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洪承畴没有被何洛会的大军逮住,而何洛会却零零散散的被咬了好几口,每次必然会损失即使数百的甲士,这让何洛会咬牙切齿不已。不过,礼亲王交代的差事不能不执行,而如果要执行,不收拾掉这股明军便不得安稳。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人都变了

    不过,洪承畴根本就没打算与何洛会真刀真枪的干上一把,避其锋芒,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逮着机会就死死咬上一口,可林子里八旗甲士却放不开手脚,直把何洛会气的跳脚直骂,骂那明军主将的祖宗十八代。

    如果洪承畴得知自己已经被人骂了祖宗十八代,也只能无奈苦笑。说实话,这种打仗的手法实在是实在,但却实在登不上大雅之堂,而洪承畴在沿途收拢了许多明军残兵之后,也刻意要求军卒们一不许打四边总督的旗号,二不许四处张扬他的名号。

    洪承畴毕竟是打惯了大仗的人,如此刁钻伎俩,他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但在关外荒山野岭的,没人能知道,他便也放开了手脚,施展这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而让洪承畴觉得有些脸红的是,对方的主将何洛会是个几乎从未听闻过的无名之辈,自己却被此人追的几乎无路可逃,甚至还大败在其手上。

    但洪承畴毕竟是洪承畴,他现在有的是耐心陪着何洛会玩,早晚在这辽西的密林里将这何洛会拖的半死不活。但他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军中缺吃少穿,好在北方林子里的野菌野菜不少,野兽河鱼也不在少数,吃不上粮食,便只好就地取食充饥,但终归是饥一顿饱一顿。

    这一日摆脱了尾随的何洛会大军后,在一处河滩就地休息,洪承畴下令清点人马却只有两千挂零,再看到目力所及之处,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身上的军装早就破败不堪,看不出本来颜色和样式。

    这样一支人马于密林中顽强的与鞑子周旋了月余之久,可在洪承畴看来却像是过了数年一般,眼下这般模样哪里还有半分天朝大军的威势,到像足了当初自己追缴的流贼。

    洪承畴不由得苦笑一阵,心里头却叹息了一声,不知这种流窜的日子要持续到何时?似这般衣衫褴褛的返回大明,倒不如死在了辽西的密林里算了,还能配享太庙,死后荣华。

    “部堂,鞑子有动静了!”

    军卒一脚踩虚,滑倒在浅浅的河边,惊起了一片水花,也让沉思中的洪承畴猛然醒悟过来。似这般,总是一进一退,也不是个办法。还是要找个机会,为那些鞑子挖一个大大的坑,然后再从后面狠狠踹一脚,将那个叫何洛会的家伙踹进去。

    主意打定的洪承畴便仿佛是看到了希望,陡然间豪情万丈。

    “走,继续向西去!”

    就在洪承畴与何洛会在辽西密林里与何洛会周旋之时,锦州城内已经如火如荼,堂堂内阁大学士,前首辅刘宇亮现在的实际差事却成了工地的监工。

    刘宇亮惊讶的发现,城中的三卫军们,正捣鼓出一种叫水泥的东西,此物在高阳时他便早有耳闻,但始终不知这种奇怪的石头居然是一种泥状物凝结而成,与黄泥大致差不多,但凝结后的坚硬程度却远远超过了黄泥。

    城北的一处缺口上,辅兵们已经用手臂粗细的原木搭起了内外两层架子足足有三掌多高,贴合城墙的缺口处则以木板钉的密密实实。池子里已经搅拌好的水泥被掺混着砖石瓦砾的碎片又被辅兵一桶桶的倒入了木板钉制的模具里。

    刘宇亮好奇的蹲在水泥池子遍上,拿起一根木棍来在池子里搅拌了一下,发觉这种东西比黄泥还要稀的多。

    正巧旁边有一名年岁较大的老辅兵向池子里加水加料,便问道:“这位兄弟,这东西真能凝结的比石头还硬?”

