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棣桓的建议,是顺应河内道的局势的,也是符合军队应急机制的。每有大战事、大动乱,大永朝廷都会设立招讨司,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镇敌平乱!

    随即,沈华善和江成海也出列赞同了郑棣桓的建议。设立招讨司,由招讨使带兵前去河内道平叛,这是控制河内道局势的唯一办法。

    宗正卿上官棠和鸿胪卿穆克己等官员也都纷纷出列,附议郑棣桓的提议。其实招讨司的事情,他们哪里懂,只不过帝王既已出声,他们这些作为臣下的,当然要表态了。反正招讨司又和他们没有关系,怎么说都可以。

    站在朝臣中的卞之和,自听到河内道暴动之后,他的心就微微颤抖了,那是一种压抑住的兴奋颤抖。在他看来,河内道暴动,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也是卞家极为难得的复起机会!

    无论如何,他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就算无法恢复早前的荣光,也一定要向沈家报了早前弹劾之仇。

    想到这里,卞之和再次将想法默默在脑中理顺了一边,然后才出列奏言道:“启禀皇上,臣愿为马前鹰,自请为招讨使,带兵前往河内道,定会为皇上平定河内道的局势!恳请皇上答应!臣愿肝脑涂地,以宽上心!”

    卞之和的奏言一出,宣政殿的朝臣,都忍不住低低地“啊”一声逸出来,安静的宣政殿,瞬间多了一丝喧闹。

    朝臣们忍不住看向卞之和,眼光中有讶异有深究,甚至还有一丝敬意。

    河内道的官员,现在都恨不得长出翅膀,能够飞出河内道,冀望能够远离河内道暴乱的危局。京兆朝堂这里,除了一些职责所在的武官,文官们,是绝对不会想到亲自去河内道的。

    毕竟,河内道这样的局势,谁都说不准下一步会演变成什么样子,钱同式的命运,他们可不想重复。

    如今,卞之和主动请命,要带兵前去河内道平乱,这就等于以己身入险境,尤其他还是大永的前四卿,是朝廷的重臣。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根本就无须他去涉险。如今却为了平叛,自请去河内道。这样的决心和忠诚,不由得不让人起敬。

    就连景兴帝,一时也怔怔地看着卞之和,心中颇为复杂。因为祥和大街遇刺一事,景兴帝对卞之和是极为不满的,还撤了卞乎义的职,早前,卞乎义还受了那五十杖责。可是他没有想到,卞之和竟然会主动提出去河内道。

    越是危险的时候,就越能够体现出一个臣子忠诚,莫怪乎前人有“板荡识诚臣”之诗句,的确是这样没错,朕早前,对卞家还是太苛责了——景兴帝这样想道。

    他正心忧如焚,卞之和就站了出来,愿意替他解局,这就等于口渴之时,有人递了一杯茶水过来,正是最熨帖最合适的时候!

    这时机,卞之和掐得恰恰好,就是这么一番话语,竟然消除了早前景兴帝对卞家的不满。

    “卞爱卿甚得朕心……只是这招讨司一事,还需仔细配备,金吾卫大将军和兵部尚书,且将招讨司的配备定下,速速报朕!”景兴帝这一番说话,则是对卞之和的请命,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沈华善冷眼看着卞之和,心中对于他打的主意十分清楚,看来河内道的动乱,反而成为卞家的良机了。富贵权势当向险中求,这一点,卞之和深知呀。

    若是卞之和平定了河内道的局面,那么卞家的气势,便无人可挡了;就算他没能阻止河内道的乱局,只消在河内道受个伤回来,皇上也定必会感恩他不惜以身入险的忠诚。

    这样看来,卞之和若是去了河内道,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盘赢棋。

    要阻止他前去河内道吗?若是阻止了他,那么可以代替他成为招讨使的,只能是自己了。关键是,河内道的局势,到底会怎样发展?

