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立了。
如果这一点不成立,那么清军行营在皇太极走后便陷入大乱之中,还让尤世禄捡了大便宜,不但占领清军行营,又收复了广宁前屯卫城以及修复岩土堡寨,这等一连串不符合常理的胜局,就变得极为可疑,有待商榷。
“看不出来奴酋还是个情种,可既然不是沈阳城出了乱子,清军大乱惨败很可能是奴酋所挖好的一个陷阱!”
陆九又如以往一般率先发言,而且一语中的。毛维张对陆九的判断也暗暗点头,他对这个叫陆九的汉子每一次见面都要重新审视一番,以前觉得他鲁莽粗俗,现在又凡发现此人居然也是有勇有谋,能仅凭一则消息便一眼瞧出了辽西战局的蹊跷之处。
牛蛋听说了辽西战局有问题,而且主持辽西战事的洪承畴很可能胡因此而倒霉,便幸灾乐祸起来。
“姓洪的奸狡之徒也有倒霉的一天,真是老天有眼,让鞑子将他打的稀里哗啦才能出了这一口恶气!”
牛蛋和史大佗的遭遇大伙早就得知,而且明眼人很快就能猜出其背后使坏的人非洪承畴莫属,而且其人在镇虏卫一战中的表现明显很不正常,摆明了是敲锣打鼓看热闹。
这很快引起了大伙的共鸣,纷纷表示都恨不得看洪承畴跌跟头,看他还如何狂妄?
而李信却再一次储户大火意料之外,决定亲自写一封信送往辽西提醒洪承畴这个严重蹊跷的问题。
这也遭到了绝大多数军官的反对,大家一致认为洪承畴其人奸狡卑鄙,没好下场也是老天爷不放过他。但李信一句话就将所有人都堵了回去。
“岂可因私怨而坏了公器?此事休要再提!”
大将军此话一出口,谁还能多做啰嗦?而且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李信面色冷峻,突然又下了严令。
“辽西战事紧迫,必须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明日一早与漠北四大部决战!”紧接着,他又亲自分配各步战营的具体作战任务,并反复强调:“作战失利者便不用回来见我了!”
各部头头脑脑听的面有愧色,其中陆九、程铭九以及张石头是负责具体制定作战计划的高级将领,李信绕过了这些人亲自下达具体作战命令,这已经是变相表露了他对此前推诿军令的不满。
程铭九面色略显尴尬,但还是决定力争一下。
“即使鞑子有阴谋,洪承畴有危险,大将军也不必接下那乱命圣旨!”
在程铭九看来,让李信这样一名与鞑子屡屡血战的骁将去代表朝廷与之和谈,就等于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此言一出,当即又有人附和,李信这一回便语重心长的道:“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今年大旱,中原流贼蜂拥而起,北方鞑子虎视眈眈,大明积贫积弱久矣,根本就无力应对两线作战,孙阁老出此下策,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稳住关外的鞑子,朝廷才能全力剿灭流贼,待天下安定,出兵灭清便指日可待。”
李信说到此处顿了一顿,只听下面还是有人窃窃私语,似乎还是不以为然。
“诸位父母妻子都在关内,不论流贼得势,还是鞑子破山海关倒霉的始终是老百姓,是我们的父母妻子。所以我李信忍辱负重去与鞑子和谈,既不是为了皇帝也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天下与诸位父母妻子一样的千千万万百姓!”
这一席话终于对持反对意见的人有所触动,虽然很多人的家人早就在历次大乱中死去,但那惨烈的一幕幕仍旧深深的烙印在脑子里,恐怕此生都难以忘记。
李信的这一番自我剖白在大家的心里引起了共鸣,大将军位高权重都能敢于牺牲自我,前去与鞑子和谈,那么他们又有什么资格为了一己私利而反对呢?