    刘宇亮身上没穿官服,甚至连袍服都没穿,而是仅仅穿了一身的短打,装扮和军官辅兵们一般无二,所以老辅兵并不认得刘宇亮,见这老头说话和蔼客气,手中活计一刻不停,口中却道:“此物是大将军发明,叫水泥,别看现在稀溜溜的,等凝结了以后比石头还硬呢!知道高阳吧?当初能拖住鞑子几十万大军,靠的全是这水泥!如今咱们大将军要守锦州,这水泥又要派上用场喽,就把鞑子都耗死在城下!”

    老辅兵说的夸张,似乎就像真事一样,不过这种近乎盲目乐观的情绪却成功的将刘宇亮感染了。

    “好!说的好!把那些该死的鞑子都耗死在锦州城下!”

    刘宇亮刚说完,便有护兵来报。

    “阁老!有紧急军务,大将军有请!”

    刘宇亮刚点头示意知道了,谁知刚才与他对话的老辅兵却惊的将手中水瓢跌落于地,吓的匍匐跪于地。

    “小人不知是阁老,阁老大人不计小人过……”

    眼见这老辅兵这番做派,刘宇亮忍俊不禁。

    “起来吧,不知者不怪!”说罢竟亲自俯下身去将那老辅兵扶了起来,又抬手掸了掸他身上的尘土,语重心长的道:“尔等都是好样的,我大明若都是这等敢死用命之兵,这东虏何愁不败,流贼何愁靖?”

    老辅兵受宠若惊,激动不已,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顺势又要跪下来给刘宇亮磕头。刘宇亮则拦住他,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干,锦州就全靠你们了!”

    老辅兵连不迭的点头,目送着刘宇亮略显佝偻的背影,随着那护兵逐渐远去。

    李信端坐于巡抚衙门正堂,孙鉁和刘宇亮最终都流了下来,只派出了斥候去山海关送上孙鉁和刘宇亮的亲笔手书。

    刘宇亮并非是不想回山海关,而是路途遥远凶险未知,如果只身上路,可能还不如在锦州城中呢,毕竟这李信曾被京师官场风传为福将,只要有他在,不管多么凶险的局面,最终都能逢凶化吉。

    “李将军,李将军,不知是何紧急军务?”

    李信双眉紧锁,满脸严肃的道:“刘相,刚刚得到消息,洪承畴于数日前在小团山堡附近与清兵大战一场,似乎吃了不小的亏,后来多亏有一股明军到来才得以脱身,眼下怕是已经陷入了困局之中!”

    刘宇亮闻听洪承畴受创,却不似李信那般凝重,心里头反而有点幸灾乐祸。

    “洪部堂大军能征善战,不会是讹传吧?”

    “游骑斥候亲眼所见,断然不会有假!”

    对于洪承畴,刘宇亮向来没有好感,想起来时路上他那副骄傲的模样,心里则大为解气。

    “败就败了,于咱们有何干?他们打起来,锦州城还能多安宁几日!”

    孙鉁从旁插道:“刘相莫说气话,锦州之所以眼下如此平静,就是因为有洪承畴率领一路收拢的残兵在外牵制,否则那叫何洛会的鞑子,已经兵临锦州城下了!若是洪承畴兵败,锦州将会是下一个目标!”

    刘宇亮突然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问道:“何洛会带了多少人?”

    孙鉁答道:“一万有余!全是八旗甲兵!”

    “不好啊!鞑子已经有了准备南返的打算!”刘宇亮大惊失色,几乎是惊呼起来。

    一万多八旗精锐,分明便已经是前锋,而若是单单只想剿灭洪承畴的区区三四千或者更少的残兵,岂不是杀鸡用牛刀,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支鞑子大军是为代善的南返扫平道路。

    刘宇亮紧接着又道:“不过眼下锦州城中正缺少人手,连休憩城墙都已经起用了战兵,就更别提出城去支援他们!”说到此处,他又岔开了话题。

    “城中粮食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既然已经判断鞑子定会回师攻城,就要做完全只准备,老夫日前清点了一下,形势很不乐观啊,紧吧着过,恐怕也坚持不过一个月!必须另想他法啊!”

