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贼平天下-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拜见父皇。。。。”

    。。。。。。。

    王佑、王卓也起身行礼,效仿王祯,颇有礼数。

    王旭看向林阳浩,微笑道:“先生幸苦了,他们这么快就学会了礼数,很不错啊。”

    “陛下谬赞了,这是即为皇子聪颖,一学就会,微臣不敢居功。”

    林阳浩刚一说完,一旁的王曦就跳着脚的跑了过来,一把就抓住王旭的衣服:“爸爸。。。。”

    王旭撅了撅嘴。将小王曦抱起:“你怎么还是这么调皮啊,连父皇都不叫么。”

    小王曦问道:“爸爸,你说过的话算不算数?”

    “朕是圣朝天子。说话当然算数了。”

    王曦道:“我记得您说过,让我叫你爸爸的,还准许我学武。”

    呃。。。

    王旭败了。

    “哈哈,好,那朕就特许,你不用改称呼,不用遵守那些繁琐的规矩。”王旭微笑道。

    自从王馨死后。王旭对王曦异常的溺爱,万事都顺从。

    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旁的王祯等人十分羡慕。他们这半年来,都在学习礼数,太烦了。

    将王曦放到地上,王旭看向林阳浩:“先生。今天讲的是什么啊?”

    林阳浩恭敬的行礼:“禀陛下。今天还是认生子。”

    “嗯,那就麻烦你了。”

    将林阳浩叫到一边,王旭小声问道:“这几个小家伙,哪个学习最好,最认真?”

    “禀陛下,从目前来看,王子卓颇具慧根,一点就懂。至于王子祯和王子佑,则稍差一点。”

    王旭点了点头。摆手道:“好吧,你们继续上课,朕回宫了。”

    “遵命。”

    。。。。。。。。。。。。。。

    次日一早。

    王旭刚吃过早餐,贾恢就来了。

    “陛下,我们军机处拟定了几条政策,需要您做主。”

    接过贾恢递上来的奏折,王旭仔细看了起来。

    奏折上写道,农兵商银行发行的国债卷已经给百姓们兑现,接下来准备发行第二期,这一次的发行数量,定为一亿!

    帝都、古西、河西、雪域,四个郡,一亿国债卷确实不多,现在王旭已经称帝了,加上之前的信誉,相信那些大家族都会大力的支持,将钱存到银行,不但安全,到了一年后,还能得到很多的利息,简直是一举三得。

    一是,安全。

    二,得到利息。

    三,直接支持了圣朝国,也就是支持了王旭。

    这样的好事,谁都会干,所以,军机处觉得,一亿国债卷,肯定能发完。

    这是奏折上写的第一条接下来要实行的政策。

    第二条政策。

    由于南都也在制造大量的秘密武器,所以,兵部觉得,应该将四个郡的所有城池大门,都改为双重铁门,而且每个城墙都加高到四丈,加厚一丈,至少要能抵挡数百颗秘密武器同时爆炸!

    不但要修建城墙、城门,连道路也要修建,反正帝都的钱财多,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将地域内的所有都彻彻底底的改变一下。

    第三条政策。

    不惜一切代价大量炼钢,要在两年内将所有士兵手中的武器给换一遍,全部换成文王钢刀,这是直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所以,列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还有造纸厂,也要大量的造纸,接下来会向全国推销,实实在在的壮大帝都的经济实力;至于之前的文王仙酿、还有那几百项小玩意,也要启动国营专卖店来卖,这也是一项收入。

    这三项政策,便是奏折上的全部内容,王旭看完后,当即批阅点头。

    “好,我们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钱,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三年内,将国力推向顶峰!”

    “诺。”

    。。。。。。。。

    说道这里,贾恢想起了一件事,他道:“陛下,昨日,雪域郡传来噩耗,原雪域郡王耶闽业已经病逝,由其子耶闽忠继承王位,不过据查,此子心思深沉,野心奇大,微臣担心。。。。”

    耶闽业死了?

    王旭点了点头,当初平定雪域郡的时候,就答应了耶闽业,雪域之地,封他为王,世袭罔替,如今耶闽业死了,确实应该有其子继承。

    “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已经今非昔比,雪域人有那个胆子反叛吗?”

    提起雪域郡,王旭突然起了一个想法,他一直都说要带张雪等人去看雪山,可是这么久了,还没有实施,现在天下暂时稳定,是该兑现这个诺言了。

    “贾大人,近日朕要出宫一趟,在朕离宫期间,朝中的事就劳你费心了。”

    王旭道:“此次是微服私访,不许将朕的行踪告诉给任何人,也不许派人跟着,朕只带张猛护驾。”

    贾恢皱起了眉头:“敢问陛下,要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起行啊?”

    “朕不是说了吗,微服私访,如果将行踪告诉你了,还叫微服私访吗?”

