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讲究吃。好了,先去刷牙,不刷不许吃。”顾莫杰爱抚地摸摸宝儿的头发,拍了她一下,让她先去洗漱。
收拾了一番,喝了一大杯水,宝儿坐在顾莫杰怀里,和小猫一样卷着千层面吃。
“你还准备在美国发展几年?”
“你希望我回去么?”宝儿楚楚可怜地看着顾莫杰,微微咬着嘴唇。如果顾莫杰要求,她应该也会答应吧。
“明年我要开机魔兽电影,那个片子都是额外加脸部特效的,看不出演员本来容貌,我再给你点机会体验一下,美国这边也就算过足了瘾了。
盗梦空间明年7月份会上映;要冲奥斯卡,就要等11年3月颁奖季。所以,我希望你在25周岁之前回去,我不想过这种几个月才见一次的日子。”
还能在美国混一年半么?
如果真能用心去学习,去体验,去尝试和努力,一年半的时间,应该也足够完成那些还未尝试过的梦想了吧。
顾莫杰能设身处地想到这一步,宝儿已经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了。
“我都听你的。”
顾莫杰拿过宝儿的叉子,顺口关心了一句:“对了,你的那些唱片最近怎么样?”
他关心的当然不是唱片赚了多少钱,而是情怀。
聊起这个话题,宝儿更是言笑晏晏,颇为欣慰。
“《only…one》反响本来就很好,和杰克逊合作之后,美国这边主流媒体对我的风格接受度高了不少,今年估计能有300多万张销量。
连带着我当初来美国前夜、在日本出的《bad…drive》专辑,也就是有《sweet…impact》那首歌的那张,也重新火起来了。很多从来不听我歌的欧美乐迷,在新购杰克逊的怀旧唱片同时,也买了一张《bad…drive》。”
顾莫杰算了算数量,问:“那你应该超过去年的新人王凯蒂佩里了吧?”
“水果姐”凯蒂佩里是2008年出道的新人王,当年销量大约150万张,第二年继续走红,上升到了260多万(佩里的巅峰在2011年,有420万)。
当时,宝儿也是第一年进军美国,结果和这个硬茬撞了档期,哪怕在“新人”里面,也无法拔得头筹。
如今,靠着《only…one》的成功,以及和杰克逊的合作带来的机缘巧合人气上升,宝儿总算扬眉吐气了一下——毕竟,光是杰克逊死一死,就导致杰克逊的全部精品曲目合辑在美国市场多卖了300万套、全球多卖了1000多万套。这些怀旧人里面,有那么几成不差钱的,顺手买一张《bad…drive》对比“批判”一下,都够宝儿赚得盆满钵满了。
两人盘算了一番,今年宝儿在欧美市场的所有唱片总销量,估计能有五六百万张。
这还没算日韩国内的跟风。
在女歌手里面,这个成绩虽然还没法和第一梯队的艾薇儿、gaga、斯威夫特三巨头拼销量,但是超过了“水果姐”等一票准一流女星,宝儿也已经满足了。
这已经是她在音乐领域,一辈子可以达到的最高峰了吧。顾莫杰提前帮她完成了,她也就可以无憾地隐退了。
2011年,就退出江湖,少抛头露面些吧。
宝儿思忖了半晌,用商量的语气和顾莫杰恳求:“我当初是01年5月30号,在日本出第一张专辑的,等2011年5月30号,我想回东京开十周年演唱会,然后就宣布退役,你看好不好?”
“你能舍得,我有什么不好的。肯定会让你有始有终的。”
“那……我想在退役之前,明年圣诞演唱会,去麦迪逊广场花园开,好么?我小时候就许过愿,这辈子一定要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开一次演唱会的。”
“这有什么问题,你现在都是s…m的大股东了,这些经营决策还用我支持你么。”
宝儿歉然一笑:“也是哦……好吧,可能我太久没行使股东投票权了。”
“快点吃,吃完了,今天我陪你去迪斯尼玩一整天。明天我就要和工业光魔那些客户谈生意了。”
全世界最大的迪斯尼乐园,就在洛杉矶,也就是迪斯尼公司总部所在地。
顾莫杰为了给宝儿一个惊喜,通过卡森博格和他当年的老下属打招呼,出了一笔不菲的包场费,包下了其中的新奥尔良广场主题园区,为期一天。
那里有法式街景的西部梦幻小镇,也有火红绽放的斗牛探戈热情,甚至有一艘1:1的加勒比时代海盗船。
权宝儿就在一片梦幻中,过了她23周岁的生日。
入夜时分,坐在只有两个人的海盗船甲板上,轻吟浅唱着《メリクリ》看星星。
“这是我这辈子第二幸福的生日。”
“第一呢?”
“三年前,认识你那天。”
“当时就这么觉得的?”
