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张子顿了顿,笑问:“原来如此,那还真怪不得大人了。不过听大人这么一说,难不成这耳目是王妃身边的侍从?”居然是王妃身边的近侍,万一这人生了歹心,王爷王妃岂不是危险了?这样的隐患还是要趁早除掉为佳,只不知是哪一个?

    李兆年不知他心中真意,只当他是好奇,便叹道:“是姑姑当年出嫁时陪嫁过去的奴婢,因是我生母的亲戚,与我从小儿便比别人亲厚些。当日我随口说了要将她讨回来正式纳为妾室,她信以为真了,也就处处听我的话。可她到底是在王府后院侍候的,能打探到的消息有限。从前她从不曾给我捎过什么有用的消息,也就是前些时候,燕王与太孙在徐州遇刺,我那位做燕王妃的姑姑担心之下亲自去了徐州探望,她才能打探到些消息。可如今姑姑并不在军中,她自然也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了。我倒是盼着她能多捎信来呢,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燕王妃李氏陪嫁的丫头和陪房都是有数的,只要查一查有谁随王妃去了徐州,又是未嫁之身的,还与李兆年生母赵姨娘是亲戚,这人的身份也就出来了。小张子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笑着安慰李兆年几句,又劝他:“小李大人,你也不容易,若是大军当真入城,别人倒罢了,就怕你祖父与父亲都饶不了你。你还是细想想,有什么路子可逃吧”

    李兆年感激地向他拱了拱手:“多谢张公公提醒,我忽然想起来了……”压低了声音,“我们家船坞里还有两艘大船,船工水手一应俱全,若是真不得已,唯有朝海上逃了”

    小张子也同样压低了声音:“大人放心,陛下面前,小人会为你多多美言。只是……若小人侥幸能出宫去,还望大人拉小人一把。陛下待小人颇厚,每每赏赐不断,还有小人师父在宫中多年,也存了些许积蓄……”

    李兆年心想,若能拉拢这位张太监,兴许能让自己在建文帝面前好过些,至少不必担心建文帝一怒之下先将自己砍了,便道:“公公放心,若真有那一日,你就带着积蓄从玄武门出宫,再出太平门,沿着后湖边上往神策门方向走,沿金川门、钟阜门,直到狮子山西麓,我们李家在那里有个船坞,从那里走水路,很快就能转入长江,直出海口。”

    小张子默默记下,高高兴兴地向李兆年道了谢,又说了许多安抚他的话,将他送出了宫门,转过身,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冷凝。他迅速拐进一处不显眼的宫院,院里头有三个穿着半旧制服的小太监在扫地,见他进来,两人不动声色,一个往门口靠近,一个往宫室门口方向走,然后继续自己的工作,剩下那人一脸赔笑地迎上去,到了近前,口出说出的却不是巴结讨好的话:“有什么新消息么?”

    “主上身边的敌人耳目,应该是主母陪嫁过来的丫头,年纪不大,与李家赵姨娘有亲,前不久曾随主母往徐州去,还与李兆年亲厚。立即把消息传回北平,请主母除去隐患,以免日后节外生枝”小张子四周望望,“还有,李兆年可能会逃离京城,李家在狮子山西麓有船坞,派人去守株待兔。我会盯紧建文,若有需要,就让李兆年领了这个救驾之功,到时候他们就都逃不掉了”

    燕王大军很快就来到了京城之外,并迅速包围了几大城门,只是南京城外还有大片江河湖泊山陵,因此包围圈并不严密,饶是如此,城中也人心惶惶了。许多达官贵人惊慌失措,起意外逃,但都被严严实实地挡住了,阻挡他们的不是燕王大军,而是建文帝的亲信大将所率领的军队。

    这位大将原本在军中也颇有声望,可以说是建文手下仅剩的武官大臣了,他与冯家素来不睦,又对太孙的名头不以为然,深得建文信任,若不是建文担心无人在京城护卫自己,冯家人会趁虚而入,他说不定早将这位大将派出去抵挡燕王大军了,但如今却只能让其主持守城战事。

