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章京,明军营中的火药被甲士们引燃了,明军已经彻底崩溃!”
阿克济阿大笑三声,连连说好,“城中只要发现明军踪迹,格杀勿论!范永斗怎么还没来?”他突然想起来已经派人去请他,却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
“回章京,范永斗在入夜之前逃了,此刻不在城中!”
好一个狡猾的范永斗,竟是小瞧了他。阿克济阿重新评估了范永斗的狡猾之后,然后便带着人剑指粮仓,拿下城中明军最后这一处据点,他势在必得。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道扬镳
边墙之外,虞台岭的崇山之中,陆九眼睁睁的看着数以万计的蒙古军由边墙缺口鱼贯进入大明境内。之所以一仗不打就把蒙古人放进边墙之内,是得了李信的交代,有鉴于蒙古人屡屡犯边,这回借着挫败满清阴谋的机会一并也教训教训蒙古人。要一次打的他们伤筋动骨,十年不敢再动大举犯边的念头。
黑漆漆的夜色里,陆九的目光显得有几分深邃,看向夜空的同时他走神了,不知道张石头的掷弹兵营是否已经按照约定开到了指定位置。当然,此次计划的关键核心便是以宣府以及总监宣府军务的李凤翔,以及城中堆积如山的数十万石粮食为诱饵,吸引各路牛鬼蛇神齐聚一堂。
至于委屈李凤翔做了诱饵,也是他太过顽固,在此人身上打不开任何突破口,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陆九并不甚担心,李凤翔其人虽然固执,但还没蠢到了家,其麾下陕兵更是洪承畴一手带出来的,他就算打仗不赢,自保当还是绰绰有余的。
眼见对方消失的远了,陆九低低呼喝一声,所有骑兵上马,远远的跟了上去。
与此同时,张石头带着掷弹兵营正星夜兼程赶往张家口。此前新平堡一战,消灭了不少汉奴,真正的参与战斗的蒙古人却没有几个,所以赢得十分轻松干脆。只是这一次,按照陆九所言,边墙外以乌珠穆沁部为首,土默特部和喀喇沁部以及插汉部一部纷纷派出了最精锐的人马来参与进攻,这可就让他对此倍感紧张。
掷弹兵营自成军以来就在特殊的待遇与李信故意的保存实力中遭到了诸多的非议,这一回没有普通的步战营打头阵,更没有炮兵营冲锋在前。这让张石头在大感压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兴奋,经过杀妻案以后,已经没什么事能使他热血上涌,只有这一点是例外。
不过就在路上,张石头接到了由镇虏卫城赶来的快马急报,军令是由太原传来的。李信对各部的作战任务又做了进一步的部署,掷弹兵营和骑兵营的任务不是猛打猛冲,而是拖延住蒙古人的行军脚步,等待三卫军主力到来再行决战。他尤其警告张石头切不可轻起决战之心,须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训练一个合格的士兵得之不易,需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才是上策,只有爱惜麾下士卒的将军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满纸叮咛之言已经近似于婆妈,张石头对此颇不以为然。大将军还是过于妇人之仁,古来大战,哪一次不是尸骸遍野,伤人无算。就连读书人都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不是他嗜杀,也不是他不知道爱惜麾下士卒,而是战争本就如此残酷。
麾下队官忽然上前来禀报。
“战地服务队的书呆子们,又吵吵着要加入战兵序列,标下快被他们烦死了!”
战地服务队的一帮书呆子们,经过新平堡一战便像脱胎换骨了一般,凡事也不再怕苦怕累,有时面对各种问题更是迎难而上,倒让张石头对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另眼相看了。但实在碍于自己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特殊的纠葛而不能将他们加入战兵序列,甚至辅兵也不行。
这些人可都是祖宗,原来在陆九的管束下和他关系不大,但现如今一旦在他手里损失了几个,将来所要面对的恐怕就得是滔天的口水,想想都要不寒而栗,真想干脆将他们打发掉。一念及此,他心头不禁一动。
“大将军派了炮兵第二营来配合咱们的行动,正好叫战地服务队的书呆子们去迎一下,给他们做做向导,省得再由于人生地不熟走错了路!”
张石头麾下的各级军将与他不同,盼望三卫军主力已经望眼欲穿,听说太原派了援兵来,双目顿时放光,领命而去。送走了这十几个幸存的金蛋蛋,他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接下来当是一场恶战,辅兵作为战兵的战时辅助力量,在不得已时也要参加战斗,这回恐怕也难以避免,让那十几个金蛋蛋留下来反倒还要派人盯住他们,保护他们,徒然浪费人力。
吕惠中此时俨然已经成了战地服务队这个小团体里自发的领头之人,米琰由于此前在法庭上的揭发行为,一直不为诸生所接受,但是这种情况在经历了新平堡生死一战后也有所松动,大伙们开始主动将他容纳了进来。
“甚?让咱们去接应炮兵营?”
“为何不让我等加入战兵?辅兵也成啊!”
