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也就是半个时辰前的事,估计万岁爷已经见着,见着那李信的奏章了……”

    张四知怒从心起,“这还用你说,赶紧去备轿,我要进宫面圣!”

    老管家从未见自家老爷如此动怒,吓的噤如寒蝉,赶忙出去吩咐人注备轿子。张四知坐在轿子里,一路随着轿子的上下起伏颠簸,他逐渐恢复了理智,若如此便急吼吼去见皇帝,岂不是在向外人表现他的心虚吗?

    一念及此,便是一身冷汗,张四知冲外面的轿夫喊了一句:“不进宫了,掉头回府!”

第五百五十章 王公劝慰

    本来急着赶去宫中的张四知半路却改了主意,命令轿夫又将他抬回了家中。果然,刚刚到家不久,便有心腹陆续遣人送来了帖子,并带来了李信大胜还朝的口信。

    张四知并不急于表态,他要看看皇帝对李信忽然又出现的消息作何反应,如果与对待刘宇亮一般无二,他便可真个着人去让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以造谣生事,将那传讯之人先抓起来。

    可是皇帝的态度显然起了微妙的变化,很快一道口谕自宫中传了出来,着即令内阁研究如何应对李信一事。张四知有些担忧,但随即便又释然,毕竟李信通敌一案非同儿戏,让重臣们先议个章程也无可厚非。

    张四知当即便以内阁首辅的派头和架势召集众阁臣们商议此事,在刘宇亮身上他还是颇踌躇了一阵,究竟叫不叫此人,最后他还是派请他去内阁大堂。毕竟刘宇亮现在还是内阁大学士,皇帝又没有命令将其革职夺官,如果不使其参与恐怕会留有后患,徒为他人留下口舌话柄。

    因此,张四知为了使那些反对自己之人以及同情刘宇亮以及李信之人无话可说,便故作坦荡的将刘宇亮也叫来参与议事。

    令张四知万万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预料,一切都莫名其妙的脱离了他的掌控。

    其中,范复粹一进门便主张重新调查此事,“派出使者赶赴李信军中重新求证,若通敌子虚乌有,其所言军功又属实,便应热烈欢迎其凯旋焕朝。”随即又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咱们既然身为大明弼辅,就要一切谨慎小心,切不可做那亲者痛而仇者快的蠢事!”

    张四知的脸阴晴不定,他看向李侍问,本打算示意他先站出来打个头阵,然后自己在从旁声援,以此打掉范复粹的锐气。气疗,老头子竟然双目低垂,装作没看见张四知的示意,这着实让他火冒三丈,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发作,只能暗暗生气。

    李侍问啊李侍问,平素里你像狗一样在老夫身边摇头摆尾,如今遇到大事了又想当缩头乌龟做墙头草吗?世上岂有这等好事,等缓过此事,便将你一脚踢出内阁。不,应该是踢出朝廷,滚回你的广东养老等死去吧。

    其他人亦不表态,张四知自问现在不是自己出面的时候,便等等看究竟还有谁准备跳出来。果不其然,刘宇亮第二个站了出来,“这还用议么,老夫以项上人头担保,李信为锦州首功,这沈阳大捷自然亦不会有假。正如范相所言,是真是假,派出使者往李信军中,调查了解便是,若一意孤行,难免不做出来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啪!

    张四知当即拍了桌子,却有平心静气的道:“如此说来,你是在指责圣上不该勾决那李信的亲兵队官了?你的意思是之前所定下的通敌之罪有假了?”

    “这?”

    刘宇亮被张四知突然发问,弄的一阵语塞。其实他此番还京,亦是绝口不提李信通敌一事,直说李信之功,这也许就是皇帝屡次拒绝见他的根本原因。但是,他却不能冒这种风险,毕竟眼下的审讯判决都在李信缺席的情形下木已成舟,不论此前李信是否通敌,见到朝廷如此恐怕也得被逼得生了二心吧。若是李信真的因此通敌或者投敌了,而自己又一力与其为此作保,岂不是将自己也搭了进去,一生官场积累也必毁于一旦。

    所以,在张四知的质问面前,刘宇亮语塞了,他绝对不能为这件事做担保。

    “既然刘相无话可说……”张四知又将目光转向了范复粹,“你呢?”这叫范复粹如何回答,难道让他指责皇帝不该勾决李信的亲兵队官吗?不由得暗暗叹气,到了眼下这半清醒,是任谁都想不到的,谁能想到李信是去了沈阳又了一战,可事已至此一旦此子得知朝中变故,只怕……

    范复粹不敢再想下去,若李信当真若此,大明朝何异于自毁一臂?

    张四知心里却道,即便自毁一臂又如何?大明朝人才济济,没了张屠户还吃得带毛猪不成?

