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哈哈大笑,“是啊,原来就藏在四壁之中!”

    接着,唐易用铲子轻敲洞内四壁,果然声音有点儿中空的感觉。

    而将洞内四壁的青砖一块块拆下之后,里面露出了木板!

    木板很容易就被抽了出来,原来,四壁内侧,也各有一个洞,里面各有一个木盒!

    唐易和文佳先动手把四个木盒拿了出来。拿出来之后,唐易又往洞里审视了一下,确定看不到宝光之后,这才去细看这四个木盒。

    木盒外面都刷了重漆,看不出什么木料。不过,估计也不是什么好木料,因为放到下面,重点是防止腐烂,好木料是不会舍得刷重漆的。

    两人各抱着两个木盒,离开厨房,来到正房厅内。

    这四个木盒,有大有小,差别很大。最大的,有将近三十厘米高,底边也得二十厘米,最小的,是一个十厘米见方的小扁盒。

    还有一个长方形书本大小的扁盒,一个比眼镜盒略长的长方盒。

    “先看最大的!”唐易直接打开了最大的木盒。这个木盒上面有个简易的铜扣,开扣直接就能掀开。

第803章 雍正珐琅

    打开之后,里面居然是一个很精致的棉布包。棉布包上,还是墨蓝色的缠枝花纹,乍一看,有点儿青花瓷的感觉。

    再打开棉布包,里面还真就是一件瓷器。

    盒子虽然大,但大部分被棉布包给充盈了,这件瓷器却十分小巧精致。屋里光线虽暗,但是仍然挡不住釉面的流光溢彩!

    “珐琅彩合家欢赏瓶!”唐易忍不住低呼一声!

    珐琅彩瓷器,前面说过多次,只有清代康雍乾三朝才有,都是宫廷御用器,传世极少,无比珍贵。文佳自然也知道这个名头,目光登时也收紧了。

    唐易立即稳稳地翻了翻底,蓝彩料“雍正年制”四字宋体款端正清晰。

    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成化斗彩,雍正珐琅彩。

    “就这一件,买上十个这样的四合院,都绰绰有余!”唐易很快就判定,这件合家欢珐琅彩赏瓶,是雍正朝宫廷真品无疑!

    “卧槽!”文佳咋舌,“他给一个小三儿,留了这么好的东西?!”

    “恐怕,不只是留给她的。”唐易若有所思。

    康熙末年烧制珐琅彩之初,这珐琅颜料是要从欧洲进口的,后来雍正即位,专门拿出钱来攻关珐琅颜料,不仅成了,而且还有所发展,颜色种类更为丰富。

    颜料尚且如此不惜工本,制作就更不用说了,内务府造办处有一个珐琅作,收到瓷都烧成的白瓷胎之后,再由宫廷画家画图,书法和款印也由顶级高手专门负责,然后二次烧制。

    一件珐琅彩,烧成要历经数月,而且成功率极低。

    “不只是留给她?”文佳想了一会儿,才问了一句,“你是说,要留在华夏?”

    “对,既然他举家经由港岛去往海外,如果带走,这东西,就离开了华夏!就算他是有名的收藏家,这样的极品,我看恐怕也仅此一件。看来,说他是民族实业家,倒也真是不虚,这份儿保藏心就值得称道。”

    “照此看来,他肯定是带走了一些东西,比如那对嘉靖仿成化的斗彩花石杯,但是,带走的东西,是有所选择的,如果这对杯子是成化本朝的,恐怕也不会带走。”

    “他的藏品定然不少,既然他不太可能把全部藏品都带到海外,而且也没听说历史上有过他捐赠藏品的事儿,那就会留下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数量绝对不会只靠四个木盒就能装了。当然,他也不可能全部留给古琴,什么故友挚交,师长学生,恐怕都有嘱托。”

    唐易就此简单分析了一下。

    “嗯。”文佳点点头,看着赏瓶上的图案,“合家欢,有意思。一个被包养的风尘女子,怎么会享受到‘合家欢’?”