面对诸生的质疑,那队官不容丝毫商量,也不回答他们的质疑,直截了当的将炮兵第二营的具体行进路线讲了一遍,又告知他们该走哪一条路去接应,末了还特意派了一百辅兵给他们。
诸生们觉得受了轻视,其中以赵白生最为激动,此人性子刚烈,倒不似读书人一般稳重。
“这不是打发我等走吗?大丈夫有手有脚,还用得你们保护?”
那队官斥道:“休要意气用事,大将军常言,炮兵乃步战之王。如果炮兵行军除了差池,对我军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派你们去接应炮兵,是咱营官对你们的认可和信任,不要不知好歹!军中言出令行,如何?你们想抗命?”
吕惠中只觉得他说的似乎有道理,却又哪里不对劲,但既然人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只好捏着鼻子将接应的差事领下来,大伙脱离了战场又何尝不是件幸事?
黑夜行军漫漫一片,百十骑举着火把朝怀安方向急驰而去。
米琰将那队官派百人辅兵的提议减半,只要了五十人,但却要给他们人手一匹战马,好方便灵活机动,岂料对方一口答应。
吕惠中随隐隐然是战地服务队的首领之人,实际上却处处向米琰求个主意。
黑夜行军奔腾不开,战马颠簸,吕惠中有些上汽不接下气。
“依元长兄之见,咱们山西军这打一仗,有多大胜算?”
“大将军从朝堂到地方堡寨均有布局,米琰还真就找不到不胜的理由!”
“如此说元长兄是认为咱们此战必胜?”赵白生是诸生之中比较接受米琰之人,更佩服他在新平堡一战中的表现,听他如此乐观目光陡然一亮。
却听前面猛然传来惊呼:“快灭火把,灭火把,都灭了,有情况!”
打头阵的是辅兵营的人,这些人果真训练有素,反映迅捷无比。几十骑堪堪进了树林,只见上千骑兵如幽灵鬼魅,又如洪流一般由西往东涌去。但看衣着打扮,以及这一番做派决然不是明军骑兵。
吕惠中额头顿时渗出了冷汗,多亏有辅兵随行,若是他们这些没有临战经验之人,恐怕此时早就暴露了目标成了这些人追逐的猎物,没准现在都已是阴间之鬼也未可知了。
“他,他们是奔宣府去?咱,咱们是不是得给宣府方面报,报个信?”
赵白生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与压力,精神也骤然紧张起来。
辅兵队官面无表情,亦不发一言,似乎这股骑兵于他们毫无关系。吕惠中迟疑道:“咱们接到的任务是去怀安方向接应炮兵第二营,若是耽搁了……万一……”
“米琰去宣府送信!”
一言即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宣府即将成为大战的中心,米琰要去那里是九死一生不说,能有多大的作用也未可知,这与战兵厮杀阵前,马革裹尸自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米队员去,某也一并去,算是有个照应!”
一直沉默的辅兵队官突然开口了,战地服务队诸生的身份尴尬,没有官方身份,又不能直呼其名,所以绝大多数三卫军的军卒们与其交流都在姓氏后加个队员的身份,算是表示对它们尊重。
吕惠中立即加以阻止,他认为宣府李凤翔大军近两万人,又都是洪承畴练出来的陕兵,作战勇猛,再凭借坚城,当是有一战之力的。更何况,就算宣府城陷落,于整个战局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
米琰却断然否定了吕惠中的说法。
“子安兄此意米琰不敢苟同,战争存不得半分侥幸,凡事必须思虑周全。那宣府中的百姓便不是大明百姓了?鞑子残暴,破城之后烧杀抢掠,不知又有多少人要家破人亡!”
吕惠中被米琰说的一阵脸红,遂不再阻止他,但赵白生却突然道:“元长兄路途寂寞,不如由白生做个伴同去!”
米琰惊讶的看着赵白生,说道:“此去九死一生,莫要玩笑!”
