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奇怪!”申夜上前,“南越国拿下交州不过是三天前的事情,你们来得再快,也不可能在三天内抵达长安吧?”
“国主言必然能够拿下交州,是以外臣在三天前已经抵达长安,昨天收到了消息之后,便带着国书前来拜见。”那使臣也没有半点隐瞒,甚至语气之中透露出浓浓的自信。
“你们国主还真是自信啊!?”申夜眉头一挑。
“交州原本就是南越国的国土,上面的世家多多少少还有南越国的记忆。国主回归并且复国,不过是民心所向,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使臣昂首挺胸地的说道。
“事情我知道了,只是这件事情,我还要和臣子商量一下!”刘廷把国书收了起来,“来人,安排这位使臣下去休息!”
使臣也知道不可能直接得到回复,在官员到来之后,他再次朝着刘廷行礼,然后离开。
“众爱卿,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刘廷看向众人。
“朝廷钱粮不足,而且南下必然要走益州或者荆州,如今刘焉和刘表听调不听宣,态度暧昧,陛下不宜犯险!再则,如今需要头痛南越国的,扣除刘表和刘焉,刘繇也需要担心,若要征讨,给三人下达命令即可!不过臣以为,目前当以关中和关东的基业为重,暂时答应南越国的要求,也未尝不可!”杨彪出列说道。
随着杨彪出来,许多臣子也纷纷出列,表示‘大局为重’,应当‘卧薪尝胆一阵’云云。而构成这一切的核心,便是钱粮不足。
刘廷只觉得头皮发炸,一股怒意直达心头,只想着干脆把这些家伙全部杀了才好。只是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他很清楚,如今大汉的府库的确是空了。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拿什么去征讨?
只说不管走益州还是荆州,道路都非常难走,消耗可不会少。最好是走南阳,只是目前南阳还在袁术的手中,只是朝廷刚刚收复河南尹。如今迫切需要收复河内,南阳并未在攻击目标范围内。
另外就是吕布,之前投靠张杨,之后似乎又闹翻了于是南下投靠了河内太守王匡。有了吕布在,孙坚部先锋军程普,差点被吕布给阵斩。
“钱钱钱,到处都缺钱!”刘廷差点暴走。
“前线捷报,前线捷报!”就在这个时候,宫外却是传来了一阵报捷的呼唤,不多时一个骑士匆匆来到宫殿外,磕磕碰碰来到大殿之上,“西域大捷!征西将军马腾,已经光复了西域全境,灭国二十余个,大宛国和乌孙国投诚!征西将军,即日将班师回朝,同时带回了二十余个国家的钱粮!车队延绵十里,金银珠宝数不胜数!”
“哈哈哈哈,有钱了,有钱了!”刘廷闻言顿时欣喜若狂,“告诉南越国的使者……不,把他乱棍赶出去,南越国已经灭国四百年,哪来什么南越国?不过是一群打着南越国的名头犯上作乱之辈,乖乖投降,还能给他们首领一个全尸!”
