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非就是这样而已,比起现在被圈禁的绝望,不会差到哪里去。蚊蚋尚且趋光,他们怎么可以不放手一搏?想到如今的形势,上官承佑没有半点犹豫。

    悯王府中的上官永平,心志也无比坚定,他们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这个世界上,最难受的不是没有饭吃,而是被狂揍了一顿,还是没有饭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别人的饭碗夺过来呢?

    这个说法或许粗鄙,道理却很实在,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就是这么想的。

    上官承佑的心思,陈婉柔隐约猜到一点,却不能够完全确定。

    在前去重华殿之前,她将儿子上官恒托付给心腹大宫女紫裳,如今紫裳早就带着上官恒离开了庸王府。可是这些天来,府中竟无一人发觉这个事情,这不知该说幸运还是悲哀。

    幸运的是,他不用被圈禁;悲哀的是,上官承佑竟对他忽略至此。

    悯王府中的后氏,则是敏感地察觉到上官永平的异样。她曾两度提起早日返回岷州,可是上官永平总是喃喃说道:“还能返回去吗?既然返回了京兆,他怎么会轻易让我们离开?”

    他是谁,后氏很清楚。一时也无语。她看着总是忙碌着进进出出的上官永平,心中不祥的感觉。始终无法散去。

    不管这两位王妃心中作何想,在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等待和谋划中。那一夜终于到来了。这一夜,是长泰四十三年四月初五夜,也是后来史称的“京兆血夜”。

    这一夜,上官承佑还让府中长史卜了一卦,乃得地下雷上之豫卦,卦辞曰“豫,利建侯行师”,又曰“顺时而动,运行无错”。

    这卦象表示。所谋军事,必定能如愿。这样一来,更让上官承佑信心十足,想到即将要做的事情,他觉得心血都在沸腾。

    他却忘了,卦象浩淼,奥义深远,就连司天监君复乐也没有十足把握占得准,区区一府长史又怎能卜得对呢?

    漆黑子夜。庸王府围墙,悄无声息地飞进了数道黑影。这些黑影动作迅猛,与看守庸王府的金吾卫士兵很快就正面对上了。激烈的打斗过后,这些金吾卫士兵全部都被黑影击杀了。

    景兴帝为了方便上官承佑行事。调来看守庸王府的金吾卫士兵,都不是武艺高强之辈。这些金吾卫士兵,只是景兴帝送给上官承佑的祭品而已。

    “主上。外面一切俱已准备妥当了,两千兵士肃整待命。请主上移步府外。悯王府已经起事,安插在金吾左卫中的人。也策动了部分士兵。主上可直奔皇城,届时金吾左卫士兵会打开宫门,城门外的金吾卫士兵必不能及时赶到……”

    黑影将庸王府外面的情况快速说了一遍,随即请上官承佑踏出庸王府,带领他们冲向皇城,与守候在那里的金吾卫汇合,直捣皇宫内城。

    “走!我们得抢在其余金吾卫到来之前,进入到皇宫内城……”上官承佑想到没有想,就准备离开庸王府。这一段时间被圈禁在这里,踏出了府门,他才觉得外面还有天大地大,无论如何,他今晚必定要尽力一搏!

    “王爷……”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身后传来一声叫唤。在这子时,这声低柔,却直入上官承佑耳中。

    他转过身,见到陈婉柔站在院中,就这样静静看着他,眼里似乎有湿润。在火光的映照下,她的身影亭亭卓卓,仿佛一株盛开的荷花。

    “……等我回来!”此时此刻,上官承佑忽觉喉咙干涩,鬼使神差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然后转身冲出了府门。他带着两千死士,沿着始伏大街,直奔皇城门。

    上官承佑带着的两千死士,很快就与上官永平的千余人马汇合。三千人用着最快的速度朝皇城门移动。

    三千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三千人快速向前奔跑的时候,发出的巨大闷响,震动了始伏大街,仿佛惊雷一样,将居住在这里的重臣们惊醒。

