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虽然也跟着喜悦,但没有到忘乎所以的份上。
“不管良弼是死是活,禁卫军始终是个大麻烦,也好,他病危的消息一出,军心更加不稳,咱们的机会也更大了些。”
袁克定,袁克文兄弟二人都很乐观,只要良弼病死的消息坐实,所有的障碍都会瞬间化为乌有。
“对了,父亲,今天载振找了我一趟。”袁克文忽然道:“听他那口风,隐隐晦晦的,似乎跟小皇帝有关。”
“小皇帝?怎么回事?”袁世凯突然警觉起来。
“具体的不太清楚,载振只是在宴席上张口抱怨,说国家危难,主少国疑,当初老佛爷不该立幼主,还说小皇帝红口白牙,吃奶都叫人扶着,实在不堪用。”袁克文回忆道。
“在场的都有谁?”袁世凯冷冷问道。
这口吻让袁克文吓了一跳,据实回答:“都是些满蒙的王公贵臣,有小恭王,怡亲王,敦亲王等,二十多位。”
“不要跟着他们瞎掺和!”
袁世凯厉声说道,“没想到载振的心思还没死,你们两个都记着,时移世易,这年头,谁要是提易储两个字,谁就是死路一条,一旦易储,天下攻击之!”
“是!”
老头子发话,二人赶紧低头。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后的交待
(第一更)
黑夜沉沉,海天一色,波涛拍打船舷,不停地发出尖啸之音,除了头顶上的北极星,远近四方,黑黑漆漆一片,根本分不清天地。
东海上正直隆冬季风,海况极差,偌大的轮船摇晃不止,船顶的高倍指示灯,犹如孤灯一盏,仿佛随时被怒涛吞没。
走了两天的船了,路程还不到一半。
汪精卫从船舱里出来,脑袋晕晕乎乎,他刚想透一口气,蓦然看见了站在船头凝望远方的叶开。
虽然看不清具体表情,但凭着暗淡的灯光,汪精卫还是能感受到良公那紧紧地绷着的外表。
“瞒天过海,金蝉脱壳,良公果然好手段。”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叶开没有转过身来,他自然知道来人是谁。
汪精卫是为数不多知道内情的人,叶开这次来日本,也是受他的邀请,他对日本熟悉得很,全程都是由他来打理。
虽然背负着重要使命,但汪精卫还是调侃了两句,毕竟,晕船可是个大麻烦,长期这么下去,是个人都受不了。
“都是权宜之计罢了”
叶开冲着汪洋叹了一口气,原本按他的打算,他还要留在江宁城一两个月,彻底肃清江南一带的反对势力,然后把浦东新区治理好,但随着袁世凯的到来,危险已经加速迫近,他不得不去应变。
如此,便有了围攻张勋,中弹病危,继而东渡日本的计划。
虽然是应急,但这么做也有一举两得的效果,除了顺利拿下张勋这块坚石外,还能最大程度地蒙蔽京城那些人的视线,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他到长崎,是要见一个人。
“良公不用担心,那边都已经那排好了,既然总理都点头了,那您在长崎住几个月都没问题,而且不会有人知道。”
看见叶开大半夜的孤身站立,汪精卫还以为他在思考那件事,于是赶紧宽慰道。
“多谢汪先生了。”
叶开吸了一口冰冷的海风,道:“对了,到了日本之后,还要麻烦汪先生一件事。”
“什么事?”汪精卫一怔。
“到长崎后,我要去见一位熟人,大概一天,就在码头附近。”
汪精卫愣住了,怎么?良公还有别的计划?
他虽然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良公尽管去办,晚一日也没有关系。”
叶开一笑。
。。。。
三天后,叶开等人到达日本长崎,港内人流遍布,船舶众多。
叶开一身便装,带着西式礼帽,随行的几人也仅仅带着简单行李,看上去更像是来往的商客,不会引人特别注意。
下了船之后,一行人先是在码头转悠了一会儿,然后汪精卫就近租下了一间旅社,在此等候,叶开和张啸光则单独出列,去会一会某位老朋友。
路程不远,步行十分钟就到了,在一座独栋建筑前停下了脚步,叶开推开房门,里面空无一人。
“大帅,这里好像没人?”张啸光挠了挠头,有些意外,说好的熟人呢?
“咱们坐下等”
两人倒没把自己当成外人,进门后就坐在客厅的榻榻米上,茶案上有杯子,里面沏好了茶,还温着。
约么十分钟后,门响了。
“请进”
来人一进门,张啸光就吃惊的大叫一声,仿佛下巴都要掉了下来,叶开则平淡的端茶自饮。
“蒋局长!?你。。你怎么在这?!”
