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荧惑守心之象,可有破解之法?这是他此前孜孜尽力的地方,为此不惜起了数次极其损耗心力的大乾坤卦。最后只是证明了,此象无可破,该来的总会来。

    天下承平太久,必将大乱。大乱之时圣人出,天下复归太平,此乃天道运行之常。就算大乾坤卦也无法破得。

    直到心力将尽之时,他才终于不畏不惧了,死不可怕,生也不可畏。因为祸福总相依。有大动乱必定也有平乱之人。大道废,定必有仁义,他所不能放下的荧惑守心生灵涂炭,也必有平复的一日。

    就算他看不到,也可以知道的。

    “直到此时,我才知道了。就算就算能知天下之象,若无济世良方,就算起多少次大乾坤卦也没有用。要顺势而变。有为苍生造福祉之心,天下民心咸必归之。”

    君复乐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形销骨立的样貌,仿佛又有了当初的仙风道骨之感,且会随时羽化而去。

    沈华善再一次吃惊,君复乐话语中的意思,说的,是大道留存之法吗?可是他什么会和自己说这些话?

    沈华善不及细究当中的深意,就听得君复乐又说话了:“我去日无多,身后之事,自有司天台官员代为打点,若天下承平百姓安乐之时,去我坟头摆几杯酒水吧。”

    这话,直接就是在交代遗言了。君复乐话语中的豁达闲适,再一次让沈华善觉得心头一酸。

    这或许,真的是最后一面了。

    沈华善沉默,君复乐则还在断断续续地说着。这样的情景,沈华善日后不止一次想起过,君复乐说的话语,也逐渐变得清晰,乃成明理。

    这一日,君复乐的精神好了很多,之前衰竭的心力,似乎都回来了。他在沈余乐等司天台官员的陪同下,再一次回到了司天台。

    这座覆斗形的建筑,承载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岁月,是他为之倾尽心力的地方,他当然要回到这里。

    此刻,司天台的官员,都齐聚了。司天少监、司天丞、春夏秋冬中五官正、主簿、主事等等,都肃穆低着头,恭敬地对着君复乐行礼。

    “我走后,司天监一职由司天少监许凤章出任,诸位要同心同德,不可负司天台之名。”

    君复乐此来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安排司天台的官职人选。司天少监许凤章即将任司天监,这是他早就安排好的。

    “此时见到诸位仍如往常,我的心,甚是宽慰。司天台乃察天文、稽历数之所,朝政官道之事,万望诸位保持纯心,精于本事,为天下百姓造福。”

    君复乐目含笑着,安排好官职之后,最后说着劝勉之话,就如他过去几十年所说的那样,令司天台的官员感到亲切熟悉,又无比悲伤。

    司天台的官员,眼浅的,早就有泪水了。就连新任的司天监许凤章,眼睛也通红湿润。

    司天台的气氛,像是暴风雨将来,沉压低闷,甚至有官员哽咽出声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听到君复乐的教导提点了。

    沈余乐站在君复乐的身边,神情无比哀伤,在他就任春官正之时,君复乐对他提点的那一番话语,此刻浮现在心头。

    “摘星台乃是司天监和皇上才能进入的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观测星象之器。我穷尽一生心血,然天下动乱都要来。再能观测星象预知祸福,终究不是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存于心中,非是天象星数所能示。观测星象,却不囿于星象,以星象为引,引到百姓致太平,这才是司天监之大任。”

    当时君复乐笑着说这些话语,沈余乐只觉得心中懵懵懂懂,他只是春官正,司天监之大任?心中大道?那是什么?

    此刻沈余乐站在这里,忽然觉得有丝丝清明,此前君复乐的话语,他似乎有所解了。

    乐死而道生,天道而已。(未完待续。。)

    ps:  一更!感谢鬦猫小姐的和氏璧和粉红!决定加更,嘻嘻~~话说当时lunarjoe给我打赏和氏璧,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加更……嘻嘻,小白的我遁走……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祥开局

    当京兆官员还忙着适应他们的新官职时,司天台却是一片悲声。

    原司天监君复乐溘然长逝,终寿八十有五。他无儿无女,丧闻还是从司天台那里发出来的。

    消息传到紫宸殿的时候,景兴帝愣住了,脸色不豫。君复乐有病的消息,他是知道的,司天监换了人,他也记得。先前,新任司天监许凤章还来拜见过他。

    只是他没有想到,怎么君复乐刚刚退下来,就传来死讯了。这刚刚改元没多久,作为能预兆祸福的原司天监就过世了,这总不是好预兆。

    不定朝臣和百姓被会怎么想!

    当真是晦气!怎么改元调官之后,朝中第一件大事,竟然是丧闻呢?景兴帝心里这样想着,脸色阴沉。

    可是,他还是下令,让祠部司的官员协助司天台主理君复乐丧事,又授其金紫光禄大夫的荣号,给足了君复乐身后哀荣。

    除了景兴帝之外,京兆官员听到丧闻的时候,也都一愣:司天监君复乐怎么突然间就过世了?