    贾恢没有再说什么,以他的手段,只要王旭还在这个世界上,他就能打探出来,再说了,还有锦衣卫呢,王旭就是想藏也藏不起来。

    “遵命。”贾恢拱手回到。

    。。。。。。。。。。。。

    六月,烈日如炎。

    一天晚上,凌晨时分,帝都西面十里之外,一辆马车缓缓行进。

    驾车的是个满脸胡茬的黑汉,而车上坐着三人,一个是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其余两个,美若天仙。(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数铜锣

    六月,烈日如炎。

    一天晚上,凌晨时分,帝都西面十里之外,一辆马车缓缓行进。

    驾车的是个满脸胡茬的黑汉,而车上坐着三人,一个是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其余两个,美若天仙。

    这四人便是张猛、王旭、张雪、温孟良,四人偷偷摸摸的走出了帝都,没有被任何人察觉。

    本来王旭也想让昭阳一起去游玩的,可是昭阳就喜欢在宫里呆着,最后王旭便作罢,只能遵从她的意愿,将她留在了帝都。

    还有一个原因,昭阳离不开小王卓,一天不在都甚是想念,所以,不适合远行。

    马车一直向前开,直到天亮时分,四人来到一个县城,找了个客栈住下。

    行走了一夜,所有人都有点累,倒下床便呼呼大睡,睡的极香。

    不过张猛的任务是护驾,所以,他一点都不敢马虎,一直蹲在房门外守着,保护三人的安全。

    。。。。。。。。。。。。。

    在客栈歇息了一天。

    第二日一早。

    “夫君快来看看,我们从哪条路到雪域啊?”

    张雪兴致颇高,手拿一份地图来到茶水桌上。

    王旭看了看,笑道:“这还用说吗,肯定是出兰关,过古西,之后横渡长江,进河西到雪域,这是最近的一条路了。”

    温孟良皱了皱眉:“这得多久啊,我们一路上游山玩水。走的很慢的。”

    王旭掐指算了算:“等我们到雪域郡时,恐怕已经冬天了。”

    “啊。。。要三个月啊,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吧?”

    张雪道。

    “三个月已经是最快的了。这沿途要经过好几十个县呢。”王旭道。

    。。。。。。。。

    吃过早饭,四人再次起行,依然是用马车,速度稍微缓慢,如果有看到热闹的地方,或者是走累了,四人都会停下来歇息。

    这样一来。每日只能行进四十里,照这样下去,等到雪域。肯定是三个月之后了。

    从这里到雪域郡,直径都有四千里!

    。。。。。。。。。。。。。。

    帝都。

    在王旭离开帝都的第二天,王旭没有上早朝,贾恢称王旭身子欠安。暂不上朝。

    第三天也是一样。欠安。

    直到第四天,贾恢才说出实情,王旭微服私访了,已经与数日前离开帝都,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得到这个消息,所有大臣皆惊。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离开首都。不知去向,这可是大事啊。

    南都、朝廷、北郡、还有那些世家大族都极有可能向王旭下手。尤其是现在的胡国,国力强盛,有大量的秘密武器,如果这时候王旭在外面发生了意外,他们就很有可能乘机而动,向圣朝发动攻击。

    局面异常的凶险,王旭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道圣朝的安定。

    除了担心王旭的安危的那些大臣之外,还有一些心里极其不安的大臣,就比如,那些贪官,贪污了那么多钱粮,只要到地方上一查,全都明白了。

    文卿在得到王旭微服私访的消息后,当即叫上了几个好友,回到府上商量大事。

    “陛下也真是的,想一出是一出,好好的皇宫不呆,非要到外面去吃苦受累。”文卿面色忧虑道。

    “大人,帝都和古西郡倒是不怕,主要是河西郡,好些赈灾的粮款都被我们自肥了,我们。。。。”

    闻言,文卿打断了刚才说话的那人,开口道:“刘大人,这事情不妨做,坏人不妨当,但是不能说出来,即使是那么回事也不能说,否则说着说着,咱们就真诚为坏人了。”

    “永远要记住,我们是好人,从来没有贪污过任何钱粮,懂了么?”

    其余几个官员摇了摇头,没怎么明白文卿的意思。

    “算了,你们自己去误吧。”

    文卿道:“从现在开始,通知河西郡的各县县令,做好准备,至少要把表面功夫做好,如果有必要,可以弄一些假象,让陛下以为,天下太平,我们的赈灾两款都用以实处了。”

    “遵命。”

    。。。。。。。。。。。。。。

    半月后,古西郡、青阳县。

    王旭四人在这里落脚。

    青阳县距离古西王城只有两百多里,是最近的一座城,曾经王旭还在这里驻军过,也是在这一片击败的古西世子周毅,现在天下安定,旧地重游,自有一番滋味啊。

    “夫君,连日赶路,都走累了,要不我们就在这歇息几天吧。”张雪道。

    温梦良也随声附和。

    王旭微笑着点了点头,他这一次出来就是陪着两个女的游山玩水的,一切自当遵从老婆的意见。

    其实迟一点到雪域和早一点到雪域都一样,没什么的,反正帝都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一年不会宫都没事,有军机处、六部等官员,还有都察院监督着百官,更有锦衣卫在暗处,绝对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所以,王旭很放心。