    朱翰之和燕王府的暗探们也曾向这位大将下过手,只是还未开始劝说,便差点儿折了自己人,还重伤了好几个,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这个臭脾气的家伙。事实证明,人的名声,树的影儿,这位大将能在军中闯下名堂,果然不是冯兆东一流可比的,建文帝旨意才下,他就已经接过了京城防务,调兵遣将,将京城守得严严实实,又分出一批重兵,专门守护皇城。因燕王派人在城外四处张贴檄文,尽数建文伪帝的罪状,劝城中守将投降,还将檄文用箭射进城去,闹得城中军心不稳。这位大将发狠砍了几个人,其中不乏高位将领,才把军心稳定下来。

    不过,这位大将只有一人,他虽然能干又有威望,奈何建文帝先前清算冯家余党时做得太过,伤了不少武将的心,另外又有些是倾向于悼仁太子、皇太孙那边的,加上他砍的人也不是没有来历的,半夜里便有人暗中出城找上燕王大军的营地去,不知与燕王一方的将领说了些什么,第二天清早,天边才拂晓,西城的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与定淮门四位守将就大开城门,迎燕王大军入城了。

    京城守军防线顿时崩溃了,那位大将无奈之下,只能一边命手下将士与燕王大军进行巷战,一边带人退守皇城。混乱之中,只听得底下人报上来说有人看见冯家人护着二皇子往神策门方向逃了,建文帝下令追击,要从守军里分兵。那大将大骂来人一顿,将他一脚踢开,便带人往皇城方向去了,至于二皇子与冯家人,他压根儿就不管。

    然而,就在他来到皇城门前之际,皇宫上方的天空却映红了。他脸色发白地看着那块红色的天空,听得手下人来报:“宫中起火了”他咬咬牙:“陛下何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十五章 朝阳

    收费章节(16点)

    第七十五章 朝阳

    朱翰之换了禁军士兵服饰,带着一群亲信人马,借着军队入驻皇城守卫的机会,浑水摸鱼,顺利潜入了内宫。他首先避开宫人与守卫,到达了兴庆宫。潜伏在宫中的小张子等人早前曾递过信出去,言道会将建文帝诓到此处。

    兴庆宫离原本的东宫春和殿不远,朱翰之本就在宫里长大,对那一片宫院的格局地形都再熟悉不过了。虽然建文帝登基后曾经对内宫进行过整修,但因为春和殿曾是悼仁太子旧居,又毁于大火,他看着硌应,也就没派人收拾。此时春和殿仍是一片废墟,邻近的兴庆宫也遭了池鱼之灾,受到建文帝的冷落,废弃了几年,但最近因为有别的用处,宫人们稍稍对那里的主殿进行了打扫,倒也不显得十分清冷。

    朱翰之远远看着三大殿与乾清宫方向的大火,冷笑了一声,迈脚从角门进了兴庆宫。小张子早已等在那里了。

    朱翰之先是和颜悦色地道了辛苦,又压低声音问:“人可来了?”

    小张子微微一笑:“公子放心,人就在里头呢,不过身边有不少人跟着,当中虽然有我们的人,但大多数是他的死忠。”

    朱翰之皱皱眉:“这些人武力如何?人数有多少?”

    “足有上百人,当中不乏禁卫中的好手。”小张子看了看他身后跟的人,“公子,不是小的多虑,只怕您这点人手还不够的,小的还是想法子把人支走一些吧?”他又四周扫视一圈,“这里地方偏僻,少有人来,出东华门还算方便,但若要依他事先计划的从玄武门出宫,最多半个时辰,就要动身离开了。”