好半天,张啸光都没反应过来,他再怎么想也不会想到,站在面前的人竟然是此前被罢职的蒋志清。
“自然是奉校长的命令”
蒋志清脱了鞋,坐在叶开身边,道:“校长,我四天前达到长崎。”
“来的路上有什么发现?”叶开问。
“校长果然算无遗策,情报厅里不干净。”蒋志清言简意赅的道。
“说说具体的”
“一出京就被人跟上,一直追到天津,在大沽口上船前,有人找到了我。”蒋志清一字一句道。
“什么人?”
“不清楚,那人走后,我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发现他是通州的一个农民,身份肯定是假的。”蒋志清道。
“不清楚就是最清楚不过,如果是袁世凯的人,你还能查不到吗?”叶开叹了一口气,“是咱们的人”
“学生也这么认为”蒋志清点头,“我被罢免后,第二天就离开了京城,消息传得太快了。”
叶开点头,“你接着说”
蒋志清道:“那人说蒋局长对大帅鞠躬尽瘁,却被罢免,这样的遭遇令人扼腕。。总之就是一些挑拨离间的话,我当时答,此心已死,只想去日本求学,再无他念,那人见说不得,就给我一些盘缠和礼物。”
叶开捏着下巴,良久叹了口气。
“警卫局和情报厅一向互通有无,一个是耳,一个是爪,我一直在想刺袁计划弄得天罗地网,怎么就抓不到,看来是情报局内部出了鬼。”
通过这一次大胆的“引蛇计划”,叶开心中那迟迟未落的猜想,终于得到了证实,警卫局和情报厅是军谘处中最讲究保密性的两个部门,而蒋志清被罢免的消息,在高层之内,只有三个人知道。
“果然是他啊。。。”
叶开站起身来,徐徐的摇了摇头,不到这一步,他始终不愿意承认最后的结果。
“校长,下一步该怎么办,总不能由着他兴风作浪,我离京前,满京城的报纸都在说一件事,对禁卫军大大不利,我想八成他们要对禁卫军出手。“蒋志清也跟着站了起来,在叶开身后劝道,张啸光则听得云里雾里。
政客间的尔虞我诈,朋友间的亲叛疏离,叶开终究还是逃不出这个怪圈。
“介石,情报厅底下有一个日本股,在日本设有秘密据点,我会设法让其给情报厅回复:良弼病危,左右活不过一月,你立即回京,严控情报厅,然后面见哈汉章,让禁卫军保持高度警惕,之后的事再听我吩咐。”
“是!”
事不宜迟,蒋志清转身就走。
叶开在背后嘱咐,“介石,这次可不能有失啊!”
闻声,蒋志清顿住,标标准准地敬了个军礼。
“如若有失,我提头来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谈话
(第二更)
傍晚,叶开回到了汪精卫所在的住处,后者没有问具体情况,叶开也没有说的必要,只说了一句“我那朋友一切都好”的客气话后,就启程出发了。
第二天下午,火车到了东京,叶开一行人下车后,由汪精卫领着向一处街道走去。
尽管都拖着辫子,但清末以来,国人出国留学的第一去处就是日本,知道是“清国”人,路上的行人也见怪不怪。
到了日本,汪精卫的革命党身份也不必遮遮掩掩了,这里和大陆完全不一样,东京历来是革命人的大本营,不会担心出现清兵上街抓人的情况。
过了一个路口,一行人停下了脚步,面前是一处日式房屋,上面用中日两语写着五个大字,“粤东同乡会”。
“到了”
瞧见这几个字,叶开盘算着,目的地到了。
正想着,汪精卫转身说道,“良公,咱们到了,这里就是。”
“还请汪先生引路”叶开微笑着说道。
汪精卫自然走在前面,经过院子里的枯山水,叶开等人进入房屋,房间与房间之间都隔着,看不出什么究竟,稍等了片刻,有人来迎接了。
“良公果然如约到了。”
来人谈笑风生,边走边向叶开打着招呼,这人叶开也不陌生,赫然是与他在上海谈判的胡汉民。
“这个约定,也是我心里一直期盼的。”叶开回应道。
“好好好,我们双方都遵守了约定,是最好不过了,那良公这边请。”
“请”叶开点头说道。
跟着胡汉民上了二楼,叶开让其他人都留在外面,只和张啸光进到一座大厅,里面有几个房门,应该还可以通向别处。
“总理就在里面,他等良公很久了,总理最近犯了咳喘,不能亲自迎接,请良公莫怪。”胡汉民停住脚步,一脸歉意的说道。
“没关系”
叶开说完,然后转身对张啸光吩咐道:“啸光,你留在外面。”
“是”
叶开轻推开了门,入眼是两面通风的构造,房间整洁,一个中年人坐在灯前,聚精会神的看着报纸,隐隐约约在勾勾画画些什么。
见叶开来,他急忙摘下眼镜,起身迎接。
“早就听说过良公的美誉,今日一见,果然是人貌俱佳。”
来人伸出了手,首先释放出了善意。
叶开则有些微微僵硬。
这倒不是气怯,而是一种某种恍如梦境般的震撼,叶开心中一片慨然。
果然和后世的照片一模一样,只不过发际线没那么后移,整个人略显年轻了些,属于年富力强,正当其时的阶段。
毫无疑问,此人就是孙中山。
“久仰孙先生大名!”
