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更不解了,道:“这我怎会不知,我当年就考封过。
既然你想换世子,那就让新世子去考封啊。”
牛奔在后面忍不住嗤笑了声,又赶紧闭嘴。
赵廷面色有些难看了,他有些怀疑,贾环是在装傻,却不得不继续道:“宁侯,犬子自幼体弱,远比不得宁侯这等少年英雄,并非武人啊……”
贾环面色淡淡道:“那就等日后,袭一个宗亲之爵就是。朝廷规矩如此,赵大人找本侯难道就能改吗?”
赵廷干笑一声,心里隐生恨意,他官拜兵部侍郎,掌管军功册,何等风光!
虽然爵位不高,但即使在荣国一脉中,也是能说的上话的,甚至分量还很重。
否则,他也坐不到镇威堂的位置上,连牛继宗对他都“敬重”三分。
平日里,虽然他也对贾环客客气气的,但也只是客客气气。
因为他自忖并没有什么欠于贾环的,也没觉得受过贾家什么大恩。
他自承为荣国一脉,只是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也是互惠互利罢了。
甚至,他还以为有功于这一系人马。
却不想,今日竟受竖子刁难……
哼!总有回报的时候!
心中虽这般恨恨念道,面上却依旧保持笑脸,赵廷道:“宁侯说的是,原该是如此,非武人不得承亲贵之爵。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若有极大战功傍身,而宗人府宗正又肯通融一二的话,也是可以的。”
贾环惊讶道:“赵大人,虎子跟着我去了趟西域有战功我知道,刚才带他去了御书房,陛下也知道。
却不想寿山伯府的子弟这般了得,除了虎子外,还有人又建了战功,还是极大的战功。
不知是哪位少年英雄,快让我见识见识,也好学习一番。”
此言一出,满堂人大都忍不住抽起了嘴角。
实在是,贾环这番话里的讥讽韵味太浓郁。
这让赵廷想再装傻掩饰都不能,他索性也就不再遮掩,正色看着贾环道:“宁侯,论起来,我们是一派人,日后宁侯若有吩咐,赵某绝不敢推辞。
倒不是寿山伯府的子弟了得,寿山伯府能有此次战功,也全靠宁侯提携,赵某铭记在心。
只是,家门不幸,出了不肖子弟,赵某也无可奈何。
这才生了将战功转移到幼子身上之心。
这种事,本也是常有的事,宁侯若不信,可问大将军。”
贾环闻言一怔,看向上座的牛继宗。
牛继宗顿了顿,点点头,简单的说了四个字:“父为子纲。”
贾环闻言,有些无奈的抽了抽嘴角,看向面色隐隐得意的赵廷,疑惑道:“可是,虎子不是已经被赵大人驱逐出伯府了吗?还断绝了父子关系,族谱除名。
他的功劳,和你们寿山伯府还有什么相干?”
赵廷面色一下沉了下来,强压着怒气,道:“当时,他还没被驱逐出府。”
贾环再道:“但这件事,陛下都知道了,生擒蒙古小王子的少年英雄,名叫赵虎,而不是赵文。”
赵廷闻言,面色再次一变,变得出乎了贾环的意料。
他傲然道:“宁侯到底年轻,还未经事。却不知,兵部的事,那位说的,不算!只要宁侯肯帮忙,与孝康亲王沟通,让他通融一二,那位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贾环闻言,怔怔的看着陡然变得狂傲无比的赵廷,又看了眼默然不语的牛继宗,心里忽然有些明悟。
怪不得,以太上皇之雄才大略,却没有对荣国一脉举起屠刀。
因为,没有必要。
大秦官场上,不只是文官系统在腐化堕落。
同样,武勋体系,也在迅速腐化堕落。
这其实也是千百年来封建王朝几乎无解的难题。
如果荣国一脉中多是赵廷这种作死蠢货,那么就算再多,又能如何呢?
想成大事,凭借的绝不是愚蠢的猖獗和狂妄。
这样的人越多,荣国一脉反而越没有威胁性。
也许,这就是赵廷能活到今天的缘故……
而且,看看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无奈苦笑的牛继宗,显然,他与赵廷之间的关系,绝非上下统属关系。
也就是说,牛继宗不能绝对掌控赵廷。
最多,应该只是协调和影响……
如此一来,所谓的荣国一脉,没有一个核心存在,纵然谈不上一盘散沙,又能好多少?
就在贾环在怔怔出神推算时,被晾在一边的赵廷,脸色却愈发的难看。
何曾有人敢这般给他难堪过?
纵然是荣国一脉的顶级勋贵们,甚至是一些王府,对上他,也都以礼相待。
贾环不过一个蒙祖荫的竖子,竟敢如此待他!
