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公公还没来前,因为一些家务事,让我这孙子雷霆大怒,动了肝火,我们这些人虽是长辈,却也劝他不住。
若非苏公公来宣旨,凭着浩荡皇恩,才止住了他的怒火,还不定要气到什么程度呢。
说起来,老身还要多谢苏公公呢。”
苏培盛闻言,心里略一揣摩,大致也就猜到了缘由。
八成是贾环回家后,对送他姐姐入宫的人在动怒。
这就好,只要不是因为他的到来才急怒攻心晕过去的就好。
再有贾母这话,回去也算能圆个场子,可以交差了。
而且,按照贾母的话来说,这道圣旨也算是救了贾环一命不是?
念及此,苏培盛心情大好,笑的满脸菊花开,捏着兰花指对贾母道:“老夫人哪里话,奴婢哪里能当得起……而且,就算是谢恩,也只有谢陛下的恩典才是。”
客气一句后,他又对王老太医道:“王院正,贾爵爷到底如何了,可还有安危之险?”
王老太医摇头道:“这次尚好,只需再服几副药,好生调理即可。不过,不是下官危言耸听,爵爷的身子当真经不起折腾了。再有下次,就恕下官无能为力了。”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紧张起来。
苏培盛也吞咽了口口水,他是知道在隆正帝和帝师邬先生的策划里,贾环拥有何等分量的。
若是贾环一旦出事,而且起因还是因为隆正帝贪图美色……
那,朝野之间都将掀起一阵滔天大浪。
因此,苏培盛面色极为严厉道:“王院正,贾爵爷是简在帝心之人,贾家荣宁二公更是有大功于我大秦社稷,你……你绝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贾爵爷,也绝不能出任何问题,否则的话……”
王老太医虽然只是太医院的院正,但王家自太祖开国以来,便一直执掌太医院院正之位。
王老太医本身也与太上皇关系匪浅,所以他并不太惧苏培盛。
没等苏培盛威胁的话说完,他就打断道:“苏公公,俗语云:佛渡有缘人,药医不死病。老朽并非神仙,若是病人不听医嘱,执意寻思,那你就是杀了下官,下官亦无能为力。”
不过老头子也是人老成精,不愿将这位内相得罪太过,语气稍缓了些,又道:“不过,只要贾爵爷半月内不要再动气受激,缓缓将养,下官亦能担保,最多三月,爵爷便能恢复如初了。”
苏培盛闻言,嘴角抽了抽,没好气的瞪了隔壁老王一眼,然后转头对贾母道:“老夫人,不是奴婢孟浪,只是,府里万不可再让爵爷动怒受气了。
若贵府里有人敢生事,不听老夫人和爵爷之言,老夫人只管打发人入宫,告知奴婢,奴婢会转奏陛下,由陛下来替老夫人和贾爵爷管教。
总之,还是那句话,贾爵爷在陛下心中分量之重,非同小可,万万不容有失。”
贾母等人闻言,齐齐动容,她连连摆手加摇头道:“不会不会,绝不会再有人作事。不然荣国故后,当年太上皇赐予老身的那柄玉如意,却也不是摆设而已。”
此言一出,不管是外屋还是内屋,屏风前还是屏风后,甚至是苏培盛,眼中瞳孔都微微收缩了下。
那哪里只是一柄如意,那简直就是一把大杀。器啊!
苏培盛干笑了两声后,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时候不早了,奴婢这就回宫,还要禀明圣上,陛下心中一直都牵挂着呢,老夫人,奴婢这就告辞了。”
贾母闻言,面带微笑的点点头,对贾政道:“去送送公公。”
“诶,不必不必,政公不必客气……”
客套了几句后,苏培盛到底还是由僵笑着脸的贾政送了出去。
贾政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清高的紧,对于太监之流,着实不大瞧得起,却又不敢得罪……
苏培盛和王老太医都出去后,后面屏风内的人又都出来了。
贾琏耷拉着个脑袋,垂头丧气的站在那里,看模样,好似生无可恋似的。
贾母扫了一眼,再对比一下连大明宫内相都忙着讨好的贾环,心中不住摇头。
论条件,贾琏可是比贾环要强出不知多少倍去。
即使是现在,他若真有能为,荣国传人的名头,也要比宁国传人强的多。
可惜……
“链儿,苏公公的话你也听到了,再有下次,我这个老太婆都保不住你。”
贾母说话的语气中,少了几许往日对贾琏的宠爱……
贾琏自然能感受得到,他却觉得冤枉的紧,耷拉着脑袋道:“当初我就知道三弟肯定会不愿意,是太……是王仁跟我喝酒的时候,劝我说……”
“行了。”
贾母面色一变,喝道:“这件事已经算是过去了,以后谁都不许再提。环哥儿虽不是个大气的,但你们拍着良心自问,他对家里的亲人们如何?连个面都没见过两次的大姐,都愿流水一样的花银子。
还有链哥儿你,你要用水泥、玻璃造大花厅,要吃鲜菜,还整天呼朋唤友的去东来顺高乐,你三弟可曾收过你一两银子?可曾说过一句心疼的话?
