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美国甜心”、“世界情人”之称的璧克馥说:“周先生有兴趣入股联美影业。”
“入股我们的公司?”卓别林立即变得有些不愉快。
范朋克说:“是的,公司的资金一直很紧张,如果周先生愿意入股,那就再好不过了。你是知道的,你现在拍的这部《摩登时代》,耗费了太多资金,导致今年公司的发行计划大大缩减。”
卓别林沉默不语,他特别纠结。从情感上来说,他不愿接受任何商人的投资;但从理智上讲,联美影业确实需要资金。
如今好莱坞流行的是大片场制度,包揽了制片、发行、上映等一系列流程,甚至连导演、编剧、演员都只是大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演员和导演没有所谓片酬,都是拿死工资的,顶多电影卖得好可以得到奖金。
而联美影业的成立,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垄断,专门拍摄独立电影。在格里菲斯中途退出公司以后,联美影业的主要业务就是支持独立导演拍片,并帮助独立影片发行上映。
美国电影行情是在去年开始复苏的,联美影业已经连续亏损好几年,卓别林拍摄《摩登时代》的资金都要东挪西凑。
一直到《摩登时代》大卖,美国电影事业又再度繁荣,联美影业才一跃成为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
周赫煊选了个好时候,如今正是联美最困难的阶段。只要卓别林答应他的注资,周赫煊就可以坐着数钱,到明年即可成为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的股东。
卓别林冷着脸没再说话,餐桌上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645【满地捡钱】
毫无疑问,卓别林是个伟人,但他绝不是什么完人。
比如,卓别林的私生活一塌糊涂,虽然没有达到人形自走炮的程度,但身边肯定不会缺美女。特别是他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后,很快跟自己的女秘书搅在一起,那个女秘书又勾搭上卓别林的亲弟弟,最后搞得兄弟俩反目成仇。
顺便一提,卓别林有两次结婚是因为女方意外怀孕,其中一次还是女方谎报孕情。可见,周赫煊确实造福了美国人民,他的避(和谐)孕套生意避免了无数注定悲剧的婚姻。
除开私生活糟糕,卓别林的脾气也不好,偏执且暴躁,并因此得罪很多同行。
沉默许久,卓别林突然说:“资本,是艺术的毁灭者!我绝对不会同意,让一个不懂电影的人投资我们的公司,即便这个人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按照卓别林一贯的脾气,他这段话已经说得非常温和了,完全是看在周赫煊的面子上。
周赫煊笑道:“我入股的时候,可以在合同上注明,绝不干涉公司的专业事务。”
卓别林愣了愣,突然问道:“如果我要拍摄,或者是支持别人拍摄一部肯定赔钱的电影呢?”
“那样的话,你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尊重一个电影艺术家的选择。”周赫煊诚恳地说。
卓别林突然笑了:“周,你跟美国的资本家有点不一样。”
周赫煊无比高尚地说道:“他们眼里只有钱,而我则看重其他的东西。我并不缺钱,美国最大的避(和谐)孕套工厂是我投资的,英国赚钱最快的药品公司也是我投资的。我入股你们的联美影业,只是觉得这家公司非常特别。它打破了好莱坞大公司的行业垄断,它给无数独立导演提供机会,它可以代表美国电影的未来。”
“你认为联美影业可以代表美国电影的未来?”卓别林惊讶道。
周赫煊点头说:“是的,大片场制度注定要衰亡。这种模式,就像落后的封建君主制,然后形成一个个电影霸权帝国。等到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强大帝国会变得臃肿、低效、缺乏活力和创造力。而联美影业的独立制片模式,就会在那时掀起一场行业革命,就像法国的大革命让欧洲变色一样。”
“我喜欢这种说法。”卓别林笑道。
卓别林、范朋克、璧克馥等人创立联美的时候,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摆脱资本的束缚。因为他们受够了资本家的指指点点,他们想自己投资,拍出自己想拍的电影。当联美影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卓别林等人更有钱了。于是他们不仅自己拍,还支持有才华的独立导演拍片,甚至帮助那些导演代理发行独立电影。
卓别林显然已经感受到大片场制度的缺陷,非常认同周赫煊所说的话。甚至,周赫煊说的那番话,比卓别林考虑得更为深远,毕竟这属于超越时代的眼光。
在这一瞬间,卓别林对周赫煊顿生知己之感。
“你能注资多少?”卓别林问道。
周赫煊说:“不多,200万美元。”
在百万富翁就代表着成功的年代,200万美元已经很吓人了。但对卓别林、范朋克等人来说,200万还真不算多。早在18年前,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给卓别林的片酬(三年总片酬)就高达100万美元。
所以说周赫煊选择的下手时机很巧呢,两年前,美国电影事业跌至谷底,糟糕到好莱坞巨头都发不起员工薪水的地步。虽然现在已经缓过劲儿来,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卓别林耗费巨资拍摄《摩登时代》以后,联美影业的流动资金已经不足10万美元。
卓别林看了一眼范朋克,说道:“我的股份可以稀释8%出来。”
范朋克与妻子璧克馥对视一眼,笑道:“那我跟玛丽每人按比例拿出6%。”
卓别林问周赫煊:“投资200万美元,拥有联美影业20%的股份,你愿意吗?”
