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样子自然瞒不过袁大海,知道他是有话要说,便笑道:“你想说什么就说吧,不必如此小心。”
“是,千户!”
得了袁大海同意,张国富大着胆子道:“千户,依小的看,这和氏璧定是假的,绝不可能是真的,就算是真的,朝廷这般大张旗鼓,也是极不妥当的,若是真的还好,要是假的,那可就怡笑大方了。”
“嗯?国富为何如此说?”袁大海和张德喜都觉好奇,怎么张国富会说这玉是假的呢?
张国富倒也老实,他可不像刚才那读书人卖弄,老老实实道:“回千户话,其实这和氏璧现世已经闹过几回了,据小的所知,宋朝年间便有和氏璧现世一说,本朝也有过此事。”
“噢?快说来听听。”一听和氏璧现世已经有好几次,袁大海不由大感兴趣,张德喜也是竖起耳朵留心听了起来。
张国富又道:“北宋年间,哲宗在位时,民间便有和氏璧重现,当时有大臣蔡确扬言这是“盛世吉祥”之兆,于是向哲宗提出更改年号为“元符”,这元符之意便是征兆大吉的祥瑞之意,结果事与愿违,哲宗却是个短命皇帝,只活了二十三岁便驾崩,由此可见,这所谓和氏璧乃祥瑞一说实在是叫人不能信服,估计便是个赝品,否则,何以哲宗皇帝如此短命的?”
听后,袁大海点了点头,又问他道:“那本朝又是哪年出过这种事?”
“本朝弘治年间,风传在陕西发现了和氏璧,可是孝宗皇帝却是个圣明天子,对身边内侍说这多半是臣下为了取宠而搞的骗局,又或是有人想要朝廷的赏钱而造的谣言,身为天子如何能信?所以孝宗皇帝只是下诏让把和氏璧送到京城,并赏赐了送玉之人五两银子,此事便不了了之了,从未听孝宗皇帝说起这玉的真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九十章 大幕拉开(六)
差点触电死,郁闷。昨天没更,对不住。
…………
“张国富,你确定孝宗皇帝只赏了送玉人五两银子便把事情给结了?”袁大海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张国富不敢有丝毫迟疑,很是肯定道:“小的就是有千个胆子,也不敢拿这事来哄千户,小的所说,句句属实,千户若不信,可着人查档,一查便知!”
“我不是不信你,只是这事实在有些让人匪疑,若你所说的都是真的,那本朝这些官员们可真是要闹大笑话了,呵呵。”
袁大海相信张国富没有说谎,心里盘算开了,现在东林党人把这和氏壁当作天降祥瑞来宣传,还要天启在大明门举行受玺仪式,百官上表庆贺,要说这事背后没有东林党的小算盘才怪?或许他们就是在借这所谓天降祥瑞来冲淡皇帝对东林的怒气,又或是他们想拿这和氏壁另作什么文章,不过不管他们的算盘到底是哪样,先前自己不知道和氏壁有过类似事情,不好去捣蛋,尔今知道了,却是无论如何也要把东林党的这个算盘给搞砸的!让他们丢人丢到家,偷鸡不成再赊把米!
嗯,就这么办。
拿定主意后,袁大海咧嘴一笑,神情很是得意,吩咐张国富和张德喜二人:“你们立即回东厂,本官要进宫见厂公。”
“是,千户!”
二张见袁大海脸上笑容十分古怪,均是不解,也不敢多问,当下一前一后返回东厂。袁大海这边径直便往午门而去,沿途所见,市井沸腾一片,全是在说那和氏壁现世的事情。
你们把动静闹得越大,我这锅砸得才越有意思,嘿嘿。。。百姓们越是议论得热闹,袁大海这心就越是兴奋,迫不及待便想见到魏忠贤,好好的拆一拆东林党这出“祥瑞”大戏。
………
不知道是冤家路窄还是“不是一路人,不往一路走”,袁大海正进宫时,半路上撞见一人,却是拜了魏忠贤当干爹的淮扬巡抚崔呈秀。
“崔大人!”袁大海远远就亲热的叫了一声,一点也不做作。
崔呈秀也看到袁大海了,先是愣了一下,待听到对方的招呼,忙也亲热的抱拳作了一礼:“袁千户!”同样,那脸上真诚的神情看起来也是没一点虚伪,着实让袁大海暗自佩服:不愧是阉党五虎之首,端得就是脸皮厚!他却不想想,自己的脸皮倒是哪里薄了?他脸上那灿烂的笑容难道就比人家崔呈秀少了么?