第135章 孙坚入南阳
大汉朝廷,针对南越国的存在做出明确回复,甚至通过圣旨向全天下宣布:
南越国为叛贼势力,并非独立的国家。否定南越国主合法性的同时,宣布只要心系大汉的交州世家,可以暗中积蓄实力,等待王师抵达。不过有一个家族例外,那就是士氏。
士氏投敌,罪不可恕,王师南下,全族族诛。其他依附于士氏的家族,最好认清楚实施情况,愿意临阵反正或者主动投降的,朝廷将不追究其投敌责任。
即日起,孙坚部正式开拔,朝廷勒令袁术离开南阳郡,同时任命袁术为豫州刺史。
西域那边运回的钱粮已经陆续到位,大宛国愿意归顺大汉,并且献出一万匹大宛马作为诚意,让人心动的是,其中有一百多匹灵兽级别的战马。
灵兽级的战马,刘廷专门派人培养,同时赐予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将们,一人一匹。马腾、马超、孙坚、孙策和程普等将领都有份。
这些战马其实比不上赤菟,赤菟已经是接近于妖兽级别的存在,不过同样每一匹都是难得的极品良驹,速度上远非凡马可比。
“朝廷打算南征?”李明也是七八天后才收到消息。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进入到农历六月份,眼看就要进入夏季。这个时候屯田兵会稍微轻闲一些,按照最初的计划,他们也会在这个时候趁机训练,唯有夷州那边不会,他们会继续建设新的家园。
“孙坚被任命为征南将军,已经在雒阳开始集结起三万部队,其中两万骑兵,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五万辅兵,号称十万大军。他们即将南下,走以前我们走过的那条路,进入南阳郡内。”王御缓缓说道,
朝廷的诏书是按照惯例下发,南征的情况却是王允偷偷派人送来的。王允在长安的地位,因为王御的关系不是很好,不过凭着以前的人脉和名望,倒也不至于被冷落。最终发挥出了足够的能力,并且随着王凌进入军中服役,王允也稍微得到了刘廷的重视。
“攻城略地可不是只靠两万骑兵就能做到的,朝廷的底线是哪里,打下南阳郡,还是一路南下到桂阳零陵一带?”李明看向王御。
“这个没说,不过你不是傻瓜,朝廷诸公也不会是傻瓜。既然派出了两万骑兵,换言之朝廷的目的应该是南阳或者豫州,就看袁术有多蠢!”王御缓缓说道,“五万辅兵里面,有一万工程营,还有一万攻城器械营,甚至还有三千军医,日曜你怎么看?”
“我们的编制,朝廷看来一直有在留意。我们两个都在派遣人手到对方治下刺探情报,让人郁闷的是,他们只需要打探到一点情报,就够他们受用无穷。反之我们得到许多情报,也不过如此!”李明耸了耸肩,总不能让他派人过去朝廷,向刘廷索要专利费吧?
汉律里面,可没有关于专利费的设定。基本上一项技术出了扬州,怕是到了江北,别人怎么用还不是他们的事情。
“关键还是袁术,就这样赚了一个豫州刺史。”李明冷哼一声。
“朝廷需要他作为我们之间的缓冲,如果他够聪明的话!”王御笑道。
看得出来,朝廷对扬州的情况还是很了解。也知道李明这货不是打算乖乖当一个臣子的,至于有没有进一步打探到一些其他的情报很难说。不过很显然,现在不是讨伐扬州的最佳时机。毕竟比起一个名义上还顺从的汉臣,南越国的建立对汉室的威望损害更大。
“假道伐虢的概率有多大?”李明看向王御。
“不排除,所以最好让他们从南郡南下,同时让太史慈和张他们做好准备。当然,也包括在甘宁,不得不说,半年前你扁了他一顿后,他乖巧了不少!”王御说道。
半年前那是讨伐袁术之后,甘宁说要和李明切磋一番,结果被扁了一顿。这位还没有觉醒先天之,无论武力还是敏捷都比不上李明,结果一开始已经不言而喻。
“倨傲不羁孩子背后,总有一颗需要关爱的心灵吧?”李明微笑着点评道。
十天后,时间进入到六月中旬,朝廷部队开始南下,先头部队抵达了南阳郡的丹水县。
朝廷等着袁术的正式回复,或者说全天下的人,都在等着袁术的回复。袁绍几天前知道这件事情后,在与公孙瓒和黑山军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还是派人给袁术送了一封信。
放弃南阳,固守豫州!信函的内容便是这个,南阳已经是四战之地,别说曹操虎视眈眈,只说朝廷也必然要收复,更别说南阳郡本来就属于荆州,刘表也不会坐视不理。
“袁绍以为,他自己是家主了吗?放弃南阳,固守豫州,我tmd不是他的下属!”袁术看着袁绍的信函,直接就摔在地上,踩了几脚。
“主公,固守南阳颇为不智,荆州刘表已经调集部队在新野一带驻扎,曹操那边估计也不会坐视不理,如今南阳三路合围,南阳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与其在这里浪费兵力,还不如固守豫州!”杨弘出面前所,阎象也从旁附和。
“我知道!”袁术大口大口的呼着气,他或许冲动,或许容易失去理智,但他并不蠢。
深深的吸了几口气,袁术到底还是正式下达了命令:“勒令陈兰和雷薄,带着人马离开南阳郡!不过也不能那么便宜他们,命令他们把所有钱粮都给带走!”
