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大家便吃完了饭,喝完了酒。
蒋雯雯见大伯娘、二伯娘和母亲杨梅珍以及大舅娘、幺舅娘在收拾桌子捡碗筷,她也赶紧去帮忙。母亲杨梅珍见了,赶紧说道:“雯儿,你坐着,你今天才到我们家,歇息一下,这有你两位伯娘和两位舅娘帮忙,快得很,别把你身上污脏了!”
两位伯娘和两位舅娘也劝道:“这没有好大个事,闺女你休息一下!”
蒋雯雯拿眼睛向田理麦求助,田理麦此时在给客人们倒茶,他走过来说道:“妈和伯娘、舅娘他们让你休息你就休息,今后还少了你做家务的时候!?”
蒋雯雯只好坐了下来。
待一切收拾完毕,爷爷似乎真是想听师傅覃老三唱歌,茶都还没有喝完,爷爷又对师傅覃三说道:“孙娃他师傅,你可以开始唱了!”
师傅覃老三说道:“行,老辈子,那我先给大家唱一则盘欹,如果有能够回答的,就跟着我一起唱!”
师傅覃老三正准备唱的时候,爷爷又把田理麦叫过去说道:“孙娃,你来跟你师傅一起唱,既然学唱山民歌,你肯定还是学了不少!”
的确如爷爷所说,自从田理麦上了州旅游学校之后,每次回上四台都要到师傅覃老三家去看看,特别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田理麦去给师傅和师娘拜年时,那就是田理麦学唱山民歌的最好时候,师傅覃老三也毫不保留,倾其所能教唱田理麦山民歌。田理麦当时想,自己从学校毕业后,从事的是旅斿讲解工作,多学些山民歌只有益处没有坏处。为此师傅还赠送给了田理麦几本古装本唱本书,如《梁山泊与祝英台》、《董永买身葬父》、《杨三春》等。由此,田理麦学了不少的山民歌。
见爷爷将田理麦叫了过去,师傅覃老三说道:“田理麦,既然你爷爷要我们唱,那我们两师徒就对唱一则盘歌,也让你爷爷他们看看,我这靠买嘴巴的‘手艺’都教给你多少了!”
“好,师傅!”田理麦答应道。
见田理麦站着,爷爷说道:“孙娃,你拿个凳子来坐着,与你师傅一起唱!”
田理麦拿了凳子来坐下。
俵妹妹孙军莉和田幺妹也走到了第一桌的旁边站着看。
蒋雯雯朝田理麦那边看了一眼,妹妹田理玉见蒋雯雯向那边张望,轻声说道:“姐姐,我们也过去听?”
“不,妹妹,我们就在这里,这里也听得清楚。”蒋雯雯说道。
田理麦一坐下,师傅覃老三就腔唱了起来:
“正月里,什么花,门前高挂?什么人,手挽手,双双转回家?”
田理麦接唱道:
“正月里,灯笼花,门前高挂;梁山泊,祝英台,双双转回家!”
师傅覃老三的歌声起得很低,但调子唱得悠扬,田理麦随着师傅覃老三起的音调,跟的也是恰到好处。
刚唱了一段,爷爷和外公就高兴异常,禁不自禁地拍起了巴掌。见爷爷和外公如此高兴,田理麦不由想起了一个词:返老还童!
师傅覃老三唱道:
“二月里,什么花,满园黄蜡?什么人,背书箱,遍游天下?”
田理麦接唱道:
“二月里,油菜花,满园黄蜡;孔夫子,背书箱,遍游天下。”
师傅覃老三和田理麦一问一答,堂屋里除了他们两人的歌声以外,显得鸦雀无声。
“三月里,什么花,满树红哒?什么人,在桃园,焚香拜把?”
“三月里,桃子花,满树红哒;刘关张,在桃园,焚看拜把。”
“四月里,什么花,须须吊下?什么人,在磨房,眼泪八洒?”
