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儿不知三弟他们是怎么操练的,可孙儿敢当着老祖宗的面起誓,一定会拼着命去练。

    纵然练不成高明的武人,可一定也要把荣国子孙该有的风骨和精气神给练出来!

    绝不会给贾府丢人,也不会再给老祖宗丢人!”

    贾母闻言后,面色动容,激动的嘴唇都颤了起来,她也流下泪来,上前一步,抚着贾琏的头,激动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

    我们贾家从第一代荣宁二公起,便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个贾家,却只有环哥儿一人撑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你们但凡争点气,他也能松快一点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愿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练。

    一应花费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来出。”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 富贵闲人

    关键不在于银子,而是这份圣眷和荣耀。

    ,若您不幸点入,请于半小时后下架再上架,即可阅读,不会重复收费。书城书友请移步起点,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苏培盛原本想着,如此隆恩,不管怎么着,贾环也得表示表示,意思意思吧?

    当然,不是给他表示意思,而是给隆正。

    哪怕只是嘴上说说,总也要敞亮的表几句忠心,若能肉麻的滴几滴热泪,被如此圣眷隆恩感动的哽咽难语,那就更美妙了……

    谁知道,弄到最后,还是一句“谢主隆恩”。

    而且,连一个给他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晕过去了。

    这……

    “王院正,贾爵爷身子到底如何了?陛下可是挂心的紧,你可不要大意。”

    苏培盛心有不甘的威胁着王老太医道,希望他要么能救醒贾环,要么能识破贾环是在装睡……

    不管怎样,只要能将贾环唤醒,让贾环说几句好听的就行。

    不然的话,他回去真的没法交差啊!

    王老太医没有应声,而是背着药箱走到床榻边,抓起贾环的手腕,闭目听了一会儿。

    而后他眉头皱起,面色肃然,回头对众人道:“贾爵爷原本就遭受重创,唯有好生卧床休养,才能缓缓痊愈。怎地还能让他动怒受激?再有下次,怕是神仙难救。”

    贾母等人脸色自然不是太好,苏培盛就更不好了。

    动怒,受激?

    这话儿是怎么说的?

    难不成是因为嫌赏赐的轻了?

    还是因为……

    苏培盛面色有些阴晴不定。眼中满是猜疑……

    贾政都没发现这点,只顾着心疼儿子去了。

    还好有贾母。看出了苏培盛这位大明宫内相脸上的不自在,虽不明白到底因为何故。但想来总归是因为贾环昏倒之故引起的。

    略一思量后,她在鸳鸯的搀扶下,拄着银拐顿了顿地,对苏培盛和王老太医深叹息一声,道:“我们难道还不知这个理儿?只是实在是……一言难尽哪。

    苏公公还没来前,因为一些家务事,让我这孙子雷霆大怒,动了肝火,我们这些人虽是长辈。却也劝他不住。

    若非苏公公来宣旨,凭着浩荡皇恩,才止住了他的怒火,还不定要气到什么程度呢。

    说起来,老身还要多谢苏公公呢。”

    苏培盛闻言,心里略一揣摩,大致也就猜到了缘由。

    八成是贾环回家后,对送他姐姐入宫的人在动怒。

    这就好,只要不是因为他的到来才急怒攻心晕过去的就好。

    再有贾母这话。回去也算能圆个场子,可以交差了。

    而且,按照贾母的话来说,这道圣旨也算是救了贾环一命不是?

    念及此。苏培盛心情大好,笑的满脸菊花开,捏着兰花指对贾母道:“老夫人哪里话。奴婢哪里能当得起……而且,就算是谢恩。也只有谢陛下的恩典才是。”

    客气一句后,他又对王老太医道:“王院正。贾爵爷到底如何了,可还有安危之险?”

    王老太医摇头道:“这次尚好,只需再服几副药,好生调理即可。不过,不是下官危言耸听,爵爷的身子当真经不起折腾了。再有下次,就恕下官无能为力了。”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紧张起来。

    苏培盛也吞咽了口口水,他是知道在隆正帝和帝师邬先生的策划里,贾环拥有何等分量的。

    若是贾环一旦出事,而且起因还是因为隆正帝贪图美色……

    那,朝野之间都将掀起一阵滔天大浪。

    因此,苏培盛面色极为严厉道:“王院正,贾爵爷是简在帝心之人,贾家荣宁二公更是有大功于我大秦社稷,你……你绝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贾爵爷,也绝不能出任何问题,否则的话……”

    王老太医虽然只是太医院的院正,但王家自太祖开国以来,便一直执掌太医院院正之位。

    王老太医本身也与太上皇关系匪浅,所以他并不太惧苏培盛。

    没等苏培盛威胁的话说完,他就打断道:“苏公公,俗语云:佛渡有缘人,药医不死病。老朽并非神仙,若是病人不听医嘱,执意寻思,那你就是杀了下官,下官亦无能为力。”

    不过老头子也是人老成精,不愿将这位内相得罪太过,语气稍缓了些,又道:“不过,只要贾爵爷半月内不要再动气受激,缓缓将养,下官亦能担保,最多三月,爵爷便能恢复如初了。”

