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惇第一个被诏回,实属应该,因为,宋神宗驾崩的时候,蔡确是变法派在汴梁城中的首要人物,权利和地位都仅次于王珪那个三旨宰相的丞相,而章惇却是枢密副使,文官军方的一个大佬。
可吕惠卿这个人选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世人都知道,在王安石主动罢相的时候,在朝中接替他位置的人就是吕惠卿,他虽然也一直坚持变法,可是,这个人的权利**实在是太重。王安石复相的时候,他居然为了掌控更多的权利,跟王安石斗了起来。
王安石虽然不是他的老师,可如果,不是这位拗相公提拔他的话,即便他有经天纬地之材,也不会那么快就爬上丞相的位置。
如此忘恩负义之人,也难怪会在受到宋神宗的重用。
而蔡道的乱入让他彻底被宋神宗贬到岭南,蔡卞离京担任延安府知府,也让他吕惠卿失去了彻底翻身的一次良机。
这些事情,赵煦当时年纪虽小,但是他也记得清清楚楚,这些年,他已经见惯了见风使舵的小人,比如那个郑侠,比如在变法派失势后,主动投靠到保守派一方的、当初坑了杨畏的舒亶。小皇帝又怎么会再重用吕惠卿这么一个反覆无常的小人呢?
赵煦在看到这道奏折的时候,就会主动去思考思考这个第一位主动投靠自己的保守派智者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出昏招向自己举荐吕惠卿的呢?
原来,那个时候,杨畏的官职实在是太小,不了解变法派大臣们之间的内讧,自然是情有可原的。
这就是杨畏想要让赵煦想到的事情。他现在这么做,也算是一种背叛,不过,考虑到他当初在变法派当中地位不高,主动寻找一个靠山,也就无可厚非。何况,赵煦心中也十分的清楚,吕大防、范纯仁和苏颂三位丞相其实,和司马光、吕公著与文彦博大不相同。
前三位丞相,是既反对王安石颁布的所有新法,又要维护他们家族和北方文官世家的根本利益,而后三位丞相,却不是不像司马光那样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对于新法的态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和苏轼他们的态度相仿,而且,后三位当政的丞相,却是在一直平衡着北方世家豪族和百姓之间的利益。
比如,当初司马光想要逼迫曾布和蔡京,尽快废除京畿地区的免役法,那个时候范纯仁便向司马光建议,应该保留免役法,因为京畿地区的百姓对于这条新法已经适应,而且都觉得非常的便捷。
杨畏的这个小举动,在第二天,赵煦看到这道奏折之后,果然奏效了。
当天,吕大防就扶着太皇太后的灵柩前往山陵,在途中抱病。
而在当天,赵煦也主动召见了杨畏,两个人在宫中究竟谈了些什么,谁也无从得知。
这个时候,那些远在岭南的变法派大臣都已经得到了太皇太后驾崩的消息,其中精明的人都已经纷纷收拾好自己的行装,只要一收到赵煦的诏命,他们就可以立即启程返京。
而给他们传递这个消息的人,自然就是七色领的手下。
如今,七色领组织已经遍布了整个大宋境内,以及辽国的南京地区。至于云州也就是后世的大同地区,蔡道不是没有派人进去,可那里即便就是派人潜入进去,发展出来的百姓也没有办法将他们转移到海外。
不像幽州地区,只要是在辽国境内过不下去,受到七色领组织诱惑,愿意迁移到海外的百姓。根本就不用七色领组织派人去组织,这些百姓自己趁着夜色就能够带着家人感到海边。
所以,蔡道给钻石领的命令,也就只是暂时在云州地区发展情报人员。
第二天,杨畏也出了京城。
后来,人们才知道,赵煦召见他,是用一个任务来试探他的能力,毕竟,作为一个反复之人,如果没有任何办事能力的话,小皇帝也不会任用的。
为什么吕惠卿这样一个权势熏心,反复无常的小人在原本的世空当中,还能够屡屡受到重任,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他这个人有十分的才能。
也难怪有人在暗地里说,吕惠卿这个大奸臣就是当世的曹操。
吕惠卿不但文政兼通,更为难得的是他这个人还善于武事。当世之人,如果真要选一个能够和他匹敌的人,那也就是只要单人匹马开河湟的王韶了。
如果,不是因为蔡道的原因,吕惠卿在元丰年间,虽然仍然回不了中枢汴梁城,可是,他还是继任沈括,在延安府知府的位置上,屡屡立下战功,破灭了西夏国想要占据延安府的企图。他在边境上的作为,可一点也不比当初的范仲淹要差。
赵煦交给杨畏的任务——找到蔡道。
xbqgxs
第389 寻找蔡道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赵煦交给杨畏的任务——找到蔡道。
蔡道,赵煦其实心中非常讨厌这个罗锅子,巴不得那个讨厌的家伙早点夭折。可架不住自己的亲生母亲朱德妃和几个姐姐妹妹都非常喜欢他。而且,小皇帝年纪虽小,又刚刚亲政,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隐忍和学习,他终于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了。
经过替太皇太后治丧的这段时间,赵煦已经暗中嘱咐皇城司暗探私底下严格盘查京畿地区,上至汴梁城国库,下至属县的府库和常平仓中的存粮情况。之所以范围限定的这么小,不是皇城司没有足够的人手,也不是他不想去清查各地的情况。
而是赵煦已经从主动投靠自己的一些官员那里得知,在当登基的这几年,各地官员**的问题已经愈演愈烈了。
好在,清查之后汇总上来的结果,总算是让赵煦松了一口气。如今整个京畿地区的存粮加在一起,足够这里的百姓们吃一年的。
虽然离‘国有三年储’的标准还差了很多,但是,只要将那个罗锅子找出来,他就一定会想到解决天下府库存粮不足的方法。