“四月里,麦子花,须须吊下;李三娘,在磨房,眼泪八洒。”
田理麦和师傅覃老三唱完这句,田幺妹在旁问道:“这李三娘是什么人,在磨房眼泪八洒的?”
田理麦笑道:“幺妹,那哥哥就给你讲一讲李三娘的故事!”田理麦说完用眼睛看着爷爷征询意见是讲一讲,还是继续唱?
在以往田理麦跟师傅覃老三学唱这则盘歌时,也不知道这“李三娘”是谁,问了师傅覃老三后,师傅覃老三讲了李三娘的故事之后,田理麦才知道的。
“孙娃,你讲讲,这李三娘的故事恐怕不只是田幺妹不知道,也许还有人也不知道呢!不过,要讲短点,别啰唆!”爷爷说道。
田理麦立即讲道,李三娘是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李三娘的出身是农家女儿,刘知远少时,家贫被充军当了马奴,在晋阳牧马时邂逅李三娘,遂生爱慕之情。于是两人便私订终身。那年李氏年纪大约十八岁,刘知远年纪已经三十八岁。婚后,李氏生下了儿子刘承佑。而刘知远此时也以军功升任河东节度使,并被封为北平王,李氏也被封为魏国夫人。后来,刘知远起兵太原,因为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
李氏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刘知远纳谏,果然因此赢得人心。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立李三娘为皇后。翌年高祖死,李三娘的儿子刘承佑继位为颖帝,尊李三娘为皇太后。
后来,颖帝在宠臣郭允明、李业的怂恿下,准备杀死枢密使杨邠和都指挥使史弘肇,入告李三娘。李三娘说:“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三娘的弟弟李业在旁说道:“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李三娘力劝无效,颖帝拂袖而去说:“何必谋于闺门”。
杨邠、史弘肇被杀后,颖帝又准备要杀死枢密使邻邺都郭威。李三娘又劝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颖帝又不听,终于迫使郭威反汉,并攻入开封,后汉灭亡。郭威入京之后,不马上称帝,以李三娘的名义发布法俞拟立湘阴公刘资为帝,在刘资本至前,请李三娘临朝。及郭威出征契丹,军士拥之以归,郭威仍尊李三娘为母。但李三娘自知大势已定,便迁居太平宫,上尊号昭圣皇太后。
听了田理麦的讲述,田幺妹还是没有听懂,便又说道:“哥哥,李三娘在磨房推磨的事好象还是没有说清楚!”
田理麦说着又说道:“这是刘知远与李三娘的一段传说!”于是田理麦又讲了起来:
相传,南北朝时期,在扒村有个李家寨,住着一位李员外,生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取名李鸿信,女儿叫做李三娘。
一日,穷困潦倒靠乞讨度日的刘知远在扒村李家寨,因贫病交加晕倒在李员外家门前。好心的李员外便收留了他,给他安排些粗活干。
后来因马棚“失火”,李三娘夜半救火从而引出了一段辛酸的爱情故事。
且说刘知远被李员外收留后,很快因他的聪明、勤劳、能干,博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欢。
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入定时分,在绣楼尚没睡下的李三娘忽然发现自家马棚红光闪闪,看似着火却又不象。李三娘便唤上丫环去看个究竟。
待到马棚一看,原来马棚并未失火,刘知远睡的正香,周围一圈红光笼罩着他。在刘知远安详的面宠上,一条筷子大小的蛇正从他的左鼻孔钻入,又从右鼻孔钻出。