“……后来回味,才觉得的。”
……
睡眠不足的宝儿,就这样迷迷糊糊睡着在顾莫杰怀里。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她已经回到自己的别墅卧室了。
男人已经不见了。
顾莫杰已经起了个大早,去环球影城视察,了解工业光魔的各个大客户态度动向。
悔教夫婿觅封侯。(未完待续。)
第169章 买光容易养光难
亲自沉下去,深入揣摩了工业光魔现状之后,顾莫杰觉得,有一句中国的俗谚真是可以非常贴切地形容这种状态。
只看贼吃肉,不知贼挨打。
用红楼梦里王熙凤的话说,那就叫“外头看着烈火烹油,实际上内里底子都倾上来了”。
这公司的名声逼格、江湖咖位,那都是没说的。
招牌亮出去,谁都知道这儿是全人类第一的视觉特效提供商。
但是每年哪怕什么都不干、光放置play在那儿发底薪,就要2亿美元的固定经营成本,也真的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当家的苦。
没个一年10亿美元的后期制作订单,公司根本做不到盈利。
养人太贵了,养一群为全人类探索最尖端视觉科技的工程师,太贵了。
英特尔公司和高通公司,也在为人类探索最前沿领域。只不过,它们探索的是处理器领域。因为形成了技术优势和垄断,因为人类一贯以来习惯了为有物质成本载体的技术付高价,所以英特尔和高通可以活得很好,很滋润,每年享受25%以上的纯利润。
但是,自从网络时代起,人类似乎就形成了不为大片额外掏钱的习惯——3d…imax的电影,凭什么就该比2d电影贵么?就算要贵,那也是为院线多花的钱,因为放映设备贵了;你个拍电影的,凭什么要咱多花钱?
小制作值50块一张票,大制作也就应该只给50!敢卖贵咱就去看盗版!
有盗版这个大杀器存在,有网络视频存在,从05、06年那阵子起,全球的电影公司再也不敢因为自己用的特效好、制作成本高,而随便抬升电影票价了。
从那时候起,跟风使用成熟特效技术的后期制作公司,好歹还能赚点。工业光魔这种每年要投入巨额原创型研发成本、担当起为全人类探索未知任务的公司,就有点扛不住了。
若非如此,历史上到了2012年,工业光魔也不会撑不住,以40。5亿美元的价位主动卖身给迪斯尼。
本时空的工业光魔,也不至于被顾莫杰的初音原创,用23亿美元就搞定。
真到手里了,才知道在这种行业,买公司容易,养公司难。
……
在工业光魔总部,乔治卢卡斯曾经的ceo办公室。
此刻,办公室里坐着顾莫杰、费莉萝,以及初音原创方面派来的一名业务副总监。还有乔治卢卡斯本人,以及工业光魔的个别业务员老。
曾经的“星球大战之父”,已经65岁了。这个老头,本该在3年后,等迪斯尼买下他的公司后,才宣布退休。如今因为顾莫杰的蝴蝶效应,公司提前3年卖了,他也就准备提前退休。
只要初音原创方面,完成一些业务和技术上的交接、衔接。
卢卡斯在乎的并不仅仅是钱,他更希望自己的毕生事业不会被收买者糟蹋。如果是卖给迪斯尼,他不会有一点点担心,但是卖给顾莫杰,他不得不多长个心眼。
至今为止,顾莫杰在电影行业还看不出什么投资和经营上的闪光点,《盗梦空间》虽然在拍摄过程中已经传出了不少业界称颂的声音,也不足以证明初音系的实力。
这两天的接洽中,顾莫杰本人感受到了美方相当程度的担心。
顾莫杰揉着眼睛,看完了手下商务人员约谈各大客户的清单,然后丢在桌上,碎碎念地吐槽:
“吁……看来搬迁到国内之后,未来依然坚持做工业光魔坚定客户的,就只剩华纳、环球、迪斯尼三大铁杆了。福克斯和派拉蒙算是中间派,我们公关和营销再努力维护一下,应该可以维护住。哥伦比亚、米高梅和米高梅ua这三家索尼系的,应该都没戏了。
另外,就要靠卡森博格的梦工厂之类中型发行商撑场子了,独立电影公司根本用不起工业光魔现在的业务。”
费莉萝也是一脸憔悴,罕见地咬着一根笔杆出神。呆滞了许久,才用力把笔杆喷出来,射在桌子上。
“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严重。索尼系的三大电影公司,当初根本就不是冲着工业光魔的技术来的——他们只是希望砸钱买一个‘这部片子是工业光魔做的特效’的招牌。一旦工业光魔变成一家中国公司,日本人就觉得逼格没了。”
费莉萝说的这一点,可谓切中时弊,正是这两天实地约谈、考察后得到的结论。
好莱坞的八大发行商,从90年代初,到2005年,那15年里,有三家被日本人的索尼影视买走了。
好莱坞人那种遇到私有化提案、就动辄溢价50%的底气,也是当年被日本人惯出来的(当然也有中东石油钱的狗大户们惯出来的)。
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夜那几年,日本财阀里面的富二代富三代们根本不知道钱来得多么不易,只知道买买买,一定要买美国最顶尖的娱乐文创企业来给自己贴金装逼。至于买来之后是不是亏本、会不会经营,他们是不在乎的。
(王某葱:你确信你是在说日本**十年代的地产商富二代?)