    司天台设在皇宫内城,除了工部有大洪灾大旱灾这样的事情,会和司天台打交道之外,京兆其余官衙,基本就和司天台没什么往来,当然,每年收到的历法书,不算在其中。

    司天台对于京兆官员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司天监君复乐更是神出鬼没,朝官只知道他能通鬼神知祸福,不想如今却接到了他过世的丧闻。

    真是让人意外。在改元之时过世。这听起来,始终觉得有些怪异。

    朝官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不敢说什么。前去君家吊唁的时候。金也备得很足,虽然他们没有和君复乐有交情,可是中书令沈华善与君复乐情谊非同一般啊。

    君复乐的丧事,还见得着沈华善的孙子在忙出忙进,沈华善,则是一脸三日,都前去君家拈香行礼。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风向的话。那么整个中书省官员都前去君家吊唁,这就已经为京兆官员指明路向了。

    连中书令大人都如此,你们这些朝官还不速速去君家表诚意?这些朝官当然都是很有眼色的。一时间。秀山下面那个简朴的府邸,变得无比热闹。

    随即,朝官们就很庆幸自己跟风而动了。因为这个时候,紫宸殿中的景兴帝。也传来了旨意。下令厚葬君复乐,还授予他那样的哀荣!

    看来,最察知帝心的,还是中书令大人,以后朝中的风向,还是跟紧点中书令大人为好。——这或许是君复乐丧闻带给朝官们的最大启发了。

    君复乐的丧闻传到有余居的身后,沈宁不由得一阵难过。她没有见过君复乐这个人,可是这个名字听得很多。

    前一世。沈宁对君复乐这个名字,没有多大记忆。唯一的印象是自钦安殿大火之后,君复乐当众对沈余乐的责骂。

    其时。沈余乐卜出有大火,而不上报,最后钦安殿损失惨重,却单单成就了正昭帝的至孝之功。君复乐认为沈余乐少了纯心,他的才能,已经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对沈余乐极端失望,以致破口大骂,道沈余乐浪费了他倾囊教导云云。

    这一世,沈余乐仍旧进了司天台,还是得到了君复乐的倾心教导,只是长泰四十五年永不会到来,以前的事情必不会再发生了。

    堂兄如今,想必十分难过吧?

    “秋梧听沈其说过了,堂兄忙碌着君大人的丧事,很少回沈家大宅。祖父的情绪也怏怏。过些时日就会好了。”

    君复乐的事情,还是应南图告诉沈宁的。此刻他见到沈宁闷闷的样子,这样劝慰道。

    朝堂之事,在有余居内,成为了应南图和沈宁每日必谈的事情,权当作是生活里最恰当的调剂。

    应南图和沈宁两个人,因为重生、沈家等原因,早就脱不得朝局了。不管是应南图此刻主理着的如流处,还是沈宁所擅长的纵横之术,都像是一个榫卯,紧紧连结着京兆朝局和沈家。

    榫卯虽小,作用却大。

    此刻知道了君复乐的丧闻,沈宁的黯然,并没有持续太久。她历经了两世,对生死之事虽然不能完全放下,却也比一般人豁达。

    她相信沈华善和沈余乐也和她一样,会逐渐放下此事。向死而生,生,始终比死更加重要的。

    想到生,沈宁不由得抚摸着肚子,对于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充满了期待。她比所有人都幸运,可以历经两世人生,但血脉的延续,带来的是另外一种愉悦。

    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离临盘之日尚不足一个月,两个稳婆早就在有余居内了,春诗和秋歌她们,都跟随稳婆知道了不少接生的常识。

    尚药局奉御孙伯扬,因为沈华善之故,倒也破例为沈宁诊胎脉。尤其是这一个月,随着沈宁的肚子越来越大,孙伯扬来诊的次数就多了些。

    “孙太医乃医道圣手,皇宫中重要的胎儿,也都是经他手来到这世上的。他说胎儿一切正常,但是夏棋以后,不能煮那么多吃食了。”

    应南图看着沈宁的动作,这一副温馨的画面,百看而不厌。这是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儿,是他的家人。

    想到这一点,应南图既高兴又紧张。他看着沈宁隆起的肚子,目光中满是敬畏:怀孕的妇人,真是了不起!

    这一日,秋梧从如流处那里带了一个消息,是关于安北都护府中的沈则思的,而且是个不太妙的消息。

    沈则思在长泰三十五年末,就去了安北都护府任职,如今八年的时间过去了,他跟随谷大祖和郑闲两个人,抚顺北疆,抵账突厥诸部,历任果毅都尉、安北司马一职。

    如今他凭着累累战功,做到了安北右都护一职,官职和地位,仅在谷大祖这个都护和郑闲这个左都护之下。

    自从去了安北都护府,沈则思就一直有密信送来京兆,向京兆中的沈华善汇报安北都护府和北疆的局势。因而沈华善一直以来,对北疆的情况是很熟悉的。

    沈则思的密信频率,是每半个月一封,这八年来,从未间断过,虽然有所延误,却也不会延误太久。

    秋梧所说的消息,就出现在这密信频率之上。如流处已经快一个月没有收到沈则思的密信了,这引起了如流处的警觉。

    先前,沈则思的密信也有过延误的情况,在密信延误五天之时,如流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还道是安北都护府因为过年天寒,才会延误了。

    可是,又过了十来天,沈则思的密信还没送到。如流处的人,才想着之前大意了,安北都护府是不是出事了,不然这一次的书信,怎么会迟这么多呢?