    韦景曜、萧厚仁等浅眠之人早就披衣而起,他们还以为这是春雷滚滚。可是随即,他们听到了惊天动地的厮杀声,始伏大街之上,满是火光映照,就如白日一样。

    在始伏大街街口,两王的三千人马,与早就等候在这里的五千金吾卫士兵相遇!这五千金吾卫,最前面的,手里拿着弓箭,以半蹲的姿势等候着,那箭簇锐利的光芒,在火把的照耀下,更显森寒。

    弓箭兵的后面,则是拿着长缨枪的士兵,一排排肃然静默,就像一张早就铺好的网,等候着鱼儿的闯入!

    见到这样的情况,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便知道,他们这一次起事的谋划,早就被人知道了。这样的事情,露密必死!

    可是此刻,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心中,并无半点畏惧,反而无比亢奋!

    “诸将们!冲啊!今日,不是生,便是死!奋力一搏尚有生还之机,退职则死无葬生之地!”上官承佑瞠目大吼,手中的利剑,直直往前一指。

    “立功立勋的时候倒了!诸将冲啊!”上官永平也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带领着士兵,不要命的往前冲,想要越过这一道道布防!

    冲在最前面的死士,用盾牌挡住了金吾卫的弓箭,一步一步,将双方的距离尽量缩至最短。尽管如此,仍有众多的死士不断倒下,后面直冲上来的人,只能踩踏着他们的尸体,继续往前冲去。

    破损的盾牌、折断的弓箭、还有不断倒地的尸体,汩汩流出的鲜血,散布在这长长的始伏大街。这些死士和金吾卫士兵厮杀,争夺着那一丝生还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人倒下了,始伏大街两旁的桂花树见证着这一场杀戮,他们鲜血流进了大街旁的人工溪流,最后将这溪水都染红。

    宫中的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已经是子时三刻了,景兴帝却毫无睡意,反而饶有兴致地临摹着太祖的御书。他总觉得,太祖的一勾一画,看着简单,气势却非同一般。

    临来临去,都不满意。或许,是因为隐隐传来的喊杀声,让他心神不宁。

    “唐密,外面情况如何了?”终于,景兴帝将笔停了下来,问着一旁侍奉的唐密。

    “回禀皇上。五千金吾左右卫早就等候在始伏大街街口了。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刻,想必事可定局,只待金吾中郎将张戈来汇报战况。”唐密低垂着头,恭恭敬敬地说道。

    “传朕旨意:除了二王,降或不降,格杀勿论!”景兴帝打了个呵欠,终于感觉到略有睡意,却还是下了这一道指令。

    敢抢夺他的皇位的,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必定诛杀之!这是他在含元殿登基之时,就告诉自己的。

    二王的性命,必定要留着,但是他们的那些爪牙,必定要剪个一干二净!胆敢谋反的,那些人,早就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敌人。

    唐密领命而去,这一道指令,以最快速度传到了始伏大街,而这个时候,始伏大街中的战况,已经到了尾声。

    从始伏大街街口看过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尸体。这些尸体,有二王死士的,也有金吾卫士兵的,他们,都是大永的子弟。

    “主上!战局已定,我们掩护你逃走!快走!留得青山在……”一个死士挡在上官承佑前面,可是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倒下了,他的胸前,插着一支利箭。

    若是苍天有眼,必定垂泪。

    这些生死相博的人,都是大永的军士。若是他们战死在沙场上,殒命在对外入侵中,这定是大永的福祉,他们必将千古留名。可是如今,非是御敌,而是为了争权,他们在京兆这里,在以太祖名讳得名的始伏大街之上,国民相杀,何异于骨肉相残?

