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好,吃饭也香
彻之将升小学二年级时,因他父亲工作调动,举家搬到九州佐贺。转到当地的小学以后,他依然不吃学校配给的午餐。我觉得不好意思,当面向老师道歉,谁知班主任园田老师毫不介意,反来劝我:即使不吃也不要紧,饿不死的。每天看着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到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想吃了,我们就静等他的食欲出来吧。
彻之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同班同学开心地做游戏,有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可爱的小女孩)几番催他吃饭:“挺好吃的。小彻也吃呀!”这才开始断断续续地吃了起来,时吃时不吃。
午餐不吃也罢,午餐值班工作还是要做的。擦擦桌子,发发饭菜,边念一个一个小朋友们的名字,边开心地一份一份地把午餐分发给同学们。
也许体验到了学校配餐的乐趣,彻之开始正常吃饭了。
此前得到过校方的默许,他可以参观配餐厨房。走上正轨之后,厨房门上贴上了“小彻,不能进入!”的纸条,取消了他自由出入的待遇,和其他小朋友一视同仁。彻之好几次走到门前,看到告示,只得放弃折回。这段经历既是克服偏食厌食的过程,又是一个接受规则、学习克制的过程。
在佐贺的新家,也借了庭院的一隅之地,栽种了蔬菜。为了帮助理解 ,还标上大字,画好烧菜的程序图,一星期与彻之一起做三次菜。
彻之不吃白米饭,我至今不明白原因,总是在上面撒些拌饭料,或者撒些海苔末,浇上热开水做成茶泡饭吃。现在每天去单位之前,他肯定会确认一下带去的便当里是否撒好拌饭料。因为有一次我忘了买拌饭料,只好让他带上白饭便当去上班,从此他长了心眼,自己主动检查一遍,以防疏漏。如果家里库存的拌饭料快用完了,他就在下班路上去一下便利店,自己买齐备好(平时保证预备量为五包)。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一次野营时的情景。当时不巧没带拌饭料,已过二十的彻之也不吵闹,冷静地想了一会儿,就洒上酱汁将就一下,念着“调味酱”,对付着把饭吃完(他慢慢学会通融了)。
纠正偏食的努力,持续了四五年时间。还好当年没有刻意对他进行就餐指导,强制他就范用餐规矩。否则只会引起他对吃饭的反感,影响他的食欲。总之,宗旨只有一条:吃饭要开心!
(要纠正偏食,不要只关注吃饭一事,还要考虑到培养人际关系、掌握社会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对人逐渐亲近,体验不断增加,其社会性必然会随之拓展,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步改善,使彻之的偏食问题消失在无形之中,一切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说到底,开心吃东西才香。于是再也不去超市买零食了,改为和彻之一起自己动手做。真实做些炸薯条、饼干、煎饼,随后做起苹果派、乳酪蛋糕。我也做上了瘾,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甚至做做天鹅形状的泡芙裱花的生日蛋糕了。
零食归零食,一日三餐还是最重要的。用餐时间要有规律,平时要注意让孩子空腹的状态下用餐。用餐时也留意彻之的心情,经常哼些儿歌调节气氛,在轻松的心态下,他会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以前偏食问题发生的时候,我很泄气,心想反正他不吃,也没认真做。再加上我的育儿方式也有问题,成天在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度过,也许受这种氛围影响,彻之并不把吃饭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是造成他偏食的原因之一吧。)