    这次堂议自然是没有结果,不欢而散。至于究竟如何,绝大多数人都主张交给皇帝圣裁,可是大臣们万万都没料到,登基十余年来从未怠惰一次的大明天子朱由检竟然破天荒的称病不朝了。

    大臣们私下里面面相觑,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就在百官纷纷揣测皇帝此举的深意之时,宫中却传出来消息,皇帝竟然真的病了,这几日连奏折都批阅的少了。

    天子不朝,宫中的宦官们却比以往更加辛苦,司礼监的几大秉笔随堂分班后再乾清宫内,等候皇帝的随时传唤。王承恩虽然不是当值之日,却日夜守在皇帝寝宫。

    眼见着皇帝的病情有迁延迹象,急得他直搓手也无济于事。却听皇帝咳嗽一阵,却又时断时续的吟了几句诗,王承恩耳朵不是太灵光,一时间听不清楚究竟说的是什么。

    当值的司礼监随堂太监沈良却凑到王承恩身边,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道:“王公,万岁爷为何吟诵周挹斋旧诗?”

    闻听此言,王承恩目光陡然一凛,却不置可否。他知道,沈良口中的周挹斋自然指的是已经被贬在家的前内阁首辅周延儒。

    忽然,宫门敞开了一条缝,一个宦官探出头来,轻声问道:“王公可在?”

    朱由检唤王承恩入寝宫,王承恩不敢怠慢,也不理会身边的沈良,随着那宦官进了去。却见大明天子,披头散发面色苍白,半依在榻上,身边是还未及看完的奏章。

    王承恩心头一酸,差点没落下泪来。都说天子富有四海,富贵天下无双,可看在他的眼里却还不如一位普通的富家翁过的自在舒坦。在王承恩的记忆里,这位大明天子自继位以来,便不曾有一日享乐过,节衣缩食,厉行节俭不说,每日里批阅各地的公文往往不知不觉便是一整夜,如此殚精竭虑年复一年,不曾有过半刻懈怠,可结果如何呢?

    这天下为何还不可避免的一日比一日糜烂下去?王承恩当然想不通,他也不愿去想,在他的潜意识里,这大明天下终究还是大明天下,只希望皇帝学学前几位老皇爷,不一定非得事必躬亲,既然内阁的老家伙们一个个精力充沛,一些具体事务不如便交由他们去做。

    可这等话却决然不是他王承恩的身份所能说出口的,也许他要将这些话埋在心里一辈子,自己终究不过是个阉人,阉人若主动问政,在任何人眼里就与有了乱政之心,那么其下场也必然难以善终。

    “来来,陪朕说说话!”

    朱由检看起来虚弱,却还没到卧床不起的程度,这让王承恩稍稍放下心来,但愿明日一早万岁爷的身子骨便痊愈了吧,他在暗暗祈祷着。听闻皇帝要与其闲聊几句,这倒出乎意料,于是赶紧跪了下来:“万岁爷龙体要紧,老奴,请万岁爷保重龙体啊!”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里已经带了几分哽咽。

    朱由检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和善,“朕知道,你是为了朕好,可朕若有一日懈怠,那些蠹虫们就得将这朝廷嚼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王承恩赶忙劝道:“万岁爷多虑,我朝文臣用心,将士用命,岂有,岂有……”

    朱由检冷笑着将他打断:“你也不必只捡好听的说,朕不聋也不瞎,他们一个个究竟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自己,朕看的清楚着呢!”

    王承恩叹了口气,不知如何接下去,他明白皇帝如此失态必然与这几日朝中变故反复,而阁臣们却纷纷只顾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退一万步讲,这些该杀的阁臣们吃相也太过难看,几时又顾及一下万岁爷的感受了?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李信的背叛,如今李信顿兵长城义院口外,即便是果真有功,到了目下情形,又让皇帝如何处之?果然,李信口中吐出了两个字,便赫然是李信的名字。

    一念及此,王承恩忽然就有了主意,“适才老奴听万岁爷吟了几句周挹斋的诗句,老奴常闻阁老于家中每日为万岁爷祈祷平安,身体康健。君臣相得益彰莫过于此。老奴以为,李信亦如周挹斋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万岁爷倾心待之,此人根本就没有生了二心的理由。老奴还以为,李信当是敢作敢为,或许就这几日便会只身匹马入京请罪,万岁何须受别有用心之人蛊惑?”

    这一番话王承恩也算是豁出来了,虽然没指名道姓,明眼者亦当即就能听出来其所指何人。

    朱由检眼睛里果然散发出异样的身材,王承恩投研看去,觉得自己的变相劝慰或许是有效了。却忽听外面沈良的声音响起来。

    “张阁老已经议定了章程!说是要调李信只身入京,然后趁机捕拿……”

    却听朱由检冷笑一声:“这就是朕的好臣子!”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只身回京

    内阁大堂,张四知在等着皇帝的批复,他的心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仍旧隐隐泛出说不清道不明的忐忑。最终他在内阁力排众议,甚至与几位关键阁臣做了妥协与交易,才换得了眼下这桩议题的通过。

    对于李信其人,张四知甚至与其一句话都没说过,他却欲先除之而后快。这其中因由际会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张四知一直以为是自己在推动着局势的车轮向前进,可到了此时此刻他竟生出了亦被绑在车上无法脱身之感,在外人看来他风光无限,可正冷暖自知,摆在面前的路实际上已经窄到了只剩下一条道,所能选择的也只能是一条道跑到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张四知脑海里突然跳出来的一句话,他瞄了眼稳坐在大堂另一侧的薛国观,又看了看洪承畴。这两位,一个资历甚老,老奸巨猾。另一个虽是新进之人,却城府甚深,能力颇为出众。他们在关键时刻可以成为对立的敌人,亦可以成为互相利用的朋友。

    时间一点点过去,张四知从未觉得时间如此漫长难耐,他忍不住站起身来,在大堂内来回踱着步。却忽闻外面有轻碎的脚步快进,随着吱呀一声,大门被推开,一名宦官应声而入。

    “阁老,万岁爷准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

    张四知直觉难以置信,又问了那宦官一遍。

    “回阁老话,万岁爷准了诸位阁臣们所奏之议!”