    “正是因为享受不到,所以才用这件赏瓶来弥补。”唐易接口道,“这用鸡的题材来表达合家欢的意味,台岛故宫有一件类似的。综合雍正朝的瓷器来看,四爷还真是挺喜欢讨彩头的动物题材,什么鹿啊,羊啊,鸡啊的!”

    其实不光是雍正,古人在动物上寄托美好寓意是一个悠久的传统,比如鹿通禄,羊通祥,鸡通吉。

    这赏瓶上的图,是一雄一雌两只鸡,状态的确也很合,很欢。

    白如雪、薄如纸的白瓷底子上,加上细腻艳丽有质感的珐琅彩绘,的确是很漂亮,这种漂亮不亲身观摩一下,不太好形容。

    清三代珐琅彩不容易见,即便是在各大博物馆。大部分是没有的,即便有的,也不是随时展出。不过,只要有机会,能看一定要看看,真的很令人震撼。

    赏瓶上,一只冠羽艳丽的雄鸡,正立于山石之上,侧首回顾。而雌鸡,则在花草之间悠然觅食,周围还衬以富贵牡丹,整体构图很精致,色彩鲜亮之中却又透出柔和之感。

    这瓶子拿在手里,大笑很适合赏玩。唐易翻来覆去,爱不释手。

    看着看着,他竟忍不住大声喊道:“我终于收藏了一件雍正珐琅彩!”

    成窑斗彩天字罐,雍正珐琅彩赏瓶,只凭这两件瓷器,个头都不大的瓷器,就足以傲视华夏收藏界!

    “卧槽!”文佳立即说道,“你小点儿声,这四合院隔音效果一般,别看关门闭户的,仔细听隔壁就能听到。”

    唐易也意识到自己一时失态,而且现在也不是沉醉欣赏的时候,接着便立即重新将赏瓶装进了蓝碎花棉布包,又放进了木盒。

    “下一个看看这个吧!”文佳顺势拿起了那个比书本略大的木盒,“看这大小,难不成是古籍善本?”

    唐易比量了一下,“好像比一般的书本要大一些!”

    文佳不再多说,就势打开了。原来,里面是一本册页!

    册页这东西,在书画装裱形式中,可算是最方便的,既方便看,又方便保存。不过,既然是册页,那么尺幅就不大,都是书画小品。

    册页这种装裱形式,历史不算长,起源最早只能追到唐代。最开始,是为了解决长卷看起来不方便,有人就采用了很粗暴的办法,把长卷切开,分成一页页的,单独装裱。

    但是,这样似乎又有点儿散乱了,且不方便保存。于是,就又模仿书籍的样子,再装裱成册。

    所以,册页一开始,是叫页册。

    后来,这个办法在书画收藏者中开始使用,特别是把大小差不多的书画小品分门别类,成集收藏,相当不错。

    明清时期,册页已经颇为盛行了。不得不说,书画小品很容易散失,就是因为这种保存方式,使得明清年间留存了不少唐宋以来的书画小品。

    明清时候,册页盛行成了一种时尚,就又出现了一种新情况,那就是书画家们开始先装裱好一本册页,然后直接再上面题字作画。

    木盒里的这本册页,就是这种情况。

    封面上的题白处,是行云流水般的行楷:自赏十八仕女图。

    “还是你看吧!”文佳将这本册页递给了唐易。唐易紧紧盯着册页,眼中又似有惊喜出现。

    “你不会没翻开就知道是谁的作品了吧?”文佳抬高了声音。

    “那当然不可能,不过,这本册页是明代的。”唐易说着,就把册页翻开了。

第804章 白虎其人

    翻开后,这扉页上,居然是一首五言律诗,有落款有印章。

    这下子,文佳也看明白了。

    “唐寅唐伯虎!”