不过陆九还是不甘心,如果李信的和谈成功,最终的功劳也要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归于在辽西与鞑子力战的洪承畴。他不希望洪承畴如此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黑锅是十三哥的,功劳却是那卑鄙奸狡之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信洒然一笑,“本帅这一回去辽西,早就有了背黑锅的觉悟,更何况鹿死谁手还在两可之说,你们见过咱们三卫军何曾吃过大亏?”
终于,连陆九也被彻底说服,虽然他听李信说的轻松,但落在二中却都是李信对他的安慰之语,这次东去不论成败,横竖都是有过而无功的,于是上前单膝点地。
“十三哥高义,陆九,陆九愿随十三个左右听凭驱驰!”
这是一种表态,不是做给李信,而是做给那些三卫军心中存有芥蒂的营官看的。紧跟着,张石头、程铭九等人纷纷表态,愿随李信东进,不论龙潭虎穴都要跟着闯上一闯。
满清在漠南并没有驻扎八旗兵,屏蔽明军的全部是当地的蒙古部落,如今漠南蒙古分裂,西部的几大部都投靠了李信组成蒙古部落联盟,东部以乌珠穆沁部为首的几大部则在此前一战中落败,如今能阻止他们东进的只有拜音图率领的漠北四大部的联军。
“打败拜音图,大军东进,拿下辽东!”
忽而蒙古包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号声,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却振奋人心,由此出兵东进已经势在必行。所有人士气高涨,似乎只要李信出马所有事情都事在必成。这其中只有一个人忧心忡忡,他就是毛维张。
虽然,李信已经决意东进与奴酋和谈,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人家鞑子愿意谈吗?就算辽东的鞑子愿意谈,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还真就能答应他们不成吗?
第四百三十章 总兵之死
次日一早,三卫军整军齐备,号炮轰轰作响,整齐有序的步战营以纵队开出军营,又在营外结成了绵延数里的横队,嚯嚯向与之不足十里的漠北四大部联军碾压而去,大有决战架势。
岂料蒙古军一触即溃,也许是连续月余的折磨早就耗光了他们的士气,也许是他们不想再为建奴火中取栗,总之是毫无力战之意,随着第一支接触三卫军横队的步军溃败,整个联军便如塌方的土山一样,顷刻间就土崩瓦解。
拜音图带在自家八旗亲卫的护卫之下,也随之换换后撤。他心有不甘却心知肚明,这次攻略大同的计划完全彻底失败了。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耻辱与大汗的责罚。
漠北四大部的蒙古联军开始还能保持着以部落为单位,稳步撤退,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三卫军连续不断的炮火打击,耐心与士气逐渐耗光,开始不可遏止的四散奔逃。
陆九带着骑兵营一顿追击砍杀,最后几乎连倒都砍得卷了刃。这一回不但是三卫军,一直沦为替补二线的漠南蒙古联军集体出动,开始对漠北四大部进行疯狂的追杀。
与此同时,李信收拢三卫军,准备随时东进,至于彻底肃清漠北蒙古四大部的任务就交给漠南蒙古部落联军吧。
毛维张从未见过如此干脆的大战,早就被两个时辰不到的大战颠覆了以往对蒙作战的认知。自他在阳和卫任职以来,蒙古鞑子一直是如影随形般噩梦的存在,每次蒙古鞑子破墙进入大同府境内抢掠,他都提心吊胆,生怕卫所军守不住城池。而今倒好,李大将军的三卫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碾压过去,便如摧枯拉朽一样,将那些漠北四大部的联军打的屁滚尿流。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毛维张一连在心里自问了三遍,在看到遍野的蒙古鞑子追杀蒙古鞑子,这才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这不是做梦,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看到此情此景,不禁仰天一叹,天下英雄谁还能出李信之右?
辽西走廊,明军自取得广宁前屯卫大捷之后,节节推进,甚至将堡寨一直修复到了宁远城以北,大有包围宁远清军的势头。
尤世禄这几日马不停蹄,带着所部关宁军一路巡查,从小团山堡到兴水堡,再到大河以北的白塔峪堡,这三个堡寨极为重要,互为犄角,互相倚重,一旦重修完成,那么清军再想南下便没有那么轻而易举。
看着白塔峪堡已经接近九成完工的夯土城墙,尤世禄胸中激荡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但同时也怀着深深的不解,宁锦防线被孙阁老经营的如此坚固,当初是如何在十数天之内便丢了个干干净净呢?