    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最悲哀的,不是国土被侵,而是,那本该对着外敌的箭簇,却射到了自己人的身上。不管为了什么原因,这一夜,京兆有厮杀,始伏大街血流不止……

    当厮杀之声停止的时候,韦景曜和萧厚仁等重臣,才巍巍颤颤地打开府门,浓烈得粘稠着的血腥味扑鼻而来,他们的府门前,横七竖八的,都是尸体,都是大永军士的尸体!

    见到这一幕,韦景曜和萧厚仁忍不住老泪纵横,心里觉得有什么“哐当”一声碎掉了!

    而从景泰大街匆匆赶来的沈华善和左良哲等朝臣,看到始伏大街的惨烈情况,也都惊呆了。

    沈华善一向和善的脸上,此刻布满了眼泪。他由孙子沈余宪搀扶着,死死地盯着那些尸体,眼泪不止,身体却越发直挺。这一整个长街的尸体,都是大永的军士百姓!

    国之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大永虽久,却艾杀其民,国失瑞,德沦丧!(未完待续。。)

    ps:  一更!写完这章,哭了一场。从写到陈婉柔的时候,眼睛就开始湿润,她是个悲剧。其实这些人,身在局中,个个都身不由己。把自己都写哭了,算不算写得好?总之,我自己很满意,求表扬~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终目的

    四月初五夜,庸王和悯王反,集死士三千,在始伏大街和金吾卫激战。这一场杀戮,差不多持续两个时辰,以始伏大街为激战中心,波及到周围的景泰大街、新安大街,死伤将近五千人。

    庸王和悯王的死士,绝大部分被击杀,剩下那些弃械投降的,也被愤怒哀伤的金吾卫士兵斩杀——因为在此次激战有,有千余金吾卫士兵被杀。

    也不知道是在谁的鼓动下,在击杀庸王和悯王的死士之后,杀红了眼的金吾卫士兵,更是冲进了庸王府和悯王府,将两王府打砸一通,更有好些金吾卫士兵,见到人就杀,两王府的仆从侍女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就没了命。

    一时间,呼喊声、哭救声不绝,这两王府瞬间成炼狱。就连匆匆赶到的金吾卫中郎将张戈,都无法阻止这些士兵的恶行。直到他斩杀了数名金吾卫士兵,其余的士兵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杀的,竟然是手无寸铁的大永百姓!

    然而混乱已成,激战之中,法不责众。等到最后肃清军纪的时候,张戈根本就不知道当初是谁下的手,这一晚的混乱也就没有人追究了。

    这一晚,对于很多人来说,永生都不能忘。京兆的普通百姓在晨早起来之时,闻到空气中的血腥味,再见到从始伏大街那里流下来的血水,吓得连话都说不出了。

    庸王和悯王谋反,落败被擒,此刻正关押在大理寺牢狱里面。等待景兴帝最后的发落。一同被关押在大理寺牢的,还有庸王妃、悯王妃和他们的子嗣。至于两王府那些家臣,早就在混乱中被杀了。

    紫宸殿内。景兴帝脸色阴沉,压抑住怒气问到:“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不见了?”

    唐密瑟缩着,小心翼翼地将金吾卫的汇报说出来:“早前金吾卫士兵冲进两王府之中,王府一片混乱。到最后清点的时候,才发现少了庸王的嫡长子。庸王妃已经自裁,奴才刑求了庸王及侧妃简氏,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唐密说的,正是庸王府中的事。跟在景兴帝身边几年,唐密自然清楚知道景兴帝的心思。如今。庸王和悯王及他们的子嗣都在大理狱中,可是没有想到,独独少了庸王的嫡长子上官恒!

    虽然皇上从来没有说过,会对庸王和悯王赶尽杀绝,但是唐密深知,不说,并不代表着不会做。起码,庸王府和悯王府的子嗣,必定要在大理狱中。可是如今。出了这样一个大纰漏!唐密都不知道怎么向景兴帝交代。

    他怎么都想不到,在金吾卫严密控制之下,庸王的嫡长子竟然不见了!漏了这么大一条鱼。他是怎么不见的,现在在哪里。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必定还在京兆之中的!庸王的势力,已经尽全了!陈家早就离开了京兆。他不会躲到哪里去的!给我暗地里搜!一定要找到他为止!”景兴帝皱着眉头,这样吩咐道。

    斩草除根。这个道理,不用学什么帝王心术。景兴帝都知道。如今出了这个意外,景兴帝总觉得。有什么挣脱了掌控一样,他不喜欢这种无法掌握的情况。

    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他找出来!