    苏培盛闻言,嘴角抽了抽,没好气的瞪了隔壁老王一眼,然后转头对贾母道:“老夫人,不是奴婢孟浪,只是,府里万不可再让爵爷动怒受气了。

    若贵府里有人敢生事,不听老夫人和爵爷之言,老夫人只管打发人入宫,告知奴婢,奴婢会转奏陛下,由陛下来替老夫人和贾爵爷管教。

    总之,还是那句话,贾爵爷在陛下心中分量之重,非同小可,万万不容有失。”

    贾母等人闻言,齐齐动容,她连连摆手加摇头道:“不会不会,绝不会再有人作事。不然荣国故后,当年太上皇赐予老身的那柄玉如意,却也不是摆设而已。”

    此言一出,不管是外屋还是内屋,屏风前还是屏风后,甚至是苏培盛,眼中瞳孔都微微收缩了下。

    那哪里只是一柄如意,那简直就是一把大杀。器啊!

    苏培盛干笑了两声后,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时候不早了,奴婢这就回宫,还要禀明圣上,陛下心中一直都牵挂着呢,老夫人,奴婢这就告辞了。”

    贾母闻言,面带微笑的点点头,对贾政道:“去送送公公。”

    “诶,不必不必,政公不必客气……”

    客套了几句后,苏培盛到底还是由僵笑着脸的贾政送了出去。

    贾政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清高的紧,对于太监之流,着实不大瞧得起,却又不敢得罪……

    苏培盛和王老太医都出去后,后面屏风内的人又都出来了。

    贾琏耷拉着个脑袋,垂头丧气的站在那里,看模样,好似生无可恋似的。

    贾母扫了一眼,再对比一下连大明宫内相都忙着讨好的贾环,心中不住摇头。

    论条件,贾琏可是比贾环要强出不知多少倍去。

    即使是现在,他若真有能为,荣国传人的名头,也要比宁国传人强的多。

    可惜……

    “链儿,苏公公的话你也听到了,再有下次,我这个老太婆都保不住你。”

    贾母说话的语气中,少了几许往日对贾琏的宠爱……

    贾琏自然能感受得到,他却觉得冤枉的紧,耷拉着脑袋道:“当初我就知道三弟肯定会不愿意,是太……是王仁跟我喝酒的时候,劝我说……”

    “行了。”

    贾母面色一变,喝道:“这件事已经算是过去了,以后谁都不许再提。环哥儿虽不是个大气的,但你们拍着良心自问,他对家里的亲人们如何?连个面都没见过两次的大姐,都愿流水一样的花银子。

    还有链哥儿你,你要用水泥、玻璃造大花厅,要吃鲜菜,还整天呼朋唤友的去东来顺高乐,你三弟可曾收过你一两银子?可曾说过一句心疼的话?

    你再看看你自己,是怎么做的,他这个当弟弟的又是怎么做的?”

    贾琏闻言,又羞又愧,心里对贾环的恨却不知不觉消失了许多。

    他跪下来,垂头愧声道:“老祖宗,都是孙儿无能,丢尽了先祖荣国公的颜面,孙儿,孙儿……”

    说着,竟然哽咽难言。

    贾母见状,面色和缓了些,知道有羞耻心就好……

    她长叹息了声,道:“都是荣国子孙,你又比谁差?只是缺少了历练。既然环哥儿说,让你跟着他一起出操,那你就别违逆了他。

    许是要吃不少苦头,可你想想,出操再苦,难道有你三弟当年自己从武之时苦?

    他当时才那么一点儿啊,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还要费心操持家业,你比他那时还难吗?”

    贾琏闻言,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但面上神色却与先前的死灰之色截然不同,恍似经历了一场顿悟一般,他面色坚毅的看着贾母道:“老祖宗,孙儿再不会没出息了。

    既然三弟给了我机会,那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一定不能给他丢脸,更不能再给祖宗丢脸。

    孙儿不知三弟他们是怎么操练的,可孙儿敢当着老祖宗的面起誓,一定会拼着命去练。

    纵然练不成高明的武人,可一定也要把荣国子孙该有的风骨和精气神给练出来!

    绝不会给贾府丢人,也不会再给老祖宗丢人!”

    贾母闻言后,面色动容,激动的嘴唇都颤了起来,她也流下泪来,上前一步,抚着贾琏的头,激动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

    我们贾家从第一代荣宁二公起,便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个贾家,却只有环哥儿一人撑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你们但凡争点气,他也能松快一点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愿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练。

    一应花费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来出。”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哭……

    贾环是被宫人用一顶明黄小轿抬回来的。

    这等待遇,已经不能用简单的隆恩来形容了。

    因为明黄之色,乃天子专色。

    除了太上皇和隆正帝外,就连皇太孙赢历,都只能用浅杏黄色。

    从龙首宫出来,一直到西城公侯街,不知多少有心人看到了这一幕。

    或为之高兴,或为之嫉妒,或为之羡慕,当然,也有为其不知死活而冷笑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幕对荣庆堂内,原本凄慌的人心,起到了镇定的作用。