    李信也跟着叹了口气,锦州城里原本的屋子都被鞑子大军劫掠一空,三卫军来时早就是一座空城,百姓几乎悉数被押解往辽东。他们就算想就地筹粮也不可能,就现在这些粮食里,还有一半是别阔儿带来的。但是草原上的情况,李信也了解,能支持三卫军到现在也不容易,一旦打起仗来,他们也就帮不上忙了。

    “好在陆九就要回来了,据他的军报所言,此番在辽阳也劫掠了不少粮食火药,若是能成功带回来,相信也足够守城之用!”

    刘宇亮闻言眼睛一亮,“有粮食就好,有粮食就好,有了粮食,再凭借这坚城,凭借这三卫军,凭借这天数,鞑子便放马来攻吧!”

    孙鉁大为奇怪,这位刘阁老一向对守城是不乐观的,如何今日竟豪情万丈了,也罕见的开了个玩笑。

    “刘相今儿有甚喜事?怎么连这精气神都觉得不一样了呢!”

    刘宇亮笑而不语,却直接对李信道:“锦州人手不够,切勿再分兵出去,老夫全力助李将军守城便是!老夫还要去工地监工,这就告辞了!”说罢,便一甩手,本是习惯性的甩袖子,谁曾想一身的短打无从甩袖却甩了个空,身子尴尬的停滞一下,便又匆匆去了。

    李信望着刘宇亮略显佝偻的背影,突然笑了,这个老家伙变的让他有些不认得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渡河埋伏

    洪承畴几次三番的引诱何洛会往密林深处去,为的就是磨掉那些八旗甲士的锐气,然后好寻着机会给与致命一击。只是这个何洛会也不是简单角色,每次都是结阵尾随,步步为营,每一个环节都极为谨慎。

    经过几天的周旋,洪承畴自己也已经被折腾的疲惫不堪,与其合兵一处的知县李文昌也被累的了无生趣。

    “部堂,在如此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建奴太过强大,在呢么呢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如,不如去投李大将军吧!”

    此时李信在锦州的消息已经在附近的密林中传开了,很多本来打算投奔洪承畴的残兵都转而投去了锦州,不但如此就连他们麾下的士卒也有不少人趁着黑夜逃离。大军在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之下,人数一天比一天少,士气也像王小二过年一天不如一天。

    洪承畴对此也大为头疼,但去投锦州又是绝不甘心的。

    “李知县你可知道咱们在此处的作用对锦州城有多么重大吗?”

    李文昌默然不语,他不是想不通透,而是不忍心这些将士一个又一个的死掉,逃掉。

    “李信十有**是要坚守锦州的,也唯有如此,才能在鞑子撤军后保住辽西走廊。你我在这密林里多牵制住鞑子一天,便能够使他们多一日准备之机会。锦州城被鞑子毁坏后本部堂虽然没有去过,却也能对其大致情形知道一二,城墙**处缺口,若想一一修复又岂是一朝一夕之事?咱们若不替他多争上几日时间,还有谁能在此时挺身而出?”

    知县李文昌闻言大为羞愧,埋头胸前,不敢直视面前这位襟怀坦荡,心忧天下的洪部堂。

    “部堂所言直如振聋发聩,文昌感佩之至,在下这条命也豁出去了,和鞑子们周旋到死!”

    李文昌脸红脖子粗的表态,指天指地发誓要带着手下随着洪承畴和清军周旋到最后。

    “不过,李知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再这么盲目的周旋下去咱们恐怕针灸撑不了多久。”

    本来洪承畴是要把何洛会拖的露出破绽,然后再打上几个漂亮的伏击战,谁知道那何洛会追击起来却是有板有眼,不但围追,甚至有时还能料到先机作势堵截。

    好在洪承畴也不是吃干饭的,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堪堪算是打个平手。何洛会尽管手握万人大军,奈何密林深处施展不开,也只有和洪承畴所部沿着六州河捉起了迷藏。

    “李知县拿地图来!”

