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了候先生,钱唯真暂时喘了口气。想着候先生一到扬州,自然可解汇通钱庄的难题。他修书一封,依旧用着与甄夫人约定的暗语:“卿稍安勿躁,且多等待两天。我深知三秋农忙,已托帮手前往。”
料理了扬州的事体,想想候先生抄近路,去程不过几日,耽误不了大事,钱唯真暂时放下了心,将思绪重新转回到户部的帐册上头。
正想得头疼欲裂,隔着外书房楠木妆花的门扉,轻微的敲门声温柔又迟缓,惊动了依旧枯坐在案前的钱唯真。
瞅瞅墙角里那尊西洋落地自鸣钟,指针已近了亥时。他不悦地抬头,问了一句:“是谁?”
“父亲,是我,可曾打扰了您的公务?”,钱瑰的声音泠泠动听,隔着门扇依旧悦耳。如枝上一丛新开的藤萝带露绽放,滴滴打湿在钱唯真耳中,带起他一片对儿女宠溺的牵绊,本是紧抿的嘴角也不自觉放得柔缓。
钱唯真将案上摊开的册子一阖,随手归拢到里头的夹层,亲切地笑道:“原来是瑰儿,快些进来坐”。
钱瑰披着件大红羽缎月白里子夹纱披风,手上是一只小巧的提篮,柔婉地走到钱唯真面前,向他曲膝行礼,再将手中的篮子搁在炕桌上。
打开看时,里头是一粥一饭,外带两样佐餐小菜。
肉糜青菜粥上头洒了几粒芝麻,散发着腾腾热气;千层椒盐薄饼烙得酥嫩鲜香,还有一碟糟鸭信、一碟果仁苦瓜,清淡而又芳香。
“女儿问了您手底下的阿诚,父亲大人自回了府中,便一直坐在外书房里处理公务,连晚膳都没有用。秋夜渐凉,您用碗热粥驱驱胃里的寒气也好。”瞧着小丫鬟摆饭,钱瑰顺手解了身上的披风,向钱唯真体贴地说道。
钱唯真的书房里用了一枚鸡蛋大小的夜明珠做灯,光晕明亮而又柔和。
珠光映照之下的钱瑰脸色恬柔而又淡然,身上着了件玫瑰紫绣洒金牡丹的锦衣,衣裳浓郁的色泽越发衬得肤若凝脂,凭添了几分娇媚与绮艳。
钱唯真欣慰地拍拍女儿的手背,眼里全是欣慰:“瑰儿有心,父亲方才想了些公务,倒把晚膳耽搁了,平白惹得你们担心。”
腹中咕噜有声,嗅着肉糜粥的香气,钱唯真到真感到腹中饥饿。就着女儿亲手做的肉糜粥,钱唯真吃了两块椒盐薄饼,又夹了几根鸭信,满足地轻叹了一声。
腹中有了暖意,思绪渐渐灵活,心上也松乏下来。钱唯真示意丫头再给自己盛半碗粥,捡了几片苦瓜下饭。
钱瑰初时听说父亲回来便将自己关在外书房内,生怕又是朝中有什么大事。她一个闺阁女儿无法过问,却体谅父亲如今不易,亲手下厨熬了粥替父亲送来。
瞅着父亲胃口不错,钱瑰便也暗暗放心,待丫鬟将碗碟收去,钱瑰不想打扰父亲做事,便欲起身告辞。
连日的思虑过度,钱唯真额上的川字纹更深了几分,钱瑰又习疼又担忧,轻轻咬了咬下唇,劝道:“父亲国事繁忙,也须保重身体。俗话说久思伤身,父亲不若趁着二哥还在府中,与他下几盘棋,或者与可儿怀儿这几个孙辈玩笑一回。待二哥回了京州,又不知几时再见。”
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也有子女绕膝,各自有了自己一方天地,如今到不令钱唯真牵挂。思来想去,唯有面前的小女令他放心不下。
女儿早就满了十七,尚且待字闺中,在皇城贵女中已然算是大龄。
并非无人提亲,前些时官媒们的绣花鞋早将钱府的门楣磨平。只是女儿不吐口,钱唯真依旧不舍得拿父母之命下压,贸然替女儿订下一桩她不喜欢的婚姻。
打从女儿情窦初开,心里大约只属意一个苏暮寒,钱唯真并不是不知道钱瑰的心事,更不是如钱瑰猜测的那般,瞧不上安国王府孤儿寡母的身份。
他是碍着自己在崇明帝与苏光复之间摇摆不定。依眼前的局面,苏暮寒起兵只是早晚,崇明帝却依旧蒙在鼓里。
日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究竟鹿死谁手还说不准。