李三娘心中大异,便知道刘知远不是凡人,再加上刘知远平时聪明能干,李三娘顿生爱慕之情,却又羞于明说。
这一切让丫环看的清清楚楚,于是在丫环的帮助下,李三娘和刘知远在马棚里私订了终身。良宵夜短,眨眼间已是鸡叫三遍,三娘赶忙回到绣楼。
第二天李三娘在拜见二老爹娘时,说明了缘由。李员外本来就对刘知远深怀好好感,见女儿事已至此,也没过多责备,并同意了二人的婚事。谁知,刘知远本是天子身,在拜见岳父岳母叩首时,二老竟领受不起突然就一命归西了。
这样一来,本来就对刘知远怀恨在心的李鸿信夫妇,一看两位老人下了世,怕李三娘和刘知远夫妇与自己分家产,就硬说李三娘私订终身,败坏了门风,就想方设法要害死刘知远、李三娘夫妇,但又碍于亲情,怕落下不仁不义之名,于是就把李三娘撵到麻窝担水浇麻,把刘知远赶到瓜地种瓜。
刘知远种瓜地在古阳翟通往郑、密的大山间,传说,那里时常有一红色怪兽出没,没有人敢从那里经过,人称“不过崖“。凡到郑、密的商人、小贩等,均绕道而行。
刘知远到瓜地的第三天夜晚,红色怪兽出来了,只见它浑身都是红的,好似一团火,对着刘知远扑将而来。刘知远本有一身好武艺,再说,在李三娘家也练就了训马的好功夫,他“蹭”的一跃,就骑在了怪兽背上,怪兽带着他来回跑了十八趟,直累得怪兽浑身出汗,全是血色。这个地方,后来人们叫做“溜马道”。
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汗血宝马。宝马被刘知远训服以后,据说又有仙人来指点他,告诉他如果在瓜地掘地三尺,会得到金盔金甲、银枪、铜剑三件宝物,如果刘知远投军起事,必有成就。
(未完待续。)
第三0二章 商定定亲(二)
刘知远听了仙人的话,照此而行,果然得到那些宝物。
于是,刘知远在鸡山南麓拴马古槐树下,回家与李三娘哭别,上马直奔汾州投军去了。至今,在鸡山还有一株千年古槐,据说就要当年刘知远的拴马槐。
刘知远走了,但李三娘已经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天深夜,正在磨坊推磨的李三娘忽感腹部疼痛难忍,李三娘害怕兄嫂加害娇儿,娇儿生下地之后,李三娘用嘴咬断脐带,后来人们便将其称为“咬脐郎“。李三娘叫来一直好心对待他们夫妇俩的一位老年护院人,双膝跪下托他救下儿子,老年护院人连夜便将“咬脐郎”送往汾州寻父去了。
可怜的李三娘被兄嫂相逼白天担水浇麻,晚上推磨磨面,受尽人间疾苦。为防止李三娘中途歇息,他的嫂子还专门请人做了一对尖底儿桶。一次李三娘正在担水浇麻,忽然从乔龙山窜出两只黑虎来,吓得李三娘魂不附体,丢下木桶就要逃生。可两只黑虎却完全没有加害李三娘意思,径直来到水桶边,卧下蜷起身子,使桶里水一点也没有洒出。后来,李三娘为纪念两只黑虎在乔龙山东麓建成一座虎庙,受用人间香火。时下,这一座虎庙尚存,据石碑记载曾在清康熙元年重修,并在雍正十三年,栽植柏树两株,据说现在已经有两人合抱粗壮。
李三娘白天浇麻,晚上推磨,一直受罪了十六年。而此时,刘知远已经发迹,李三娘却还是全然不知。因为常年担水在河里趟水行走,连河里石头都被李三娘踩平。据说在当地还留下了一句歇后语:“扒村河时的石头——片子货“。
有一天,已经长大成人的“咬脐郎“出外狩猎,看见一只白兔,举箭便射。负伤的白兔带箭就跑,“咬脐郎“骑着马在后面紧追不舍。后来,追到一个水井边,却见一位老妪担水,箭却扎在木桶上,他下马求箭,一看,却真的是自己的箭。最后,道破真情,母子终得相认,一家团圆。到今天,在扒村北,还有一个“玉兔窟“。一抹阳光映照着缓缓南流的扒村河,河水无语,却向人们诉说着刘知远和李三娘的在扒村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田理讲述完毕后,问田幺妹:“幺妹,这下该听明白了吧?”