    宫外面的动乱,后宫中的妃嫔,是不用关心,她们也不在意。她们更多在意的是,皇上最近去了那个宫中,皇上最近对谁的赏赐多一些,然后想着,怎么样才能让皇上注意到自己,怎样能够吸引皇上多来自己的寝宫。

    这是景兴帝的妃嫔所在意的事情。至于长泰帝的妃嫔们,就连这一点在意,都没有了。在长泰帝驾崩之后,那些年轻的妃嫔们,早就被送去寺庙道观礼佛参禅了,只有高位的妃嫔们,才能继续留在宫中。

    只不过,长泰帝高位的那些妃嫔,都死得七七八八了。深宫之中,除了两宫皇太后,就只有早就精心礼佛的德太妃和慕太妃了。

    本来这两个太妃,早应该搬进慈安宫享老的了,但是慕太妃因为有兄长卞之和,仍然居住在朝暾宫。德太妃,根本就是被人遗忘了的,谁都没有在意过她。

    只除了一个人,自始至终,都关注着德太妃的情况,等待着,最终报仇雪恨的机会。

    “太妃娘娘,延禧宫那边,有回音了。宫外果然有消息递了进来。那个地址,奴婢已经知道了。是在秀山附近的安道巷。是不是立即通知舅老爷去找到他们?”朝暾宫内,慕太妃的大宫女青鸢这样说道。

    娘娘猜得没有错,不管德太妃怎样静心礼佛,都始终断不了那一份骨血牵挂。她所作出的事不关己,只是为了最后的挽救而已。

    如今,宫外递来的消息,就是最后的明证。想不到,庸王妃会将嫡长子托付给德太妃,当年,她们的关系,并不是太好的。

    “庸王妃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能够护佑上官恒的,除了他的嫡亲祖母,不会有别的人了,况且德太妃这些年静心礼佛,所有人都忘记她了。谁会想到,庸王府的血脉,会躲在她哪里?”慕太妃笑着说道,即使身着孝服,她当年的容色,仍可见十分。

    “可是……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我绝对不会让她有机会,去护佑这一点血脉!还要她眼睁睁看着,她的血脉,最后是拢在了我手中,受我拜服,敬我信我!这是她欠我的!”慕太妃随即说道,眼里像是淬出了毒汁。

    当年,德妃给她下药落胎,让她绝嗣,这是她们两人之间的血海深仇,不死不休!如今,她就要将德妃的血脉夺过来,留作以后大用!这是德妃欠了她的!

    “把那个地址速给舅老爷送去,一定要在德妃的人去到之前,找到他们两个人。庸王的血脉,兄长定必有大用!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找到,那么谋划了这一场,就没有了意义!”想了想,慕太妃这样说道,吩咐青鸢下去办事。

    这一场谋划,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庸王府的子嗣,她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且不说紫宸殿和朝暾宫对两王谋反的种种在意,在京兆朝堂之中,朝官们则是一片静寂。昨晚发生的突变,不少官员是到了早上才知道,庸王和悯王竟然反了,那些死士,那场激战,罪证确凿!

    君亲无将,将则必诛!

    这是大永的铁律,朝臣们对此事没有任何仪论,不能不必不敢!

    两王回京致祭,到如今的集众谋反,只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短短半个月来,先后发生了皇后落胎、庸王被圈、两王谋反这样的大事,震得朝臣们的心肝都在抖啊抖,他们只能以局外人的心态,看着这接踵发生的一切,根本就不能融入其中。

    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