钱唯真生怕押错了宝,搭上自己后半辈子的性命。自己一条老命到无所谓,却可惜了后辈子孙们大好的前程。
因此,钱唯真举棋不定,迟迟不敢定下女儿的婚姻。
时光却不等人,他这里犹豫不决,女儿却是青春易逝,眼瞅着便往十八上头数。若说自己不急,恐怕是骗人的鬼话。
想起女儿昔日曾劝说自己激流勇退,话里果然有几分真知卓见,钱唯真真是悔不当初。如今却觉得骑虎难下,想到退步抽身只怕没那么容易。
第四百二十八章 清查
前些日子钱唯真在朝中受挫,钱瑰跟着添了不少委屈。
私底下也曾落了两回眼泪,又慨叹韶华匆匆,钱瑰守着父母却从来不说,如今见了父亲依旧满面关切,如此这般,更令钱唯真心里更闪过重重的歉疚。
他指指下首铺着大红团花锦垫的太师椅,向女儿笑道:“瑰儿若是无事,可否陪父亲聊上几句?”
钱瑰懂事地点头,挥手将丫鬟斥退,款款落了坐,想要聆听父亲的教诲。
钱唯真想亲口问问,世间好儿郎无数,女儿难道真就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提亲的人只要不是苏暮寒,她便不肯开口。
终究怕女儿家脸皮薄嫩,那句话徘徊在嘴边多时也问不出口。
父亲有着难言之隐,钱瑰了然在心。能叫父亲对着自己这般为难,唯有为着自己的姻缘。
世家女子的婚姻从来不能自主,背后不晓得牵连着多少个大家族的兴衰荣辱。自己一味苦等,如今红颜将老,总归是流水有意落花无情,白白令父亲为难。
钱瑰静静地握着手中的茶盏,向父亲恬静地一笑:“父亲有什么话便请直说,阿瑰虽不晓事,总不是那些不讲道理的浅薄女子。”
钱唯真心间重重一叹,选择了开诚布公:“瑰儿已然满了十七,说起来,是父亲耽误了你的姻缘,你心里大约一直在生父亲的气。”
钱瑰起身行礼,并未因提到自己的婚事便满面羞涩,而是一片淡然:“婚姻大事自来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瑰从未怪过父亲,反而要感谢父亲从未逼迫女儿做出违心的决定。”
那般朝露明珠的美艳与春风扶槛的芳华,钱瑰亦是风华绝代的女子,不然早些时也不会一枝独秀,独领皇城之中贵女的风骚。
她安静地垂落着眼睑,长而浓密的睫毛如晨间的轻雾,笼住一片空下波光万顷的心湖,低低说道:“女儿有女儿的心思,父亲却有父亲的道理。女儿实心实意说句话,做父母的总是万般替儿女打算,父亲不应,必然是有不应的道理。”
莫非女儿苦等无果,便不想再留希望?若是能够就此放下自然不错,怕的是女儿心如死灰,再也不起波澜。
钱唯真想要从女儿面上寻求更多的答案,却发觉女儿那浓密的睫毛便如同厚厚的纱扇掩住了一切情绪,目光虽然清澈,却幽若深潭。
女儿愈是如此,钱唯真心上歉疚便愈发浓重。
这些他一力在建安与康南境内置办自己的产业,为的便是有朝一日西霞境内战火四起,他与妻儿总有另外的栖身之所,可以逍遥事外。
眼见局面不受他控制,崇明帝的西霞与苏光复那镜花水月的大周两个地方,他总要择一根木而栖。
总不能将自己脚踩两只船的打算公布在妻儿面前,钱唯真强压着心里的疼惜,望着女儿认真地承诺:“瑰儿,难得你体谅父亲一片爱女之情。你且放心,父亲拼尽余力,必定好生为你往后的日子打算。”
钱唯真眼望爱女,话语里不自觉多了些凄然,到似是英雄末路。钱瑰敏感地捕捉到父亲话里的颓废,触动前些日子父亲在朝中受排挤的事实,有许多话想问又不敢问,平添了许多担心。
瞅着钱唯真再无吩咐,钱瑰再行一礼,自己这才缓缓告退。
钱唯真这里依旧枯坐,吩咐底下人替自己换了壶浓浓的铁观音,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击着案几,心上那个天平依旧在苏光复与崇明帝之间摇摆不定。
