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之代有《秘记》,云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太宗密召李淳风以询其事,淳风对曰:“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
帝曰:“求而杀之如何。”
淳风曰:“天之所命,不可废也。王者不死,虽求恐不可得。且据占已长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壮严毒,杀之为血仇,即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此文摘自《朝野佥载》。0
第695章 选择
李世民最终采纳了李淳风的建议。
于是,在后宫一角战栗的武则天得活了。
事实上,皇帝的恐惧并未到此为止。
贞观年间,有大将李君羡,原籍河北武安,被封为武连郡公,又出任左武卫将军,守卫玄武门。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李君羡跟皇帝所厌恶的“武”字太有缘分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一幕出现在这天晚上。
李世民在宫内宴请他的武将,行酒令时,叫大家各自报出自己的小名,轮到李君羡,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子……”
众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
但李世民心里紧了一下,当然没流露出来,而是打趣。
“李君羡,你是何样的女子啊,如此勇猛?”
夜宴散了,众武将告别皇帝,李君羡也走了,他还要去玄武门值夜班。
在偌大的皇宫中,李世民难以入睡。
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李君羡给处死了。
直到武则天时期,女皇得知原委,叹息良久,下令给李君羡平反。
接着说李淳风。
当时他非常受李世民信任。皇
帝病危时,令淳风入见。
后者流泪无言。
皇帝问,对道:“陛下今晚当驾崩!”
李世民道:“生死由命,有什么可忧伤的?”
在李世民死的当晚,他被留宿宫中。
这是极大的信任。
李淳风是陕西岐州人,小时就聪颖秀彻,博览群书,尤精天文、历算和占卜学。
早年有过漫游经历,曾在浙江天台山学道,得高人秘传。
入仕途后,贞观十五年,任太史丞,掌管天象与历算。
七年后转为太史令。
按我们现在的看法,精通天象的他是这个地球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比欧洲早了千年。
李淳风最大的名头,是华夏古代最著名的预言家,著有《推背图》。
该书被认为是古华夏最神奇的预言书,据说很多都灵验了。
在匪夷所思的同时,令人不寒而栗。
李淳风写作《推背图》,大约还是受到那个风雨交加的黑夜的启发。
在那个夜里,他被皇帝传去询问关于“武女代唐”的事情。
在说服了皇帝不要轻易捕杀身边姓武的女子后,也深感武女祸国之乱象,于是突然想写一部关于后世的预言书。
关于此书的写作过程,我们不得而知,按史上零星记载,只知道那段时间他一直把自己关在秘室,直到有一天好友袁天纲闯进来,在他后背上推了一下,说:“别预测了,天机不可泄漏!”
他才打住。
这时候,已预测到近两千年之后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推背图》共有60卦,每卦一幅图象,每幅图象旁是神秘玄奥的四言谶语,并配以进一步解释的七言诗。
除了首尾外,共有58卦预言。
到了明末,名士金圣叹对《推背图》进行解读,该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此前,有人认为这是部伪书,但实际上,早在《宋书》“艺文志”中就有关于此书的记载了。
而金圣叹批注也没什么问题,是一段史实。
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推背图》在元朝以前就已存在。
当然,由于书中涉及朝代兴衰,所以在后世被列为**。
这就是关于这武则天时代的秘闻。
秦风想到了这里,心中也清楚。
如果说唐朝最有可能有传承的帝王墓,那么就只有武则天的帝王墓了。
这也是秦风的第二个选择。
而最后一个坟墓,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身边有着一个人,比朱元璋还出名。
那就是刘伯温。
这个人就不用多说了。
秦风心中也清楚,刘伯温这三个字,在风水界中也是大名鼎鼎的。
风水界中传闻,此人的传承,送入了朱元璋之墓。
华夏三个帝王。
其帝王之墓,是秦风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以及历史文献记载所推测出来的。
而这个三个帝王之墓,最有可能拥有传承的,那就是武则天之墓。
“一代女王,三寻长生,统战天下,无字而立。”
“先去找找这一代女皇的坟墓试试吧。”
选择出了三个目标。
秦风将第一个目标定在了武则天之墓。
订好了目标。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开始追寻踪迹。
一代女王之墓,传承上千年的时间。
却一直没有被发现。
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华夏大地上,拥有者无数的帝王规格之墓。
在风水界中,臣位将军,官居一品,乃至皇亲国戚王爷,其身后坟墓,都可以称之为帝王之墓。
华夏历史上的帝王规格之墓,所以才数不胜数。
当然,真正的帝王之墓不多。
秦风锁定的这三个,是最有可能有传承的。
而这三个帝王墓之中,最有可能有传承的,那就是武则天之墓了。
接下来的时间。
秦风就开始搜索关于武则天之墓的信息。
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给人留下了无数谜团。
乾陵,这座气势宏伟的地下皇陵,是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长眠之地。
数百年来,周围的陵墓都被盗墓贼洗劫,然而乾陵却使他们望而生畏。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十七人之多。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四十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忠诚的士兵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秦风心中清楚,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这里面肯定是故事的。
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七十六公里,修建于公元六八四年,历经二十三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山”。
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
风水界在唐时就有传闻,梁山有利于女主。
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
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
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吨!
