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拿dec来讲吧,操作系统unix和编程语言c就是在其小型机pdp11上研发出来的,可见这些产品的应用范围了,由此带来的用户操作习惯、旧版本软件和数据迁移等等成本上的考量,都是企业决策者们思前想后的关键点。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业界几大巨头拼命争抢的这块蛋糕,属于数据处理的应用领域,其历史几乎随着计算机发明就开始了,老牌计算机公司在时代上有着先发的优势。
除此之外,图形图像处理之类的应用领域,就属于比较新的范畴了,大家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纵然有些老本也十分有限,正适合方圆电脑公司这样的后来者抢占。
事实也是如此,方圆图形工作站目前占据了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剩下的部分则由硅谷图形、太阳微系统等同为新兴的计算机公司去瓜分。
“从这些成功的经验来看,我们除了去和老牌计算机公司抢数据处理之类的传统it应用订单外,更应该注意挖据和开拓诸如图形图像处理的新应用领域。只要获得诸如此类的市场宠儿,我们这些新人就可以在老人夹缝当中不断前进。”唐焕高屋建瓴地给部下们分析了一番。
“金融领域的这些订单,不管大家拼抢的如何激烈,总体上都没有多少意外变数,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那边,因为刚刚发生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空难,进而活动陷入了低潮,已经签下的订单,恐怕要被拖后执行甚至取消了。”约翰·钱伯斯有些忧虑地把这个自己难以掌控的情况,摆到了大老板的面前。
就在一月底,里根总统亲自颁发美国国家技术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在国家层面肯定技术和科学的期间,汇集了众多研究成果的航天飞机却出事了。
航天飞机的一大特色就是可重复使用的太空器,从这一点来讲,或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形容,能说明事故里**所占的比例。
从1983年4月4日第一次飞行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使用频率非常频繁,每年在太空和地球之间往返三次。
在1985年也就是去年的4月29日执行的第七次太空任务里,参与其中的王赣骏,成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
今年出事的这一次,已经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十次执行任务了,结果在电视直播和现场观看的万众瞩目当中,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
官僚主义哪里都有,美国这里也不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在本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之前,已经有暂停发射的充分理由了,但却被无视了。
当然了,一切结论还要等总统调查委员会来最终给出。而花钱如流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此期间难免要低调做人一番了。
唐焕并没有约翰·钱伯斯那么悲观,他缓缓说道:“有两个推销员去一个岛国推销鞋子,结果发现那里的人都赤着脚,于是第一个推销员二话不说,掉头就走,而第二个人则留了下来,向当地人解说穿鞋子的好处,进而独享这个市场,赚得盆满钵溢。”
“因为这次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空难事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肯定被打击得不轻,很多活动不得不被暂时搁置,进而影响了对计算机的需求;但必须看到,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不会因此停下来等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很快还得重新回到现有节奏的工作轨道中来。”
“在这个低潮阶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里那么多人,也不能干闲着,总要做点什么不是?”
说到这里,唐焕突然话锋一转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硅谷那边的游戏娱乐室里,已经配备了一款尚处在内部测试阶段、名字叫做《模拟飞行》的游戏,你去玩过么?”
约翰·钱伯斯有些迷糊地摇了摇头,不明白唐焕为什么会有此一问。
“这款游戏的来历有点复杂,开发不是ea独自在搞,而是使用了哲儒研发中心里模拟飞行舱项目的部分成果。你也知道,随着2d图形加速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在微型计算机这个平台上,总会出现一些超出预料、让人眼前一亮的开发成果。”
约翰·钱伯斯一下醒悟了过来,“你的意思是,就像目前关于基因的科学研究大量使用我们的模拟软件一样,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加大计算机模拟的比重,进而让我们的产品非但不会被冷落,反而更加倚重。”
唐焕欣慰地抚掌大笑,“能否把这个危机转化为商机,就要看你们的具体执行能力了。”
“我就知道,在你这里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约翰·钱伯斯兴奋地赶紧在备忘录上划了几笔,然后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小麻烦,我在考虑是否将其直接镇压,不必放到你的面前了,就是苹果公司的约翰·斯卡利,在经营上开始模仿我们,比如让全新设计过的新一代mac,进入桌面出版应用领域。尤其推出的那台配套的激光打印机,简直就是我们的产品换了一个标签而已。”
“它有软件支持么?”唐焕不屑地切了一声,“相比于当年appleii平台上的大量应有程序,新一代的mac虽然把内存从128kb增加到了512kb,解决了让人诟病的性能瓶颈问题,甚至还加入了连接硬盘的机制,但整个平台仍然属于一片荒地吧。对了,微软不是帮mac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么,效果如何?”
