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拜音图将扳指连同手指拍在多尔衮的几案上时,多尔衮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睿王殿下,如今肃王的扳指和大拇指都在这,总不能是假的了,赶快想办法营救吧,否则回去又如何向大汗交代?”

    尽管皇太极已经称帝,但私下里拜音图和许多满州权贵一样,仍旧喜欢称其为大汗。

    “本王由始至终也没说不救啊,只是在等一个机会,那南蛮奴伤害肃王,这是始料不及的,如今既然已经确认肃王在那蛮奴手中,咱们就来个将计就计。”

    拜音图听多尔衮说已经定下了营救肃王豪格的计划,也顾不得拆穿多尔衮的托词,目露期待的问道:“如何将计就计?”

    多尔衮双手背负,在中军帐中踱着步。

    “约定地点,撤军,放人!”

    听罢多尔衮的计划,拜音图目瞪口呆,这转变也太大了,但为了救豪格他能放弃围攻多日的高阳,这是一个很需要勇气的决定啊。他突然觉得,最近风传多尔衮因为与豪格素有恩怨,所以才故意让那南蛮奴将其捉走,这种谣言也许并不靠谱。

    “睿王殿下需要拜音图如何做,请尽管吩咐。”

    多尔衮淡然一笑,“固山额真只需静候佳音即可!”

    次日,清军大营外里许远,支起了高高的杆子,上面挂着宽大的布番,斗大的汉字,抬头亦是公开信三字。

    大致意思是,告诉李信,你提的条件我们同意,三日后便可撤军但需要先将肃王豪格接回营中。

    很多人看了一后觉得多尔衮根本就没有诚意,这么苛刻的条件南蛮奴跟本就不会答应的。谁知到了晚间不知何时便有人射了一箭在那杆子上。

    南蛮奴竟然还价了,迫不及待的军卒打开信笺,让懂汉语的汉八旗军卒先念一遍。

    大致意思是,听说多尔衮要撤军,李信很高兴,但是豪格不能先交给你,必需先撤军,再交人,而且还提出了新的条件,清军必需撤退到猪笼河东岸,他们才会将豪格交出来。

    这城外你来我往的把戏很快就传了开来,最先得道消息的自然是高阳城内。高阳城内经过连日大战几乎已经到了将要崩溃的边缘,以鲁之藩为首的一众城内官员,对城外的这段小插曲觉得不可思议。但也就是这段小插曲发生之后,鞑子居然放缓了攻城的节奏。

    “难道城外真李信那贼?”

    周瑾说话还是很不客气。

    “看风格应该是李信无疑,我建议咱们应该立即派人出城与他取得联系,也好有个照应。”

    鲁之藩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议,很快这个建议就遭到了周瑾和雷觉民的反对。

    就在高阳城内意见不统一的同时,高阳南方的蠡县县城里,高启潜也收到了清军大营外正在上演的小插曲。待得知事情原委后,这个大太监直笑了半晌,他当然不相信那个什么叫李信的能够把人家满清堂堂的肃亲王给捉了去,但那厮肯定是抓住了多尔衮的什么痛脚,否则多尔衮怎么可能连攻城都顾不上了,陪他玩什么公开信的游戏。

    高启潜尖着嗓子嘿嘿笑道:“咱家这回算是看了场好戏,对了,那个,叫什么来着?”

    “回公公话,叫李信。”

    一个小太监很有眼色的提醒着。

    “对,就那个李信,这名儿怎么这么耳熟呢?”

    “公公您真贵人多忘事,前些天,那王朴不是来了么,护着他来的那人不就叫李信么,公公闲那王朴烦,都没让那姓李的家伙进来。”

    高启潜一拍脑门。

    “可不是,咱家差点就忘了。让这家伙先好好搅和一阵子,咱们也消停消停。咱家不和鞑子硬碰硬,一样能挨到鞑子出关!”

    “公公英明!”

