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孟子涛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我就说几句,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诸位斧正。”

    “矫情!”薛文光暗骂了一句:“不过,这东西怎么可能是件宝贝呢?一定是于老头看错了,一定是这样的!”

    就听孟子涛说道:“相信大家对学士游春图这类的题材应该不太陌生吧?”

    周围有些人点了点头,有些则不太清楚,询问了知情人,这才知道,这类题材取自于自隋唐至北宋非常盛行的以游春图为题材的一些画作。代表作品为大家耳熟能详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五代宋徽宗的《唐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等。

    接着,孟子涛稍稍把笔筒上的图案跟大家描述了一下。

    笔筒通体高浮雕五学士游春图,远、近、高、低,层次分明。五学士均身着唐装,头戴纶巾,骑马游春踏青。

    他们有的扬鞭疾弛,有的回首顾盼,还有的牵马过桥,游兴正浓,好不自在。在他们后面紧跟两小童,一个肩扛伞盖,一个背背一包袱手卷和一张裹好的琴。

    他们身后的背景是嶙峋的峭壁、突兀的巨岩、常青的松柏、倒挂的藤罗、早春的枯枝、流动的祥云和飞溅的溪水。

    孟子涛介绍完了接着说道:“从刻法上讲,此笔筒人物的开脸、马匹的比例、松针的刻法、云头的造型等等,都是典型的明代雕刻工艺特点,完全可以做为这个时代的标准器之一,并有一些出土器物以资为证。”

    “比如,于1966年在沪市出土的一件朱缨制竹雕香筒,其下葬年代为万历九年,与此筒在雕刻细节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孟子涛说到这,就有人反驳道:“我们知道,在雕刻上,清代仿明代的现象并不少见,怎么能认定它一定是明代的呢?”

    “当然不止这一点。”

    孟子涛指着笔筒说道:“大家请看,这笔筒造型呈‘v’字形,上宽下窄。其底座做工讲究,上起台阶,下系三足,与筒壁整挖而成,即所谓‘一木连座’做法之一种,而非像多数明代笔筒那样,分别做好后再插入而成一体。”

    “其底亦为大底,以一块整木嵌入底座。筒内系掏空法制成,不同于后来惯用的旋制法,虽经打磨,仍可见工具遗留的竖茬痕迹。壁薄,口平,有别于后来的壁厚及打挖,而这种方法在晚明时期已有。”

    “另外,笔筒口的外沿部位起平整的宽边,不同于清初常见的细线。总之,这笔筒整体做法属典型的明代做法。而且,我记得国外有本杂志上,有一件明中期制造的铸铜笔筒,上铸龙和凤纹样,可以与这件笔筒在造型和年代上相互印证……”

    接下来,孟子涛侃侃而谈,把笔筒的所有细节之处娓娓道来,又一一做了对比和举例,最后总结道:“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件笔筒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嘉靖时期作品。”

    现场沉默了一会,马上就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为孟子涛精彩的讲解称赞不已。

    丁志国点了点头,心道:“这么大年纪,居然讲解的如此出色,而且条理分明,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掌声落下,年掌柜就有些郁闷的问道:“丁老,不知道这件笔筒到底能值多少钱啊?”

    丁志国沉吟了片刻:“保守估计,应该在九十万左右吧,毕竟它的材质差了一些,如果是黄花梨或者紫檀,那得有一百大几十万吧。”

    得知了价格,大家对孟子涛非常羡慕,只不过,大家虽然羡慕,但嫉妒的没几个,就凭孟子涛先前的讲解,大家就觉得这也是孟子涛应得的。

第四十四章 压轴拍品

    见孟子涛居然在拍卖会上还捡了一个这样的漏,程启恒他们惊讶之余,也为孟子涛感到高兴,再看向薛文光时,眼中满是戏谑之色。

    而另一边的薛文光,两只眼睛瞪的老大,实在不敢相信,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这样。等他回过神来,注意到朱大昌的不满,以及周围人目光之中的嘲笑之色,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心中更是对孟子涛愤恨不已。