“和之前的那个multiplan不同,excel从程序底层开始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实现和优化,效果不错,算是mac平台上的第一大软件了。”(未完待续。)
第0689章 微软也要上市了
……
说到这里,约翰·钱伯斯摇了摇头,“微软和苹果这两个貌合神离的家伙,还真有点让人看不懂,操作系统方面互吐口水,办公软件方面却又亲密合作。”
“没有那么复杂,无非就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罢了。”唐焕淡淡地评价道。
由于方圆电脑和哲儒软件的出现,个人电脑市场的生态环境自然与原本时空大不相同,进入全面起飞的1980年代没多久,便出现了众星捧月的局面,这个被围绕的中心,理所当然地便是各自专注于硬件和软件领域的方圆电脑和哲儒软件。
相比于方圆电脑,哲儒软件要低调一些,但同样进攻性十足,这使得乔布斯、盖茨这些业内人士既不得不巴结讨好,又暗地里防范警惕。
即使手里的股份在不断被冲淡,可直到现在,乔布斯仍然是哲儒的小股东,舍不得放手的原因显然就是利益了。
正因为亲身体会到这一点,所以乔布斯对哲儒软件潜移默化的渗透能力深有体会,比如appleii的应用平台不但被其统治,就连硬件设计也要听取一下这个提供最优秀办公软件的合作伙伴的意见。
将mac视为己物的乔布斯,可不愿意看到它的产品在血统上发生改变,于是没有寻找哲儒提供应用软件支持,而是在当时和盖茨的微软达成了一系列的秘密协议。
当得意洋洋地演示完尚处于研发阶段的mac所具备的一些激动人心的功能后,乔布斯以施舍的姿态,“允许”微软生产三个程序:一个电子表格软件、一个商业图形程序和一个数据库,而苹果公司则保留将这三个应用程序与mac捆绑或者分开出售的权利。
其中,在前面的模式下,苹果公司为每个应用程序向微软支付5美元,每年最多为100万美元;在后面的模式下,每卖出一个应用程序,微软可以从中获得10美元,或者零售价的百分之十,
此外,微软还必须同意在mac的原定交货日期之后的12个月内,不为任何非苹果公司制造的计算机生产类似的使用“鼠标或跟踪球”的应用程序。
可以说,骄傲自大的乔布斯抛出来的这些条件,几乎都把好处自己占去了,对微软不太厚道,但盖茨还是答应了。
这里面的原因不外乎,能在哲儒这样强大的软件业统治者的阴影下,拿到mac平台的排他性办公软件订单,非常难得;更为重要的是,盖茨还真有点着迷mac的图形用户界面功能,希望借此再来一次“偷师”,降低对ibm及其要求定制的ms…dos的过分依赖。
实事求是地讲,在技术方面,乔布斯确实远远不如盖茨认识深刻和老谋深算。
因为软件研发项目更为特殊,所以往往比大多数人的预计花更长的时间去完成。
换而言之,微软在为mac研发软件的同时以及之后的一年内,几乎不可能拿出包括ibm…pc在内的其它个人电脑平台版本的同类软件——或许哲儒可以,但微软办不到,进而答应乔布斯的排他性条款,只是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就这样,为帮助mac拿到了很便宜的软件而得意的乔布斯,不知不觉地把一只狐狸放进了鸡笼里——微软名正言顺地拿到了mac的原型机,进而了解到了更多的图形用户界面技术。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便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追求完美的mac,研发进度一再推迟,直到苹果公司董事会等不及了,才逼着乔布斯在1984年1月发布了这款产品。
另一方面,被乔布斯塑造为“海盗”形象的mac研发团队,可没有ibm、方圆、哲儒的功力,规划出一个友好的第三方开发平台。
所以有个情况很自然,相比于为ibm…pc开发软件,为mac写程序困难得太多了,微软的研发进度也是一拖再拖。
mac的面世时间,比乔布斯曾经吹嘘的完工时间晚了一年多,而微软答应为mac开发的软件,更是比原计划晚了两年多。乔布斯制定的那条排他性条款。根本没有发挥效力的任何空间,简直就是多此一举的废话一句,由此可见盖茨的老谋深算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却更早一步、瘸着拐着地走到了公众面前。
看到这个情况,乔布斯差点气得背过气去:我的mac问世时间就已经被推后了,这也算是迁就微软研发办公软件落后的进度了,可你们竟然先一步推出了,感情拿着我们的mac原型机,专门研究图形用户界面了。这也太包藏祸心了!