    小太监赶紧献媚。

第六十七章 加封太师

    大明京师,连续数日的大雪终于停了,久违的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大臣们济济一片,齐列于奉天殿前,等候传唤,抬眼望去只见晴空一片,万里无云。

    今日本无早朝,日上三竿,皇帝召见群臣极为罕见。虽然天气绝好,艳阳高照,但百官们心里却都蒙着一层淡淡阴霾,议论纷纷,只怕是直隶战事又出现了变故。

    “百官入殿!”

    随着宦官尖厉的嗓音在大殿之外回荡,文武百官们整肃袍服,列好次序,开始缓缓入殿。

    入殿之初有胆大的大臣,偷眼观瞧御座之上的皇帝,却惊诧的发现他以往苦大仇深的脸上竟然挂着盈盈笑意。随着百官山呼万岁,三拜九叩,皇帝免礼这一套程序完毕,大明天子朱由检的面色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严,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

    宦官再次唱道:“传大同镇总兵右都督王朴觐见!”

    位于百官之首的杨嗣昌耸耸鼻子,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袭上心头,王朴不是随卢象升南下追击鞑子去了吗?又是何时到的京城?皇上为何对自己只字不提?却不知南边战事如何?只求老天保佑不要再恶化了。

    大臣们各怀心思,一员身披明光铠的壮硕将军嚯嚯踏步,进了奉天殿。大臣们纷纷侧目,只见那一身的甲胄,瘢痕累累,或裂开,或穿洞,隐隐还粘着暗红色的血迹,尤其是头盔上的一记凹痕更是明显,瞅的大臣们一个个心惊肉跳,这得是在战场上厮杀多少次,死中得活才能留下如此多触目惊心的痕迹。

    “臣大同镇总兵王朴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朴一身几十斤重的明光铠,想趴在地上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可想而知该有多难,他笨拙的伏在地上……御座之上的朱由检忙半倾着身子,伸手虚扶。

    “快快起来,甲胄在身,准卿免礼!”

    王朴千恩万谢,费力的在地上爬起来。穿这身明光铠可是他刻意为之,明光铠上的累累伤痕正是他在军阵之中悍不畏死拼杀的铁证啊。

    其实,这身明光铠是孔有德的,大部分的伤痕也是孔有德穿在身上时造成的,但是这都不重要,皇帝又不知道,大臣们也不知道,更重要的是皇帝就吃这一套。

    朱由检眼圈有些湿润,这一身带伤的甲胄给他造成的视觉冲击太过强烈,他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就是臣下用命于他一同中兴这大明江山。

    今日的主题不是这些,朱由检低声清了清嗓子,刚要说话,只听殿下的王朴已经抢先说话。

    “臣回京专为陛下贺礼!”王朴说到此处声音一顿,又陡然提高了音调。“高阳大捷,孙阁老命人斩杀鞑子副帅伪礼亲王之长子岳托,镶黄旗宿将鳌拜、奴酋姐夫索诺木杜棱长子玛济克,今有三子人头,携岳托大将军印在此,一并献与陛下。”

    王朴话毕,奉天殿中立即响起了一阵嗡嗡之声,这简直太过匪夷所思,鳌拜和那个玛济克也算是鞑子中能数得着的将领,那岳托身份地位更不得了,如何就如此轻易的被斩杀了?此前几十年朝廷在辽东惨淡经营,只有大明的官员被俘虏被杀害,这还是头一次击杀身份如此之高的鞑子。

    有人立即开始怀疑此事的真伪,莫不是贪功谎报?但随即几个小宦官在殿外将三只木匣一一捧来,最后一个小宦官则手捧托盘,其上正是一方黄铜印玺。这个念头又被立即打消,这种军功可不是随便能够谎报的,万一被拆穿了那就是杀头的大罪,谁得了失心疯能做这等事情。

    接着王朴手捧刘宇亮奏捷的折子,“刘阁老奏折一并在此,请陛下御览!”