田幺妹点了点头。
田理麦在讲述李三娘的故事时,爷爷就连着皱了两次眉,田理麦也清楚,爷爷是嫌田理麦讲述的太长,但田理麦的想法是,田幺妹已经是初中生了,马上要进入高中了,如果她想知道的事情不给其讲清楚,田幺妹一定会觉得遗憾的,何况李三娘也是历史上的人物!
见田幺妹满意了,师傅覃老三立即接着唱道:
“五月里,什么花,红得象霞?什么人,唱山歌,有问中答?”
田理麦接唱道:
“五月里,端阳花,红得象霞;刘三姐,唱山歌,有问必答。”
“六月里,什么花,红遍水涯?什么人,穿白袍,前去救驾?”
“六月里,芙蓉花,红遍水涯;薛仁贵,穿白袍,前去救驾。”
“七月里,什么花,披头散发?什么人,造美酒,醉坏冤家?”
“七月里,高梁花,披头散发;小杜康,造美酒,醉坏冤家。”
“八月里,什么花,红根绿芽?什么人,执单鞭,前去救驾?”
“八月里,荞子花,红根绿芽;尉迟恭,执单鞭,前去救驾。”
“九月里,什么花,黄满山崖?什么人,披黄袍,英勇潇洒?”
“九月里,黄雀花,黄满山崖;赵匡胤,披黄袍,英勇潇洒。”
“十月里,什么花,吊起根根?什么人,送寒衣,哭倒长城?”
“十月里,凌冰花,吊起根根;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长城。”
“冬月里,什么花,飘飘落下?什么人,为母亲,眼泪叭洒?”
“冬月里,大雪花,飘飘落下;小孟冲,为母亲,眼泪叭洒。”
“腊月里,什么花,家家点下?什么人,去修行,永不归家?”
“腊月里,香炉花,家家垂下;韩湘子,去修行,永不归家。”
师傅覃老三和田理麦唱完了一曲盘歌,爷爷的样子还意犹未尽,此时,父亲田禾壮试探着对爷爷说道:“爹,我看歌就不再唱了,趁细娃的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娘在这里,有些事情我想商量一下。”
“好,既然有事,歌就不唱了,待有空时间了再唱,那就先说事!”爷爷说道。
父亲田禾壮于是便问田理麦道:“麦儿,你和雯雯闺女的亲定了没有?按照规矩,要定亲的!”
“还没有,爸!”田理麦如实回答道。
“嗯,那好,麦儿,你把雯雯闺女叫过来,我们商定一下,看她是什么意见!”父亲田禾壮说道。
“这样,妹夫,干脆让他们厨房里的人都忙完之后,来堂屋里坐着,大家再商定。”大舅杨白俊说道。
“孙娃他大舅说得对,我们干脆稍微等会儿,等厨房忙完之后再商定。”爷爷说道。
没有等多少时间,在灶房屋里忙碌的母亲杨梅珍、大伯娘和二伯娘等便忙完了。
幺舅杨白荣说道:“请各位老老少少找凳子坐好,有事需要商量一下。”
待大家都在堂屋里坐好之后,幺舅杨白荣对父亲田禾壮说道:“细娃他幺姑爷,你说吧!”
父亲田禾壮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这个家庭的情况我也就不说了,反正是有什么大事小事都是指靠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和细娃的两个舅舅,这次麦儿把雯雯闺女也带回来了,看样子,她也欢喜我们家,我想,细娃们都已经两个同意了,又是自由恋爱,但有些事情还是得我们当大人的去做,刚才,我问了一下麦儿,他和雯雯闺女还没有定亲,我想,该给他们定亲了!”
爷爷说道:“孙娃们自己同意了,是该把这门亲定下来。要定亲就要上蒋家去一趟,要让蒋家闺女的父母知道这事!”
大伯、大舅都说了自己的意见。然而,唯有母亲杨梅珍一直没有说话,或许是在听各位亲戚的意见,或许是在想什么。父亲田禾壮见母亲杨梅珍没有发言,便说道:“细娃他娘,你说说吧!”
母亲杨梅珍说道:“定亲这事是没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