    李文昌赶紧将地图送随身的油布包裹里掏了出来,在洪承畴面前展开。洪承畴盯着几条大河沉思了一阵,猛然道:“有了,李知县你来看,咱们可以沿着此处,跳过六州河,越过女儿河往小凌河方向去,清军一时间未必能反应过来,咱们可趁此拜托他们的尾随,然后再骤然南下于其意想不到之处,做一次伏击战,就算不能对鞑子造成致命一击,也得让他们扒一层皮!”

    “部堂此计甚妙,文昌佩服之至!”

    果然,一夜之后,何洛会大军在磨磨蹭蹭步步为营的尾随中失去了追踪的目标。开始斥候还能寻着明军散勇的影子,但随着日头的升高,清兵们竟惊讶的发现,一直带着他们沿六州河绕圈子的明军残兵们不见了。

    何洛会得报后,气的直跳脚,但又不能贸然行事。连日来被明军牵着鼻子走,惹起的火气在胸口熊熊燃烧,却无处宣泄。

    “去查,去探。探不到明军的影子,你们也不用回来了!”

    洪承畴胜在趁着黑天走的突然,清军探马走的远了便寻到了蛛丝马迹,竟是有撤往锦州的迹象。何洛会得报后大为欣喜,这可正中他的下怀。礼亲王派他前来根本目标就是锦州,李信在锦州呆着决然不是什么好事。

    提起了锦州,何洛会心里突然翻了个翻,此前回营时曾隐隐听得一些风声,海船好像被明军烧了。想到此处,他的眉头突突直跳,莫非,莫非……

    何洛会发现自己这个想法一经露头竟像开了闸的河水,再无法遏制住,难道礼亲王已经有了撤军的打算?那么他派自己领兵前来,很可能就是做为先锋。

    让何洛会震惊的绝不是代善要撤兵,而是撤兵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定然是盛京中皇位之争已经产生了某种变化,让老头子感觉到坐立不安,多尔衮回去争夺皇位一定是没有按照老代善预想的方式出招,老狐狸已经坐立不安了。

    越是到了这种时刻,站好队就越发的重要,与其在锦州替老代善火中取栗,不如……

    一念及此,何洛会心思澄明,当即下令全军缓缓北上。岂料,过了女儿河到处都是一片焦糊,草地树丛都已经被烧的精光,显然是这女儿河以北遭了大火。

    只这大火究竟是天火,还是人为的便不得而知了。

    何洛会随着大军越往北走,越是心惊肉跳,他几乎已经可以断定,这场大火就是人为的。因为他已经从一片焦糊中看到了不知多少具已经成为黑炭的死尸。

    虽然分辨不清楚这些死尸的身份,但直觉告诉何洛会,这些人一定和大清军有关,没准就是多尔衮的人。终于到了小凌河南岸,但见河水滔滔,何洛会拿不定主意究竟该不该在此时渡河。

    但一想到盛京的皇位争夺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何洛会便下定了决心。

    “渡河,渡河!”

    令一出口,八旗甲士便在滩头强行入河,向北岸趟水过去。也正是在大军将过未过之时,四处都是鸣鼓呼喝之声。何洛会脑门子当时就激起了密密麻麻的冷汗珠子。

    不好,中了埋伏!如何便在这个档口大意了。对方半渡而击,就是掐住了这进退不得的时刻,说不得只好硬着头皮拼上一拼。

    随着何洛会一道道军令发下去,掌旗的军卒手中旗帜频频变换,但往日里已经配合极为娴熟的传令操令,今日却似乎失灵了。八旗甲士们有的拼命向小凌河的北岸抢去,希冀于在北岸的河滩上抢一个有利地形和伏兵决战。但碍于河水湍急想要过河却是需要些时间和体力。且还有人急向后退去,与其强行渡河不如退回南岸结阵而守。

    只是这些后退的八旗甲士们却忽略了身后源源渡河的大军,双方拥挤在一起,便使得队伍更显混乱。一时间谁都没功夫理会军令,就算理会得了军令,眼下这般情形怕是也没办法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