*从拉面店到家常菜餐馆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纠正了偏食问题,可以带他一起到外边的餐厅吃饭了。当然,还花了很长时间才使他学会按用餐礼仪愉快地享用饭菜(毕竟对当时的他来说,去厕所探查远比享用食物更有吸引力)。
最初我们去了拉面店之类的单点的餐馆。去之前先让他在附近的公园里跑个够,玩得心满意足;进入拉面店之后,只允许他去一次厕所探查,坐回椅子后,说完手放膝盖上,静等拉面端过来(长时间的等待还是办不到的,因此要算好回到椅子上的时间,使他屁股碰到椅子之后数分钟之内拉面会端到眼前)。①【①译者注:最近在青聪泉听了罗意妈妈的讲座,深受启发。她向大家披露育儿八点心得,其中一点类似美国国务卿杀拉里正在提倡的巧外交:要利用巧外交,签约是有效的双赢方式。不让彻之在公园里耍个够,进饭店探个险,恐怕这碗拉面吃不安生。】
拉面上来,开始享用;吃完之后,马上回家。我的目的是教他“食堂、餐厅是吃饭的地方”这个道理。如果彻之中途离席,到处瞎逛,我马上让服务员把他的饭菜撤下,算做用餐完毕,绝不拖泥带水。即使他还想吃,也不给他吃。从座位上站起来时,让他必须说一声“吃好了,谢谢”。因为我想让他明白离开坐席的话就意味着用餐结束。这样,彻之就学乖了,在吃完之前不会中途离席了。
再进一步,带他去家常菜餐馆。菜单在手,菜肴五花八门,他可以从中点自己喜欢的菜。餐馆真是个练习选择的绝佳场所——在那里挑选自己想吃的东西。
(如今彻之所向披靡,无论去哪里——即使是美国、韩国——都能从餐饮的菜单里点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点菜是他的拿手好戏,他选择菜肴的拘一式,富于变化,有时点些菜名比较独特的,有时点个菜名含有他中意的字的。让人科不敢相信他以前极端偏食!)
在用餐间歇,彻之偶尔念念有词:“吃饭时不到处乱逛,不走来走去。”似乎在提醒自己,克制住想起身离席的意念。当然,倘若理由充分,比如:想去趟厕所,扔好垃圾就回来等,还是允许他离座的(多多少少智慧见长了吧)。
(虽说之前教育还是严格了点,但先苦后甜,如今才能出入餐厅,遵守用餐礼仪,悠然大快朵颐。彻之一定会感谢我的良苦用心吧!)
升入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园田老师看到彻之已能吃学校配餐,心想问题不大了,就趁机解决其他同学的偏食问题,以毕其功于一役,于是号令全员:“配餐必须吃完,不得剩下一口。”为了贯彻此精神,又下了道死命令:“只有全员全部吃完,才放大家走。”【译都注:中国古代的连坐法在日本小学倒用上了。礼失求诸野啊。】
这样,平时喝剩牛奶的同学、吃饭留口粮的同学、吃饭爱挑食的彻之一伙难兄难弟,首当其冲,这下倒霉了。大家为了早点被放出来,只好留下来围着彻之,拼命地鼓励他:“快吃呀!这个可好吃了!”只等他吃完大家好全体解放。彻之不得不使劲吃了。也许他自己也想早点吃完,好出去和大伙一起玩吧。
据说偶尔彻之实在吃不下,也趁老师不注意耍点小花招,偷偷地把剩饭倒进垃圾桶,一亮空碗:“吃完啦!”然后跟大家一起趾高气扬地走出食堂。
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唠叨着园田老师的语录——“配餐,一点不剩,全部吃完,把学校午餐吃得干干净净。”时至今日,这句语录仍是彻之的口头禅。我由衷地感谢不厌其烦、认真指导彻之的老师们,以及与彻之和睦共处的同学诸君。正因为有了大家的指导提携,才有今天不厌食不挑食的彻之。彻之每次用完餐后,总不忘礼节性地大声招呼:“吃完了,谢谢。真好吃!”