“怎么,崔大人这是要进宫?”袁大海一边说着一边往崔呈秀那走去。
“噢,千岁派人来叫我,也不知什么事。”
崔呈秀随口说了,等袁大海过来后,忽然很是讨好的凑上前低声道:“袁千户听说了吗?昨日皇上允了高攀龙接任总宪一职!”
“高攀龙接任总宪?”
袁大海一怔,昨日天启当廷否了杨涟,而众所周知,高攀龙是东林大佬,与杨涟关系又极是亲密,可以说事事都是听杨涟的,这么样一个人,完全就是杨涟的传声筒,天启不可能不知道,何以却还让他接任了左都御史?这和杨涟出任总宪有什么分别!
况且,左都御史是总宪,和六部尚书是并肩的朝廷大员,属于六部九卿,地位十分的重要。而都察院本来就是东林党的地盘,按理说,既然天启当廷怒斥了东林结党,他就应该换一个不是东林党的人出任左都御史,这样才能起到遏制东林的作用。而现在,天启却仍然重用了东林党人,且是和杨涟差不多的高攀龙,这样的安排意味着什么?这天启到底是不是真的对东林不满呢?还是只是做个样子,以示自己皇帝的存在呢?
朱由校这样安排究竟是什么意思?袁大海很是不解,感觉天启越来越不像自己在史书上看到的那个形象了,这个年轻人的水好像深得很,单此举就叫人捉摸不透。
“袁千户莫要担心,高攀龙不过是个老而无用的匹夫,皇上虽然让他出掌都察院,但照我看,用不了几日,这老东西就撑不下去了!说不得,届时收拾这老家伙的人就是袁千户你了!”崔呈秀说这话的时候,神情绝对是古怪至极,脸上堆的是笑容,眼睛里射出的却是恶毒的目光,嘴角流露出的却是不屑和冷笑,配合上他那独天得厚的一对“老鼠眼”,猥琐,猥琐至极!
崔呈秀的底细,原本袁大海是略有印象,仅知道这人是阉党五虎之首,至于其先前的经历却是不太清楚。不过现在,却是太过了解了,东厂别的本事或许真没有,但这查人底细的本事还是当世独一家的,比锦衣卫都要强上一截。
据袁大海所知,崔呈秀本是河北蓟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与缪昌期、冯铨等人同科。他刚入仕时,只是一个八品小官“行人”,主管传旨和护送大员。当时他官微言轻,只好夹着尾巴做人。等到了天启元年,崔呈秀看到东林势力一天天壮大,许多东林党人占据了要位,大有主宰朝局之望,于是他便起了依附之心,想投靠东林党这棵大树来个“树下好乘凉”。
为了尽快打入到东林党之中,崔呈秀便找到了年兄缪昌期,请他向东林党上层转达自己的投靠之心。缪昌期倒也爽快,当即答应崔呈秀自己一定替他转告,尔后便找到吏部尚书**星,不想**星一听是崔呈秀要加入东林,情不自禁的就笑了起来,说老夫观察崔某的相貌,两只眼睛总是左顾右盼,走起路来如老鼠行步细碎急促,而相书云“鼠行好利”,因此老夫断定他崔呈秀必是个贪财好利之徒,对这种人,我们如何能迎纳?