    沈华善一时踌躇,想到了在有余居安心养胎的沈宁。

    这段时间以来,有关朝堂局面、天下大势的种种,沈华善都没有告诉沈宁,甚至禁止秋梧将如流处和蚍蜉的消息告诉沈宁,就是为了她能够安胎静养。

    只是如今,河内道暴乱起,他不得不将她请出有余居了。(未完待续。。)

    ps:  二更!感谢老颜yyz、璃洛。夜歌、犬猎、咚咚de吖的粉红票和更新票!谢谢大家。这首堪灾诗,乃南宋王梦雷所作,借来一用,版权免责,哈哈。乃们不知道,我从图书馆一楼走到八楼,都没有找到一个座位,最后是坐在地下码字的,大家都太好学了!55~~

第四百零二章 平乱之人

    有余居内,沈宁正听着应南图述说着河内道暴乱的情况,温润的脸上,时不时闪过担忧。

    自有孕以来,除了指点蚍蜉将皇后引去寿宁宫,激起容太后对慕太妃嫉恨,沈宁几乎就没做什么事情了,只一心一意在有余居内养胎。

    不用每天想着朝局的事情,不用每天想着纵横懂之术,又不用管家理事,这样平静而无聊的生活,是以往沈宁所没有过的。

    刚开始的时候,沈宁极不习惯,如今也渐渐适应了。虽则如流处和蚍蜉的消息,已经没有经过她的手,但是还有应南图,每天将京兆朝局,还有天下大事,当有趣的事情来告诉她,这是沈宁有孕日子里最大的乐趣。

    是以,沈宁也知道了河内道暴动的情况,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沈宁的心中,只有无尽的怅然。

    果然,前一世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虽然事情并不全部相同,但是大致的走向,仍是差不了多少。

    前一世,河内道的大旱持续了两年,直到长泰四十五的时候,民乱才爆发。只是,前一世,没有这一世的蝗灾,事情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糟糕,因而民乱没有现在这么激烈,波及的范围也没有这么广。

    况且,前一世的那场旱灾,和这一世的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前一世那场旱灾,使得长泰帝下了罪己诏,间接促成了上官长治的登位;如今。景兴帝已经登基了,若是这场旱灾和暴动不能得到抑制,那么下罪己诏的。就会是景兴帝了。

    新君登基才半年,若下了罪己诏,只能说明一点,天象有异,新君非天意所属,那可就是大永最大的笑话了。

    想到景兴帝对沈家的种种忌惮,想到沈华善离朝静养的两个月。沈宁不厚道地这样想。

    随即,她又黯然了下来。她没有想到,钱同式竟然会在这次暴动中身亡。还有张段和黄易,这些人都是沈宁很熟悉的。那个被祖父称为狐狸一般的钱同式,前一世,直到沈宁被废。他都还在朝为官的。

    “还在想钱同式的事情吗?”应南图见到沈宁的神色。这样问道。钱同式和沈华善、江成海的交情,应南图也略有耳闻。

    “嗯,主要还是在想河内道的事情。现在河内道暴动如此,又有这大天灾。你的钱庄……会不会有影响?”想了想,沈宁还是问了应南图关于千秋钱庄的问题。

    根据应南图和她说的千秋钱庄的历史,想必这一次千秋钱庄不会平静了,只是不知道应南图心里是怎么想的。

    “嗯,河内道的分号。也受到了冲击,所幸问题不大。在大旱灾出现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次皇上会不会用到千秋钱庄,是以一早吩咐分号掌柜们都将钱财汇总起来。没想到反而可以避过暴动这一劫。”

    应南图轻描淡写地说道,略过了分号掌柜汇总钱财之时的争端,也略过了隐藏钱银当中的艰险。

    “河内道的暴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如今千秋钱庄在河内道的分号早就关闭了。钱庄一关闭,河内道的民生商事,几乎就无法继续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局势稍微平定,我或许会去河内道一趟。”