“这样只怕对主公的名声有影响!”袁滂站了出来,他可以想象被带走了粮食的百姓,日子过得会有多么凄惨。
“朝廷会帮助他们!”袁术直接反驳。
“这样也会让朝廷,很轻易就得到南阳百姓的心!以后我们要回到南阳郡,只怕百姓就不会支持我们!”袁滂进一步谏言,或者说他本身就不畏惧什么。
“好了好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一个两个平时都如同哑巴一样,如今却都跳出来说着说那的。”袁术顿时意兴阑珊起来。
袁术到底还是撤军了,很多人印象之中,袁术会力拼的情况没有出现。朝廷大军以孙坚为主,陆陆续续调集五万战兵,十万辅兵进入南阳郡。
随着袁术撤军,刘表居然让军队撤出了南阳郡,退回襄阳驻守,是以朝廷军队兵不血刃,便占据了整个南阳郡。
“这个秋天,估计会很热闹……”一道道情报不断朝着宛陵这边汇聚过来,李明得知朝廷大军已经正式入主南阳郡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第136章 喧嚣的秋季
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来到了南阳,顿时和刘表、曹操和袁术三大势力正式接壤。孙坚率领后续增加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宛城,而后续的各种物资,也随着马队源源不断运来。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世人,朝廷即将对关东地区进行收复。
曹操对此态度暧昧,关键是他目前需要面对的,是盘踞在泰山的泰山贼。而袁绍也在为公孙瓒和黑山贼烦的不行不行。上党太守张杨是个老好人,朝廷主政也可以,其他人主政也无所谓,他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便是。
王匡反而就显得尴尬许多,马超和孙策两人分别驻扎在河东郡和河南尹,摆出了随时攻打河内郡的意图,他麾下的确有吕布,不过这个吕布最近,已经越来越嚣张跋扈。
更有张济的侄儿张绣,一直叫嚷着要杀入长安,王匡如今已经不想抵抗,吕布的存在越来越成为累赘。
南越国或许为了消化现有的地盘,并未有任何新的动作。粮食不足是所有势力的共同难题,没有粮食根本打不了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农业改革与否,效果很快就体现了出来。李明这边还有不少的存粮,但其他地方的粮食已经开始出现短缺,其中朝廷的势力范围内,粮食价格已经提升到市场价的十倍,而幽州则是二十倍,豫州好一些也是市场价的五倍。
唯有兖州和徐州,粮食价格还相对稳定,哪怕是青州,粮食价格也提升了两倍。能做到平价出售粮食的,唯有扬州,关键还是常平仓发挥了效果。
李明甚至采用了应急机制,所有对所有收购民间粮食的行为进行高税收处理,同时从常平仓购买粮食的百姓要采用实名制,限制购买数量,这样才稳定了疯狂的收购市场。
两个商家因为怂恿百姓平价疯狂购买粮食,被处罚,三年内不允许经商,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罚款。这两个商家,怂恿百姓平价购买粮食,然后用150%的价格采购,最后再运送到豫州或者关中地区,用五倍十倍的价格出售出去,赚钱赚得真是丧心病狂。
转眼到了七八月,入夏以后全国的战争也开始暂停。没有谁愿意在烈日下战斗,尤其还穿着一身的甲胄。北方还好,南方可以让人中暑。
盛夏的时候,李明最终还是纳了董为妾,这不嫁妆都已经收了,再把别人一个大闺女丢到一边,怎么都不合适。要说,李明和貂蝉还有点邂逅的话,那么和董可以说完全没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
唯有在洞房那天晚上,董成为妇人的瞬间,双目含泪的抱着李明,低声说道:“这下子,你也不能再嫌弃人家了……人家真的那么难看吗?让你恨不得立刻离开,也不愿意见见人家?”
