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简单介绍说自己来自华夏,是做古董生意的,希望司机推荐一处酒店。
司机小伙儿一听他们是华夏人,便推荐去诺丁山住酒店。诺丁山地区在伦敦西郊,靠近海德公园西北角。这地方,算是一个各国人混居的地方,充满了异国风情。而且距离白金汉宫也不算远。司机小伙儿觉得,既然初到伦敦,白金汉宫是得去看看的。
最关键的是,这里还有一处波特贝罗路市场,算是伦敦比较有名的市场。其中在周六的集市中,也有不少古玩摊位。听说他们是做古董生意的,这一点也挺合适。
十几年前,《诺丁山》这部电影还是很有名的,唐易后来也看过,想想便同意了,便让司机小伙儿往诺丁山的方向开。文佳补了一句,找一处五星级酒店,小伙儿满口答应。
在路上,唐易和小伙儿简单聊了聊。小伙儿告诉唐易,伦敦没有那种专门的古玩市场,古玩买卖主要是通过艺术品拍卖会和一些跳蚤市场,再就是大型市场里的古玩摊位,比如波特贝罗路市场,周六的古玩集市,就算是伦敦最大的“古玩市场”了。
除了波特贝罗路市场,还有小型的市场夹杂售卖古玩,不过都是零星的。“对了,在肯辛顿教堂街附近,有不少专营华夏古玩的高档店面!”小伙儿说着,突然想到了这个。
这地方,唐易有所耳闻,甚至有个专营明清官窑器的店面。不过,这里的店主都是实打实的行家,价格一向很高,而且唐易也不是为了古玩来的,暂时没打算去。
就连波特贝罗路市场,也是因为小伙儿听说他是做古玩生意的,特地提出来的。
小伙儿很热情很能聊,唐易放松了不少,聊着聊着,不由说了一句,“你长得,有点儿像塞尔比!”
塞尔比是斯诺克的一流高手,一度曾排名世界第一。斯诺克是盛行于英国的一个台球项目,爱好者欣赏者不少。很多世界顶级的高手,自然都出自英国,像塞尔比、奥沙利文等等,在英国都有大量粉丝。
唐易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斯诺克爱好者,后来忙了,玩儿的就少了,但是大型赛事有空还是会看看的。华夏,也有不少人是小丁的粉丝。
“是么?很多人这么说!我的外号也叫小丑!”小伙儿乐呵呵说道。塞尔比有个外号就是“莱彻斯特小丑”。
初到伦敦,碰上了个让人很舒服的司机,算是扫了扫旅途的疲惫。司机把他们送到了一处五星级酒店门口,唐易还多给了些小费。
两人在飞机上简单吃过午饭了,入住之后,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晚上,两人就在酒店的餐厅吃了顿西餐。这人生地不熟也有人生地不熟的好处,就在在餐厅里说话,不怕被偷听。
“这样,我们现在就好比是没头的苍蝇,想找到在这里接应林娉婷的人不可能,只能等沈松岳先生的消息。所以,没有消息之前,还是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再说。”文佳说道。
唐易点点头。心急和莽撞是两码事儿,心急可能表现却很稳当。唐易一路过来,心态仍旧急切,但是思维已经丝毫不乱了。
“如果明天上午还没有消息,我们去趟那个波特贝罗路市场。主要是这次空手而来,得给沈先生和怀特准备点儿礼物。”唐易看了看时间,当天正好是周五,算是运气不错,周六波特贝罗路市场有古玩摊点出现。
文佳笑道,“你去古玩市场,碰到好东西,舍得送?”
“看情况吧,若是珍品,可能不舍得送。如果实在遇不到合适的东西,就买些红酒一类的正常礼品送吧。”唐易接口道。
这个市场,距离他们入住的酒店不远。本来听说一早就会有人出摊,不过唐易和文佳也没太刻意,九点钟出门,提前问了酒店服务员怎么走,步行到了市场。
这个市场有好几条街,肯定不算个古玩市场,生活气息很浓郁,各种商品和旧货都有,还有卖咖啡甜点的。周六人来人往,还真是挺热闹。
刚进入市场,是一些服装店和售卖纪念品的店铺,唐易和文佳自然没有去多看,直接走了过去。
前行不远,出现了一条小街,两边是不高的楼房,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小街上,楼房前,就是撑起小棚的各式各样的摊点了。
第1118章 金云翘传
既然是小街,那就很窄,人又多,唐易走过去,还真就看到了有的摊位上有华夏的瓷器。走的时候得小心点儿,冷不伶仃被挤一下子,说不定就能把摊子前的瓷器给踢翻了。
唐易发现,不少摊位虽然不大,但是东西摆放得基本都井井有条,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虽说有不少古董摊点,但是陈列华夏艺术品的却不多,比如唐易看到的那个摊点,华夏的瓷器多是民国普品和几十年前的工艺品,意思不算很大。
古董相机,古董电话,古董奖杯,这些“古董”,自然和唐易心目中的古玩不一样。再就是还有些老旧的明信片,报纸,地图,虽说有的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个收藏门类唐易基本上也不涉猎。
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卖首饰的摊子,项链,戒指,耳钉,红宝石绿宝石蜜蜡琥珀都有,唐易扫了扫,基本都是真品,个别也有几十上百年的老东西。唐易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
