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倒也将那股儿女情长的酸楚给压了下去。

    贾环将他搀扶起来后,贾政看着面现哀色,神情有些不大好的贾母,心里也有些不安,忙劝道:“母亲,都是儿子的不是,惹的母亲不安宁……”

    贾母深叹息一口气,摆摆手道:“你也是做父亲的……下去歇着吧。”

    贾政还想说什么,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本非神思机变之人。

    只能看了眼贾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然后退去了。

    贾环有些挠头……

    这老头儿,竟会惹事,破坏气氛,却没法子收拾摊子……

    不过,心地到底是好的。

    贾环拉着贾宝玉的胳膊,让面色恍惚的贾宝玉坐在贾母身旁后。

    他又坐在另一侧,拉着贾母的手,安慰道:“老祖宗,我爹的话,其实是差了的。

    人的命运,天注定。

    给你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

    像孙儿就是不安分,天生好斗的性格,所以,就老爱与人争斗。

    小时没出息的时候,都不安分,整天钻了这屋钻那屋,想寻摸点好东西……

    长大后,就更能折腾了,还惹得老祖宗整日里提心吊胆,不得安生。

    而二哥呢,他是安分的,他不好与人争强斗狠的性格,所以他才自幼便得老祖宗的疼爱。

    是,虽然说,他这样在外面帮不了孙儿什么,可事情也要往两面看啊!

    您想,二哥的性子若是和孙儿一样,也是争强好胜的。

    那并非是好事啊!

    那样的话,别说他在外面帮我了,咱家里首先就绝不会有现在的安宁。

    因为孙儿先就和他斗起来了,你掐我一下,我坑你一回,说不定还会你生我死……

    就像,太上皇的那几个皇子一般……

    他们倒是个个都有好强的心,可结果如何呢?

    别说是兄弟之间相互帮衬着,与生死仇人都差不多!

    此乃兄弟阋墙之祸!

    所以说,老祖宗将宝二哥养成这幅好性格,是好事。

    对咱家里来说,更是有大功的。

    老祖宗您老寿星,活了这么些年,什么事没见过?

    想来也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将二哥当女孩一样金贵养着,是不是?

    孙儿放肆一些说话,我爹他是个儒生。

    论见识,远没老祖宗看的远。

    他看不透老祖宗的苦心。

    所以啊,老祖宗您就甭和他一般见识了,好不好?

    咱们一家人高乐快活,才是正经的……”

    尽管这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因为贾环还没出息前,贾母已经将贾宝玉宠成这样了。

    可是贾母闻言后,脸色还是大为好转。

    她拍着贾环的手,感慨道:“还是环哥儿最明白我的心意,可不就是这样?

    我就盼着,你们兄弟姊妹间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一辈子……”

    贾环哈哈笑道:“老祖宗,您这要求可就太低了!这都是孙儿们的本分,应该做的。”

    贾母闻言,欣慰的看着贾环,拍了拍他的手,然后又转过头,对面色也渐渐缓过来的贾宝玉道:“宝玉啊,听到你三弟的话了吗?这就是你真正的亲兄弟,你要记住他的话。”

    贾宝玉看起来还是没多大的震动,垂着脑袋,点点头,道:“孙儿记住了。”

    贾母见状,无声的叹息了声,又看向贾环。

    贾环心里好笑,贾宝玉若不是这幅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性子,贾家也轮不到他贾环来接手……

    他对贾母笑道:“老祖宗安心就是。”

    贾母“唉”了声,点点头,不过,看着贾环霜白的鬓角,也有些难过起来,道:“外面的事,你准备怎么处置?难为你了!”

    “哈哈哈!”

    见堂内气氛愈发低迷,贾环哈哈大笑道:“老祖宗,您也太瞧得起那群人了。

    不是孙儿夸口,那群混账子,于孙儿而言,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也就是爹,从不与人相争,甫一被围攻,便乱了心神,才有今日这一出。

    实际上这等事,根本都不算事!

    远没有和老祖宗一起游园事大!

    抛开节操不谈,若比正经治国,孙儿或许比不得他们。

    可他们想用不要脸的方法来对付孙儿,嘎嘎嘎,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

    这话你们都不许跟我爹讲啊!

    我倒不怕他打我,他追不上我。

    我就是怕他跟我娘告状……”

    “噗嗤!”

    贾母闻其言,观其色,喷笑出声,笑骂道:“我道你这猴儿能翻天,到底还是有能制辖住你的人!”

    贾环呵呵笑道:“她是我娘嘛,天大地大,娘亲最大。就像我爹,在老祖宗跟前,还不是乖乖的!”

