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作说到这里,又停了下来,再次眼光复杂地看着王易,张张嘴,想特意对王易说点什么,但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说!

    “作叔,你继续说!”王易听到这里,听到王作在讲话中的语态,对自己的身世已经稍稍的有点数了,只是王作未讲完,暂时还不敢完全确认。王作刚刚所讲的这几个人物,他都是有点知道,只是没有过太多仔细的研究而已,这几人中关注的较多的还是杜伏威与辅公祏的事迹,这两个悲剧性的隋末唐初枭雄事情基本清楚,但王雄诞和阚棱这两个次要人物关注度就相对就少一些,只是没想到,他的身份竟然与其中一个人有着亲密的关系…

    王作见王易脸上有所悟的样子,微皱的眉头有点舒展开来,继续说道:“为谋求更大的势力范围,各部义军间相互征伐,战事进行多年,一些小的义军逐渐被吞并或者消灭,北方李渊、窦建德、王世充三足鼎立,而南方大部地方依然被杜伏威和李子通部所占。这时李渊已经在长安自称皇帝,建立大唐,其中秦王李世民,也就是当今的皇帝,率军消灭了关西的割据势力薛举、李轨,开始谋求其他地方。李渊派出使者向杜伏威招降,杜伏威在王大将军和阚大将军等所劝之下,于武德二年九月宣布归唐,被李渊封为淮南安抚大使,后来被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楚王,武德三年被李渊委以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并改封吴王,赐姓李…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受封,江淮一带的事务仍由杜伏威和辅公祏主管,但江淮军的军务主要由王大将军和阚大将军所管,辅公祏因反对归唐而被杜伏威夺去兵权,只领仆射职…”

    王易很专注地听着王作的讲述,在听王作讲述过程中,也不断在琢磨其话中表达的意思,他也从王作对诸人的称呼上查觉到了一些异样,王作在说到杜伏威、辅公祏,甚至李渊等人的名字时候,都是直呼其名,说话间也没多少恭敬的意思,但在说到王雄诞时候,却一直以“王大将军”尊称,这自然不会是王作随口之语,在如今这个最讲究礼节的时代,从对一个的人称呼上,就可以看出很多情况来,王雄诞和王作的关系定非一般!

    “武德四年,因李子通不愿意归唐,奉唐皇李渊的旨意,杜伏威所领的江淮军与江南的李子通部在苏州一带决战,王大将军施以计谋,只率数千兵马,就击破灭李子通部,李子通部迅速溃败,**营帐,逃至杭州一带,王大将军亲自带领手下几万将士,穷追至杭州,很快攻克杭州,并将李子通生擒,这一战使得王大将军的名望上升能极高点,得李渊重奖,被授以歙州总管、宜春郡公,这引起辅公祏的进一步忌恨,并数次在杜伏威前污蔑王大将军,说王大将军有二心,但杜伏威并没相信数次救他性命的大将军会叛他!”王作继续讲述,但在讲述时候脸上已经有愤色起来了!

    “武德五年,除江淮一带外,李唐已经控制了天下大部地盘,唯一势大的就是表面上听服于李唐的江淮军,而此时攻灭刘黑闼和徐元朗部的秦王李世民所领的唐军陈兵河南一带,久未归长安,并时常与江淮军起磨擦…”王作脸上有点迷茫的神色露出来,也加快地讲话的语速,“江淮军内部此时意见纷杂,以辅公祏为首的一些将领强烈要求叛唐自立,公开与李唐决裂,但以王大将军和阚大将军为首的更多将领持相反意见,王大将军痛陈多年的战乱已经让富庶的江淮一带涂炭,应顺应大势,止戈息乱,不应再起兵事…”

    “在王大将军劝告下,杜伏威审时度势,为免江淮百姓再遭兵患,果断地决定离开江淮之地,前往长安,想以其自身为质,博取李渊的信任,保全江淮军数十万将士的周全,避免江淮之地再遭战火的涂炭…”