    “果然是唐伯虎,明代若论画仕女,恐怕无人出唐寅之右!”唐易并没有太多惊讶。之前看到《自赏十八仕女》,又看出册页是明代的,心中已有了计较。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唐寅这样的人,还会自己留下一册仕女图欣赏,而且弄得还挺正式的,好像是一个很重要的随身物件,却又不曾听说过题在扉页的这首诗:

    难放惜花心,仕女十八魂。墨痕连未干,笔力浅又深。不解仕中意,非是心上人。多言了无益,一册安我身。

    这首五言律师,写得比较白,又似乎含着那么点儿玩味的意思。这倒是符合唐伯虎作诗的风格,诸如“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样的。

    这本册页是唐伯虎留下自赏的,也是先制作好册页然后再题诗作画的。里面透出的意思,表面上看是怀揣仕女图聊以**,但又兴起对“仕”的理解,表达了失意之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虽然和唐伯虎的经历有所契合,但是其中有关仕女的角度,又似乎别有深意。

    实际上,关于唐伯虎这个人,传说和故事的流传程度,远远大于经得起考究的史料。什么三笑点秋香,八个老婆,风流不羁,其实他根本没这么爽,一生中所遭遇的不幸与挫折,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

    不过,正是这些不幸与挫折,才促成了他在诗文书画方面的巨大艺术成就。

    唐伯虎十九岁结婚,二十五岁父亲去世,接下来的两年内,母亲、老婆、儿子、妹妹,全部去世,只剩下一个弟弟相依为命。家境也就此衰落,其实原来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但衰落却是真衰,基本踏入贫民行列。

    光凭这一点,一般人就不容易顶得住。二十六岁的唐伯虎,白头发就已经不少了。他写过《白发诗》,确是如此。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点,因为家中遭此变故,唐伯虎竟然以为自己是“白虎”,扫把星一个,接着把名字给改了!本来是唐寅字伯虎,这下子,他直接改成了唐寅字白虎。

    唐白虎!

    其实他以后一直都这么叫,终生未用唐伯虎。

    这扉页题诗的落款,是“苏台唐寅题并画”,下面有两方印章,第一方印章,就是“唐白虎”!

    苏台,姑苏台。唐伯虎是南直隶苏州吴县人,作品当中经常留有“苏台唐寅”的提法。

    而印章中的“唐白虎”清清楚楚,断然不是“唐伯虎”。

    只要是唐寅二十六岁以后的作品,无论是题款还是印章,都不可能出现“伯虎”,所以只要有,定然是赝品无疑。

    下面一方印章,则是“南京解元”。

    唐伯虎的确是乡试中的解元。本来,从家人丧失的阴霾中走出,参加科举,算是让他燃起了新的希望,而且第一道坎儿也算顺利迈过了。

    当时,他是在好友祝枝山的劝说下,开始准备科举考试。天才就是天才,这个没法儿比,二十九岁,唐寅在应天府乡试中夺魁,一举成为解元。

    这也过了几年的时间了,此时丧失家人之痛也舒缓了不少。唐伯虎又开始踌躇满志起来。

    他的目标:连中三元!

    这在他写的《领解元后谢主司》一诗中也能看出来。其中有一句“红绫敢望明年饼”。明年,就是会试了,他要冲着会元而去!中了会元的人,自然要进殿试,又有谁不想在殿试中再夺状元呢?

    不过,他也就只是迈过了这第一道坎儿。会试中,比落榜更加沉重的打击又来了!

    那是一个春天,三十岁的唐伯虎意气风发,进京参加会试。这一年的会试有点儿不同,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主持会试。这个人学识渊博,出的题很难很刁钻。尤其是有一道“问策题”,是从一本冷僻的古书《退斋记》里弄出来的。

    这道题让大部分参加会试的学子叫苦连天。结果呢,唐伯虎却答得很好。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没事儿。但是,还有一个人也答出来了!这个人叫徐经,是个富二代,两人是同坐一条船来京城考试的,而且到了京城,还住在一起。

    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有骄奢淫逸的毛病,但是徐经有。就说进京考试吧,他特么还带了六个戏子,出门上街,也是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这是考试来了还是显摆来了?

