道局势战况,不如说是开始拿沈家开刀了。这召回京兆陈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会是什么,都不难猜。

    沈则远在圣旨宣读过后,给宣旨内侍和兵部的官员递去了银票。那一叠银票快速滑入到内侍袖中,内侍掂了掂袖子的重量,颇为满意。

    “奴才已经将圣旨送到,请沈大人即刻移交政务,跟随奴才回京。”

    作为皇后内侍,他多少也知道朝中的动向,知道景兴帝对沈家的不喜。

    上意下效,内侍对沈家的态度,自然算不上好。只是看在厚沉沉的银票份上,说话已经很客气了。

    “本官知晓了,待本官交代好政事,就会跟随诸位返回京兆。”

    沈则敬站了起来。笑着说道。看着,似对这个旨意欣然接受。在宣旨接旨这个现场,说些好话当然是必要的。

    照做与否。又是另一回事。

    内侍对沈家合作的态度也很满意,点点头说道:“如此就甚好了。奴才就在西宁道等候三日,届时和沈大人一起返回京兆。”

    内侍说完这些话,似是想起了什么,说道:“皇上还有一旨,是给岭南卫大将军的。奴才听得大将军在此,还请大将军出来接旨。”

    宣旨内侍和兵部的官员。先去了岭南道,却被告知,大将军袁焕还在西宁道。内侍便带着圣旨来到西宁道了。

    沈则敬和沈则思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看到了然和兴味。他们都知道了,皇上给袁焕的旨意,都是和沈家一样。是免职回京陈述的。

    这个旨意。和先前沈则敬的预言作实。袁焕接到这个旨意,会作何想法?会怎么做?想必,心情不会太妙吧?对沈则敬谋民望有不臣之心的责言,会重新考虑吧?

    正如沈则敬预料的一样,袁焕接到旨意之后,心情不太妙。还真让沈则敬说对了,他们击退了西燕敌军,取得昆州大捷。可是不但有功不赏,反而要被罢职回京兆陈述。

    回京陈述?陈述什么?会有什么下场?袁焕轻易就想得到。

    “内侍已经安置好了。说是三天之期。大将军怎么看?”

    还是昆州府衙内,沈则敬也不废话,直接这样问袁焕。

    罢职陈述的圣旨,已经来到西宁道。不管他们对景兴帝有多失望和不解,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应对。

    应诏前往?这是个问题。

    “沈大人怎么看?”袁焕沉吟了片刻,也这样问道。

    圣旨已到,去还是不去?袁焕这样想道。他还没发现,他有这样的犹豫,本身就已做了选择。

    天子有召,应诏前往,是臣子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哪里用得着犹豫和考虑?若是在以往,袁焕接到圣旨,必定是遵旨而行。如今,真的是要交出兵权,上京陈述吗?

    袁焕不想。他带领岭南卫已经十几年了,对岭南卫感情之深,难以述说。如果是正常的兵权交替,袁焕或会退得安然。可是现在他带着岭南卫立下大功,却要被夺职。

    这就是袁焕无法接受的。就算有景兴帝的旨意,也不能让他轻易放下岭南卫。这些年,他为岭南卫做了多少努力,朝廷可知道?岭南卫富得流油,不是朝廷的功劳,而是他袁焕的谋划!

    他就是知道兵者利器,知道士兵保家卫国,若有战事生,分分钟都会没命,他能为岭南卫士兵做的,就是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他爱兵如子,要他不明不白地交出岭南卫,如何能行?

    “还能怎么看?如今西燕虽退,但是西宁道动乱未平。本官要处理西宁道政事,分身乏术,自不能进京。如果内侍等得,就让他们继续等下去吧。”

    沈则敬笑笑说道,眼睛微眯,语气却是决然。在骑着碧云骢出现的那一刻,沈则敬就已经想好了,不管京兆来了什么旨意,他都不打算照做。

    沈则敬一想到文镇死去的那些府兵,一想到对抗三十万西燕敌军的艰难,一想到第二子沈余宏的身亡,对大永朝廷就有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怨怼。

    抗旨不遵,当真正到来的那一刻,似乎也不那么艰难。

    沈则思也在一旁点点头,说道:“公祭刚刚过,西宁卫新兵刚入。西宁卫如今也离不得人,本将和彭瑾也不能前往了。”

    沈则思一点也不担心,兵部来的那些士兵会对沈家怎么样。兵部才派了三百余人护送内侍和圣旨,安西都护府和西宁卫有二十万兵马,他根本无惧。

    有了兵力,才能有倚仗。沈家背后有这二十万兵力,才有抗旨不遵的底气。

    袁焕也如是,如果他没有十二万岭南卫士兵作后盾,怎么会想那么多?