第6章:适应地域社会生活
失踪
彻之超级多动,一刻不停,谁也比不上他。彻之三岁那年,弟弟 刚出生不久,我笑脸对着政嗣边喂奶边说话,他趁隙爬上椅子,打开门锁,一溜烟跑出去了。
门“吧嗒”一关,我回过神来,赶快放下正在吸奶的可怜的政嗣,起身就去追。可是彻之像脱缰的野马,为了不被抓住,拼命地跑(玩追赶游戏老跑不快,逃跑时倒脚底生风,快得不得了),转眼之间无影无踪。
我心急火燎,只恨分身乏术——既担心打转转在家的婴儿政嗣,又担心彻之不懂交通规则被车撞了,或又去招惹人家。去他可能去的地方寻找了几个钟头,又联系上朋友,请她来我家帮忙照顾政嗣,接听电话。
彻之一旦从家逃走,经常几小时不回来(为什么他不感到害怕,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每次我都求邻居帮忙,大家一起到处寻找。
天黑较晚时,有时热心人觉得他行踪可疑,通过缝在衣服上的预防迷路联系卡(上面写着名字、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通知我们去领孩子。许多次找遍了也找不到,只好求助警察。警察神通广大,接到通报到找彻之,用巡逻车押送回来。偶尔也因为失踪后闯祸,被人家押到派出所,再由警察通知我们去领人。
父母急死,他却若无其事,嘴里嚼着警察叔叔给他的巧克力,一脸笑眯眯的样子。警察们都很亲切,总是好言安慰哭丧着脸的我,还给了我很多鼓励。
(我真的很感谢警察们,他们真帮了我大忙。)
在找到彻之的现场,他总在惹是生非。或私闯民宅,或擅进商店,如入无人之境,乱拿乱喝乱吃乱摔,真是魔王现世,坏事做绝。好不容易逮个正着,松一口气,还得去人家那儿低头哈腰赔不是。“你是怎么教育小孩的!”难免被人家劈头盖脸地责骂一通。每天为道歉而四处奔走。
只得向对方这样道歉:“怎么教都不行啊!我一定要想办法,今后不给您添麻烦。”
尽管彻之擅闯商店乱拿东西,尽管彻之潜入民宅去厕所探查,尽管彻之敲坏人家贵重物品,尽管彻之在人家墙壁、拉门上乱涂乱画,我也不能把他成天封锁在家中。我能幽禁他于一时,却不能幽禁他于一世。长此以往,当我年老力衰,无力管制他时,他会迎来怎样的结局?无非是被马上送入福利院或精神病院,从此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度过余生吧。
我陷入阿德巴约,难以自拔:难道终其一生,他一直是总给人家添麻烦的存在吗?
*要想好好外出,先满足他的要求
照顾彻之,须臾不可分神,除了他睡觉之外(白天他几乎不睡觉),购物、烧菜、打扫之时,都得让他在目光所及之处玩耍,做任何事情都要带上他。
外出购物,哪能安心!一进超市,他就来回狂奔,偌大的店堂变成了他的操场。“小彻,等一下!”我在后面穷追,好像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看到中意的糕点 ,则随便撒破包装(我只好买下);苹果堆成小山,则从底下抽走几个,顿时小山崩塌,滚落一地(掉在地上的苹果只好悉数埋单,回家煮烂了做成苹果派,分给左邻右舍做人情)。因此,带彻之外出购物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的。
在路上,在店内,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他的兴趣所在,注意他不要冲进车道,留心他不要碰到人家小孩,劳神他不要乱摸乱扔店内商品,一只眼购物,一只眼留神追视,神经高度紧张,随时准备紧急出动,一直与彻之形影不离。
当然没有闲心与店员、路过的朋友驻足聊天了。
我一定要想出让彻之尽量不打扰人家的措施(与其消极地把他软禁在家,还不如积极地考虑对策)。
因此,外出之时,要先满足彻之的好奇心和要求,选 迁就他做完想做的事,等他心满意足、安定下来以后,才轮到我带他去购物,去办事。因为他还没有先生的概念,不理解时间概念中的“后面”的意思,所以只好把他的欲求放在前面优先满足。