    显摆是没有好处滴。学子们嫉妒,朝廷官员也记住了。还有就是,考完了之后,徐经还到处嚷嚷“可中大魁”。唐伯虎此时也有点儿飘飘然了,跟着徐经四处走动,其中,就去过主考官程敏政的家里,而且他的口气自然比徐经还大,不是“可中大魁”,而是“状元”!

    不出事儿是不可能的。

    在一个叫华昶的言官的带动下,一批言官纷纷出手,主题基本就是程敏政泄题了。最后,程敏政、徐经、唐伯虎,都被下狱了。最要命的是,徐经招供了,说买通了程敏政的心腹,弄来了试题,而且还给过唐伯虎。

    就这样,唐伯虎在经历家人丧失之痛之后努力奋发的新的人生目标,就此破灭。这个华昶,后来戏文中,还被编排成了“华太师”。其实他只不过是个给事中,七品小官儿,和太师差大了。

    这个时候,唐伯虎的第二个老婆也跑路了。

    被放出来之后,唐伯虎的状态可想而知,他从此开始卖画为生,而且放浪形骸,有点儿疯子的感觉了。

    不过,他还有唯一的精神安慰。这个精神安慰,是个红颜知己,也算是他心中的第三任妻子,名叫沈九娘。

    沈九娘的身份,和古琴的身份,是一样的。

    沈九娘是一个名妓,生就美貌,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然了,唐伯虎是在青楼中认识她的。

    名妓和一般的妓女总是有那么点儿不同,沈九娘对唐伯虎应该是真心爱慕,唐伯虎经常在青楼作画,沈九娘在一旁伺候得很周到,什么磨墨洗砚,铺纸调色,专业而又体贴。

第805章 十八一人

    就是在这个阶段,唐伯虎的画艺精进,特别是人物画。而且很多仕女和美女图,神态和动作,恐怕都是从沈九娘身上得来的。

    如果说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唐伯虎艺术成就的基础,那么沈九娘则为唐伯虎的艺术成就平添了诸多风韵。

    此时,唐易和文佳已经翻开了册页,的确是十八幅仕女图,每一幅图上,都有一方印章,一样的印章:

    唐寅私印。

    前面题诗的印章,是“唐白虎”和“南京解元”,这其实暗含了唐伯虎两段人生经历。这方“唐寅私印”,落在仕女图上,自然也有其中的意味。

    每一幅仕女图上的仕女,服饰不同,而且每一幅仕女图上,都配有不同的一种花儿,和仕女相互映衬,形成了特定的情趣。

    比如牡丹花背景中的仕女,右手持画扇,左手擎牡丹,有无限眷恋之意。

    比如兰花背景中的仕女,深坐蹙蛾眉,对花似在轻语,则透出一种怨念。

    但是,十八幅仕女图中,所有仕女的脸,却都是一样的。

    清秀雅致,却不失光彩。如贴波绿叶中袅袅出水的芙蓉,又如春风十里中迎风微摆的桃花。

    沈九娘!

    这张脸,是沈九娘的脸!唐易心中断然道,思绪也弥漫开来。

    只是可惜,唐伯虎这最后的精神安慰,却在唐伯虎四十岁冒头、正当壮年的时候,也就此没了。

    唐伯虎进京赶考,春风得意,是在一个春天。而沈九娘病入膏肓,即将撒手人寰离开唐伯虎,是在一个冬天。

    如花儿般凋零。

    据说,临终前沈九娘还不忘嘱咐唐伯虎,现在,你所有的路都走不通了,但是成为一代书画大家,千古流芳,却仍能实现!

    唐伯虎潸然泪下。好吧,他哭没哭唐易当然不知道,唐易只是觉得他应该哭。

    在人生最灰暗的阶段,在人生最孤独的阶段,在人生最失意的阶段,有这么一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人,用尽全力爱着他,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不辞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