突然,战鼓齐响,狼烟燃起。尤世禄习以为常的看了眼远处卷起的漫天尘土,这些日子以来鞑子不间断的对修复堡寨的工地进行骚扰,从广宁前屯卫开始一直到宁远城下,没有一日落下,虽然对方实力不弱,但每一次尤世禄都全神戒备,率领麾下关宁军严阵以待,在一番力战之后总能将其成功击溃。
这不,他们又来了。尤世禄磕掉了靴子尖上的泥土,翻身上马抽出腰间的雁翎刀,疾呼:“上马,作战!”
他身边有万余关宁军,而且洪部堂还率领两万大军在其身后的广宁前屯卫坐镇,心里有底气的很,双腿踹马镫,急催战马头一个冲了上去。
尤世禄麾下关宁军逐渐加速,眼看着远处的漫天烟尘越来越近,由丹田运气暴喝一声。
“杀敌!杀敌!”
紧随其后,万口同声,杀敌!杀敌!响彻天际,直透云霄!稍后两支黑黄一色的铁甲洪流便碰撞在一起,厮杀拼命。尤世禄突然觉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随着战斗进行下去还在不断的加强,似乎与此前的清军完全不同。
明军在强大的压力下开始乱了阵脚,甚至有了后退的迹象。
尤世禄心中焦急,这是决不允许发生的。因为身后就是白塔峪堡和兴水堡的修复工地,一旦退了那么此前的一切努力就将功亏一篑。他咬紧牙关,又一头扎进了乱军之中,总兵亲军如何能放任主将身涉险境,数百人紧紧护卫着也杀了进去。
也许是尤世禄的勇猛当真无所匹敌,在数百亲军的护卫下横冲直撞,杀进杀出,将鞑子兵杀了个七零八落,大有千军万马之中任意出入的架势。所到之处,鞑子兵都纷纷后退,生怕被这玩命的明军大将斩了头颅。
在主将尤世禄的带动下,明军本来在强大压力下逐渐低落的士气又逐渐恢复,成功抵挡住了清军一波猛似一波的攻击。不过,这次清军的攻击与以往不同,并没有轻易的撤退,而是持续不断的增加压力,试图将明军彻底打垮。
但是,尤世禄的勇猛似乎超出了清军的意料之外,面对这勇猛异常的明军主将的左冲右突,竟然毫无办法。
尤世禄越战越勇,一路横冲猛杀,所过之处片甲不留。随着时间的推移,尤世禄逐渐觉得体力开始不支,等他惊醒过来却陡然发现身边的亲兵已经死的十之七八,而他们更是因为狂冲猛杀而身陷重围。
举目望去,四面八方竟然全都是一望无尽清军,一阵淡淡的绝望袭上心头,尤世禄再次振作精神奋死拼杀,杀了一群鞑子却又冲上来一群,就像永远也杀不完一般,可身边的亲兵却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他的体力在战斗中渐渐流失,右手紧握的雁翎刀早就卷了刃,似有千斤之重,每次会动似乎都在抽离他体内最后的一丝力量。
突然一支长箭射来,尤世禄只觉胸口一热,诧然发现一支带血的箭头从自己的前胸破甲穿出。全身的力气仿佛在瞬间就被抽空,尤世禄突然觉得很累,很累,眼皮沉重的就像打瞌睡一样睁不开,手中的雁翎刀再也拿不住,滑落下去……
护在尤世禄身边为数不多的明军眼见主将中箭,拼命的想护住他,却回天无力,一杆长枪刺中了尤世禄的腹部,叠加的剧痛使得他猛然睁开了双眼,粗糙的大手抓住刺入自己腹部的长枪,瞪着那鞑子兵眼眶疵裂。
鞑子兵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情形,被长箭射穿了胸膛,又被长枪刺穿了腹部居然还不死,吓的手一松整支长枪都被尤世禄夺了过去。
尤世禄一翻手中长枪,枪尖拔出腹部,竟带出了红黑不一的肠子。他心知自己已经不能幸免,胸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将带出体外的肠子又塞了回去,束紧甲带,挥舞手中夺来的长枪,横扫劈刺……