比如,去超市购物之前,先到公园你追我赶,跑个痛快,或者先去看他酷爱的电车、中意的汽车,或者去他牵着我的手要去的地方,看好他要看的东西,做好他想做的事情 ,然后才让他陪我去买东西。这样,彻之就乖乖地跟着我来了。
如果他爱看的电车、汽车一会能来,那么问题不大;如果迟迟不来,他就焦躁不安,在人行天桥上跑来跑去,根本不可能让他合作陪你去下一个地方。只好事先调查好电车时刻表(针对电车),去车站咨询好货物列车穿过天桥的时间(针对货物列车),掐准钟点从家出发,到达桥上不久,车辆自会如期而至,朋脚下鱼贯而过。或是他心仪的汽车却可遇不可求,只得花时间等吧。
特别对消防车、急救车、油罐卡车、清扫车,彻之情有独钟,爱久不废。
为什么他这么爱看车辆呢?其实,彻之两岁左右时总爱在家里排列汽车玩具,排好之后只看不玩。汽车玩具在其眼中只是排列器具而已,他不会让车子跑起来玩耍。我想给他看看车辆的实物,每次带他外出散步时,一起站在路边,长时间地看着车子一辆一辆地迎面而来,绝尘而去。
还买回交通工具图鉴,教他各种车辆的名字,他很快记住,成了一名爱车族。经常自言自语,念着车子的名字;给他看图片做配对,也能说出车名。后来,又开始画汽车。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又带他去医院看救护车,带他去消防署看消防车。
与平时不大碰得到的车子相比,他更喜欢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按固定的路线经过的清扫车。并且,清扫车总是一边播放着他爱听的音乐,一边徐驰而来。每天清晨,听到动听的熟悉的音乐声,他就奔出家门,尾随清扫车而去。因此,早上即使失踪也问题不大,只要找到清扫车,就能找到彻之。按图索骥,不费工夫。
(从小对清扫车的酷爱成为了清扫车的拥趸,是长大以后想在环卫局工作的梦想的种子。)
对交通工具的执着不只局限于电车、汽车之类,还拓展到飞机。
某天带兄弟俩从保育园回家路上,政嗣突然手指天空大喊:“飞机!”果断,一架飞机正拖着长长的尾烟在飞翔。从此,彻之频繁地唠叨飞机,开始对飞机产生兴趣。每当发现飞机在飞,就连呼“飞机!飞机!”为了表扬他的发现,我马上呼应:“哦,是飞机!”这毕竟是彻之和我的交流,与我分享发现飞机的喜悦呀。我不厌其烦,手头不管多忙,总会积极认真地回应他,从不敷衍了事。
事好凑巧,我的娘家正好紧挨福冈机场 ,毗领着陆跑道,飞机降落的情景随时可见。早晚航班密集时,平均每隔五到十分钟就有客机飞来着陆。带他回娘家的日子里,全家乱套了,飞机一来,彻之就奔到院子里,欢呼:“飞机,飞机!”家里人只得放下手头的活计,紧随其后跑到院中,抬头望着天空,应和一声:“哦,没错,是飞机!”飞机降落频率较高的时间段内,全家人科什么都做不成。因此,回老家的期间,成天尽在参观福冈机场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对彻之的超级多动,我简直一筹莫展。即使要他从家里奔出去,
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我行我素。我索性不去阻拦,跟他一起行动吧。这既是日暮途穷之际的无奈选择,也是灵机一动的思维转换。
于是彻之一跑,我不会心里念着“糟糕,又跑了”便去阻拦他,而会奋起直追,追上了还笑脸相对,目的在于把他拉入猫捉老鼠的游戏世界。
重复几次你追我赶的游戏之后,我累得瘫在地上,气喘吁吁,这时彻之倒停下脚步,折回拉我催我:“跑呀,跑呀!”(有点互动啦!)
既然他拉起我的手,要带我去他想去的地方,我也随着他一起去吧。和他一起进入他感兴趣的世界,在他的世界中感受他的心灵。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我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同时配上语言呼应:“哦,是……啊。”这样做,说不定他会对我的语言有所反应呢!
车子来了,彻之会冲入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