你再看看你自己,是怎么做的,他这个当弟弟的又是怎么做的?”
贾琏闻言,又羞又愧,心里对贾环的恨却不知不觉消失了许多。
他跪下来,垂头愧声道:“老祖宗,都是孙儿无能,丢尽了先祖荣国公的颜面,孙儿,孙儿……”
说着,竟然哽咽难言。
贾母见状,面色和缓了些,知道有羞耻心就好……
她长叹息了声,道:“都是荣国子孙,你又比谁差?只是缺少了历练。既然环哥儿说,让你跟着他一起出操,那你就别违逆了他。
许是要吃不少苦头,可你想想,出操再苦,难道有你三弟当年自己从武之时苦?
他当时才那么一点儿啊,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还要费心操持家业,你比他那时还难吗?”
贾琏闻言,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但面上神色却与先前的死灰之色截然不同,恍似经历了一场顿悟一般,他面色坚毅的看着贾母道:“老祖宗,孙儿再不会没出息了。
既然三弟给了我机会,那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一定不能给他丢脸,更不能再给祖宗丢脸。
孙儿不知三弟他们是怎么操练的,可孙儿敢当着老祖宗的面起誓,一定会拼着命去练。
纵然练不成高明的武人,可一定也要把荣国子孙该有的风骨和精气神给练出来!
绝不会给贾府丢人,也不会再给老祖宗丢人!”
贾母闻言后,面色动容,激动的嘴唇都颤了起来,她也流下泪来,上前一步,抚着贾琏的头,激动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
我们贾家从第一代荣宁二公起,便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个贾家,却只有环哥儿一人撑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你们但凡争点气,他也能松快一点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愿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练。
一应花费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来出。”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汤
贾环虽然被秦可卿看的不自在,不过却也没怎么在意。
你和爷做过的比这还过火爆呢,也好意思笑话你婆婆?
咳!
这话有点丧尸丧尸的……
总之,当贾环将此意以目视之,传递给秦可卿后,秦可卿如瓷玉般的瓜子脸上,登时俏红一片。
眸如秋水的盈盈看了贾环一眼后,她忙又赶紧低头伏身,去做她自己的事了……
虽然在人前时,她是个温顺知礼懂事的,好似一点心思心计都没有。
可生活在这样的大宅门里,哪里又真的能如此纯善无思?
她心中自有算计,知道在这间屋子里坐着的女孩子们,除了贾迎春懵懂可亲,从不会揣测她人外,其她的姑娘,有一个算一个,就算不是火眼金睛,也都是心思细腻,感知灵敏之人。
她若是稍微多一些异动,怕是立刻就会引起她们的审视……
在这种场合下,能以眉目传些情,已经是极限了。
贾环见状,心里也好笑,一来为这些漂亮女孩儿的聪慧感到欣赏……
二来,则感觉到一种近似偷情般的刺激感……
怪道圣人有云: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野花要比家花香。
还真是很有哲理……
待重新坐下后,贾环却显得有些无聊起来。
他发现,男孩女孩间果然是有区别。
他与牛奔、温博还有秦风等人,就算办正事的时候,也会经常忙着忙着就打闹起来。
大家的嘴从来都不会闭上,你刺我一句,我骂你一句,有时还会过过招……
闹腾的紧!
可是女孩子们真不一样,做起正事来,专注的让人钦佩。
除了贾迎春时不时抬起头看贾环一眼,姐弟俩相视一笑外,其她的女孩子,别说理会他跟他笑了,连头都不抬一下。
贾环看着,都开始怀疑他自己的人生态度是不是太颓废太不务正业了……
不过,随即,他又将这个不客观的想法抛却脑后了。
想那么多作甚?
看美人才是正经的!
前世,贾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个成语,叫“美人如玉”。
只是,他却从未见过真正的如玉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班花校花他见的多了,漂亮倒是极漂亮,也曾每每惊艳过,可却从未有过美人如玉的感觉。
这事关气质问题。
要求的不止是长相,更多的,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解读不同的书,生成不同的气质,也就如同不同的美玉。
或灵动如碧**滴的翡翠,或温润如袅袅烟云的暖玉,亦或如大气磅礴、光彩耀眼的帝王玉。
贾环有些出神的看着她们,自觉何其幸也。
这等女孩,旁人得一便该如珍宝性命般呵护,幸运非常了,而他却能同时有之。
不过,又想起这几人在原著世界里与贾宝玉的恩怨瓜葛……
贾环忽然觉得,他是不是应该给贾宝玉找份好亲事了?