“当然,我很乐意。”周赫煊笑道。
联美影业刚刚创立时,四位股东每人占股25%,后来格里菲斯中途退出,卓别林就成了第一大股东。如果没有周赫煊掺和,等明年范朋克和璧克馥离婚,范朋克又转了一些股份给前妻,璧克馥的股份将超过卓别林。
但现在多出个周赫煊,联美的股份构成就变为:卓别林32%、范朋克24%、璧克馥24%、周赫煊20%。
说实话,按照联美影业现在的公司价值,周赫煊的投资是大大吃亏的。但等到明年《摩登时代》热映,直接让联美影业跻身好莱坞八大,周赫煊就赚了。从更长远来看,光是联美影业掌握的那些电影版权,都足够周赫煊赚得钵满盆满。
至于国内的那些投资,周赫煊并不看好,也不打算跟着常凯申、宋子文等人瞎胡闹。比如入股广东银行,现在看来确实是躺着赚钱的生意,但两年后日本全面侵华,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当然,有些公司也可以投资,比如两湖地区的企业。那也算是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了,对今后的抗战是有帮助的。
真正值得投资的还是美国企业,首选必须是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在大萧条期间受到重创,直到二战爆发初期都还没缓过来。当时,可口可乐的几个股东甚至提出撤股,要把股份换成现钱回乡买地做农场主,把大股东伍德鲁夫愁得睡不着觉。
结果随着美国参战,可口可乐伴随美国大兵行销全世界,这家公司瞬间就增值百倍。
周赫煊不打算现在就投资可口可乐,因为这几年一直赔本,投再多钱都相当于打水漂。最好的入股时机,是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只要周赫煊挥舞着钞票吼一声,可口可乐的股东们必然抢着卖股份,然后得偿所愿的拿钱回家当农场主。
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不需要能力有多强,只要瞅准时机下手即可。
“来,让我们干杯,欢迎新的合作伙伴!”范朋克笑着站起来。
卓别林也很高兴,有了周赫煊的投资,他就不用再愁《摩登时代》的发行费用了。
周赫煊笑道:“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
“什么礼物?”璧克馥问。
“一本小说,一本即将风靡全美国的小说,”周赫煊神秘兮兮地说,“它马上就要出版了,只要改编成电影,必然又是一部经典!”
646【赚钱与花钱】
周赫煊提到的那本小说,当然是玛格丽特的《飘》。
这本书早在六年前就已经完成初稿,作者反反复复又修改了好几年,始终捏在手里不拿出来发表。
周赫煊只知道作者的真名叫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前在某家报社当过记者,结婚以后便在家里做全职太太。仅凭这点信息在美国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周赫煊光是付给私家侦探的钱就花了两万美元,历时三年半,终于在去年夏天把人找到。
那位私家侦探也是聪明,在多方查找无果后,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人物可能没有使用本名。于是他专门调查各大报社曾经聘用过的女记者,并且刨根问底的寻找真实身份,终于发现了类似目标曾在《亚特兰大日报》任职的一个笔名叫“佩吉”的女人。
最搞笑的是,当出版社联系到作者后,那位全职太太居然否认自己在写小说。
原因很奇葩,仅仅因为周赫煊的出版社在纽约。而《飘》这本书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中的南方,作者不相信北方的出版商会对小说感兴趣,经过反复解释才打消她的疑虑。
玛格丽特这位女作家还是很认真的,在跟出版社达成协议后,又花了半年核实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地点和时间,并将小说名字改为《飘》(《gone_with_the_wind》)。
纽约,麦克劳尔图书公司。
麦克这几年还混得不错,至少比许多同行更风光。当初他都穷得想要自杀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冤大头找上门来,不仅买下了他的出版公司,还借钱给他申请个人破产。
麦克无数次回想起那天的经历,都感到无比的幸运,那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重要决定。
大萧条期间,美国图书市场迅速衰落,但凭借一本《泰坦尼克号》,就足以让麦克劳尔图书公司度过难关。那部小说几年来已经再版8次,累计总销量306万册,堪称大萧条期间最畅销的文学作品。
当然,鉴于市场大环境的不足,麦克劳尔公司依旧如履薄冰。
麦克虽然拥有公司5%的股份,但他去年才还清自己的银行负债,此时账户里的私人存款还没破5万。距离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希望就是公司正在出版的作品《飘》!
