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风却又笑着打破沉寂,他又将话题转了回来,道:“环哥儿,你要当心,会有人说你收买民心!”

    “放他娘的屁!”

    温博破口大骂道:“昨天还在到处骂环哥儿黑了心肠,欺压百姓,扰民乱民。怎地今天就成收买民心了?”

    秦风皱眉道:“又不是我说的,我只是担心罢了。”

    牛奔懒洋洋道:“黑鬼,你还别说,小白脸儿说的还真没准!

    那些文官们,死人都能说活,转变个风向,还不简单?

    不过,环哥儿是我一手教出来的小弟,我相信以他的智慧,肯定已经有了对策!他鬼精鬼精的,有我八成的功力了!”

    “丑鬼,怪不得你这么丑,你可真不要脸!”

    温博哈哈笑骂道。

    秦风懒得又打在一起的两人,看着贾环道:“你有法子?这种事情,还是防微杜渐的好。那些文官们不怕我们武勋粗鲁贪财,最忌惮的就是军门收买民心这种事。

    我爹在西域,虽然将大营设在武威,可他很少待在那里。

    都是让索叔叔他们留在后方。

    就是不想和百姓民心之类的扯上关系。”

    大秦治下,一般都是军政分开的,很严格。

    军不管民,政不管兵,这几乎是一条红线,谁踩谁倒霉。

    但自武威往西,因为彪悍的民风和复杂的民族因素,再加上极为贫苦,没什么油水,所以军民皆由黄沙军团所辖。

    秦家的西北王称号,绝没有一点水分。

    但秦梁一般都留在哈密卫大营,很少回武威。

    民事,尽由索文昌和朝廷派下的一员文官处理。

    尽管如此,几乎每三日,都会有密折送往京城,从未断绝过。

    秦家心知肚明……

    贾环如今的实力虽然远不比秦梁,但他身份特殊,有些事确实不好不防。

    然而他却对秦风笑道:“风哥放心,收买民心?等明天他们还是告我欺压良善,与民争利吧……”

    秦风有些紧张道:“你想干什么?”

    贾环嘿嘿一笑,道:“晚上你们就知道了。”

    诸葛道在一旁笑道:“环哥儿,你将那些安保费都免了,你手下那些军余拿什么养活?”

    这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

    贾环哈哈笑道:“你说我怎么养活?”

    诸葛道竖起一根大拇指,笑道:“你这是要将那群文官孙子们往死里得罪啊!那些大商号们都是他们的关系户,其实就是他们的产业。

    你要是去刮一层地皮,他们怕是要心疼的连觉都睡不着了!”

    贾环呵呵笑道:“机会难得嘛!”

    说着,他眼光略过大堂门口,朝皇城看去。

    若是平常,大明宫中的那位,未必会愿意贾环惹出这波是非来。

    可是想想明日之局,贾环以为,那位一定会乐得见到他所为之事,替他出一口气……

    而实际上,只要两位帝王不开口,这世间其实没什么人能把他怎么样。

    当然,目前他所依靠的,大都是别人的力量,或是圣眷,或是祖荫。

    但从今日始,他已经有了一个起点,来积蓄自己的力量。

    虽然这股力量,如今还……很****!

    ……

    (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部(第三更)

    温博说的不错,那些朝堂上的大佬们,在放衙后听到了贾环今天演的这出戏。

    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仅是失望而已。

    哂笑一声后,随即便抛之脑后。

    除了因为即将有大事要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五城兵马司真的很烂。

    烂到什么程度呢?

    不只是说兵员很烂,更烂的,是装备。

    大秦军队,最引以为傲的兵器,一为大秦戟,一为大秦弩!

    这两样利器,几乎装备了所有的大秦军队,为制式兵器。

    神京城中三大营,御林军有,京营有,唯独五城兵马司没有。

    不仅没有大秦戟和大秦弩,还缺少另一样军队最不可缺少的装备。

    那就是秦甲!

    五城兵马司的兵,是不披甲兵,身上穿的,虽然也是战衣,却是棉布做的,和捕快穿的没甚区别!

    没有兵甲,没有秦戟,没有秦弩,再加上,一起子油滑兵痞。

    呵呵,那些大人物们,真心不觉得五城兵马司有什么好值得他们浪费精力的。

    至于贾环,既然他爱玩小聪明,就让他在五城兵马司好生玩小聪明就是。

    如果能让他沉沦在这些阴人的小把戏中,就最好不过。

    ……

    贾环并没有沉沦在小把戏中,他将牛奔等人送走后,又对韩大、赵虎和曹雄三人分布了任务后,就一个人坐在衙门口里读起书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虽然只读未必能读出什么来,不管怎么说,先读透了再说。

    待休沐日,再去镇国公府上,听牛继宗讲说。

    五城兵马司衙门里,除了原本的文吏、书办外,其他的如轿夫,马夫,厨子,还有端茶倒水伺候的兵卒,以及几个长相清秀的“小鲜肉”,统统被贾环打发了。

    也没人敢跟他抗议什么,就灰溜溜的全走了。

    一直等他将孙子兵法看了几遍后,虽然没什么心得,但差不多能记忆深刻了。

    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这时,衙门口处,传来了动静。

    韩大、韩让、韩三、曹雄及赵虎,五人大步走了进来。

    贾环将兵书收好,然后看向五个带兵出去拉练了整整一下午的营指挥。

    五人都没有嘻皮笑脸,进了堂上后,五人一排,齐齐行捶胸军礼。

    贾环点点头,问道:“怎么样?”