    贾母闻言,哼了声,没有计较“娘亲最大”这一句里没有她的位置。

    她也不怕什么。

    她如今是制辖不住贾环了,可她制辖的住贾政,而贾政又制辖的住赵姨娘……

    当然,只要贾环不乱来,不将这个家搞乱搞散,她轻易也不会用到这一招……

    “老祖宗,今儿天气正好,晴天,风和日丽,又不很热。

    咱们也都别在屋里闷着了,去园子里逛逛吧?

    如今园子里的景正好呢,咱们别暴殄天物!”

    贾环轻松笑道。

    许是见贾环真心不把外面那些事放在心上,一丝一毫的压力也无。

    众人渐渐也都放下心来,想想贾环以前做过的那么些大事,似乎,这件事确实也算不得什么。

    气氛也就渐渐恢复了过来。

    王熙凤挺着一个大肚子,也跟着贾环凑趣了阵,堂内气氛便恢复了欢声笑语。

    “二嫂,今儿你就别去了吧?我们一会儿要上山下山的,你这么大个肚子,哪里便宜?”

    贾环笑道。

    王熙凤闻言,顿时耷拉下嘴角,可怜巴巴的看着贾母。

    说起来,她也不过是将将二十出头的姑娘罢了……

    贾母却不敢在这种事上放纵,对王熙凤道:“也就还有两个月了,你再熬熬。你没听你三弟方才说么,天大地大,娘亲最大,生恩最重。

    若不吃这十月的苦,如何担得起这话?

    今日你不可贪顽!”

    王熙凤闻言,晦气的看了眼肚子,不过,看着看着,面色又变得柔和起来。

    她要当娘了……

    ……

    一行人说笑着出了荣庆堂,使小丫头子送走了可怜巴巴的王熙凤,绕到后面大观园门口后,正要进园,却看到贾琏匆匆的从里面出来。

    见到贾母后,连忙施礼。

    叫起身,贾母看着他一副匆忙的模样,微笑道:“做什么事,这般急?”

    贾琏看了眼贾环,笑道:“没什么,三弟催的紧,两府下人忙了一夜,将将把园子里收拾利索。

    暂不用的风灯幔帐都取下来收好。

    花灯彩烛也都收起,各色金银器具,贵重的古董珍玩,都要一一入库。”

    贾母闻言,看了贾环一眼,嗔道:“这么急作甚?又不是赶着省亲,还让你二哥忙一宿。”

    贾环哭笑不得道:“哪里用的着他忙一宿……您问问他,他也跟着干了一夜?”

    贾琏忙笑道:“没有没有,天将亮的时候我才来,小事都不用我,就是一些人手调配得看着。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刚刚挪出园子,打发到家庙去了。

    我想着,一时娘娘再出来还要承应,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是又费事。

    索性养起来,一月供给几两银子的米面钱罢了,小尼姑也一应此例。

    因为事情不大,就没通禀三弟。”

    贾环闻言失笑道:“二哥,你这是在老祖宗跟前,很给我上眼药呢?家里这点子小事,我何曾让你给我通禀过?”

    贾琏呵呵笑道:“不是这个意思。”

    贾母在一旁,见他兄弟两个说说笑笑,心里熨帖,又问道:“里面可还有外仆?”

    贾琏忙道:“没了,都打发出去了,里面清清静静的。至于里面伺候的仆妇丫鬟人手,就不挨孙儿的事了,如今是三妹妹在掌管。”

    贾探春闻言,见贾母看来,忙道:“昨天夜里已经让人都进来了,定的是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

    贾母闻言微微诧异,看向贾环道:“我当你还抠门,一个人拨给三两只小猫,怎地这回这般大方了?”

    贾环哭笑不得道:“老祖宗,瞧您这话说的,这里面不有我媳妇嘛……”

    “呀!”

    “呸!”

    “呸呸!”

    一时间,众姊妹们如同炸了锅!

    一个个怒视贾环。

    是她媳妇的怒视,不是她媳妇的也怒视!

    什么意思,敢情我们还是沾你媳妇的光啊?

    倒是贾母和薛姨妈两人大笑不止,贾琏在一旁也是忍不住笑出声。

    趁众人大笑大恼空隙,贾环上前一步,跟贾琏轻声吩咐了几句话。

    贾琏闻言,看着贾环点点头,道:“我知道了,这就去办。”

    贾环笑道:“等完事了叫二哥一起喝酒。”

    贾琏闻言,面色一变,连连摆手道:“免了免了,三弟你那酒,我是一口都消受不了,真跟刀子一样火辣。我还是去你东来顺吃吧……”

    贾环哈哈笑道:“随你。”

    ……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二章 游园(为幸儿盟主贺)