    时间紧迫,但敌人数量太多,想要将人拿下,不是仅靠蛮力就能做到的。

    朱翰之沉吟片刻,便让小张子附耳过来,如此这般嘱咐一番,小张子听得眼中一亮,笑着点点头:“正好,早上他说要预备出逃时,小的就曾向他建言,说为了混淆视听,最好找个替身,带了人手浩浩荡荡地往相反方向出逃,这样一来,凡是想要对他不利的都会跟着离开,他留在后面,就安全多了。他当时虽然没点头,但颇有几分心动,还特地让人找了两个禁军士兵过来,瞧着身量都与他仿佛,只是不知几时会行动。”

    朱翰之翘了翘嘴角:“那正好,你就依我的话去跟他进言,将那些禁卫分成三队,相互分开不得见面传话,只说是等到建文出发前一刻才选中要带走的那一队人,其余两队,一队去给替身充场面,另一队打发回去守城,总之,不要让这三队人彼此间有机会说话就行,也别让他们知道有替身这回事。这么一来,即便三队人都被我们打发走了,他们也会以为还有人围在建文身边。建文如今疑心最重,多半会采信你的建议,等将人打发走,我们会补上殿外守卫的位置,省得他发觉。”

    小张子应声去了,朱翰之便迅速带着人潜入兴庆宫前宫东面不起眼的宫室静待,同时派了探子到前宫打探动静。不一会儿,探子来报:“建文帝信了已经命替身穿戴了龙袍金冠,派一队十人的卫兵外加十个内侍送出东华门去了。”

    朱翰之心中鄙夷,只有十个卫兵充样子,谁会相信那真是一国之君?但若叫建文帝多派些人给替身充场面,恐怕他就会担心自己身边人手不足了。不过添上那十名内侍,倒也不是坏事,至少建文帝跟前侍候的人更少了。

    又过了一会儿,探子再次来报:“士兵分成两队,分别进驻东西配殿,全副披挂,静待上令。”

    “东配殿的士兵离开了,他们要回去守皇城,西配殿的武官打听他们去做什么,叫小张公公拿机密之事不可轻泄的话堵了回去,便不敢再问。过后有内侍问小张公公同样的问题,他答说是奉皇命护送三皇子出宫去的,只是因为不能带上太后,因此要掩人耳目。”

    “小张公公命西配殿的士兵去护送太后与三皇子出宫,到狮子山西麓船坞会合。领头的武官问是不是皇帝的意思,小张公公给他看了御赐的玉牌,说这是皇帝临走时留下的旨意,他已经在东配殿士兵的护送下离开了,留在殿内的不过是第二个替身,用来迷惑外敌的。那武官便领着人走了。”

    “兴庆宫主殿外只剩下二十名禁卫,殿内还有八名内侍,其中有四个是我们的人。”

    朱翰之嘴角露出了微笑,朝手下做了个手势,便有六名好手无声无息地潜了出去,伺机暗杀那还守在殿外的禁卫们,至于殿内的内侍,自有小张子的人动手。

    一刻钟之后,派出去的手下全都安然返回复命,朱翰之心情很好地走出藏身的宫室,在一名奉燕王之命潜伏宫内多年的小太监带领下,前往兴庆宫主殿,一路无人阻拦。

    主殿内,建文帝脸上仍然带着青肿,身上已经换了便服,看着象是个寻常富贵人家的老爷,但面上却满是急躁与阴郁之色,听见有人进来,也不回头,扬声便问:“小张子,外头到底打得怎么样了?能抵挡得住么?我是不是该先走一步?”

    “你不用走了。”朱翰之站在门开淡淡地回答他。

    建文帝听得是个陌生的声音,心下一惊,回头望来,只见小张子一脸恭敬地站在门边向来人行礼,而来人年纪不过十六七岁,分明是个年轻后生,但那面目却让他隐隐有熟悉感,他心中惊怒之余,也有几分迟疑:“你是什么人?”

    朱翰之翘了翘嘴角:“越王叔忘性真大,小时候你还给我讲解过《诗经》呢,怎的几年不见,你就忘了我是谁?”

    建文帝愣了愣,随即面露骇色:“你……你是文考?这怎么可能?你不是已经死了么?”又望向小张子:“你这奴才,你……你怎么把他放进来了?”