    五人面色都有些难看。

    韩大沉声道:“很不好,之前从未受过训练,散漫,反应慢,听不懂指令。”

    贾环道:“矮子里面拔将军,一千人里没有两百像样的?”

    韩大摇头道:“基本上都是逞强斗勇型的,也多是色厉内荏,虚张声势。”

    贾环忍不住头疼道:“你们不会没带人来吧?他们虽然都油滑惯了,可总有想富贵的,不怕死的亡命徒吧?”

    韩大闻言,抽了抽嘴角,道:“两百人带来了,听说能发财,他们倒是有上进心的很。之前训练时都不积极,后来却玩儿命似的。”

    韩三在一旁插口道:“我这边也一样,都知道了以后不能敲诈勒索了,日子苦熬的很,听说能有大进项,都卖命的很,就是看起来还是不靠谱。

    比起咱们的亲兵队,差十万八千里。”

    贾环笑道:“没事,慢慢来。走,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兵。”

    说罢,与五人一起出了大门。

    还好,至少不像早上那样,贴着墙根儿站着,跟晚清遛鸟儿的旗人一样……

    虽然看到过路的大官轿子,时不时的还有人点头哈腰,总算没有下跪的。

    敢拼命搏富贵,并且能从一千号人里拼到前两百,多少总会有些骨气。

    不过……

    见贾环和他们的顶头上司出来后,这些人乱哄哄的一起跪下磕头行礼,叫大老爷的有,叫宁侯的有,叫祖宗的都有……

    他们看贾环的眼神,都差不多。

    贪婪,对发财的贪婪。

    因为他们不仅倾家荡产了,身上还多背着印子钱……

    一分钱能难死英雄汉,更何况那么大笔银子?

    当然,这也都在贾环的算计中。

    人做事都要有动力,贾环总不能指望一群兵油子,靠为国为民的觉悟来做事。

    既然他们需要银子,那就银子好了。

    至少,起点是这样……

    “都想发财吗?”

    贾环问道。

    “想!”

    “当然想!”

    “天爷嘞!哪个不想发财嘞?”

    这群鸟人连回答都答不齐。

    贾环也不在意,道:“很简单,只要你们能照着他们的动作做一遍,我今夜就带你们去发财!”

    贾环的一只手,指向了他的亲兵队。

    这群五城兵马司的兵痞们,心里惴惴不安的顺着贾环的手向一边看去,以为会是什么高难度的动作。

    然而,看到的,却只是队站的很整齐,很整齐的人。

    不过,随着前头一个鞑子头儿喊口号,这群亲兵,做出了些让他们目瞪口呆的动作。

    “全体都有,原地……扑倒!”

    “砰!”

    整齐划一,没有任何犹豫,一百名亲兵,就那样直挺挺的摔倒在地。

    连落地声都合为一声。

    “哎哟喂……”

    那群老兵油子,竟然感同身受的呻。吟了声,倒牙疼啊!

    “起来!”

    帖木儿再怒吼一声。

    一百亲兵,又如同一人般,齐刷刷站起。

    贾环笑道:“看到了吗?来一遍,什么时候能一起齐刷刷的挺在那儿,咱们什么时候去大把抓银子。做不到的话,我也不勉强,自己往回走,本本分分的去当差吧。”

    都是滚刀肉,为了银子,切自己的小拇指去敲诈勒索他们都敢做,更何况摔一跤?

    只是……

    那种感觉真不同。

    切指头,其实还在他们的控制中。

    可是那么直晃晃的往下摔,还以脸着地,真恐怖……

    贾环对韩大使了个眼色。

    韩大上前数步,站在这一千人面前,一手高高竖起,一手指向南,大声道:“按我方向,一字排开。”

    那群孬兵之前可能已经受过教训了,好歹没出大乱子,闹哄哄的排成了歪起扭八的长长一排。

    街道对面已经聚集起了不少“吃瓜观众”。

    韩大毫不在意,等人排成一排后,高声喊道:“全体都有,原地……扑倒!”

    跟刚才亲兵队的整齐划一比,这群孬兵们简直洋相百出。

    除了聊聊几个心黑的,一咬牙,一闭眼,直晃晃的倒下外。

    其他大部分人,都犹豫不决。

    奸猾些的,就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胳膊倒地,最后将脸轻轻的贴在地面,嘴里还拖着长调:“哎……哟……喂……”

    这一幕幕,让街道后面的吃瓜观众们快笑掉大牙!