    小宦官又将折子接过,交给朱由检。朱由检虽然已经先一步得着报讯,但此时此刻亲眼目睹这些战利品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同时,也更使他坚信,起复孙承宗是个正确无比的决定。

    朱由检详细的询问了王朴,高阳之战是如何斩杀岳托等人,如今南边形势又如何。王朴便按照刘宇亮的授意一一到来,将这击取三人头颅,夺得玺印的功劳都归功在孙承宗头上,对李信虽有提及,却言辞模糊,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除了奇袭之功,王朴还是将目下高阳并不乐观的实际情况一一报与朱由检。

    虽然斩杀了岳托,但是鞑子大军元气未伤,仍旧牢牢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高阳仍旧被多尔衮大军围困,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万劫不复。王朴本来便极善口舌,这一番描述,如使人身临其境,文武百官无不被高阳的险情揪心不已。

    被这一小盆冷水泼下,朱由检高涨的热情不但没有熄灭,反而又愈发高涨的趋势。满面通红的他,忘记了皇帝应有的威严与沉稳,声音略显高亢,一连串的圣旨脱口而出。

    “着即免去卢象升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由孙承宗接任,留用宣大总督听后调遣,加封孙承宗太子太师,即日起入阁理事。”

    此言一出,举殿哗然。

    仅仅几天功夫孙承宗由赋闲转而重新位列殿阁,地位甚至远超当年。此前皇帝对孙承宗的任命是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三省兵马,充其量还只是个封疆大吏。但依照皇帝刚刚的任命,现在则是以前述职务入阁,并加封太子太师,位列三公之首。已经隐隐有首辅之尊。更为难得的是,孙承宗出则为帅,入则为相,无论能力还是威望都不是其他阁臣所能比拟。

    然后便立即有人跳出来反对,这个反对者不是别人,却是朱由检的老师张四知。大臣们纷纷奇怪,这个平素里并不甚参与朝廷争斗的老头如何转了性?

    “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张师傅有话但讲!”

    朱由检对他的这位老师依旧一如既往的尊敬有加。

    “临阵换帅恐为不妥……”

    张四知才说了一半,朱由检一摆手罕见的将他打断:“临阵换帅的确不妥,但也要有能者居之,张师傅不必多言,朕意已决。”张四知还想继续争辩,杨嗣昌又站了出来,“张相,由孙稚绳出面来掌控全局应是最合适的人选。”随即又冲朱由检道:“万岁,臣认为此事宜快不宜迟,且应立即昭告天下,高阳一战击杀鞑子副帅岳托,获其玺印。如此天下兵马必然士气大盛,驱走鞑子指日可待!”

    朱由检大为赞同,点点头,的确越快越好,只有让天下人尽快知道这次大胜,才能给天下人以信心,朝廷还是有能力痛击鞑子将其赶出长城的。

    杨嗣昌和朱由检一唱一和,别人再也提不出强有力的反对意见,张四知咂咂嘴,什么也没再说出来,心里泛着嘀咕,按说孙承宗入阁受威胁最大的便是杨嗣昌,他如何又大力赞同皇帝的命令,这家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臣愿领圣旨再去一趟高阳,以赎丧师之罪!”

    说话的是一身明光铠的王朴,他认为时机成熟了,是时候让皇帝免去自己的罪过了。朱由检也果如他所料,“王卿何罪之有,能敢死用命者,都是朕之股肱,朕爱惜尔等还来不及,如何忍心惩处。”

    对于王朴的嘉奖朱由检认为不宜过于丰厚,而是应徐徐提升,否则未必是对他好,反而可能害了他。所虑者,一是王朴年轻,容易骄纵,万一走了下坡路倒是他这个皇帝害了他。二是,一个武臣如果太过耀眼,必然会招致朝中那些文人宵小的嫉恨,群起而攻之,白白树敌。

    所以,朱由检张嘴停顿了一下,才吐出金口玉言:“着即加封王朴左都督,仍领大同镇总兵。”

    皇帝不但没有追究王朴的丧师之罪,反而加封了一个左都督,虽然是做不得数的虚职,但这已经远远超过王朴的预期,他不顾满身甲胄,匍跪于地,再三谢恩,直至声音哽咽。

    王朴自是真情流露,不过却未必全然是皇帝知遇的感动,更多的是终于脱离了罢官夺职,乃至杀头的厄运,对此不胜唏嘘。同时,他也很清楚,皇帝不是不在乎自己的罪责,而是皇帝认为自己能为他做更多的事,如果哪一天他王朴再次丧师,恐怕这位从不念旧情的皇帝会和他新帐老账一起算。