    小张子只是轻蔑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回应。他顿时大怒:“狗奴才,你那是什么眼神?”但他不是蠢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你们……你是他派来的奸细?”说罢立刻高声大嚷:“来人快将这几个狂徒给朕拿下”

    只是他嚷了好几声,也没人理会,他的脸色开始发白。

    朱翰之笑了笑:“王叔不必费事了,这兴庆宫里,现下还能喘气的除了我的人,也就只剩下你一个了。你放心,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建文帝怒道:“竖子安敢如此?朕乃一国之君”

    朱翰之撇了撇嘴:“得了吧,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也就哄哄不知情的外人罢了,你心知肚明,你这一国之君的名份,不过是偷来、抢来的,很快就要失去了。你放心,燕王叔已经给了准话,会让你以越王名义下葬的,不会叫你做个无名无姓的孤魂野鬼……”

    “燕王?”建文帝冷笑,“原来如此当年朕还以为你给文至那小子做了替身枉死了,一心只提防着文至,没想到连你也活下来了。如今你们兄弟搭上了燕王,以为能重得皇位了,便回来向朕耀武扬威?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燕王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会甘心为你兄弟作嫁?等他大军攻入皇宫的那一日,就是你们兄弟的死期连替罪羔羊都是现成的,只管将罪名算在朕头上就好。你还做梦呢”

    朱翰之轻描淡写地笑了笑:“这有什么?我只关心能不能手刃仇人为父亲报仇,至于皇位由谁来坐……那很重要么?”

    建文帝忿恨地瞪着他,又去瞪小张子:“狗奴才朕待你不薄,你怎能背叛朕?”

    小张子不理他,这时有人进来向朱翰之禀报:“王将军已经发现宫中起火了,很可能马上就会进宫城,公子还是快一点吧。”朱翰之点了点头,伸手从属下手中接过了一根黑漆漆的绳子,也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

    建文帝没有留意到他的动作,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进门禀报的人,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赵喜……”

    赵喜冲他草草作了个揖:“陛下许久不见了,您还记得赵喜,实在是奴婢的福气。”

    建文帝看着他,又转头看看小张子,愤怒地抬脚踢倒了身旁的椅子,喘着粗气,沙哑着声音问:“既然你没死……那天晚上朕在树丛里听到的一切……究竟是不是真的?”

    赵喜笑道:“那还真不是冯皇后,不过是个声音象她的宫女,穿着皇后的宫装,在僻静之处对咱们兄弟扮的禁卫含含糊糊地说一句话,但凡陛下问一问冯皇后当晚的行踪,真相就出来了。可惜陛下连这点功夫都不愿意花,直接就赐死了冯皇后。”

    建文帝的喘息声更重了:“那么……朕在宫外看到的那一切……”

    朱翰之绷了绷绳子,走上前去:“不过是我们做的一场戏,你去的不是冯家的庄子,打你的也不是冯家的人。但冯家狼子野心倒是不假,我们也不算是冤枉了他们。”

    “你要干什么?”建文帝见他越走越近,挥手将桌上的茶具摔向他,他只轻轻巧巧往旁边一避,就躲开了,脚下却加快了速度,迅速将建文帝右臂往后扳,另有一名随从帮着制住了后者的另一只手臂。朱翰之与随从合力用身体压住建文帝的挣扎,将他双手背在身后缚紧,又抬脚挑起一张高背椅子,将他按到椅子里,接着将绳索绑在椅子上。

    建文帝挣脱不得,大声喊:“你们要做什么?”

    朱翰之没有回答他,只是从小张子手中接过了火把,然后点燃了身边不远处的帐幔,接着又将火把转向家具摆设。

    建文帝看得魂飞魄散,声音都发颤了:“你要干什么……”

    朱翰之将他身边所有帐幔、家具都点燃了,挥手示意属下们退出去,才淡淡地对他道:“我要干的事不是很明显么?虽然你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