这可怕的一幕可将那些围攻他的鞑子吓坏了,何曾见过一个汉人拖着自己的肠子挥舞长枪不要命的冲杀,纷纷以为这人是神鬼附体,生怕被他扫中丢了小命。
远处的明军眼见自家主将身陷重围,奈何清军越杀越猛已经将他们冲的七零八落而无能为力。尤世禄纵马狂突奔驰,一连毙了十余个鞑子,眼皮沉重的终于再也无法睁开,眼前陷入一片漆黑,手中的长枪仅凭着直觉上下挥动,但却越来越慢,越来越轻。
可即便如此,吓破了胆的清兵也不敢轻易靠近,生怕被这神鬼附体的怪物一枪捅个对穿。终于,最后一丝力气也被耗尽,长枪当啷一声跌落于地,尤世禄心底发出了不甘的叹息,终于结束了吗?
他的世界自此停滞,没有光明,没有声音,从此只有一片死寂。
……
广宁前屯卫城中,洪承畴正在处理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公文,突然右手一哆嗦,毛笔上墨汁将公文涂了一道深深长长的墨迹,不禁眉头一皱,这不是好兆头,莫非出了大事?
果然,片刻之后便有军卒急吼吼的狂奔进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声疾呼:
“不好了,不好了,白塔峪堡惨败全军覆没,尤世禄总兵兵败身死!”
“什么?”
洪承畴手中的毛笔跌落在公文之上,墨汁溅的四处都是。他犹自不信,豁然起身厉声问道:“再说一遍?尤总兵究竟如何了?”
那军卒已经带着哭腔。
“回部堂,万余关宁军全军覆没,尤世禄总兵兵败身死!数万清军正一路南下直奔,这本广宁前屯卫而来!”
这当真是晴天霹雳,洪承畴难以置信,尤世禄有勇有谋,不是易与之辈,就算在清军力战之下,不能取胜,也未必不能全身而退,而今兵败身死却是大大出人意料,又连声疾呼:
“这如何可能?这如何可能?”
洪承畴直希望是前方军报有误,连又派出斥候前去打探,但得回的情报却是与先前一般无二。他心乱如麻的跌坐在椅子上,一时间竟然罕见的六神无主了。
但他不愧是四边总督,仅仅是片刻失神后便又恢复了理智,现在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清军势大显然此前有诱敌轻进之嫌,为今之计不宜硬拼,他要么立即提兵撤回山海关,坚守不出。要么坚守广宁前屯卫城,为山海关守住这最后的屏障。
洪承畴几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但是无情的现实却没留给他选择的余地,很快便有军卒来报,清军前锋已经抵达广宁前屯卫城外!
第四百三十一章 清军反击
清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到了广宁前屯卫,令洪承畴此前所有的宏大计划都功亏一篑,不但如此连他的后路都给斩断了。洪承畴不是草包酒囊饭袋,他深知到了这种时刻一旦撤退的命令下达,对城内两万多明军就是一场灾难,受尤世禄全军覆没兵败身死的影响,军心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只要下达撤退的命令,在清军的追击之下,将很容易的演化成一场毫无秩序的溃逃。
“部堂,清军已经开始围城了,这回他们来的又急又快,标下恐怕这是早有预谋之举。”
从剿灭流贼开始就一直追随洪承畴的宣府总兵曹变蛟不无担心的提醒的洪承畴,他的担心似乎不无道理,这一点洪承畴也深为赞同。
洪承畴的情绪十分低落,得而复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