    应南图想到了千秋钱庄的安排,说了这样一番话语,让沈宁提前有个准备。当然他不会现在去河内道,如今沈宁有了身孕,他有了无尽的牵挂,当然不舍得以身犯险。

    “按照如今的发展来看,河内道的局势,一时半会也不平静。我看你出发去河内道的事情,或许要等到明年初了……”沈宁说道。

    对于应南图说去河内道一事,她倒不担心。应南图都能去西燕游历那么长的时间,自保之力,自是会有的。况且,以他对自己的看重来说,孩儿都还没出世呢,他怎么会去冒险?

    珍惜己身,这是他即将为人父的最大责任。

    “对了,陈成是军中斥候出身。他出自哪个军中?”沈宁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知道应南图和陈成这里,可有线索。

    “陈成……不巧正是出自河内卫。所以这几日,他的心情不怎么好,酒也灌了不少。为何会想问这个事情?”应南图知道沈宁不会无缘无故这样问,颇有些好奇。

    “如果是河内道的,就太好了!想问他是否认识一个叫韦松江的士兵?”沈宁忙不迭地问道。

    “韦松江?我且问问陈成……这个人是谁来的?找他来做什么?”听了沈宁的话语,应南图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沈宁还没有说话,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随即,秋歌就匆匆跑了进来,她的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这是景泰大街沈宅刚刚送来的。

    “祖父让我们回去一趟,这是为了什么事情?”看罢了书信,沈宁有些奇怪。为了让她安胎,朝堂的事情,祖父已经不允许她沾手的了,这次这么急着让自己回去一趟,是为了什么事情?

    自从沈则敬、沈则儒等人离开京兆之后,沈华善的书房,一度十分沉寂。后来沈余宪就任太子舍人,如今又有叶正纯,沈华善的书房又再热闹起来。只是此刻,书房内,只有沈华善和沈宁这一对祖孙。

    “河内道的暴乱,前一世曾有过吗?具体是怎么样的?”沈华善唤沈宁来,就是想知道前一世河内道的事情。沈宁乃重生而来,这等隐秘的事情,沈华善就连嫡长孙沈余宪也没有告知。

    这些隐秘,除了他们祖孙,就只有远在西宁道的沈则敬知道。

    “前一世,河内道的大旱灾一直持续到长泰四十五年……皇上下了罪己诏,恰好兄长又在那个时候喝下毒酒,上官长治反击有名,顺利登位。,后来河内道有降水……暴动并没有如今这么大的范围,而且没多久就平定了。据说,定下平叛良策的人,是一个叫做韦松江的普通士兵……”

    沈宁细小而清晰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河内旱灾和暴动,是她任太子妃之时发生的。前一世这个暴动规模不大,朝廷没有成立招讨司,平乱的功绩,最后是由岭南卫大将军古大存得了去的。

    但隐隐有传言称,古大存之所以能够平定暴乱,是一个叫韦松江的士兵出的计策。这个消息,还是她成为皇后了,兵部尚书陈书舟的夫人为了讨好她,才当隐闻一样说出来的。

    “韦松江?”沈华善念着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太普通了,想要在十二万河内卫士兵中找到这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兵部虽然有各卫士兵的名册,但那都是久久都不更新一次的,沈华善怀疑名册上,是否有这个名字。

    “是的,韦松江。当年的暴乱,孙女并不知道是怎样平定的。但孙女相信尚书夫人说的这个隐闻,是真的。韦松江必定会有平乱的奇策。”沈宁笃定地说道,这是她的经验,也是她的直觉。

    重生以来,虽然很多事情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有一些细节,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当年香樟树下听到的话语,又比如现在的韦松江。沈宁不知道这是天道有常还是什么,她选择相信这些话语的真实性。

    “你的意思是说,不管谁带兵前往河内道,韦松江,就是那个平乱之人?”沈华善皱着眉头。将平乱的希望,放在一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人身上,这会不会太儿戏了?