    王作的神色变得非常凝重,声音也有点高亢起来,“此次去长安,王大将军一再要求陪杜伏威一同前去,但杜伏威不放心江淮军交到其他人手上,让王大将军留守江淮,由阚大将军陪同他一道前去,王大将军为表忠诚,让其长公子也一道随杜伏威等人前行!杜伏威也知道辅公祏有二心,为了避免江淮军内部出乱事,临行前,将所有军务都委以王大将军,并一再叮嘱王大将军,不许让辅公祏插手军务,江淮一带的所有事务,江淮军二十余万人马,全交由王大将军统领…”

    这一段历史王易清楚,历史上的记载,杜伏威正是在武德五年左右自请归朝,到长安去的,由阚棱陪同一道前去,临行前把江淮军交给其义子王雄诞所领。

    但在杜伏威归朝后,江淮军内部却出大事了…

    ----------------

    PS:收藏和推荐惨淡,兄弟姐妹们,大力顶一把啊!

第四十二章 身世之迷(中)

    “作叔,您继续讲,我听着!”王易见王作停了下来,催促道。听到这儿,王易已经基本地猜了自己的身世,也大概猜到王作的身份,但他一直没有问询什么,只是静听着王作的讲述。

    王作瞄看了王易一眼,继续讲述:“杜伏威到长安后,官拜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位高权重,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可以说得其最佳结果,随其入京之人俱有封赏…”

    “杜伏威临走前就担心辅公祏会起乱,果不其然,在他走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武德六年,江淮军中出事了…”说这里,王作脸上露出非常痛苦的表情,但咬咬牙,继续说下去:“辅公祏伪作杜伏威的来信,责王大将军拥兵自重,有二心,令其将军务交由辅公祏掌领,大将军收信后非常伤心,不顾诸多属将的反对,就此托病在家不再插手军务,将军务交给辅公祏,想以此行动向杜伏威证明自己的忠心无二。大将军的行为正中辅公佑下怀,他就势接管了江淮军,又伪造了杜伏威密令,说在长安受到虐待,要辅公祏和王雄诞起兵讨伐李唐…”

    听到这里,王易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作叔,辅公祏伪造杜伏威的信,王大将军他难道就认不出来吗?作为杜伏威的义子,想必大将军一定对杜伏威的字迹非常熟悉的!”

    王作似乎没想到王易会疑惑这个,愣了一下后才说道:“辅公祏与杜伏威乃结拜兄弟,对杜伏威的字迹非常熟悉,临摹起来并非难事,事后听说这是其手下左游仙的主意…”

    “可是,王大将军也应该知道,若是杜伏威有信从长安来,也不应该写给辅公祏,而应该是直接交给他的,当时江淮一带是王大将军主事,什么事能绕过他去呢?”王易依然疑惑!

    “正是如此,”王作一脸的无奈,又很是悲愤地说道:“当时我们…当时王大将军的手下许多将领都有疑意,特别是其中一名副将唤陈作者,就是如此说的,可惜王大将军太在乎杜伏威对他的态度了,宁可信其有,也不愿被杜伏威猜忌,就按信中的意思将所有兵事都交给辅公祏这个无耻的奸人掌管…”

    “原来如此!作叔,你继续讲…”听王作如此说,王易长叹了一口气,想不明白王作口中很有谋略的王雄诞为何在这种事上这么幼稚,竟然发现不了其中的破绽!

    “辅公祏计谋得逞,马上起兵反唐,他也素知王大将军在江淮军中的威信是无人可以取代,若大将军反对起兵,江淮军中大部将领都不愿意跟随他辅公祏作乱的,因此也亲自带人胁迫王大将军一道反叛,但遭到大将军严词拒绝:‘天下方靖,王在京师,当谨守籓,奈何为族夷事?雄诞虽死,谊不从!’辅公祏恼其斥责,又恐大将军重回军中后,诸将都听服大将军而不愿意听他的,旋即将大将军缢杀,其夫人也一同被杀,还有不愿听服于辅公祏的大将军多位手下一道被杀,江淮军遭到清洗,主要的将领都被换上辅公祏的亲信…”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作再次停了下来,王易看过去,他看到了王作脸上已经泪流满面了!