    四人来到大街上,随意的闲逛着,温孟良和张雪两人很少出宫,见到什么都想买,而张猛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钱包了,而且还帮着拿东西。

    其实买的那些东西大多数都得扔,只有小吃还有点用。

    “还别说,这青阳县的肉串真不错,多买一点,我们路上吃。”王旭手拿肉串狠狠的砸吧了一口。

    张猛哭丧着脸,又去买了一大堆肉串。

    街上人来人往,四人在街上逛了一大圈,最后在一家茶馆停歇下来喝茶。

    。。。。。。。

    哐哐哐哐哐。。。

    这时,街道远处传来一阵铜锣声,洪亮而威严,众人看去,直见有一顶轿子正被四个轿夫抬着由南向北而行事,在轿子的前后,都有一大批的士兵拥护着,有的举着仪仗,上面写着‘回避’、‘肃静’,等等,还有一百多兵士随行。

    看着架势,肯定是官府的县令出行了。

    一大堆人从路上走过,街道上的人纷纷向两边退去。

    “咦,夫君,你在数什么呢?”

    王旭笑道:“属铜锣声啊。”

    “数这个干什么?”

    王旭看向温孟良:“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这是我自己制定的规矩,本朝官员仪仗是由规矩的,这官员用道,用锣开道,也是有法可循的,按说一个小小的县令,只能敲七下锣,代表官民人等齐闪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张千元

    王旭看向温孟良:“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这是我自己制定的规矩,本朝官员仪仗是由规矩的,这官员用道,用锣开道,也是有法可循的,按说一个小小的县令,只能敲七下锣,代表官民人等齐闪开。”

    温梦良恍然大悟,不过接下来她又皱起了眉头:“咦,不对啊,刚才那个县令怎么敲了十一下?”

    王旭道:“是啊,我也不知道,十一个铜锣一响,代表大小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这是只有钦差大臣才能用的仪仗。”

    “自从上一次杜大人回来之后,我就没有再派钦差大臣到地方了,根本就没有钦差大臣,所以,这青阳县的县令,是逾制使用仪仗,就凭这一点,我就能把他给抄家了。”

    “如果要严重处理,叛他个谋反罪名都不为过。”

    王旭一说完,张雪当即兴奋了起来:“夫君,要不我们把这县令收拾了再起行好不,让他作威作福。”

    温孟良一听,当即道:“哎呀,不可不可,这县令只是多敲了几下铜锣而已,就要抄他的家啊,太严重了,如果人家是好官呢?”

    说道这里,王旭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确实不能太草率。”

    考虑了一会,王旭将茶铺的小伙计给叫了过来,小声问道:“小哥,这刚才过去的那顶轿子是谁的啊,真威武。”

    小伙计一听,打量了一眼四人:“你们不是本地人吧,连县令大人都不认识?”

    “哦对,是外地来的,这个县令对百姓好么?”

    小伙计犹豫了一下,将嘴巴贴到王旭耳朵边:“好什么啊。擅自收取苛捐杂税,百姓都恨着呢。”

    收税?

    收捐?

    果然大胆,王旭深吸了一口气,他在五年前就已经不收赋税了,没想到一个青阳县的小县令,竟有这么胆大。擅自收钱。

    “哦知道了,这是茶钱。”

    从荷包内掏出四钱银子丢到桌上,四人离开茶铺。

    “夫君,我们这是去哪啊?”

    王旭愤愤道:“当然是把那个敲十一下铜锣的给收拾了啊。”

    温梦良在一旁道:“夫君,这样不好吧,我们又没有兵,万一那县令逞凶起来,我们怎么办?”

    温孟良说的不无道理,王旭一时犯难起来。他这一次是微服私行,确实不能暴露目标,如果动静闹得太大,谁都知道了。

    “那好吧,我们就先警告他一下,然后让古西郡的郡守处置他。”

    “敢擅自收取赋税,活的不耐烦了。”

    。。。。。。。。。。。。。。

    青阳县,府衙大牢里。

    这里关押着十几个抗拒捐税的百姓。全都被掉了起来,青阳县县令张千元正和青阳县校尉还有师爷查看。

    “怎么着。这些人还不服啊?”张千元看了看被吊着的那十几个百姓,转身看向一旁的师爷:“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张万千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他看向那些被吊着的百姓,狞笑道:“朝廷的赋税你们都敢抗拒,我们你们离造反也就不远了。”

    百姓们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无法回答涨千元的话,一旁的师爷翻开手中的账册,缓缓说道:“大人,已经有四个人把银子交了,我把人已经给放了。有两个断了气。”

    涨千元道:“报逃亡,拉出去给我埋了。”

    “知道了。”师爷诺诺道。

    。。。。。。。。。。

    这时,有一个士兵从外面走了进来,行礼道:“大人,有四个人说要见您,其中一个好像还是个大官。”

    大官?

    县令皱了皱眉:“有多大?”

    那士兵绕了绕脑袋,摇头道:“不清楚,他只说比您的官要大,让您出去接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