文佳倒是对一些金银器有点儿兴趣,主要是有些早期的宗教制品,值得研究。
走了一会儿,唐易感觉有点儿小累,此时停在了一个书摊面前。这个书摊上,基本也都是老书,英文和拉丁文为主。英文的,唐易倒是能看懂几本,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至于拉丁文的,他根本看不懂。
“华夏?倭国?”摊主是个微胖的老太太,金色短发,还带着个眼镜,一脸和善的样子,用英语问道。
“华夏。”唐易点点头,“英文书,我很难看懂。”
“有华夏的书!”老太太从身后的一个小木箱里,拿出了四五本书。
人家这么热情,唐易也不好拒绝,接过来看了看,有民国时期的诗集,有介绍京剧和杂技的老书,还有一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园林建筑图册。
这些,唐易都不太感兴趣。不过,最底下一本,居然是锦面的厚书封,书封上没有文字。
盯着锦面的厚书封看了看,唐易眼神一变,随后便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里面,是一本线装刻本的书。封面上印着四个楷体字:金云翘传。还有“青心才人编次”。只说是“编次”,那就不是作者。
这是清早期的刻本,很厚,二十回,全本。唐易翻了翻,印刷还算不错。这个锦面的书封,显然是后来加上的,看来对这本书比较重视。
这青心才人编的《金云翘传》版本,唐易有所耳闻。明末清初的历史中,记载过这本书。这是一本小说。但是清末以来,在华夏国内,学界却一直没有发现过清代刻本。就连研究小说史著称的鲁迅先生,也从未提起过这本书。
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学者东渡倭国,居然在倭国内阁文库发现了这本书。所以有人认为,这本书国内应该找不到了。不过,近年来民间却又被发现过,一时引起了一些关注。
不管怎么说,这个版本的《金云翘传》,的确是很少见的。现在,居然出现在了英国,也不能不让唐易感到惊奇。
这本书虽然少见,但是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因为主人公王翠翘,在明代嘉靖年间,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她是个青楼女子,又嫁给了一个海盗,一听就知道里面的事儿很多。
同时,有个越南诗人叫阮攸,根据这本书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成为越南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英国老太太见唐易看得仔细,笑着说道,“这本书包装得很漂亮,喜欢么?”
唐易也笑了笑,“多少钱?”
“这本书本来就应该是华夏来的,是我先生早些年无意中买来的,我也看不懂。你要是喜欢,就给五十英镑好了!”
五十英镑,四百多块钱,就算单买一本清代品相完好的普通刻本也不亏,老太太又很和善,唐易不好意思再讲了,毫不犹豫地掏出钱付了账。
老太太还找出一个合适的牛皮纸袋,帮唐易装上了,一边装还一边问,“其他的华夏的书,不需要了?”
“不了,谢谢!”
两人离开了这个摊子,文佳才问道,“这本书说什么的?”
“我只是听说过,还真没看过。不过故事的主人公王翠翘,在明代历史中的记载,我倒是知道。她可是青楼中花魁式的人物,后来嫁给了一个叫徐海的海盗。”
文佳一听,起了兴致,“噢?快讲讲。”
“这个徐海,可不是一般人,要不然王翠翘也不会嫁给他。”唐易笑笑,便大体给文佳说了说。
徐海这个人,原来当过和尚,不过此人身份是个和尚,骨子里其实欲念很强。后来按捺不住,跟他着叔叔去开始海上走私的买卖。
一开始徐氏叔侄不是很顺,干了几票,却不是遇上风暴就是碰上明军,血本无归。所谓的走私,就是和倭寇做买卖,欠了倭寇的钱,徐海被他叔叔留给倭寇当了人质。
徐海还真是不简单,居然就此和倭寇混熟了。最后不走私了,干脆勾结倭寇烧杀抢掠,成了职业海盗。
王翠翘和徐海相识的说法很多,有说先嫁给徐海旧相识罗龙文、后改嫁徐海的,有说是被徐海直接掳走的,总之不管怎么样,她原先是个青楼女子,最后却一直跟定徐海在海上漂泊。
青楼女子也有高下之分,王翠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很有才学。跟了徐海之后,她还出过不少主意。徐海似乎也很有海上作战的天赋。他还真就混了起来,竟然组建起了一支数万人的海盗队伍。这是什么概念?明代有的地区的一个县,还没有这么多人呢!
徐海勾结倭寇,抢劫同胞,说穿了比倭寇还可耻可恨,不过王翠翘却一直坚定不移地跟着他。
嘉靖年间,剿灭海盗的重任,自然是由镇守东南的胡宗宪先生来承担,当然了,他还有一个很牛逼的幕僚,叫做徐渭,徐文长。
胡宗宪率军和徐海打了几次,发现想剿灭难度太大了!这时候,徐渭,发现了徐海身边,有个叫王翠翘的女人。
第1119章 细思恐极
怎么回事儿呢?