不过赵廷忘了一点,如果他不是在荣国一脉的大树下,他区区一个二等男,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顺畅的久了,难免会忘了本分……
“环哥儿……”
眼见赵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旁人无所谓,倒是赵虎有些撑不住了。
在他的脑海里,赵廷依旧是他那威严无比的父亲。
而他从来没见过赵廷这般恼怒过,因此,他小声的唤了声。
只是,他的唤声虽然让贾环回过神,并转头对他笑了笑,却也彻底引爆了赵廷的怒火。
赵廷没有想到,贾环对他都半个笑脸欠奉,想搭理就搭理,不想搭理就理也不理,竟会对他那个丢人现眼的结巴儿子和气的微笑。
这让赵廷高傲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不好对贾环怎样,却将一腔怒火撒在了赵虎身上:
“该死的孽障,不通礼数的下。流种子,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直呼宁侯的名字?
真真是丢尽了伯府的颜面,还不快滚……”
“赵大人!”
贾环的声量并不高,却一瞬间就压住了赵廷的话。
赵廷看向贾环,还想指桑骂槐的再骂赵虎几句。
却见贾环一双眼睛中,眼神凌厉之极,竟逼的他张不开口。
而后就听贾环沉声道:“赵大人,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一个答复。很抱歉,这件事,我无能为力。”
“你……”
赵廷闻言,面色一阵青红变幻,但到底不敢真和贾环当面闹翻,他咬碎牙齿,不甘心的转头看向上座的牛继宗,沉声道:“大将军……”
话没说完,只开了个头,牛继宗就摆手道:“老赵,这件事再说,你先去吧。”
赵廷闻言,面色登时黑了下来,再无颜停留,拱拱手,转身离去。
路过赵虎时,瞥了眼巴巴看着他的赵虎,眼睛里竟是恨不欲其死的目光,随即,匆匆离去。
……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六章 “生不如死”
“牛伯伯,这个赵廷,何其猖獗?他哪来的底气在这大呼小叫?”
待赵廷离去后,贾环不解的问道。
牛继宗面色微微苦笑,道:“环哥儿,我们这一脉里,虎将辈出,擅长攻城拔寨的将军不计其数。
但是内政人才,却少之又少。
赵廷今日是被你刺激的有些失常了,实际上,他的长袖善舞能力非常了得。
就是他和费岩一起,将兵部尚书古仑架空,只能当个泥菩萨。
这其中多半是他出的力气。
有能为的人,自然傲气些……”
贾环闻言,面现为难之色,他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难怪如此……
但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道:“伯伯,这个人不能再留下去了,否则必成大害!
他今日越是能干,日后的牵连就越广,祸害越深。
太猖獗,已经忘乎所以了。
没有敬畏的人,距离败亡只有一步之遥。
我们不能被他牵连了……”
“啊……”
贾环的话让众人面色一变,赵虎更是惊声叫了出来。
贾环转头对惊慌之极的赵虎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他不能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待下去了,不是要杀他……”
赵虎闻言,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下头。
他忘了自己对杀气最敏感,贾环身上确实没有杀意……
贾环看他这幅愚孝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又转头看向面色凝重的牛继宗。
牛继宗却缓缓沉声道:“这件事再议,再议……
我去和你温叔叔他们商量一下,这件事仓促不得。”
这时,当了半天透明人的曹史忽然赔笑道:“宁侯,我倒是知道一点,不知对宁侯有用没有。”
贾环闻言,侧目看向他。
曹史见状讪讪一笑,不敢再拿捏,忙道:“赵廷的小儿子赵文不是武人,其实,赵廷也不是……”
“嗯?”
贾环顿时有些吃惊了,看向曹史道:“这怎么可能?”
曹史笑道:“宁侯应该想得到的,史家那兄弟俩,能生生将爵位升到侯位,还有南安郡王,呵呵……”
贾环瞪眼道:“你是说,买通忠顺王?”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荣国一脉的中坚力量,买通忠顺王!
“咳咳……”
上头牛继宗咳嗽了声,将贾环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而后他道:“环哥儿,在你之前,军方在太上皇诸子夺嫡中,并未站过队,现在也没有……
所以,和忠顺王府的关系,远没有现在这样恶劣。
他又操持着宗人府,因此不少府第,和那边的关系还不错。
这件事我也知道,并没有理会……”
“呵,这一笔烂账啊!”
贾环震惊之后,当真感觉越来越复杂了,感叹了声。
牛继宗看他这幅模样,黑面上浮起笑容,道:“你当朝事就那么简单吗?
世间哪有那么多清晰的是非黑白,善恶对错?
若真有这样容易分辨,那么世上也就没甚难事了。
你们才刚认知一点,就喊着烂账,等你们再往上走,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错综复杂。
太上皇那等雄才大略的天纵之才,都因为这些‘烂事’耽搁了武道进度,才让他如今不得不闭生死关以求突破。
可想而知,这些事有多头疼。
环哥儿,你们这一辈,尤其是你,现在就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了……
对了,正巧有一件事要你考虑。
最近有不少府邸来求我,想让我帮忙给你说一声,看看你能不能在孝康亲王那里打个招呼。”
贾环闻言眉尖一挑,道:“因为清查爵位的事?”