    “作叔,那王大将军是不是我的父亲?”王易用颤抖的声音问道,眼中也有泪流滚落下来。

    王作怔怔地看着王易,任眼泪流着没擦去,没点头也没摇头,用悲伤的声音继续说道:“王大将军手下有一副将名陈作,此人早些年因犯事举家逃亡,流落到山东,被大将军相救,因为赏陈作之才华,待之如兄弟,陈作一家子在大将军资助下,得以安生,陈作本人入军中任职,被大将军引为左右手,此次也是他劝大将军不可将兵事交与辅公祏这奸人,然…”王作说着长叹一声,眼泪再次滚滚落下来。

    “作叔,你…”

    王作擦了一把眼睛,摆手示意王易先不要问询,继续说道:“幸得这位陈作长了个心眼,在劝大将军无果的情况下,悄悄地率其自领的一万余人马另置营地…夫人也怕辅公祏起乱,累及到大将军及家人,偷偷地将大将军之二公子和才六个月大的三姑娘托付给老…陈作…夫人她不愿意离大将军而去,一直陪在大将军身边,结果一道被辅公祏这奸人缢杀…”

    “在辅公祏杀害大将军和夫人后,准备清剿忠于大将军的部下时候,陈作率领他的手下一万余人护着二公子和襁褓中的三姑娘从乱军中冲杀出来,也幸亏了大将军在江淮军中的威信,诸将知道是大将军手下最得力的副将护送大将军的二公子和三姑娘出去,并没有多少人阻拦,许多人只是虚张声势,到最后只有不到三万人马在辅公祏这个奸人的亲领追杀过来…”说到这里,王作泪如雨下,哽咽着说不下去了,王易也是热泪滚滚,他没想到其中会是这样惨烈的情景。

    王作从怀中抽出一块帕子,擦了擦眼睛,抬起头,红通通的眼睛盯着在流泪的王易看了一会,再尽量用的声音说道:“此陈作所领的人马皆是百战之勇士,是江淮军中最精锐的人马,一直是大将军在作战中取胜的决定性力量,所属各将领俱是大将军亲自挑选之骁勇善战之士,辅公祏所领的三万人马虽然也是精锐之师,但却没讨到便宜…诸将合力杀出一条血路,往南方江南一带逃亡,辅公祏担心江淮军中再起乱,没敢举大军追杀,陈作所领的万余人在折损近半后,逃到杭州一带…”

    王易也擦去了眼中的泪,继续听王作讲述!

    “当时与李子通部作战的时候,大将军曾经率军追至杭州,并亲自率军将杭州攻下,得胜后也派手下的将领镇守杭州,当时杭州之镇将吴近是大将军的亲信,陈作所部人马得到吴近的接应,终于得以在杭州落脚…”

    “辅公祏反唐后,自称皇帝,国号宋,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此时李孝恭、李靖所领的唐军已经开往江淮一带平叛,辅公祏再也没能力顾及这部逃跑的人马…李孝恭、李靖都是善战的猛将,其手下还还有李世绩、阚陵等善战的大将,阚棱就是跟随杜伏威入长安的阚大将军,失去了王大将军的江淮军如何是唐军的对手…更不要说唐军中还有阚大将军所领的人马,阚大将军在江淮军一直负责军中军纪,铁面无私,对谁都一视同仁,威望颇高…阚大将军领军一冲锋,江淮军闻风而降,辅公祏连吃败仗,终于在武德七年在武康被唐军俘虏,旋即被杀,很快江淮之地尽被唐军占领…镇守杭州之将吴近在派部下向唐军请降后也不知去向…”

    “作叔,这以后…”王易见王作停了下来,忍不住出声问道。

    王作摆手示意王易先不要问询,他会继续说的,当下王作再说道:“辅公祏被俘后向唐军主帅李孝恭揭发杜伏威才是谋反主谋,并拿出伪造的书信,而这时,杜伏威不知何原因已经在长安暴卒,李渊得到李孝恭的奏报后大怒,下令夺杜伏威之官职,并抄其家产…跟随杜伏威进京的那些人也都受到牵连,在平定辅公祏的叛乱中立下大功的阚大将军因其在江淮的家产被李孝恭所抄,与李孝恭发生争执,结果被李孝恭告发其谋反,被李渊下令处决,其他许多人也一同被处斩!”