既然打起来这么费力,胡宗宪就派人去招降,而且在招降同时,使用了反间计,离间了徐海的两个同伙,一个叫陈东,一个叫麻叶。三人被拆伙,分散了力量。
分散这个海盗团伙的力量之后,胡宗宪就要开始单独灭掉徐海了。不过,胡大人向来喜欢玩阴的,他又派人给徐海送去一封招降的书信。
很快,徐海回信了,里面说了很多,但基本是废话。简单来说,就是胡大人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还想,这个,再抢几年。
这封信,胡宗宪看过之后,没什么太特别的感觉。他自己也知道,什么招降,招过来照样得干掉!不过徐海不上当,是有些小郁闷。这时候,徐渭正好过来了,也拿起这封回信看了。
“奇怪!”这是大才子大画家徐渭先生对这封信的定语。
奇怪?这封信用词准确,言辞得体,把废话说得彬彬有礼,怎么会奇怪?
所以胡宗宪有些不解。
正因为是这样才奇怪,因为徐海是个海盗。一个海盗,怎么能写出这么规范的一封回信呢?
在徐渭的反问之下,胡宗宪终于明白了:徐海这厮身边有高人啊!
查了查,这个人,居然是她老婆王翠翘。出身富贵之家,却因变故沦落风尘,一代名妓,才色双绝。徐海海盗集团当中的“文书”,都是王翠翘写的,这整个一“内阁”啊。
胡宗宪还打听到,徐海对王翠翘非常娇宠,不仅锦衣玉食地伺候着,而且海盗集团的发展大计,也常听取王翠翘的意见。
据说,胡宗宪一开始很头疼,这特么有点儿如虎添翼的意思。不过徐渭反而很开心,“破徐海,在王翠翘!”
女人,始终摆脱不了女人的天性。比如爱美,比如渴望稳定。
胡宗宪眼前一亮,徐渭随即亮出了计谋。
招降不是不成么?加码!送礼,送金银珠宝,送首饰化妆品!招降团队中加一个老妈子,专门私劝王翠翘!
“徐夫人啊,海盗虽然一时风光,但毕竟是个高危职业啊,哪天翻船了,这眼前的荣华眨眼就没了!而且还一直背负骂名。胡宗宪大人是很有诚意的,只要徐老大归顺,必定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你顺便再弄个诰命夫人,衣锦还乡,这又是何等风光啊?”
原话当然不可能这样,就这个意思。
总之,王翠翘心动了,她经历过家破人亡身陷青楼,又深爱着徐海,对于安居乐业相夫教子的渴望,甚至要大于一般人。之所以跟着徐海在海上漂泊,是因为没得选。
嗯,之前没得选,现在来机会了,劝你家老公投降吧!
在王翠翘的作用了,徐海心动了。原先的两个同伙,陈东和麻叶,虽然分散了,但毕竟有同伙的底子。王翠翘却怂恿徐海设计先把这两人抓了,献给了胡宗宪。
就从这一点来看,两人应该是真心的。爱情面前,都有点儿犯傻了。先把同伙干了,这是自绝后路啊!要不然,即便投降了,这俩货在海上还闹腾着,胡宗宪未必会把徐海怎么样,因为还有利用价值,而且胡大人还有顾忌。
无路可退。最终,徐海进入浙省沿海的平湖城,请降胡宗宪。
不过,徐海还不至于太傻,他投降的时候,是带齐了全部人马的,他只带着一部分人入城受降,胡宗宪接受之后,他又退出城外,率领手下在附近屯扎。
这算是一种考验,考验的是胡宗宪的诚意。
但实际上,却考验出了胡宗宪的狡诈。他明面儿上不断安抚徐海,暗中却迅速调集兵力,调兵完成之后,还管什么你投降不投降,直接进行围歼!
更有意思的是,胡宗宪围歼徐海的主力队伍,是被徐海出卖的原同伙陈东率领的。
徐海激战之后跑出了包围圈,不过中途负伤了。胡宗宪自然要猛追穷寇。徐海的结果是投水而亡。
临死前,他大声喊道:
翠翘误我!
听起来很悲愤,不过,她帮你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呢?你干的本来就是祸国殃民的勾当,这归宿,其实是早已注定的。
其实,王翠翘根本想不到会是这样,她本是为了徐海和家庭的啊!徐海死后,她一弱女子,被俘了。
“接下来的事儿,我是看的野史,不如前面这些事儿能有所佐证。”唐易说到这里,又笑着对文佳说道。
“我就当个故事听,管他正史野史。”文佳道,“后来怎么着了?谁把王翠翘收了?”
据说,王翠翘被俘,曾经向胡宗宪求情,要求安葬徐海。胡宗宪当然不同意,这剿灭大海盗头子,本是一功,给安葬了算哪门子道理?
王翠翘给徐海留下一句“杀降有违天道,不得好死”便自尽了,临死前,她也痛哭喊道:
明山,是我负了你!(注:徐海号明山,之前还是明山和尚。)
胡宗宪确实没得好死。主要是因为他的靠山是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后来严党一倒,他跟着遭了秧,虽然有过缓和,但他还是死在了牢里,和徐海、王翠翘死的方式一样:自尽。临死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