    听了沈则敬和沈则思的话语,袁焕思虑片刻,也这样说道:“说得也是,岭南卫已经返回驻扎地,本将也该回岭南卫清点伤亡,发放抚恤金了。”

    袁焕这么说。十分恰当。只是,他早已经吩咐岭南卫副将军做了这些工作,哪里用他亲自回去?

    沈则敬知道这是袁焕找的名目。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沈华善和沈家的兵器司,还在岭南道。若是战事起,必须联合西宁道和岭南道,沈家的损失才能降至最小。如今袁焕所选择的,正和沈则敬期望相同,最好不过了。

    在昆州府衙这个议事厅内,沈则敬和袁焕作出了一致的选择。也定下了联合的基调,随后局势的发展,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袁焕既已作出了选择。便匆匆返回了岭南道,所经行的,还是沈家开辟的那条商路。

    袁焕临行之前,是对宣旨内侍这样说的:“本将军返回岭南卫交代兵事。届时在岭南道等待诸位。”

    从西宁道返回京兆。必须经过岭南道,袁焕提前回去,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也不觉得有什么。

    袁焕离开西宁道之后,宣旨内侍和兵部官员还是留在西宁道,等待沈则敬和沈则思收拾行什,一起启程。

    在内侍和兵部官员的眼中,沈则敬非常忙碌,西宁道官员每天汇报的政事都不断;至于沈则思。内侍只在宣旨那天见到过他,后来就听说他去了西宁卫驻扎地。

    至于旨意中也提到的彭瑾。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们,更是见都没见过!

    在内侍和兵部官员逗留的两天里,沈家和昆州府衙的接待十分周到,他们倒有些感慨时日过得太快。

    沈则远带着这些人,去品尝了均安楼的美食,又去了昆州的山野闲局,最后还带着他们去了昆州最著名的药材和云雾茶。内侍和兵部的官员少不得赞叹几句昆州物华丰盛得天独厚云云。

    到了原本应该启程的第三天,沈则敬一脸歉意地说道:“真是抱歉,南州似乎有暴动。百姓正为在文镇中死去的亲人鸣冤,本官须立即出发去南州。诸位不若再稍等一两天?”

    沈则敬说道,南州有动乱,他扔下这一个乱摊子上京,若是西宁道局势有什么变化,那就不美了。

    差个一两天,只须到时候快马加鞭,倒也能赶得上的。这两天沈家接待太热情了,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不好意思太拂沈家的情,便点了点头。

    就这样,沈则敬去了南州,出发去京兆的日子就推迟了。随后,桂州、倚邦两地又先后有事,沈则敬还是不能离开昆州。

    就连沈则思和彭瑾,都在说要带着西宁卫士兵操练,还要时不时带兵肃边,忙得很,只让小兵前来向内侍们说声对不起。

    内侍和兵部的官员只知道,沈家众人很忙碌,而且忙的都是正事,以致起行的日子一拖再拖。

    如是反复几次,宣旨内侍和兵部官员就知道有不妥了。沈家此举,分明是想拖延进京的时日!还是说,沈则敬等人,根本就不想进京?

    沈家,难道敢抗旨不遵?沈家竟然如此胆大妄为?!

    当他们好不容易见到沈则敬,再一次敦促他尽快起行的时候,沈则敬的话语,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实在是对不住了,如今西宁道政事繁忙,本官实在不能抽身离去。还请诸位先在西宁道等待吧。”

    沈则敬绝口不提圣旨,仿佛他要去京兆,只是这些内侍和兵部官员的邀约而已。如今西宁道有事,他就不去了。

    天子召而不见,此乃抗旨的大逆不道之举!

    内侍和兵部官员的脸色就变了,沈则敬这么说,根本就没打算遵旨啊!

    宣旨内侍哆哆嗦嗦地说道:“沈家好大胆,竟敢抗旨不遵?!这是死罪一条!”

    内侍的话才说完,就瞪大了眼睛。此时,沈则思就从门外进来了,他身后跟着的,当然就是肃整的西宁卫士兵。(未完待续。。)

    ps:  一更!感谢小金的粉红,感谢张静hz123、sunflower889和碧海莲的打赏!谢谢大家!请大家继续支持~~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时到

    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一下子就安静了,沈则思身后的士兵,咋看去也有上千人。

    他们猛然意识到,沈家的背后有二十万兵力。沈家遵旨与否,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沈则敬连圣旨都敢不遵,他们这些内侍和区区三百士兵,在沈家眼中根本不算一回事!

    宣旨内侍和兵部的官员,先前底气那么足,凭借的是景兴帝的圣旨,这圣旨如今失了效,他们就没辙了。

    “那么请诸位在西宁道稍待,等本官将事情昨晚,再随大家上京。可好?”

    沈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