李明有苦说不出,董卓当初提出联姻,他还以为对方是和董卓一个模样的存在。谁能想到,董居然更像她的母亲,长得不算娇柔可爱,却显得英姿飚爽,健康活泼。
反正都是纳妾,早知道她长这个样子,李明自然不会拒绝。话又说回来,自己最近似乎也越来越习惯这个世道。以前谈恋爱讲究感情,如今只要对方不错,联姻又有意义就好。
或许就如同后世别人所言,男性往往通过拥有复数的女性伴侣,用于提升自尊和自信。而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男性都有迫切留下后裔的遗传基因。
毕竟五千年下来,华夏的男性,大多都要面临入伍征战的命运,平均寿命不长,所以希望在有生之年快点留下后裔,姑且也算是一种危机感的表现形式吧?!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金秋也随之到来,大量的粮食开始收割。按照约定,会稽郡和吴郡的农业,不再需要缴纳任何税赋,只需要在出售粮食的时候,优先出售给政府。
豫章、长沙、丹阳和庐陵四郡,暂时不享受这个待遇,四郡的世家也懂事,没有闹腾。
经过农业改革之后,粮食产量的确提升了不少,尤其当工匠按照李明的描述,打造出曲辕犁,同时大量的水牛开始投入进去后,农耕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大量的粮食又进入了常平仓,同时多出来的陈粮,开始送到关中地区进行销售。那边无论何时都缺粮,如今最多是从十倍的粮价,跌落到五倍,饶是如此,把粮食出售到关中,依然是笔不错的买卖。哪怕是陈粮,只要质量不出问题,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秋季,也是战争的时节。朝廷再次下达了诏令,表示即日起南下征讨南越国。关键的一点是,这次是皇帝御驾亲征,刘廷亲自上战场,当然也任命了皇甫嵩为副帅,作为实际的指挥官。同时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南越国。
“要我南下?万一对方趁机攻打河内郡怎么办?”吕布看向王匡,今天被王匡叫了过来,没想到居然是让他带兵南下加入讨伐队伍。
“你我还是汉臣,帮助朝廷讨伐不臣,原本就是情理之中,至于这边的守备,交给张绣负责便是!”王匡缓缓说道。
“那好!听说南越国的国主是一条蛟蛇,是妖兽级别的存在,我倒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屠蛟!”吕布显然也很感兴趣。
与此同时,在青州北海郡内,孔融看向眼前的三人,他们便是桃园三兄弟。原本刘备被公孙瓒任命为平原守,自然是被袁绍痛恨,发兵前去攻打。刘备麾下就那么五千士卒,如何对付得了袁绍的大军?再说平原郡也无险可守!
刚好泰山贼洗劫地方,这次居然洗劫到了青州境内,北海太守向周围的太守求援。眼看袁绍大军即将到来,刘备当机立断挥军南下支援,如今算是暂时寄托在孔融门下。
青州刺史,自从龚景之后,一直都是空缺的。就如同并州刺史,至今还是空缺,各郡各自为政,互相并不统属。
孔融的意思,是打算保举刘备为青州刺史,没想到出了南越国的事情。
听说袁绍和公孙瓒都暂时停手,各自带着人马南下南阳郡会盟,另外曹操也派了夏侯和名叫李进的小将一起南下。扣除袁术没有行动外,大家都参与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