    沈其立即将此事向沈华善汇报,同时立刻派人急驰北疆,看一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如流处已经派人前去北疆了吗?”应南图皱着眉头问道。

    沈宁临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不打算将这个消息告知她,免得她心有挂虑。

    “已经派人前去了。老太爷对此事也十分看重,着令沈其千里急驰。听说,老太爷还让大少爷去见兵部侍郎了。”

    秋梧将沈家的情况一一道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也无比紧张,仿佛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

    与此同时,在沈家,沈华善想着沈则思的事情,眉头紧皱。

    沈则思的密信延迟,或许是因为小事耽搁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北疆出了大事,这密信才无法准时送来。

    现在关键是,密信延迟的因由他不知道,所以才如此忧心。他暗自希望是沈则思忘记了发信,而不是北疆出了什么事情。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却有不详的感觉。河内道的旱灾还在持续,君复乐又逝,景兴元年的开局,真是不好。

    很快,沈华善就知道为什么沈则思的密信会延迟了。一封从陇右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让京兆所有官员都知道:北疆,出大事了!(未完待续。。)

    ps:  二更!和氏璧加更会晚一点,请大家见谅。这章字数有点少,下一章会补上的。再一次谢谢大家~~

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和氏璧加更)

    (和氏璧加更。感谢鬦猫小姐的打赏和支持!当然还要感谢各位亲的订阅,我感激涕零~)

    二月初一,当京兆百姓正在为“龙抬头”做准备时,一封从陇右道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京兆,像急速利箭一样刺破了京兆兴奋的氛围。

    震得京兆官场抖了三抖,令得景兴帝连夜召中书令沈华善、门下侍中左良哲、兵部尚书郑棣恒、金吾卫大将军魏延庆等人进宫,商议对策!

    京兆朝臣都没有想到,震动大永朝的,不是来自西燕的进犯,而是来自北疆突厥诸部的突袭!

    北疆之局,再一次成为京兆朝堂的焦点!

    这封加急文书,是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一路从陇右道至京兆,累死了数匹军马,才能在二月初一送抵京兆,向景兴帝报告最紧急的军情!

    加急文书的内容,让景兴帝和朝臣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文书上,说的不是陇右道的情况,而是安北都护府和北疆民众的情况,道是安北都护谷大祖和突厥首领乌吉勾结,放塞撤防,让突厥大军长驱直入,如今北疆大半疆土,已经落入突厥手中!

    文书上还提到,如今北疆十五万百姓,过半无家可归,北疆生灵涂炭。整个北疆乃至陇右道之局,已经波及,再不遏制突厥的攻势,陇右道乃至大永,都岌岌可危!

    文书的最后,是蒋博文的自动请缨。他愿意带领陇右卫兵将,前去北疆御敌,请求景兴帝批准。请求景兴帝立刻划拨军粮辎重,以挽救北疆局势!

    “臣定必带着陇右卫兵将,将突厥逐出北疆,守护大永国土!臣愿马革裹尸,誓保百姓太平!”

    文书最后这几句话,令得景兴帝震动不已,惊惶不已。震动的是。蒋博文为朝堂抗敌的决心和死志,从力透纸背的字迹中显现出来;惊慌的是,北疆的局势。竟然危险到这种程度,而京兆官员竟无一人知道!

    “诸位卿家怎么看?北疆的局势,真如大将军说的那般,该如何是好?”

    景兴帝这样问道。声音带了写颤音。他早已让蒋博文的文书在这几个朝臣中传阅。如今,这几个朝臣静默惊愕的神色,让景兴帝的心头压上重重阴影。

    沈华善身为中书令,是最先看到文书的人。看到蒋博文这封文书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之前的不祥预感果然是真的,北疆真的出事了,所以沈则思的密信才会没送来。

    第二个感觉就是:蒋博文之言未必可信!北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凭蒋博文一人之言。尚不能定论。对待北疆的局势,绝不能草草下决定。

    沈华善这么想。是有理由的。蒋博文一向和谷大祖有龃龉,他觊觎五万都护府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是有先例可循的。

    长泰三十五年,七大卫大将军回京兆任职,蒋博文就曾弹劾过谷大祖。他指责谷大祖驻守北疆二十年,却滋纵突厥入侵,使得北疆的局势日益艰难,北疆百姓日益艰苦,还建议长泰帝撤了谷大祖安北都护一职,将五万安北府兵并入陇右卫。

    为此,长泰帝还让当时三皇子上官永平为安北都护府监军,让他前去北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记得了,上官永平在北疆弄出军户税一事,差点扰乱北疆的稳定,好多年后都还被人诟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