    贾琏走后,贾母一行人先在大观园正门前驻足观看了番。

    虽然园子起好已经有不短的日头了,可贵妃省亲前,众人却不好太过随意进去观赏。

    就算贾府姊妹们,有压不住性子,想要进去玩一玩,顺便看看她们各自的“地盘儿”的,也是央贾环悄悄带她们进去看看。

    不过,几个人一起进去的还好,若是单独一个央贾环带她进去,那就难免要付出一些“惨重代价”。

    而后,尝到甜头的贾环,就经常邀请个别人,进园子耍耍,看金鱼……

    此刻旧地重游,贾环眼神很有深意的看了看林黛玉、史湘云和薛宝钗三人,让她们面色有些不自然的羞红,悄悄的瞪了他一眼……

    贾母看着五间高大正门,只见上面桶瓦泥鳅脊,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

    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不落富丽俗套。

    老太太很满意,与薛姨妈笑言几句后,就进了大门。

    入目出,便是两座大山堆成的翠嶂。

    都是有见识的,自然能领会翠嶂的作用。

    少不得又是一番感慨赞赏!

    众人心情也就愈佳。

    相互扶持着,穿过翠嶂后,路渐宽,就看见一方水池。

    虽是水池,却与小湖一般。

    以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亭匾上书“沁芳亭”三字。

    两边红柱上,书有一副对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母知道皆为贾宝玉所作,夸了一番,贾宝玉面色渐喜。

    一行人上了桥,进入亭内稍歇。

    早就丫鬟抱着提前备好的大锦褥子来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倚柱坐下,又招呼了薛姨妈同坐。

    薛姨妈看着东边山上有一带清流,不断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而后流入池中,激起浪花如雪。

    便对贾母赞道:“只这一景,就够赏一月了。夜里来此赏月乘凉,却是难得的佳色。”

    贾母呵呵点头笑道:“是费了心思的。”

    又看了眼堤岸边的金柳桃树,皆极为旺盛,心情愈发开怀。

    兴头更足,站起身道:“走吧,再逛逛。”

    “噗!”

    贾母刚说完,姊妹中的林黛玉忽然笑出声来,贾母讶然看去,道:“这里也有好玩的?”

    林黛玉羞红了脸,忙解释道:“不是,是我想起了环哥儿之前讲的一个笑话。我讲不来,让他讲……”

    什么叫冰雪聪明?这就是!

    在人没张口前,就果断堵住了为难的路,并且准确的转移了矛盾方向……

    贾环见众人都看向他后,好笑的看了眼冲他俏皮一笑,傲娇抿嘴的林黛玉,递给了她一个“你懂得”的眼神,羞红了她的俏脸,然后贾环对贾母等人笑道:“是这样,有个典故……

    孙儿曾听闻,传说中,在泰西之国,有一种铁马车,铁马不吃草,只吃煤炭。

    却力大无穷,一次可以拉动许多人和货物。

    它行走时发出的声音,也不是哒哒的马蹄声,而是‘逛吃’、‘逛吃’以及‘污污污’的声音。

    孙儿就跟林姐姐玩笑道,待园子建成了,她的日子就跟铁马车一般。”

    贾母等人不解,忙笑着问道:“怎么讲?”

    贾环笑道:“逛吃、逛吃,就是每天逛园子,吃东西。至于‘污污污’,嘿嘿嘿……”

    眼神同时扫过面色攸然绯红的林史薛三女,贾环咳了声,正色道:“林姐姐是娇气包,爱哭嘛!一哭不就是呜呜呜?哈哈哈!”

    “呸!”

    在众人大笑中,林黛玉红着俏脸,“恶狠狠”的对贾环挥舞了下小拳头!

    贾母替林黛玉出气,拍打了贾环一巴掌,嗔道:“胡说,你林姐姐如今越发不爱哭了,你少诬赖人!”

    贾环闻言也不辩解,只哈哈一笑,搀着贾母继续往前走去。

    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

    穿过一条石子甬道,忽又见前面露出一所院落来。

    贾环笑道:“到此老祖宗可要进去好好看看,这里便是宝二哥日后的山头儿,是也。”

    贾母闻言,果然兴致大增,招呼众人往里走去。

    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

    贾母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木芭蕉。

    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贾母见之极喜,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

    贾环笑道:“我见着,花儿都长着一个样。”

    贾母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里面说法多着哩!”

    贾宝玉这会儿来精神了,正色对贾环道:“三弟,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

    传说,出自女儿国国主之手。

    你瞧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像不像女儿闺阁风度?”

    贾环也正色的看着贾宝玉,竖起大拇指,道:“高,高,二哥你真是高!”

    “噗!”

    众人闻言大笑,贾母拍了贾环一巴掌。

    贾宝玉倒也没生气,也呵呵笑出声来。

    玩笑间,众人进入房内。

    只见这几间屋子收拾的与寻常屋子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

    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各种花样皆似出于名家之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精美非常。

    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

    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