    韩大见之,脸色一黑,就想上前动手,却被贾环喊住了。

    贾环道:“喊那几个兵样子过来。”

    韩大闻言,就将那六个第一次倒地就直趴趴摔下去的好汉叫了过来。

    贾环看他们一个个眼泪花花,鼻梁红肿,还多在流血,呵呵笑道:“让你们看清别人怎么做,你们就是不认真,你们再看看,我那些亲兵,哪个流血流泪了?”

    这几人闻言看去,果然,一个都没有。

    再看认真点,擦,那些人只有一边脸皮上沾了许多灰。

    敢情,他们是用脸皮着地的。

    这几人顿时郁闷起来。

    以为贾环说他们做的不标准,不到位,不算数……

    然而,贾环话音一转,却道:“但是,你们做的和他们其实一样好。因为他们第一次做的时候,有人还不如你们。

    能否告诉本侯,是什么让你们能克服恐惧的?”

    打头一个闻言,咧咧嘴,道:“宁侯,您是天上的神仙,人间的凤凰,自然不知我们这些人的活儿法。为了一个官差身,小的把家里的宅子卖了,还借了印子钱,又收了……咳咳,总之,七凑八凑,凑了三百两银子交给小头目。原想着也混成了小头目,这样就能大把收银子了。

    谁知,您老人家一大方,把那些钱都给废了,不让收了。

    小的听说您要带着发财,拼死命夺了个名额。

    不拼命不行,一家老小都等着屋子住呢。

    还有那印子钱,要是不还,再过个把月,就要家破人亡哩!

    所以您说啥,就是啥!

    您要觉得刚才不中,小的再摔一次!”

    说罢,也不等贾环点头,就一闭眼,侧脸朝下,“砰”一声干净利落到底。

    贾环见状,点点头,也不点评,又看向其他五个“勇士”,不,应该叫敢死队……

    那五人见贾环看来,也不迟疑,眼一闭,侧着脸,“砰”一声到底。

    贾环往中间走了两步,然后看着六人道:“你们相信我,那我也不让你们失望。三百两银子拉的饥荒,你们今晚就能还清。至于日后能过的何等富贵,就看你们以后的表现了。”

    六人闻言,不敢置信的仰头看向贾环,神情激动。

    贾环淡淡一笑,道:“我从不让自己人吃亏,当然,你们现在还不算……”

    说罢,他又对韩大道:“再来一次,这六个第一次就做到,是最好的,所以,今晚他们都能分到三百两。

    再喊一次,第二次能做到的,能分到一百两。

    最后喊一次,第三次能做到的,能分十两。

    三次以后,还不过关的,就自己回去吧。”

    “是!”

    韩大沉声一应后,再次面对那群孬兵,高声喊道:“全体都有,原地……扑倒!”

    “砰”“砰”“砰”……

    虽然有快有慢,但这一次,剩余的九百九十四人,全部扑倒在地。

    对面的吃瓜群众们,不笑了……

    ……

    (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八章 狗东西!(第一更!)

    如果说,若是在神京一百单八坊中,选出一座大秦男人最爱之所在,那么平康坊,将会是当之无愧的魁首。

    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平康坊是神京都中一个坊,位于东城第三街第五坊,东邻东市,北与崇仁坊相邻,南邻宣阳坊,都是“要闹坊曲”。

    而由于尚书省官署位于皇城东,因此附近诸坊就成为举子、选人和外省驻京官吏以及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

    平康坊,则为其中最甚。

    据前唐《开元天宝遗事》卷二载:“长安有平康坊者,**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孟郊的《登科后》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写的便是一朝青云直上,成为天子门生的得意之情。

    这位老兄乃是雅人,中了进士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骑上快马去赏花。

    若有人问这位老兄赏的是牡丹花还是牵牛花,估计会遭白眼。

    因为孟郊进士及第后,第一件事是跑到平康坊!

    干什么去?

    去青楼找漂亮妹纸聊人生。

    所以说,这平康坊就是长安城特意开辟的红灯区。

    据不完全统计,平康坊内,有妓家四十九,其中最顶级的,有七家。

    所谓最顶级的,就是说这七家青楼里,除了硬件设施顶级外,还一定要各有一名有资格争夺花魁的头牌!

    一定要琴棋书画皆通,谈吐风姿雅慧。

    这种顶级青楼,绝不是哪个地主老财收了庄稼,兜里有几百两银子就能进去玩儿姑娘的。

    她们更看重的,是身份。

    三品以下的小官儿就不要进了,万一碰到阁辅,还得大礼参拜。

    二甲以下的进士,再没当上三品官前,也不要进了,学历太低……

    当然,各省的会元倒是有资格进。

    再有就是,名气甚大的当朝名士也可以进。

    除此之外,她们还不得不接待另一种人,勋贵。

    但也有个前提,伯府以下的门第出身,就不要过来了……

    因此有人戏谑,平康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