一时想着是否该为了子孙的前程和女儿的幸福,放手再搏最后一回?一时又想着还是就依女儿所说,早日急流勇退,连头上这顶乌纱帽一并辞去。
手中握住权利的时日太久,到似是成了钱唯真身体的一部分,若要他从此割舍,便如同要了他的命一般。
钱唯真一时无言,到有些思念起远在扬州的甄夫人。
那惊才绝艳的倾世红颜,可惜身世堪怜,从小便被卖进了教坊。苏光复慧眼识珠,将她昔心调教打磨,千禧教里几年下来,铮铮傲骨也化做了绕指柔肠。
想起甄夫人从当初入府的寻死觅活,到后来的死心塌地,在自己身下也曾柔若春水,钱唯真陶醉的心情顿起。打算这场风波一过,便悄悄接她回来住两天,也听听这位女诸葛的想法。
他这里一厢情愿,只认做扬州的事情已然暂时按下,却不想朝中的风波如七月的暴雨夹着冰雹,一时电闪雷鸣,铺天盖地便砸了下来。
八月十八的早朝,开篇依旧是礼部照例汇报了迎接建安与康南两国使团的安排,将建安国拟定的名单呈给崇明过目。
礼部尚书躬身行礼道:“昨日已然接了建安的国书,太子秦恒亲来贺喜,随行的有大小官员三十余人,臣已人前去迎接,不日便能抵达皇城。”
“康南的使团大约何时能到?”崇明帝翻着礼部呈上的名单,仔细问道。
“回陛下,康南使团的行程更快一些,最迟不过七八日,便能抵达皇城。臣去迎接的人已然与宁王殿下汇合,陪着宁王殿下与君妃娘娘一同进京。”
崇明帝惬意地倚靠着龙椅宽大的靠背,嘉奖了几句礼部的办事效率,然后便毫无征兆地将话题一转,回到兵部的军饷上头。
“陈阁老,礼部的事情已然齐备。如今却有许尚书的折子最为要紧。你给朕细查,究竟哪一层出了蛀虫,敢昧着天地良心,贪图将士们那口粮食。”
陈如峻出列领命,朗声道:“臣谨遵圣喻。”
阁老次辅那隐含着敌视的目光瞥向钱唯真,尖利里夹杂着呼啸的锋芒。钱唯真只觉得脑中轰隆一声,尤似半天一个焦雷,震得喘不上气来。
紧接着便听到崇明帝分人手,调兵遣将,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户部。情况来得太突然,钱唯真一时反应不过来,只是木然地瞧着崇明帝一改前些时候的懈怠,重翻户部的旧帐,下令将历年的帐册封存。
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悸
想要为自己分辨几句,望着崇明帝端肃冷硬的那张脸,钱唯真实在开不了口,唯有在心里叫苦不迭。
事情来得太突然,民巷那处宅子里还存着头三年的帐册。如今不要说重新做假帐,如何将账簿送回户部都成了大问题。
户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清查,钱唯真担忧之余,心里还有些小小侥幸。想着凭自己这些年积攒的人脉关系,最后抛出一两个替死鬼,到也无有大碍,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谁料想次日早朝,陈如峻报上此次参与户部清查的官员名单,钱唯真如同一头冷水浇到身上,由头顶凉到脚后跟。
不要说核心部分的官员,连同外围执笔抄录的小吏,也全是夏阁老与陈如峻从地方上抽调,相当一部分来自历山书院出身的地方官,如今已然全部到位。
若说钱唯真的熟人,到也不是没有,无锡太守吴大人前次入京述职,被崇明帝留在朝中,也叫陈如峻抓了壮丁,名单赫然在列。
十余名地方官员的调动,此前没有一丝风声,悄无声息便进了京。
刘本立在金銮殿上,瞧着钱唯真故做镇静的模样,心里翻江倒海一般。
做为江阴帮的领头人,刘本的资历排在钱唯真后头,稳坐第二把交椅。这些年凭着他们在京中对江阴地带的维护,已然建立起很好的关系网,牢牢把持了江阴的政治与经济。
名单上的地方官员大多由淮州入京,江阴做为必经之路,他们此前却没有听到任何蛛丝马迹。不是当地的官员太不留心,便是崇明帝此举根本就是冲着江阴。