吏部尚书加东林大佬的**星如此评价崔呈秀,崔呈秀投奔东林党之事自然搁浅。不过崔大人倒也不死心,在他出京巡视淮、扬之前,曾再次上疏举荐东林元老李三才入阁,想投机一把以赢得东林党的认可和接纳。然而事与愿违,东林党集团依旧对他这“老鼠眼”不待见,人家根本不要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幕拉开(七)
阉党的名声为什么那么坏?除了东林汉奸党后人们颠倒黑白外,阉党中也客观存在一些无耻小人,诸如崔呈秀便是此类人的杰出代表。用后世的话说,那便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他们的存在让东林党后人们十分的欣慰,因为从这些阉党败类身上,他们可以寻找到内心的一丝安慰,也可以将父辈乃至自己所做的那些龌龊事尽数推卸,从而把自己洗得白白,摇身一变,从祸国殃名的东林败类成了千古公义的东林君子党,而那个曾经加害于自己的阉党便成了货真价实的无耻小人集团。
其实,对与错原就没有界限,一切只在于需要。当需要时,对的东西便是错的,错的便是对的;当不需要时,对与错都不重要。
阉党败类,不被东林党待见的崔呈秀在淮扬巡抚任上做出了一番惊天地,动鬼神的“事业”来,也应了时人评价科道言官的名言御史出行,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称职。相对于这句名言,崔呈秀干的那叫相当称职,只不过…只不过他是反其意而用之。
淮扬巡抚任上,崔呈秀充分分挥了“鼠行好利”的优点,所到之处,公然要求下属贿赂自己,甚至做到“盗以贿释,犯因贿免”!据东厂淮扬番子密报,有的地方大盗只要交给崔巡抚三十两银子,便可无罪开释。更有霍丘县县令郑廷祚贪污赈灾款过万,崔呈秀听说此事后,先是虚张声势扬言要上疏弹劾,郑廷祚听说后,立即慌了手脚,连忙送给崔御史一千两银子,崔收下了银子,此事便不了了之。
对崔呈秀为何把行贿的价码放那么低,区区三十两银子就可以让人无罪开释,袁大海也是十分的郁闷和糊涂,他实在是无法理解崔巡抚如此饥不择食到底是为什么,最后,只能用崔巡抚做生意喜欢“童叟无欺,价码公道”来理解了,又或许这便是细水长流,薄利多销,积少成多的“崔氏”贪官运营术吧。
另外,崔呈秀除公然受贿外,还包揽词讼。但凡地方上的大奸大恶或死刑犯,只要用钱通贿,都可获得免罪或减刑。就这样数年间,崔在淮、扬索贿,不下十万两!此外,崔呈秀还借出巡之机,沿府沿县借款,以中饱私囊,透支多达一万四千两,各府县叫苦不迭,齐说:“自来巡方御史,未见过像崔呈秀这样的大贪!”
有这样的恶行,这样的恶名,自然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了。半月前崔呈秀差点被判充军流放,无奈之下深夜去投魏忠贤,便是因为他在淮扬任上所做的这些贪脏枉法之事被人揭发了出来,而这个揭发他的人便是刚刚被天启任命为左都御史的高攀龙!
去年九月,高攀龙奉旨到无锡督催马价,往来于淮、扬间,耳闻了崔呈秀不行索贿之事,心中愤怒,便准备回京之后上疏弹劾崔呈秀。而崔呈秀对此却一无所知,还在孜孜不倦的继续着他的贪污事业。
那霍丘县令郑廷祚自从送银免灾后,便知道崔呈秀是个贪财如命之人,于是一咬牙,他又送上一千银子乞求崔举荐自己做一名知府。一千两银子便要举荐知府,这份量未免太轻,不曾想崔呈秀却不嫌少,竟然当场答应为郑打通关节,甚至还亲自给吏部写了封推荐信。郑廷祚升官心切,回家后立即派了两名家人,拿着崔的荐书并带着银子去京城拜谒吏部尚书**星。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郑廷祚这两个家人竟然拜错了庙,拿着崔呈秀写的那封推荐书竟然跑到都察院了。
又恰巧的是,那天高攀龙正好回到京城,快到都察院时,便发现有两个人手捧一份文书跪在自己面前,他接过一看,内有一启一禀一状。
“状”上写明馈银六十两,再细看“启”和“禀”,原来是巡抚淮、扬御史崔呈秀的一份荐书,和凤阳府霍丘县令郑廷祚的一份简历。高攀龙读后不胜惊骇,心说这天子脚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前来通贿,这崔呈秀和郑廷祚可真是胆大包天?尤其是这崔呈秀,自己还没找到他算帐,他竟然就自己送上门来!