    他的目的大家都能猜到,但现在,虽然他确实让孟子涛多花了一笔不菲的钱,但最终结果却好像成就了孟子涛,而他的形象,却变成了小丑一般,光是想想都觉得憋屈。

    不过,这事也是薛文光自己惹出来的,他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但心里,对孟子涛更是恨之入骨了,看向孟子涛的目光之中,颇有些有你没我的味道。

    下场拍卖会在一点半开始,吃过饭之后,还有一些休息的时间,孟子涛他们就坐在一起闲聊起来。

    程启恒笑嘻嘻地说道:“子涛,钱都被你用光了,今天我注定是没什么收获了,要不你把笔筒让给我,可好?放心,我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还没等孟子涛开口,张景强也笑道:“小程,我可听说你手上文玩珍品不少,要不这样,小孟刚才用的钱算我的,这只笔筒就让给我吧?”

    程启恒立马说道:“哎,我说张叔,没带这样的啊,哪有长辈来撬晚辈的台啊?”

    张景强嘿嘿一笑道:“你就发扬一下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嘛。”

    程启恒说道:“那你不应该爱护一下我这个晚辈吗?”

    孟子涛苦笑着插话道:“我说两位,你们是不是应该问一下我这个主人的意见?”

    程启恒急道:“子涛,你不会是想自己收藏吧?孔圣人可是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都捡了这么漏了,怎么着,也得让我们也高兴一下吧?”

    张景强也连连点头称是。

    孟子涛摊了摊手:“话是这么说,但这么少见的笔筒,我真不舍得把它转让了。再说了,我可不像你们,在收藏方面有那么多成果,上回好不容易得到一只陈继儒款的笔筒,又被鲁温韦给买去了,这只笔筒我暂时真没转让的打算。”

    见孟子涛这以说,程启恒他们也没有强人所难,不过还是表示,等孟子涛有转让的想法时,一定要联系他们。

    王梦晗说道:“说起来,这回要不是薛文光,孟哥你还能多赚最起码十万呢。这家伙实在太可恶了!”

    孟子涛笑了笑,说道:“没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仇早晚有机会报。况且,等朱大昌知道那件摆件是件高仿的时候,还不知道他会多倒霉呢!”

    程启恒听了这话,说道:“说起来,那件摆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子涛看了看朱大昌,见他在和人交谈,这才小声说道:“那摆件用的玉是好玉,工也不错,就是铁锈沁和橘皮纹作了假。”

    张景强回忆了一下,说道:“但我刚才看了觉得挺自然的啊。”

    程启恒得了孟子涛的提醒,想了起来:“子涛,你是说,那件摆件用的是‘阿叩’法?”

    “不出意外,应该是的。”孟子涛点了点头。

    张景强有些茫然地问道:“什么是‘阿叩’法?”

    程启恒解释道:“古玉的橘皮纹,是因地温、地湿等因素在玉器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也叫氧化突起。侧光观察时最为明显,用手摸上去又不明显。现在橘皮纹作假,一般是把玉用酸腐蚀,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橘皮纹,用手摸感觉明显。”

    “但相传在清朝乾隆时期,锡城一位玉器造假高手‘阿叩’,发明了仿‘橘皮纹’的方法。他把玉器和细碎铁屑搅拌,放在大水缸里,然后将煮开锅的老醋猛浇下去,实行‘淬醋’。”

    “封好口,埋在潮湿之地,十来天后取出。再于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埋在大街土路下,让千人踩万人踏。约莫两三个月后出土,出土的‘古玉’,上边布满橘皮纹,纹路中满是铁锈斑且呈暗红色,最后再用开水煮。”

    “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橘皮纹非常逼真,跟真的相差无几,想要检验真伪,只能靠时间,因为真品上面的铁锈斑不会退去,而赝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消退。”