    “是的!孙女就是这么认为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找到这个韦松江!所以孙女儿以为,不能让卞之和前去河内道。”沈宁点点头,声音很坚决。

    “既如此,此事,我已有决断。”沈宁的坚决和笃定,让沈华善的心中一凛。

    他已经想明白了,河内道的暴乱,似乎已经和自己有扯不断的关系了。不管是为了阻止卞家的势盛,还是为了告慰钱同式的英灵,还是为了找到这个平乱的为韦松江,他都不得不入河内道了。

    第二日,沈俞氏进宫求见了容太后,向容太后请安。她离开寿宁宫的时候,依然是大宫女疏枝亲自将她送到宫门口的;与此同时,沈华善也跪在了紫宸殿上,对着景兴帝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随即,景兴帝批准了招讨司的设立,从江南为抽调五万士兵,作为招讨司的士兵。出乎朝官的意料,景兴帝宣布的招讨使人选,并不是早前自请入河内道的卞之和,而是中书侍郎沈华善!

    景兴帝有旨:“以中书侍郎沈华善为招讨使,以金吾卫副将军张戈为行营都统……带领士兵前去河内道,与大将军古大存汇合,全力平乱!”

    怎么不是卞之和而是沈华善?朝官们对此深深不解。

    且不管朝官们如何不解,沈华善和张戈,都以最快的速度修整行装,离开京兆,朝江南、河内两道出发。

    坐在急速行走的马车上,沈华善拈了拈胡须,忍不住想苦笑。他的手中,握着从兵部尚书那里拿来的河内卫士兵名册。那上面,果然没有韦松江这个名字!(未完待续。。)

    ps:  三更!是不是要每天卖萌一次求粉红票?哈哈。预告一下,明日终于进入第三卷了,这是最重要的一卷,呃呃,当然也是最精彩(最沉闷?)的一卷,哈哈~。

第四百零三章 后方百鬼

    “父亲,沈华善已经离开京兆了。他和张戈,会先去江南道带兵,然后才会去河内道平乱。”始伏大街的尚书右仆射府,卞之和向卞传肃说着沈华善的动态,脸上挂着笑容。

    “那就好,只要沈华善离开京兆,那么一切就好办了。河内道的乱象,维持得越久越好,我们就看看,沈华善能在河内道耗多久,皇上会不会让他耗这么久。”卞传肃对于这个消息,很满意。

    “沈华善可不是容易对付的人,这一定,我定会报了义儿被杖责之仇。孩儿已经将手中的人手,撒了一半去河内道。沈华善想平定河内道?不会那么容易!而且,我想,早年安插在兵部的人,也可以动起来了。”

    卞之和回答说道,语气中的慎重,令卞传肃很满意。先前卞家已经在沈华善栽过跟斗了,这一次,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了。

    从他自请去河内道平乱开始,卞之和已经计划好接下来的每一步,无论是哪一个走向,他都觉得有可为的地方。

    若是能带兵前去河内道,当然最好。有河内道的安排在前,他就可以立下平乱的大功绩,有这样的大功绩打底,卞家的气运势力,必定会扶摇直上。就算是沈华善,也不能轻易阻止。

    若是他不能前去河内道,那么招讨使的人选,就一定会是沈华善,那这样也不差。卞家一定不会让沈华善立下平乱的功劳,而且。会让他有去无回!河内道现在这么混乱,箭刀无眼,沈华善出意外。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吗?

    想到如今等于是被囚在静安庵的妹妹,卞之和的眼神阴鸷起来。

    “祖父已经离开京兆了。京兆,如今才是百鬼出动的时候。以后,可有得忙了。”沈宁斜靠在雕花椅子上,轻抚着肚子,预测着接下来的情况。

    沈华善离开京兆之前。将如流处和蚍蜉的,又重新交给了沈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