刘本聪明地三缄其口,在对户部的态度上持了中立态度。他还想再观望观望,这是崇明帝要断钱唯真一个人的仕途,还是会祸及整个江阴帮的利益。
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将消息赶紧递出,让江阴地带那群人未雨绸缪,个个把眼睛放亮。
瞧着陈如峻在朝堂上叱咤风云,一幅运筹帷幄的样子,刘本即怕又恨,花花肠子连转,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朝中固若金汤,再不是自己能随便插手。刘本想着回去便叫妻子大粘氏修书,让内侄女粘亦纤牢牢看住陈如峻的女儿。瞧瞧这位阁老府的千金在扬州都做了些么,平日都与什么人联系,防着崇明帝在江阴还有什么后手。
想好了对策,退朝时刘本刻意拖后了几步,与钱唯真走在一起。短暂的目光相接,两人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什么,颇有些心照不宣。
眼瞅着刘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甬道的尽头,钱唯真扶着朱栏坐在了一块假山石旁。正午的娇阳灿烂而炙热,钱唯真却觉得头顶笼罩着寒芒万丈,心悸的感觉一阵连着一阵,疼得他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滴子。
从贴身的荷包里摸出一粒救命的丸药含在口中,那苦中带涩的味道顺着钱唯真的喉咙滑下,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有那么一刻,钱唯真简直心如死灰。清查之风卷土重来,大有越刮越烈之势,他浸淫官场数十年,很清楚这便是自己覆灭的开始。
此前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待要花大价钱打点参与清算的官员,钱唯真却知道根本不能如愿。这群人全是夏阁老与陈如峻的心腹,奉旨秘密入京,自然油盐不进,都唯这两位阁老马首是瞻。
非但如此,这十余名官员同时住在崇明帝特意安排的一所外殿里,整日同进同出,外人想要搭个话都是千难万难,更别说各个击破。
户部历年的帐册都堆在外殿的大书房里,吴太守粗粗翻了几本,竟发现几笔去往无锡的拨款。无锡的钱粮收支如同烙印打在自己脑中,根本不须查实便能断定,无锡从未见过这些银两。
吴太守喟然叹息,钱唯真往昔在朝中真有一手遮天之势,敢将子虚乌有的东西公然记上户部的帐册,随意贪墨的事实已然浮出水面。
钱唯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要心腹小厮阿诚再替自己联系玄霜打探消息,大总管早换了一幅面孔,往昔的情谊一笔勾销。
大总管与自己的交好,还有自己在御书房里听到的君臣秘谈,大约都是一场请君入瓮的好戏,只为放松自己的警惕,来个更好的一网打尽。
若是世上有后悔药可卖,钱唯真一定不昔花大价钱买上一粒。
也是自己连着几年从军饷里尝到甜头,初时谨慎的心便渐渐更为贪婪,不该即边城之后,又在许三年的军饷上动了心思。
这老头看似粗犷,谁知却是粗中有细,连着几年的军饷查得清清楚楚,白纸黑字交到崇明帝的案头。新任的兵部尚书威风凛凛,手底那些粗人一呼应,打着为边关将士请命的旗号,大有与户部不眠不休的势头。
清查之风的猛烈,令朝中许多大臣始料不及。一些与钱唯真私下来往过密的大臣们都风声鹤唳,生怕一不小心便被带下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