谈不上愧疚,因为如果没有他的横空出世,贾家必然还会如同原著世界里那般轰然崩塌。
而围绕在贾宝玉周围的那些女孩子们,能得善终的,十个里头一个都没有。
只是,他到底截断了人家的姻缘。
而且,他那个宝二哥,一直都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多少。
说不定,老太太还以为,是贾宝玉的福气,保佑了贾家再次崛起,让先荣国贾代善显灵,调理出贾环来,为贾家奔波,保贾家富贵不失……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命根子一般宠了十多年,别说是亲孙了,就是个宠物,都宠出感情来了。
何况老太太还对贾宝玉的那块玉那般推崇信奉……
贾环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平,因为他的富贵和成就,并非是贾母赐予的,她也赐予不了。
而且,客观的说,这些年来,贾母其实是帮了他的大忙的。
从当初他还未承爵,在城南庄子上捣鼓出水泥热卖,被贾赦贾珍等人觊觎谋夺起,从那个时候,贾母就开始帮他了。
而这些年来,老太太对他的感情,也日渐深厚,并不比贾宝玉差几分。
别的不说,只为了防备他在宁国府里受尤氏以长嫂兼前主母的名义“欺负”,这几年,贾母很是费了些心思,明里暗里敲打了尤氏不知道有多少回……
想起这些,贾环心里既觉得暖洋洋的,又觉得有些感动。
如果没有老太太,尤氏凭借一个长嫂如母的名头,还真的在内宅里给他些不痛快。
当然,以尤氏的聪明,她定然不会做出这等糊涂事。
贾母也是为了以防万一,防备她不在后的日子……
所以,即使看在老太太慈爱的份上,贾环也得保贾宝玉一生的富贵平安……
宁安堂后厢房里,加了冰片特制的熏香,每隔一会儿,便从兽首香炉里喷出,弥漫在整个房间内。
不仅提神清心,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益处。
在香烟氤氲中,贾家姊妹们,都专心致志的忙着手里的活计。
连贾迎春都渐渐沉浸在刺绣图案的描绘中了。
贾环看着这微醺的一幕,觉得很幸福,并希望能够永久的这般下去……
“吱呀!”
静谧到底是被打破,不仅贾环很享受这一刻的安静祥和和幸福,其她诸女们同样如此。
只是,女儿家的心思不同罢了。
她们方才虽然始终没有抬头,虽然始终都在专注着手里的工作,可这并不代表,她们感受不到屋内温暖的气氛,以及贾环的心思……
本来其实很小的推门声,此刻,在众人耳中却极为不舒服。
不止贾环微微挑起了眉尖,目光微微一凝的看向门口处,其她姑娘们,促起眉头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当看清来人后,她们又立刻变了脸色……
“姨妈来了?”
不说贾环、薛宝钗、史湘云并迎春、探春、秦可卿都起身笑脸相迎,就连林黛玉都面带笑意的站起来唤道。
这几个月来,薛姨妈的表现,当真值得让人称赞。
她原本就日日笑容盈面,与人说话必带和煦的微笑,使与其交谈者心情愉悦,不由的对其心生濡慕。
虽然那日,公孙羽言明,贾环三两年内不得近女色,让原本定好满腹心计的薛姨妈着实失落了会儿,可只第二天,她便又恢复了过往的模样,甚至更好了些。
对贾家姊妹,甚至对林黛玉,都每每嘘寒问暖,说一些女儿家的体己话,一些通常都由母亲教导的闺中规矩。
开始的时候,林黛玉还客气礼貌而疏远,可是后来,渐渐也被薛姨妈的慈心给打动,与薛姨妈亲近起来。
贾母看到这一切后,也益发高兴满意,不过,暗地里还是跟贾环说过,不要忘了他曾答应过她的话……
但总而言之,薛姨妈在贾家是越来越受欢迎了。
薛姨妈笑容满面的进门后,忙招呼众人坐下,一一笑着点头看了眼后,她方招手唤过随她一起进来的莺儿,让她将抱来的一个精美的瓷罐放下,对抽了抽嘴角的贾环道:“环哥儿,前儿姨妈又得了个好方子,是从宫中得到的,相传还是前朝嘉靖年间,老皇帝用过的,流传到今儿,在宫里都是秘方。
这两日备齐了食材,今儿终于炖好了汤,你快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看着满脸慈爱笑容的薛姨妈,贾环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今天这一幕,在前两三个月里,不说见天儿的上演,最多也就隔个三五天,便会来上这么一出。
其他人倒也罢了,林黛玉一开始也想的多,不知是不是被薛姨妈发现了,第二次,就连带着林黛玉都准备上了一份。
姊妹们都没有,连薛宝钗都没有,独独贾环跟林黛玉有……
啧啧!
不好说林黛玉自那以后的心情,反正自那以后,她再面对薛姨妈时,就不再那么多心了。
只是林黛玉到底根骨弱,不能乱补,所以后来又变成贾环一个人受用了。
可是……
贾环觉得,不仅林黛玉不能乱补,他也不能乱补。
倒不是说他身子弱受不住,而是……
春天本来就到了,按照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