    不但君子可欺之以方,一个想有作为的皇帝同样也可以。

    接下来,朱由检给了王朴三天的时间准备,准许他在京城良家子中招募三千勇士,随他南下高阳。招募城中良家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京畿几个县已经被鞑子祸害的没了人烟,京营又担负着京师防务的重任,不能再削减其力量。

    王朴很清楚,这已经是皇帝格外开恩,此前几次危机,皇帝从未如此破例过。但恩宠有加并没有让他一颗悬着的心放轻松,新招募的士兵并不堪用,如今连训练的时间都没有,就得赶鸭子上架了。

第六十八章 睿王中计

    白洋淀北边这处坡地果真是藏身的好地方,与安州近在咫尺却不到脚下绝难发现,快马去高阳一夜便可奔个来回。与多尔衮公开信往来几日,讨价还价,就好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不过李信现在正操心另外一件事。豪格的左手大拇指被剁了下来,伤口有点感染。

    他正叮嘱着军卒们如何给他换药裹伤,“这布条必须要用沸水煮半个时辰,记得吗……裹伤的布条用久了会滋生细菌,要记得每天一换…。。”不厌其烦的叮嘱,不是因为他多么紧张在意豪格,而是这手中的奇货可别因为大拇指上感染的伤口死掉。他现在有点后悔让陆九剁下豪格的大拇指,随便找个鞑子的顶替不就得了吗,但说什么都晚了。

    看着豪格龇牙咧嘴,疼的满脸煞白。跟在李信身后的陆九实在看不下去了,喝道:“男子汉大丈夫,因为点伤口娘们兮兮的,丢不丢人?”

    豪格咬着牙关,回敬道:“十指连心,只怕轮到将军时还不如本王呢。”

    正斗嘴的功夫,一骑快马驰回营地,“与那多尔衮送公开信的斥候回来了,十三哥你说,那鞑子能同意撤军吗?”

    陆九显然对此不抱希望,那得多天真的人为了救个人就把军撤了?当年英宗皇帝被蒙古人俘虏了去,大明朝廷也没服过软要去换人呢!多尔衮应不是个糊涂人,做不出这档子事来。

    只听豪格冷冷一声嗤笑。

    “指望多尔衮为本王撤军?他巴不得本王早点死呢!”

    这一声反驳带着极大的怨气,李信颇感意外,陆九忍不住道:“好歹他也是你十四叔,谁能巴望自己侄子死得早?”

    “不巴望我死?不巴望我死?你们以为就能那么容易抓住我吗?”

    豪格突然变得十分激动,嗓音因此变的高亢而尖厉。陆九讥诮他:“你若不偷你十四叔的女人何至于此?”

    “多尔衮便是算准了这点!他只是没料到你这南蛮奴能烧了他的大营,哈……哈哈……”

    豪格表情有些癫狂,许是身份地位上突然的转变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压抑多天的情绪今日终于发泄出来。历史上,豪格和多尔衮不和李信是知道的,但多尔衮也不止于此吧,这毕竟是豪格一厢情愿的想法。

    “禀教习,鞑子头要求与您会面,还要见那鞑子王……”

    ……

    “十四哥果真要撤军?”

    多铎风尘仆仆,刚从蠡县回来,就听到多尔衮打算从高阳撤军的消息,也顾不上歇息直接奔中军大帐而来,见了多尔衮劈头便问。

    “当然撤军,你没见外面大军已经开始整肃营盘了吗?”

    多铎从多尔衮口中确认之后,再也忍不住一腔怒火,抬腿便将面前的几案踹翻。

    “如此撤军,连日来死在高阳城下的甲士们又该作何想法?”

    拜音图、谭泰、图赖等诸将都在,眼见两兄弟就要干起来,谁也不拉着,而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