汴梁城人口过百万,在后世的中华看来,也不过就是一个二三级城市的人口规模。可是,放在这个时代,过百万的人口无疑肯定是世界第一大都市了。
毫不夸张的说,汴梁城稳定,京畿地区稳定,那么,整个大宋的社稷也就稳定了。
虽然经过了八年,在王安石手下逐步变好的禁军部队已经逐渐沦为了皇室和王公大臣的奴仆,可这些人毕竟是经过多年训练的士兵。
大宋朝可以有花狻猊和穆老寨主这样啸聚山林的山贼、土匪和马贼,但是,如今的大宋,却绝对没有任何叛乱的土壤。
如果现在宋徽宗时期的方腊、宋江之流敢于冒头的话,最多也用不了半年就能够将他们彻底剿灭。也只有童贯那个废柴太监才折腾了那么久,就是把已经故去的李宪放在童贯那个位置,也比这个长胡子的太监做得好的多。
其实,赵煦心里面也十分的清楚,自己的王国,经过保守派势力这几年的折腾当中,已经完全到了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了。
赵煦如今所面对的情形,其实和宋神宗继位的时候,大致相同。宋仁宗看似英明无比,其实,自从吕夷简被迫下台之后,大宋皇朝已经进入了病态发展期,财政收支完全不平衡,收入远远小于支出。要知道,在仁宗朝的时候,汴梁城里光禁军就达到了八十万,还要包括驻守在西夏国和大辽国边境的边军。
还有大量有官无职和有官职的官员,这些人的俸禄加在一起,完全不逊色于八十万禁军们的开支。
宋仁宗晚上饿了,想吃点东西,最终不想多花费,忍了下来。可是,文彦博和韩琦之流在家中,食梁肉,舞歌姬,穷奢极欲。这样畸形的经济,再加上宋英宗朝几年的折腾,给宋神宗留下的几乎是能够遛马的内库和虚有其表的国库。
也难怪,宋神宗上任之初,会那么急迫地支持王安石主持变法。
也更难怪,后世有人会说,宋神宗是聚敛之君,王安石是聚敛之臣。
现在,大宋朝的形势,也只是在三个丞相的治下勉励支撑而已。
文彦博和吕公著能够在元佑开头的那五年撑下来,完全是托了王安石、蔡道、蔡确和章惇这四个人的福了。没有三位变法派大臣的聚敛,没有蔡道主动献出的耕种法,让元丰的最后两三年积攒下了足够的粮食。这两位并不称职的丞相根本就撑不到把锅扔给吕大防的那一天。
杨畏此行会顺利吗?
自然不会太顺利。
毕竟,蔡道是‘被’山贼俘虏上山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的话,他是绝对不会主动露头的。当然,蔡道已经想好了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不过,蔡道还是决定晾一晾刚刚掌握了权利的赵煦,让他知道知道,自己这个罗锅子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究竟重不重要。如果,赵煦还想当初那么轻视自己的话,蔡道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摆脱赵宋皇朝对自己的束缚。
没错,蔡道的年龄、赵宋皇朝和孝慈里蔡家对于蔡道来说都是他之前身上背负着的枷锁。
年龄太小,自然不会有人重视他的意见、建议和能力,蔡道自己也因此有很多事情和抱负不能付诸行动。
如今的大宋朝就像一个病入沉疴的老人,向王安石变法那样,折腾的太厉害,反而会过犹不及,会加快赵宋王朝自我毁灭的时间。
赵宋皇朝的皇帝重文轻武,已经到了极致,虽然可以防止臣子反叛。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极为严重。
中华历史上,汉人王朝被推翻,无非是两种形式。
第一种,皇朝末年,天灾加上**,旧的皇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而其中那些异军突起的英雄在剿灭这些起义军,和手下一起建立新的皇朝。
开国皇帝刘邦、刘秀、李渊莫不如此。
第二种,皇朝最后的几任皇帝,主动削弱了王朝的兵力,让北方的异族有了可乘之机。于是,旧的皇朝便灭亡在异族之手。
历史上,西晋灭亡,南北宋灭亡莫不是如此。晋武帝司马炎灭掉吴国之后,以为天下无忧,便裁撤了郡县治下的兵卒,这才导致了后来的五胡乱华。
南北宋更是可笑,连续两次引狼入室。
北宋是联金坑辽,结果,童贯和蔡道的堂兄蔡攸领兵出征,准备收服幽州,结果被虚弱的辽国打得是尸横遍野,这也让金国人看出了宋朝的虚弱。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后来徽钦二宗北狩。
南宋借道给托雷,结果,没有了金国和西夏这个屏障挡在前面,南宋也就此灭亡了。
假道灭虢,唇亡齿寒,这都是千年以前,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了。
南北宋那么多饱学之士,却看不透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说,犬儒文化根本就是从宋朝开始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
更何况,蔡道这个历史文盲都知道,跟着赵煦干,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宋徽宗可是赵煦的弟弟,这么说起来,小赵煦根本就活不长,而且,他还没有子嗣。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将来继任的新皇帝还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昏君宋徽宗。
这么说起来,蔡道还真不如就此向外界宣布,他自己已经夭折了。
八年的销声匿迹,如今,这天下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当初那个名满天下的‘运财童子’呢?