盛怒之下,乔布斯取消了之前和盖茨达成的这笔交易:大家自由了,微软想给谁开发类似界面的应用软件都可以,而苹果也可以另外物色软件开发商。
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乔布斯开始着手对付盖茨偷师mac的图用用户界面功能,推出了的侵权行为。
就这样,苹果和微软的口水仗开始了,以至于之前乔布斯和盖茨的秘密交易,也大白于天下,旁观的唐焕一系,在恍然大悟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竖子不足与谋”。
事实上,步履蹒跚的并不受待见,除了乔布斯认为它是披着ibm…pc外衣的mac,而且还非常丑陋外,更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了,这个产品的推出只不过是为了市场博弈。
机缘巧合之下,ms…dos截胡加里·基尔代尔的cp/m,成为ibm…pc的首选操作系统;但这个独霸优势不久便遭遇了挑战,成功运作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的visicorp公司,计划推出vision,来取代ibm…pc上的操作系统ms…dos。
因为具备图形用户界面功能的vision,在时间点上打了其他有志于在这一领域大展宏图的公司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哲儒、苹果、微软默契地进行了联合打压。
在这个过程里,盖茨学到了一个商战套路,即市场领先者如果在新产品上落后了,那也不用手忙脚乱,完全可以通过虚张声势打击对手。
具体来讲就是,你宣布研发意在取代我的新产品后,我可以有条不紊地公布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产品研发计划,完全包括那些你引以为傲的功能,并许诺从现有产品平滑升级。
这一招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960年代,面对数据控制公司的领先,ibm就一边放着烟雾弹稳住客户与合作伙伴等自己的新产品,一边紧锣密鼓地研发system/360,结果赢得了时间,让竞争对手憋屈得俯首称臣。
为了狙击来势汹汹的vision,盖茨便仿效着这个套路,向所有ibm…pc厂商放出风声,微软也在研发图形用户界面功能,而且肯定比vision强大,大家不如耐心等等哈。
在诸如此类的无赖招数打击下,vision很悲剧地跪了,产品发布会惨淡收场;但微软这边也不敢掉以轻心,加紧推出,
说起来,的研发过程也有点传奇色彩,经过一连串的失败后,一个只有20岁但却把mac研究的很透彻的程序员尼尔·孔森,接受了挑战,彻底重新编写了。
乔布斯认为是披着ibm…pc外衣的mac,当然有自己的道理。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格式,就是从mac照搬过来的,甚至还包含了和mac一样的内置小应用程序,比如一个绘图程序、一个时钟和一个谜语软件等。
盖茨始料未及的是,微软的最主要合作伙伴ibm,却对不买账,不但没有参与相关的市场宣传造势活动,还威胁着将来自己可能采用vision。
微软与ibm在上闹矛盾的原因在于:两家关于ms…dos的交易,包括定期改进和更新。
因为这是一项承包制的编程活儿,所以ibm会支付编程时间的报酬,但不会支付版权使用费。
所以,当有机会制造可以产生版权费的新程序的时候,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微软便没有安排最好的人选去做ms…dos的维护工作。
ibm也不傻,一来二去地便琢磨过味来,知道了微软在阳奉阴违地应付自己,进而老大地不满意。
好在,让盖茨欣慰的是,购买了大量ms…dos许可证的ibm…pc兼容机厂商,对还算热情。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图形用户界面是大势所趋,在mac、方圆电脑纷纷跟进、而ibm自身打算抛弃ibm…pc技术架构,另起炉灶推出具有版权保护的全新产品体系ps/2的情况下,的出现,让出身不正的ibm…pc兼容机厂商有了新的前景。
随着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失势,被扫地出门,在夹缝中问世的,总算有了可以松口气的机会,盖茨试图和由约翰·斯卡利领导的苹果公司,在和mac的版权纠纷上达成和解。
乔布斯指责曾经的好基友约翰·斯卡利,从来就不懂计算机产品,其中的一层含义是:在约翰·斯卡利眼里,个人电脑和百事可乐都是商品,没有什么区别,进而在感情上显得比较淡漠;而乔布斯则将mac视为自己的孩子,可以证明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
在这种区别下,乔布斯自然不允许盖茨的剽窃mac的创意来恶心自己,但约翰·斯卡利就没有那么多的羁绊了,他考虑问题能够完全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也更符合苹果公司董事会的口味。
精明的盖茨很快意识到了苹果公司这种风格上的转变,于是借着乔布斯下台的天赐良机。在写给约翰·斯卡利的一封信中建议道:与其孤芳自赏却摇摇晃晃不撒手,苹果公司不如向其它硬件制造商颁发操作系统和硬件的许可证。进而为mac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使所有人受益。
还别说,这个在乔布斯时代绝对会被一巴掌反抽回来的主意,真被约翰·斯卡利看进了眼里,并煞有其事地认真讨论了一番。
要知道,一代mac的销量简直惨不忍睹,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意气风发地声称年销售量要达到75万台,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媒体的关注度和消费者的新鲜劲过去后,产品的真实月销售量仅有1万台。
当研发部门玩命地研发出第二代mac,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