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4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
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
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
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如此丰厚的宝藏使得乾陵吸引着职业盗墓者、封疆大吏、土匪、军阀,甚至是农民起义军,纷纷抄着铁锹、锄头前来刨上几下。
从武则天躺进乾陵的刻,梁山就没消停过。
第一个光顾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
这位盐贩子率领六十万大军攻进长安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待土匪瘾过足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
这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
这个消息就是在暗示黄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侧。
黄巢大喜,立即调出四十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
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
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以此留下了四十米深的“黄巢沟”。
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
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
这位自称是书生的黄巢愚蠢之极,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唐朝皇帝故意将修建产生的碎石,埋在离墓道口三百多米远的地方。
也就是说,他挖错了方向。
向乾陵伸出罪恶之手的第二个人,是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
此人似乎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
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十七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
但他的理想在此破灭。
和黄巢一样,他也兴动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
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
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
最危险的是第三次,这次出动的不是四十万大军,而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锄头、铁锹,而是开山劈石如切菜的机枪大炮。
主谋就是民、国时期的gmd将军孙连仲。
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演、习作幌子。
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
七个陕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
其他人哪里还敢再向前,大喊着跑了出来,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最后一劫。
这就是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的巨大事件。
秦风心中清楚,目前的情况就是,武则天之墓就在那里。
但是世人就是挖不出来。
在风水界中,也有着相关的传闻。
传闻武则天有无上境界高手护佑。
生前为其夺龙位。
死后为其护长生。
这也是秦风为什么说武则天之墓是最有可能拥有传承的帝王之墓。
风水界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帝王墓对于任何一个风水修士都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历史上诸多被挖掘的帝王墓,其实十有八、九,背后都是有风水修士的影子。
真当普通人能够挖掘帝王墓。
那也不会出现四十万士兵挖,都挖不出来的事情了。
没有风水修士,根本就别想帝王墓。
别说帝王墓了,就算是一般规格的古墓,只要拥有风水修士布置,普通人都无法染指。
想要染指帝王墓,其风水修士的修为境界,绝对不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风水界中,曾经就有高手去尝试过,挖掘武则天之墓。
而结局自然只有一个。
那就是失败了。
而且,失败的后果还十分严重。
挖掘武则天之墓的风水修士,极少有还生的,大部分风水修士的结局,就是一个死字。
就算有一些侥幸活下来,对于这事,也是只字不提。
而此刻。
秦风将目标定在这里。
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然,秦风的内心之中,此刻还是有着一些激动的。
换做以前,秦风肯定不会去触碰这个炸弹。
但是现在。
修为境界达到了传奇后期境界。
而且加上传承断层的原因。
才造成秦风现在的选择。
图书馆中,秦风一点点的阅读自己收集起来的历史文献。
同时也回忆自己脑海中,关于武则天之墓的一些信息。
时间缓缓的过去。
收敛起来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秦风也在渐渐的整理之中。
足足一整天的时间,在图书馆即将关门的时候……
第696章 夜市
秦风猛然的站起神来。
双眸之中闪烁出一丝精湛的光芒。
将历史文献放回原地。
直接走出了图书馆。
秦风要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
信息基本上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去准备一番。
探寻武则天之墓可不是简单的探寻古墓。
抛开这风水传闻的武则天不说,仅仅是这帝王规格的千年古墓,就足够普通风水修士吃一壶了。
秦风虽然已经踏入了传奇后期境界。
但是并没有自大到能够随便搞定武则天之墓。
要知道那无字碑,以及帝王碑,都不是简单的东西。
从图书馆出来。
天色已经显得黯淡下来。
此刻,正值傍晚时分。
说的准确一点就是晚饭时候。
所以,京大之中,来来往往的都是学生。
这时代,还不像后世那般,外卖满天飞。
想吃饭。自个儿亲自走。
秦风出了校门,随意的吃了点东西。
回到了住处。
简单的洗漱了一番。
开始去准备东西。
一些普通的风水道具,都是需要必备的。
武则天之墓不同于寻常的帝王之墓。
最有可能拥有传承的千年帝王古墓。
里面必然是危机重重。
历史文献之中,记载着太多的悬疑了。
历史上,有着那么多次劫难,而武则天之墓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安然渡过。
京市,华夏的都城。
位于环湖路集邮大楼的对面南湖湖畔,每天凌晨三点开始,这里就会慢慢聚集一批挑着马灯,在路边摆摊的小商贩。
这些人,被当地人称之为“罗汉”,这也就是后来一批最早从事古玩行业的先驱者。
而南湖湖畔可以说是京市最早形成的一个古玩市场,虽然到了后来,琉璃厂的形成,让这里萧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