大怒之下的高攀龙立即派属下把郑廷祚的两个家人及书仪,一并送到西城兵马司收管,随后上疏皇帝,请求对郑廷祚依律处分。三天后,天启在疏上批道:该科首发私馈,足见公严。着郑廷祚交法司严审。
高攀龙读了圣旨,心中盘算这买官者绝非仅郑廷祚一人,须深入查一查,或者能够直接把崔呈秀给牵出来,省得麻烦。果不其然,经一番探查,高攀龙很快查出新任两淮运司同知谭天相,过去因贪贿曾被参劾,后奉送崔呈秀一千银子得免,此后谭又送千金给崔呈秀,崔遂举荐谭做了两淮运司同知。高攀龙得知详情后,迅速将郑、谭二人之事禀报了都察院掌院左光斗。
依照惯例,巡抚及巡按御史回朝,都须经过都察院都御史的考核,考核称职者才能复任。左光斗和高攀龙商议后,定下待崔回京之时便行审核的策略。
崔呈秀是年初三月回的京,一到京城,左光斗就让掌道御史袁化中核查他。核查是规矩,崔呈秀也没往心里去,结果核来核去,他发现不好了,袁化中不知道是得了什么人的授意,事事都针对自己,而且对自己在淮、扬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看他那样,哪是核查,简直就是要送自己进班房!
大惊之下的崔呈秀顿时就乱了分寸,朝中他可没人,想投东林党,人家也不待见他,这会出了事,可没人保他。无奈之下,他只好装出一副可怜相乞请袁化中手下留情,替自己遮掩一二,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了百了。可袁化中是得了左光斗和高攀龙的授意,一定要拿下你崔呈秀的,如何会放你过关?听得不耐烦了,索性起身从桌上拿起郑廷祚与谭天相的供词扔给崔看,崔呈秀见了顿时无话可说,整个人瘫倒在地,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完了!
李应升在都察院主要负责拟写章奏,高攀龙便让他起草弹劾崔呈秀的奏疏,崔呈秀也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立即便想去找李应升帮忙。
一日夜深人静,李应升正在家中书写《纠劾贪污御史》一疏,崔呈秀不经通报私自闯了进来,见了李应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长揖不起,嘴里哀求说:“看在同是台官的份上,请李兄笔下超生,千万别让我落个流放充军的下场。”
李应升本就是正气凛然之人,眼里最容不得奸邪小人,对崔的求饶视若无睹,一脸正气肃然说道:“事付公道,李某非敢藏私?”言毕,看都不看崔呈秀一眼,朝外面的仆人喊了一声“送客!”
无奈之下的崔呈秀只好灰溜溜的离开李家,眼看四处碰壁,没人搭救他一反,绝望之下心也死了,便等着朝廷最终的发落了。甚至他都提前做了准备,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掉了,让老婆孩子带着先回老家,省得抄家时被全部给充了公。
李应升拟好奏疏后便送给了高攀龙,高攀龙拿到手后立即去征求恩师、吏部尚书**星对处理崔呈秀的意见。高攀龙提出把崔呈秀革职回籍也就算了,不想**星却是愤然说了句“过轻 !”随即,又愤愤的说:“崔呈秀卑污狡狯,不修士行,依我看,把他遣戍了吧!”
遣戍就是充军,高攀龙是**星的门生,**星决定了的,他自然不会有异议,便点头道:“遣戍也不算为过,就照老师的吩咐办吧!”
崔呈秀毕竟是巡抚淮扬的御史,虽然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