xbqgxs
第390 这八年,蔡道都干了些什么1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八年的销声匿迹,如今,这天下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当初那个名满天下的‘运财童子’呢?
起码,蔡道这一世的亲爹和亲娘很有可能不会为他流下一滴眼泪。
蔡道、蔡攸和他的几个庶弟已经被山贼掳掠到太行寨,将近八年的时间了,可是,这其间,也只有三个人关心过蔡道的处境。
第一个就是蔡京,蔡攸作为他的长子,他即便在家再怎么不得宠,蔡京也必须派人来和太行寨交涉,不然,蔡京让自己其他的几个儿子怎么看待自己呢。
何况,蔡攸之所以去河东路,根本原因还是蔡京当初让蔡攸去的。
第二个是曾巩,老先生年纪已大,当然不会自己来,不过,他派了自己大儿子和官家到太行寨交涉。
第三个却是蔡道没有想到的一个人——狄安。
这个家伙私自从水泊梁山上军营出来,单枪匹马准备硬闯太行寨。山寨,山寨,山贼们之所以占据这里,就是因为地势的原因,只要保守好了进山的关口,就是楚霸王项羽亲自一个人来了,也别想攻破山寨。一顿无箭头的乱箭之后,狄安也只好无奈的离去了。
赵煦如果不难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姿态请蔡道的话,他是不太愿意就此出山的。等上一两年之后,蔡道就已经年满十八岁了。
那个时候,蔡道就可以扬帆出海,傲游九州了。
探索南北美洲这件事,还是交给自己的儿孙去完成,蔡道之后的打算就是积攒下足够的实力和人口之后,驾船攻占南洋诸岛和后世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当然,倭国和高丽棒子也不能够放过。
至于大越国之类的小丑,如果大宋国彻底放弃的话,蔡道准备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就是他了。
杨畏之前的几年倾覆过几个丞相,比如和他一向交好的刘挚、比如范纯仁。这让汴梁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非常畏惧和厌恶这个阴险的家伙。
他这次陡然离京,却是在和赵煦密谈之后,而且,居然不是被贬出京城。这件事,自然有些耐人询问,钻石领自然派人在暗中一直盯着杨畏的行踪。不过,他此次出京的目的,除了赵煦和他自己之外,任何人都起不知道。
不过,杨畏之后的动作,很快就暴露出了他此行的目的——蔡道。
七色领的人很快就把消息传递给了蔡道。
看着手里面的信,蔡道站在太行寨最高峰举目四望,忍不住感叹。
八年过去了,太行寨在他的指点下,在寨主和兄弟们的努力下,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可是,汴梁城还是他当初离开时的那番风景吗?
八年过去了,蔡道究竟为太行寨、为太行山,为环绕着河东路和河中府的三条山脉带来了一些什么呢?
变化无处不再。
整个河东路、河中府以及环绕着的三条山脉以外的人,其实并不是太清楚这些地方的变化,可是,这几处地方的百姓们心中却十分明白,这样的变化究竟来自何处。
河东路和河中府的这八年,贫困的老百姓,甚至是一些中小地主们,他们的生活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元丰八年的那场大雪灾不但毁了当年的粮食收成,还耽误了元佑元年的粮食种植,第一年的雪灾就导致了大批的贫民和佃户逃离了河东路。由于郑侠的不作为,在逃荒的沿途中还是死去了不少人,而那些已经没有力气继续逃荒的老人超过八成都被冻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一些老人为了能让自己的亲人来年回到家中的时候,还有地方住,甚至是舍不得烧掉家中的木具取暖。
郑侠执政的前两年,根本就无所作为。他既是无法作为,也无力作为。连续两年粮食绝收和减产,他这个太原府知府和转运使自然当得一点都不硬气。元丰八年完全是太原府自有的储备才撑过去的。
可元佑元年,郑侠治下的河东则完全是靠着汴梁城的救济才撑过去的。
到了任期的最后一年,河东路的副转运使,太原府的判官都敢跟他对着干了,他手下的官员都对他的所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