牛继宗面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了,眼神微微有些忧虑,点点头道:“正是,环哥儿,这件事你一定要重视起来,若是处理不得当,我们怕是会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盯着我们的人,从来没有少过。”
贾环闻言,沉默了下,才缓缓点点头。
虽然依照他心里本意,那些不合格的勋贵都该统统滚蛋,滚的越远越好。
可正如牛继宗所言,这世间,并非黑白分明那样清晰。
这是一个浑浊的世界,朝廷,尤其如此。
若真严格按照规定,大刀阔斧的砍砸一通,那么被砍掉的恐怕就不只是一些枝枝叶叶了,而是主干。
当然,这种事,孝康亲王也不会去做。
正如明知满朝文官都在贪,隆正帝也只能隐忍不发一般。
除了时机未到外,他自己其实也清楚,不能做的那样绝。
水至清则无鱼,便是这个道理。
谁也不敢保证,换一批人上来,会好一点。
最重要的是,目前的朝政,就是靠这些膀大腰圆的文武们支撑着……
因此,贾环并不介意去落下一些人情。
当然,像赵廷这样已经迷失了清醒认知的蠢货,不在此例。
……
在镇国公府又谈了半个时辰的话,牛继宗给贾环讲述了些五城兵马司的事,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京畿无小事,五城兵马司负责京城治安,秩序和市容,担子不轻。
其实这倒不是大问题,毕竟除了五城兵马司外,还有京营,顺天府及下辖的几个县衙,在这些方面都有重复职责。
若是单靠五城兵马司,京城秩序早就崩坏了……
牛继宗还特意给贾环指明,他最关键的任务,不是缉拿坏人,而是维稳!
神京城的稳定,压倒一切!
这句话,让贾环感到很熟悉,也很亲切。
之后,他又询问了对牛奔、温博等人的安排。
牛继宗告诉贾环,牛奔他们会被分开安排到京营、霸上大营和蓝田大营。
当然不可能和贾环一样当军事主官,都是当副将。
他们至少要在军中学习一年以上,才有可能单独领兵。
具体还要看他们的学习成果……
还是那句话,军国大事非儿戏。
军机阁不可能让一群十六七的少年,领着上千人去打仗。
不排除有天才,能有这个本事。
比如古之霍去病。
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份能为。
而且现在也不是国朝危及时。
所以,一切都要按规矩走,如果一旦开了先例,那么接下来更荒唐的事很快就会发生。
也就很容易崩坏。
兵部的糊涂账牛继宗没有办法,因为他手里没有能处理好内政的人才,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军中的制度,他却在死死的维护着。
那里,才是荣国一脉真正的根基。
只要军队不腐化崩坏,荣国一脉的根基就不会垮掉。
那几支精锐强悍,始终保持着强大战斗力的军团,才是荣国一脉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所在!
所以,纵然是牛奔这些大衙内,也只能按部就班的去学习后,才能带兵。
当然,贾环这种情况属于特例。
如今真没有几个人还将五城兵马司当成军队建制了,有人甚至建议过,将其拨付给都察院或者兰台寺当门下走狗算了。
结果,人家嫌丢人,不要……
所以,也就随便贾环去造吧。
最后,贾环带着一大箱子,牛继宗特意使人寻来的,关于五城兵马司历史的资料,而后和门下亲兵家将们赶回了宁国府。
……
皇宫里没有秘密可言,这是公认的事实。
尤其是发生在热门人物身上的事,更是传播飞速。
贾环摇身一变,要当五城兵马司主事的新闻,刚刚火热出炉,就传遍了神京城上下。
一时间,午间京城各大酒楼的生意都火爆了起来。
酒水尤其好卖,还有不知哪个丧天良的,竟放起了炮竹……
不知多少人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怒赞一声:大快人心啊!
你贾环不是最爱打架斗殴了吗?
整天在街上打了这个打那个,如今让你成了管街头安定的头子,看你还打不打!
你贾环不是荣国子孙,宁国传人吗?
你贾家在军中势力不是一手遮天吗?
可你去不了军队,你能如何?
陛下这一手玩儿的,嘿!
真是……刻薄寡恩啊!
以上便是今日神京城午间热门新闻的主题。
两位当事人都没落下好。
贾环无所谓,反正他也不爱打听民间对他的口碑。
主要是,他从来也没追求过这玩意儿。
但隆正帝就不同了,当他听到中车府呈报上来的消息后,隆正帝气的脸都黑成了锅底。
他当然知道是谁在这般诽谤圣躬。
清流,清流!
哼!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