    陡然间,张四知欣喜若狂,老迈的身子居然都兴奋的抖动起来,花白稀疏的须发,便好似风中破布搬以一种极高的频率发着颤。害的薛国观差点以为,张四知没准会在激动的当口,犯了风疾。

    不过,很显然薛国观是多虑了,张四知仍好端端的站在内阁大堂的门口,而且他的身子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声音也渐渐沉稳下来。

    “圣上可还有旨意?”

    宦官摇摇头,行礼道了声罪转身便离开内阁大堂。张四知则一扫此前的满心忐忑,皇帝虽在病中,可仍旧准许了传李信只身入京,然后趁机捕拿的建议,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皇帝心里的天平还是偏向了对这位丘八武将的怀疑与忌惮。

    那传话的宦官刚走了没多久,司礼监便将已经批红的票拟送了来,效率之快显然是皇帝重点关注之下才能有的速度。意识到这一点,张四知又觉在握的胜券多了几分。

    “诸位,不知谁去传这个旨?”

    几位阁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两手一摊,满脸的遗憾。显然他们谁都不想去,但终究须有人去的,而且此人还须与那李信有旧,这才可以打消其人的警觉之心。

    李侍问忽然出言道:“刘阁老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哪里还会有人反对,自然异口同声的赞李侍问所提人选,再合适不过。由此,张四知便拍板,给闭门在家的刘宇亮,派出了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当刘宇亮得知此事之后,登时便勃然大怒。

    “老夫与李信坦荡之交,若要行这等卑劣之事,请恕老夫不能大云。”

    刘宇亮丝毫不假辞色,将那负责传讯的堂官轰走。张四知得了回报之后,连连冷笑。

    “甚?好坦荡之交?当初他那些蝇营狗苟的伎俩,又使到谁身上去了?猫不偷腥,狗不吃屎,还真是新鲜了!”

    张四知竟然极为罕见的说起了粗言粗语,又让那堂官持圣旨去强压刘宇亮。那堂官也是无可奈何而又忐忑不安,这算什么事啊?这么做不是把刘阁老往死得罪吗?

    爱谁去,谁去,他可不想为了这点事把刘宇亮给得罪了。本来这等跑腿的事也不归他管,于是便谎称家中老母身体有恙,得赶回去探望,婉拒了张四知的要求。

    张四知如何不知此人心中是如何想的,也不与其一般见识,索性亲自去一趟刘宇亮府邸,这回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否则……张四知又是一阵冷笑……

    此时的天早就黑透,但这些事都是耽搁不得的,必须连夜安排妥当,明日一早也必须有人出京,赶往李信三卫军大营。

    张四知乘了轿子,颠簸起伏的走在京师宽敞的大道上,却忽觉轿子猛然一颠,整个人差点摔倒在轿子里,气得他当即便想骂人,连忙喊人将轿子停下,准备出去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大意。

    可这一出了轿子,张四知便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一时间竟将刚才打算训斥轿夫的事给忘了。只见长街上连续两拨马队急急驰过,就连他内阁大学士的牌场都没回避,定是出了紧急的大事。

    正好前方又驰过来一波马队,张四知命人将其拦下,询问领头的小校。

    “何事慌张?”

    小校自然识得内阁大学士的排场,又见阁老亲自动问,当即便激动不已。

    “回阁老话,李征西回来了,方提督令京中戒备皆按战时处置,小人们有命在身,请恕不能久留!”

    什么?李信回来了?张四知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便下意识的以为李信已经反了。“他,他带了多少兵马回来?圣上可知此事?”

    那小校职级低微,又岂能知道这些事,口称不知。

    “小人不在城上过来,从家中得了命令,便急急赶了过来……”

    看着那小校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张四知忽然紧了紧身上的官袍,只觉得身上发冷。

    “走,回内阁去!”

    轿夫诧异问道:“老爷不去寻那刘阁老的晦气了?”

    此时不提便罢,提起来张四知气便不打一处来,将那轿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还去个屁,再多嘴就滚回老家去!”

    那轿夫吓的失魂落魄,自家老爷虽然官当的大,但是对他们这些下人仆从也从来都是和颜悦色,似今日这等近似于咆哮的状态却是从未有过,听说老爷又让他滚回老家去,更是悲从中来,都说宰相门房六品官,就是跟着老爷抬轿,也是威风极了,若是被赶回家去,这辈子还能抬起头来做人吗?赶紧,跪在地上乞求张四知开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