“笑话!元长兄不怕,俺赵白生便怕了不成?”此言一出,战地服务队又有数人要求与米琰同去,一瞬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情怀,在他们的头脑里占据了上风。最后还是排官提议,数十人分成两拨,分路行动,由于对方是骑兵,行动迅速,所以送信就要快,必须赶在他们之前,给宣府守军示警。
就此,两拨人分道扬镳,米琰却不知道,此刻的宣府早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第三百一十八章 瓮中之鳖
乌云密布,夜色如墨,米琰一马当先于黑暗中不顾自身安危,拼命催马加速。就连紧随其后的排官都紧紧悬着一口气,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形下,不断的催马加速,万一哪一处绊了马腿,战马腿折崩倒不说,就是连人都有被庞大的马身砸死砸伤的危险。
这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但是一想到那上千不明身份的骑兵,也就释然了。看来此人倒是一片尽公之心,与那姓吕的截然不同,别看那厮整日介将忠君报国挂在嘴边上,关键时刻就当了缩头乌龟。
米琰哪里知道紧随其后的队官正在腹诽自己的好兄弟,他只恨自己没生出一对翅膀来,好飞到宣府去,将这如此紧要的军情通知守军,让他们早做准备。但随着战马的飞驰,远处天边似乎也泛起了隐隐的红光,米琰开始并没有在意,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可随着距离宣府城越来越近,天边那片红光也越来越亮,越来越近。
终于,直到宣府城遥遥在望时,眼前的情景,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米琰愣怔的呆立于马上,心忧如焚的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火急火燎飞驰报讯,得到的竟然是这个结果。
那支不明身份的骑兵已经被他们甩在后面,很明显乱城的另有其人。眼见着大火冲天,随米琰而来的战地服务队诸生们,眼中都含着失望与恐惧。在大将军的计划里,可没提到宣府城会丢掉,会被人放火烧的红透半边天。
就连那身经历次大战的辅兵排官都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也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退。
米琰又陡然想到了张石头和陆九,如果宣府城真的已经乱得不可收拾,那么能够力挽局势的恐怕也就只剩下此二人。
“元,元长兄,咱们该如何应对?”赵白生本以为报讯之后,便是进城守城,凭借宣府坚城,坚持个旬月不成问题,有这么长的时间由山西出发的大军主力也一早就到了宣府。可谁曾想到,现实竟然是这个鸟样子。
“走!北上!给张营官送信去!”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从辅兵到战地服务队队员一律同意这个提议,大伙便不再于宣府城外耽搁,又马不停蹄往北方的张家口堡奔去。
张家口堡是张石头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他的任务就是封锁这个距离宣府最近的边墙出口,据李信判断无论他们的手与否,十有**都会从此处反悔塞外。所以,只要封堵了张家口堡,就等于断了蒙古人的后路。
李信分配给张石头的任务正是断后路,原本以为终于可以打头阵的他,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三卫军中一直强调无条件服从军令,他即便再有想法也得捏着鼻子去执行。
谁知路程才走了一般,经让他遇见了已经分道多时的战地服务队中那个沉默寡言的米琰。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此人竟然还带回了一则更加惊人的消息。
“鞑子袭击宣府得手了!请营官大人尽速出兵宣府,加以援手吧!”
“甚?你说清楚点!”
张石头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如何可能?李凤翔麾下有近两万陕兵,而且宣府城墙亦超过两丈余,怎么可能就如此悄无声息被人给破了呢?米琰又将他所见到的,详细的复述了一边,张石头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米琰所言属实,宣府城中近两万陕兵恐怕就得凶多吉少了。而且城中还有数十万石粮食,更要命的是总监宣府军务的李凤翔也在城中,城中火光冲天,难道他已经失去了对大军的掌控,现在已经凶多吉少了?各种问题几乎在一瞬间全都涌了上来。
跟随米琰一同行动的排官将自己的所见和揣测也一同禀报了张石头,想来城中一定是有了内鬼,李凤翔毕竟手握大军兵权,想来不至于彻底完蛋,但是这边地还有一支骑兵与鞑子勾结,此刻怕是已经到了宣府城中。
听了那排官的描述,张石头脱口道:“马贼?”
他早就听说了边墙内外马贼横行为祸一方,他们一人数马,来去如风,朝廷每每剿之不及,一直那他们没甚办法,不曾想竟也被收买了过来,看来这一回奴酋是做足了工作,将朝廷的所有反对势力都勾结了起来。
但是,张石头很快就意识到,对宣府城最大的威胁并不是那些马贼,而是即将抵达宣府城的两万蒙古鞑子兵。一念及此,他不禁有些暗恨皇帝,如何派了李凤翔这样一个蠢货来,鞑子破关入境便如进自家后院一般,连半点抵抗都没遇到,若不是一切都在他和陆九头的严密监视之中,还不知道要面临何等后果。
几乎在同时,他似乎决心已下,绝不能让这两万蒙古人靠近宣府城一步,放眼宣府城以北能可堪一战的除了他的掷弹兵营和陆九的骑兵营已经再找不出第三支军队来。
“传令下去,整军南下,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战斗!”
看着张石头一脸的坚毅,米琰直觉的难以置信。“营官大人可是要,可是要阻挡蒙古鞑子南下?”
张石头侧脸看着他反问:“如何,不能吗?”
不是不能,而是太过匪夷所思,张石头的掷弹兵营虽然经过一次扩充,由一千人增加到现在的两千人,加上三千辅兵也不过才五千人,对方是整整两万多的鞑子,是鞑子,可不是乌合之众的流贼。以往朝廷要以数倍于他们的兵力对阵,才能够取得战场上的优势。张石头人数远远低于他们,如此扑上去,算不算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呢?
米琰也意识到,这似乎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了。看着这个被杀妻案折磨的瘦骨嶙峋的汉子,他突然觉得眼眶发热,生得一世,大丈夫当如眼前这汉子一般,为了朝廷和百姓,视死如归。于是肃容拱手一揖到地,然后道:“如此,米琰便去寻陆营官了,将消息一并告知!”
张石头郑重点头,让他多保重,便不再多言。
阿克济阿很是得意,仅仅半夜的功夫,整个宣府城几乎尽握其手,只可惜不能带着本旗的百家精兵痛痛快快的杀伤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