    知道内中含义的王夫人,嘴角又抿起,面色也再次木然了起来……

    明黄小轿并未在正门前停留,一直抬过了二门,直到荣庆堂前方才落轿。

    贾母等人齐齐站在廊下石阶上,目光紧张的看着轿子。

    轿帘打开,一根竹竿先探了出来,点在地上,而后,眼前蒙着一条黑布的贾环,面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走下轿来。

    他似乎知道贾母等人就在前方站着,在众人怔怔的目光中,跪倒在地,朗声笑道:“老祖宗,孙儿回来了。”

    看着贾环的模样,饶是之前被牛奔几个再三叮嘱,可是此刻,贾母等人依旧是面色动容,眼中含泪,身子微颤。

    赵姨娘更是面色煞白,杏眼通红,一只手死死的掩着口。

    她站出来,一步步走下石阶,走向贾环,蹲下。身去,双手缓缓的捧住贾环的脸,颤声道:“儿啊,疼吗?”

    即使贾环已经做了那么多准备。即使他心中几万次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笑……

    可是一切的准备,一切的伪装,当赵姨娘说出的这四个字时,都给击成了粉碎。

    鼻子一酸,两行热泪一瞬间落下。贾环哽咽了声:“娘……”

    “儿啊!我的儿啊!你怎么……就成这样了?”

    赵姨娘听到这一声“娘”,只觉得一颗心都碎成了无数片,她一把搂过贾环到怀里,放声哭嚎起来。

    她宁愿不要这满府的富贵荣华,她也不要什么公侯伯子,她只要她的儿子,平安愚鲁到百年……

    赵姨娘这一哭,让后面的哭声也跟着响了起来。

    贾母、薛姨妈、李纨、王熙凤,还有诸般丫鬟婆子……

    牛奔和温博两人眼睛通红。不过听到后面传来的动静,知道贾家的小姐们忍不住都要出来,对视了眼后,两人草草对泪流满面的贾母一礼,就离开了。

    等两人离开后,满庭院贾府的女人,更加不收敛哭声了,一个个大哭不止。

    而听到动静。忍不住从后面走出来的姑娘小姐们,当她们看到跪在地上。被赵姨娘拥在怀中的那张日思夜想的脸上,蒙着的那条黑布,和他手里的那根竹竿时,一个个恍遭雷击。

    史湘云等人尚好,虽然脸色发白,还撑得住。

    但林黛玉。整张小脸煞白不说,摇摇晃晃的站在那都不稳,幸好被她身旁的薛宝钗给搀扶住了……

    “太夫人!”

    公孙羽还留在这里,她对亦是泪流满面的贾母唤了声,示意贾环的眼睛不能流泪。

    贾母毕竟久经世事。多少大风浪都闯过来了,如今虽然悲痛万分,可还是知道轻重的。

    她高声对还在嚎啕的赵姨娘道:“赵氏,不要再哭了。方才公孙姑娘说的话你们都忘了吗?

    环哥儿如今不能流泪,都把眼泪给我去了。”

    赵姨娘闻言,这才忽然想起方才公孙羽的警告,她急糙糙的用手擦着脸上泪,没几下就花了妆容,狼狈不堪。

    可她却一点都不在乎,她还强笑着替贾环抹泪,哄道:“不哭不哭,环儿不哭……

    我儿向来有大福气,大福报,会好的,一定会好的,咱不哭,咱不哭啊!”

    贾环此时心中的酸楚也过去了,将浮起心头的软弱再次深压心底,不再让它出来……

    他站起身,还搀扶起赵姨娘,笑道:“娘,儿子其实好着呢。

    虽然眼睛受了些伤,可总有好的一天不是?”

    说着,还“砰砰砰”的拍了拍胸口,自夸道:“你瞧瞧,多结实?”

    赵姨娘“嗯嗯嗯”的点头,道:“我儿的身体好着呢,好着呢!”

    贾环哈哈一笑,又侧过脸,对前头的贾母等人道:“老祖宗,让你们担心了,是孙儿的错……不,都是奔哥他们的错,孙儿回来时已经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让他们说明白了,孙儿就是眼睛有些小疾,不是大问题。让老祖宗们千万不要担忧……

    想来是他们偷懒,没有说清楚,回头,孙儿再找他们算账。”

    贾母将信将疑的看着贾环,招了招手,想叫他过去。

    不过随即又反应过来,他现在看不到……

    于是,她便在鸳鸯的搀扶下,自己走了过来,她细细的看着贾环的脸,还颤颤的伸出手,摸了摸贾环的眼珠,感受到里面鼓鼓的“眼珠子”,她才海松了口气,道:“环儿啊!你可吓死我了……”

    看到这一幕,不远处的公孙羽深深的看了贾环一眼,心里感慨,此人当真是一个顾家的人,连这点都能想的到……

    贾环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道:“老祖宗放心,日后就会好了。唉,说来也怪老祖宗……”

    “怎么着?”

    贾母好奇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