对于那些已经日系化的发行商,选择用或者不用某家后期公司做特效,首先有一条铁律:那就是那家供应商得是美国最顶尖的公司。
哪怕人和设备、技术什么都没变,只是皮子换成了中国公司,日本人就觉得用起来丢人了。
对日本人来说,“找一家美爹公司”这点属于“刚需”,是没法妥协的。顾莫杰哪怕使上倒曳九牛之力,也是拽不回来的。索性就别浪费这个力气了。
“索尼那些傻…逼,就让他们自嗨去吧。不用就不用,咱发掘新客户,把亏空的业务量填上。”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乔治卢卡斯,露出一丝无奈的哂笑。
日本人的生意,说不做就不做了?那是多大一块业务!没了日本人,上哪儿再找每年3亿美元的特效订单!
……
此后几日,工业光魔的重要设备,开始如期陆续搬迁。
一架架c…17重型运输机,满载着家底,从洛杉矶起飞,中途在中途岛的美军机场付费停靠,加油一次,然后再飞钱塘。
c…17运输机,是美国空军中仅次于c…5的第二大通用版货机。其理论航程有1万1千公里。但在载货80吨的最重载状态下,续航会降低到7000~8000公里。
747之类的客机,为了追求客户的舒适度和体验,才会不惜代价尽量提升续航力,减少起降加油次数。而运货的玩意儿,就没这么讲究了,都是怎么省钱就怎么来。
工业光魔愿意去中国工作的工程师,只有40%,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华裔或者其他亚裔族群,剩下的还有些拉美裔。而英裔德裔这些最正统的wasp人群,只占到这40%里面的15%。
还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技师,属于“给高额外派津贴”,才考虑去中国工作——比如原先6万美元月薪的工程师,去了中国就敢要15万美元。
最后四分之一,则是死硬的誓死不去中国——只要公司搬了,要么越洋远程办公,要么辞职。
千头万绪的阵痛,根本没法磨合。
顾莫杰让叶敏茹牵头这事儿,把国内初音原创的那些做真。裸眼3d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尽量搜罗一批可以快速从动画特技向真人电影特技转型的,然后赶来美国这边和工业光魔留在洛杉矶的工程师混合作业、配合磨合,争取把美国人的本事尽量学过去。
另一方面,哪怕美国这边的顶级工程师,原先开6万美元月薪现在要价15万的,初音方面也是略微砍砍价之后先答应下来——唯一要求的是做好保密工作,免得相互之间打听涨薪幅度后,导致那些华裔、亚裔工程师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有拿了涨薪津贴后去钱塘工作的工程师,都被额外要求签订了附带高额违约金的保密条款,只要公司发现其泄露自己的薪水,公司就可以立刻追责罚金并且开除。
保密妥当之后,凡是真有独门绝技非得再用的,就和变更注册到中国后的新传奇影业重新签合同,只不过首次合同一般只有3年。
换言之,如果3年磨合之后,在中国国内的工程师足够努力,偷师到这些人的技艺运作,那么他们就会面临永不加薪,或者另谋高就。
很多美帝技术宅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国可没那么强大的工会,会保护技术人员的利益。
顾莫杰的企图很明显——工业光魔刚刚转型成一家中国公司的前3年,咱允许他因为磨合而暂时不盈利,反正初音娱乐家大业大,大不了09、10、11补贴三年。
但是顾莫杰绝对不会容忍这家公司,和那些日本财阀富二代公子们买走的同行一样,长期不盈利。
到了2012年,要是还这样,顾莫杰就要下狠手进行降成本改革了。
站在退休边缘的乔治卢卡斯,冷眼看着顾莫杰这般折腾,已经没有股份的他,也不会去说那些自取其辱的意见。
但是试图阻挠工业光魔搬迁的客户、供应商、内部死硬者,依然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是不是到他面前吐槽一下顾莫杰的武断。
看那个中国来的暴发户怎么收场。(未完待续。)
第170章 索尼影业是个什么东西?
2009年,11月13日。
工业光魔的搬迁工作,已经开始将近一周。设备转运工作基本都排完了日程,人员合同的重签也基本捋清了。
工业光魔上下,乃至外部的客户,怀着怨气之人,自然也是不少的。
这一天,同时也是索尼系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摄的大片、《2012》的全球首映日。
乔治卢卡斯出面,送了顾莫杰一打首映式的入场券,希望他今天能够去看看,认识一些圈内人。
首映式地点,就在环球影城。
《2012》的特效,是工业光魔的老对手、电影特效界排名全球第二的digital…domain公司(江湖简称:d2公司)制作的。
d2公司的作品,拿过世界上第二多的奥斯卡最佳特效奖,也是地球上唯一一家可以在工业光魔面前,取得个别技术优势点的竞争对手:
d2在粒子效果的处理上,冠绝全球,所以特别适合处理超自然的、宏大奇幻的自然景观。诸如《后天》、《2012》这样的顶级灾难大片,或者是《加勒比海盗》系列这种需要表现大海狂涛怒浪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