两只手握在一起,上下抖动。
“孙先生的大名海内皆知,与先生面前,这一生良公委实不敢当啊。”稍等片刻,叶开即客气的说道,“我听说革命党内人人平等,不分高低,那我入乡随俗,就叫一声先生吧。”
孙中山笑道:“季新,展堂说的没错,良先生果然有高人之风,来,这边请。”
叶开微笑着就坐,略微寒暄后,就进入了正题。
“我此前提议的合作,孙先生觉得如何?”
孙中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如果良先生真心实意帮助革命党,那合作的事,我十分赞成。”
少一停歇,孙中山又说道:“当然,良先生亲自到了日本,足见此心之诚。”
“那合作,孙先生同意了?”叶开问道。
孙中山点头,“逸仙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只不过有一件事,也是党内的同志共同提出来的,还要和良先生探讨一番。”
“何事?”
“毁党造党”孙中山直中要害,“不满良先生,党内有一部分同志对此不理解。”
“那孙先生理解乎?”叶开反问。
孙中山哑然而笑,像是心思被看穿了一般,片刻后,即坦白道:“若党内大多数同志反对,我也不能一意孤行,即便我是总理。”
叶开则道:“恕我直言,如今不毁党造党,日后孙先生必定为其所累。”
“良先生此话怎讲?”孙中山想听听叶开给出的理由。
“孙先生这几年过得怎么样,不用我多说吧,同盟会内部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几乎到了愈演愈烈的边缘,光复会领袖章太炎,陶成章,公然反对先生,甚至大肆谩骂,而华兴会领袖宋教仁则对先生的三权分立一说不感兴趣,整个同盟会内部对三民主义持反对意见者更多,如果同盟会的思想不统一,必成大患。”
孙中山不时点头,这些话无不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同盟会之所以聚在一切,无非是为了反满,一旦满清朝廷不复,同盟会就没了这最后的凝聚力,摊子再大,也是粉饰门面,孙先生想过没有,如今同盟会闹这般得汹汹然,日后革命成功,那还不吵上天去?”叶开接着把话说完。
“所以孙先生,毁党造党,须立即执行。”
一番话说完,孙中山再也没了话说,这些话本早就在他脑中过了千万遍,他之所以不敢贸然行此举,无非是担忧革命党分裂,而毁党造党也必定会得罪其他人,改革,委实需要勇气。
“良公此言,入我肺腑。”
终于,孙中山还是表了态,缓缓开口道:“毁党造党,兹事体大,需向良先生借十万两白银。”
叶开当然知道孙中山的难处,这就是在他的考虑当中。
“二十万现银,十日内送低。”
孙中山惊了一惊,大呼道:“良公真革命首力也!”
叶开倒不在乎,缓缓道:“孙先生有没有想过更远的事?”
“更远的事?”孙中山一怔,“什么事?”
“比如,国体,政体,军体。”
叶开这么一说,孙中山顿时来了兴致,他正在构思一本书叫《建国方略》,借这个机会,定要和良先生大谈一番。
。。。。。
张啸光在门外站了半天,嘀嘀咕咕了半天,看了胡汉民好几次,终于忍不住地问道:“胡先生,大帅怎么还不出来?”
“这是好事”胡汉民答。
“好事?”张啸光掐着手臂,“我可看不出来这是好事?”
“孙先生有个习惯,若是何人谈到兴处,几天几夜都有可能。”
张啸光一听,胸中大呼,坏了坏了,大帅也有这个习惯。
他们两个要是碰在一起,那。。。
“良公要是待上一个月,说不定能和孙先生说上一个月的话,嗯,当然,也可能吵上一个月架。”
胡汉民微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风平浪静”
(纠结新书,今日只一更。)
进入1911年后,国内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的形势,英国的舰队走了,法国人的兵也撤了,日本也没有趁机闹事,从南到北,一派安详,而反观国内,虚弱的国力也逐渐充盈起来,经1904年清末新政之后,清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工商的政策,实业几乎井喷式的发展,度支部统计去年的财政税收,突破了两亿两白银,其中商税就占八千万,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当然,北方漫长的边境线上,还是发生了一点不和谐因素,起因是清廷驻库伦大臣三多,与蒙古上层僧官之间发生了摩擦,三多下令强力镇压,在寺庙口打死了三百多位喇嘛,哲布尊巴丹痛斥三多草菅人命,蒙古诸部大汉纷纷响应,分裂动作越发猖獗,驻扎在蒙古的北洋第二三镇被紧急调往了库伦和恰克图,而于此相配合的,俄国人也派兵压境,边境关系一度紧张。
不过,离擦枪走火还有很长的距离,从根本上讲,双方都不愿意打仗,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签署了《中英密约》,潜台词等于说加入了协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