    王易听了大吃一惊,忍不住再次出声问道:“作叔,那我大哥…那王大将军之大公子,他也一道被处斩了吗?”

    王作摇摇头,“据从长安传来的消息,大将军之大公子并未被处斩,但却被投入狱中,一直杳无音信!”

    听王作这样说,王易才松了口气,没被处斩就是好,他依稀记的,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是为江淮军中的几员大将平反的,其中就包括王雄诞!

    看到王易刚才问询他时候一副急切的样子,王作有点欣慰,盯着王易直直地看了好一会,又露出伤感的神色,“可惜,大将军之二公子却在逃跑途中受伤,撞伤了脑袋,失去了神智…”

    “作叔,他…又为何会受伤?”这是王易非常想知道的!

    “二公子当时才十岁,但自幼跟着大将军练武,小小年纪一身武艺不差,在听到大将军被那奸人缢杀后,一心想冲回去为父亲报仇,老朽…那陈作只得令其子陈复阻拦,可是没有想到,二公子所骑之战马却被流矢所伤,将二公子抛落马下,当时所行之地是个河谷地,二公子头部着地,当时就昏迷过去了,老朽就令…当时那陈作就令其子陈复率人保护着二公子先一步冲出去…所幸,大部人马平安抵达杭州一带,只是二公子在伤愈后,却不会说话,整个人都变得呆傻了,唉…”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作挤出一点苦笑,终于没有再流泪,声音也稍稍平静下来了。

    王作在叹了口气后继续说道:“逃亡到杭州一带的江淮军残部最后剩下差不多六千余人,他们趁江南一带兵乱刚刚平歇,流匪不断,杭州镇将吴近不知所踪,唐军未完全控制江南一带局势之时,将所部分散开来,散驻在钱塘、余杭、富阳这一带,并全部改作王姓,以纪念王大将军,并准备将大将军之二公子抚养长大,图谋后事…”

第四十三章 身世之迷(下)

    (新的一周又开始,求收藏,求推荐!)

    “作叔,我知道了,您就是大将军手下的那名副将陈作,您的儿子王复就是陈复,那位大将军就是我的父亲,被你们救出来的二公子就是我!我…”这一刻,王易终于顿悟了!王作这个故事讲完了,王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再次热泪纵横,说不出话了。这眼泪,不只为自己那不幸身死的父亲流的,也因为父亲手下有这一般忠勇之士而感动落泪的!

    也只有这样的时代,才有这样大义的一群人,为了另外一个人的遗孤,率数千人隐名埋名保护着,甚至将自己的姓氏都改了…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近万名原本善战的军中勇士,在抵达杭州这个地方后,在各自安置的地方潜伏着,五年过去了,与周围的百姓相安无事,成为大唐杭州治下的百姓,没有一个人去告发…还有,如今这个部众掌管下的产业,非常的巨大,甚至可以说左右着杭州的经济命脉,王易也可以想象的出来,这些人经过了什么样的努力,才有现在这样的成就!

    王易称呼王作一声“您”,正是想表示心中的那一份感动与崇敬!

    那位在庄内地位仅次于王作的王近,想必就是那位父亲的手下,镇守杭州之将吴近,改姓王之后才叫做王近的。王易明白,王近做出的牺牲也实在是不小,自父亲王雄诞率兵攻破杭州后,王近就在杭州镇守,地位不亚于现在杭州刺史李弘节,但王近却将一切都舍弃了,去官弃职,五年以来,甘愿只当庄内的一名小头领。

    而王作更不用说了,其原来的地位肯定是大大高于现在的杭州刺史李弘节的!

    当然还有庄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