这次麦克足足砸了3万美元造势,美国各大报纸都有《飘》的相关书评,他现在只需要等待市场反馈。
“老板,第一天的日销数据已经汇总过来了!”营销部经理喜滋滋地跑来。
麦克连忙问:“首日销量多少?”
营销部经理说:“3000本!”
《飘》这部小说请了很多名人作序,封面还印着“《泰坦尼克号》作者强烈推荐”等字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泰坦尼克号》的续集。
如此运作,首日销量却只有3000本,其实显得有点少了。
但这是大萧条期间,美国图书市场还在慢慢恢复,3000本的日销已经非常难得。
让麦克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市场反应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第二天日销5000,第三天直接冲到9000,第四天冲到1万6……第二十二天创下史无前例的5万日销纪录。
这个销售成绩,碾压周赫煊的《泰坦尼克号》。
如果美国绝大多数的小说,累计总销量还没《飘》一天卖得多。
整个美国图书市场都疯狂了,纷纷打听这位叫做玛格丽特的女作家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无数文学评论家自发站出来,为这部小说献上自己的溢美之词,玛格丽特从一个全职太太,华丽转身变成家喻户晓的大作家。
而麦克劳尔图书公司的两位老板周赫煊和麦克,整天躺着数钱就是。
卓比林、范朋克和璧克馥三人,终于意识到周赫煊送了他们怎样的大礼。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只要拍得不是太烂,绝对票房大爆炸。
图书公司的办公室里,麦克疯狂拍着老板的马屁:“周,你真是太伟大了,居然能找出这样一部小说!”
“赚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周赫煊笑道。
麦克笑得咧开嘴:“跟你一起做生意,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少给我戴高帽子,”周赫煊乐道,“我这次来公司,是想让你实施一个计划。”
“什么计划?”麦克连忙问。
周赫煊说:“口袋书计划。”
麦克不解道:“口袋书是什么?”
周赫煊详细解释说:“一种开本小于‘小32开’,不超过10个印张的书,能随手放进衣服口袋里边。这种书不需要传统的订装,用胶水粘合就可以,印刷纸张也相对劣质。务必要做到价格低廉,携带方便。”
“这种书会有人买吗?”麦克担忧道。
如今这个时代,书籍还是比较高尚的商品,主要分为精装本和平装本。周赫煊所说的口袋书,完全可以归为“劣装本”,只有那些盗版书籍和地下刊物才会使用这种方式。
正规的图书出版公司,是不可能出版劣装书的。
周赫煊笑道:“你照做就是。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可以请人大量删减内容,只保留最基本的故事情节,然后用口袋书的形式印刷出版。”
麦克还是不愿听命令,他反驳说:“周,你这样会毁掉公司的名声。”
“相信我,如果亏本的话,我就送你100万美元,”周赫煊自信道,“我们可以立下字据。”
“不是钱的问题,”麦克急道,“我们的公司好不容易才撑过来,又靠着《泰坦尼克号》和《飘》名声大振。这是我的事业,我不想毁掉它!”
周赫煊有些头疼,在没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只能强行下命令,搞得麦克很不服气。
但谁让他是老板呢?
一切老板说了算。
直到口袋书上市以后,麦克才真正感到羞愧,从此把周赫煊视为自己的偶像。
口袋书这玩意儿,价格低廉,又方便携带,正好适合大萧条期间的底层消费者,一经推出就轰动整个欧美图书界。一套劣质的口袋书,其销量动辄上千万册,让传统图书出版商们直接傻眼。
甚至于,后来有人把口袋书与柯达彩色胶片,一起列入20世纪的人类发明、人类冒险和不寻常事件当中。
周赫煊当然是赚翻了,但他花钱的速度也快。他这次一直滞留美国不走,就是在等冯庸带着他的学生们来美国组建私人飞行俱乐部,为未来的中日空战做准备。
647【私人飞行俱乐部】
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
来自西部的火车,带着大团白色蒸汽驶入站内。
冯庸扛着行李箱踏上站台,他身后陆续跟着下来26个青年。如此多的亚洲面孔出现,让车站里的美国人纷纷侧目,甚至招惹到两个铁路警察过来盘问。
“你们站住!”警察举起手里的木质警棍。
冯庸拿出一大堆护照,用流利的英语说:“自己看吧。”
两个警察翻开护照,仔仔细细看了半天,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只能警告说:“老实一些,别在这里闹事,否则我把你们这些黄皮猴子都抓起来枪毙!”
“你说谁是黄皮猴子?”
“必须道歉!”
有两个青年立即吼起来,看样子都是暴脾气,随时可能冲上去跟警察打架。
“闭嘴!”
冯庸呵斥一声,笑呵呵的掏出几张美钞,对那两个警察挤眉弄眼道:“警察先生,我们是怀特私人飞行俱乐部的职员,并非什么坏人。”
两个警察看到美钞后立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