    说到这,程启恒呵呵一笑道:“当然,这是书上的方法,至于现实中是不是还有什么办法鉴定,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古玉,以前我还没见过。”

    说完,他就看向了孟子涛,既然孟子涛能一眼看出那是赝品,想必知道别的鉴定方法。

    看到大家都看向了自己,孟子涛笑着说道:“其实,说出来也不稀奇,因为真正受氧化铁所沁的古玉,玉质有老熟的特征,要么绺裂严重要么侵蚀厉害,沁色往往是由表及里,浓淡深浅变化,层次感极强。”

    “而且,真品上的铁锈与玉表面粘连十分密,有甚者侵入玉质内不易清除。但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出来的沁色,颜色看起来比较浮,而且散漫不合,一般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得出来。”

    听了孟子涛的讲解,三人都回忆了片刻,发现确实有孟子涛说的这种现象。

    程启恒回过神来,盯着孟子涛说道:“你小子我越来越看不懂了,现在居然懂得这么多。还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孟子涛嘿嘿一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每天在家都要花上许多时间看书,还有上网查资料,有这种变化也正常吧?而且,不瞒你们说,我这人对死记硬背特别在行,在学校的时候,语文里死记硬背的东西,我还真没丢过大分。”

    这一点,孟子涛并没有说谎,别说语文,所有死记硬背的学科,他的成绩都还可以,要不是因为沉迷于游戏机,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够上大学。

    孟子涛的话很有可信度,再加上现在孟子涛又经常去向王之轩讨教,大家觉得他现在有这么大的变化,也很正常。

    只是这样一来,让程启恒心里就有些危机感了,想当初,自己可是比孟子涛厉害多了,现在孟子涛不但有追了上来,而且还大有赶超的架势,如果真被孟子涛超越了,那他可就有此没面子了。

    “看来自己也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程启恒如是想道。

    大家聊了一会,拍卖师又上了主席台开始下半场的竞拍。

    书画作品、瓷器、玉器、佛像、文房物品等等,一件件看起来精美的拍品,落入了现场诸位的手中,算是所有所得。

    问张景强借了一些钱,程启恒和王梦晗也各自买了一件东西,不过价格不高,一共才两万而已。

    在这期间,张景强和朱大昌又斗了几回,不过大家都点到为止,一方面是不想让主办方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他们也都想好钢用在刀刃上,而这个刀刃,正是今天拍卖会的压轴大戏,清乾隆掐丝珐琅兽面纹文王鼎。

    看到两位服务员小心翼翼地把一只四方鼎抬了起来,所有人的身体都慢慢前倾,想要一睹这件压轴拍品的风采。

    这时,就听拍卖师笑着开始介绍起来。

    说起来,今天的拍卖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期间有几个人的相互抬杠,提高了拍品的拍卖价格,虽然也有孟子涛捡漏的遗憾,但那可和他没关系。

    想到自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拍卖师就觉得兴奋,介绍也更加的卖力。

    “此鼎高76。3厘米,方唇,双冲耳,长方敛腹,平底,下承四飞龙脚,是清代文王鼎的常见样式。据清文件记载,乾隆在三年、十五年、四十年和四十三年分别下旨制造掐丝珐琅文王鼎,并亲自审阅图样。此外,地方官员进贡掐丝珐琅文王鼎在档案中也很常见,可见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种款式。”

    “这只文王鼎通体蓝珐琅釉为地,上腹饰双龙拱寿,下腹饰饕餮纹,八组出戟。简化飞龙脚呈鎏金龙首,其余掐丝珐琅花叶纹。鼎盖完好,上饰鎏金大小狮戏球钮,下承须弥座,盖面珐琅釉饰夔龙纹,带着浓厚的乾隆宫廷特色……”

    听着拍卖师的介绍,大家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不过,正当拍卖师侃侃而谈的时候,前排的一位买家忍不住开口道:“行了,别啰嗦了,你说的我们自己会看。”

    虽然被人打断了,但拍卖师还是笑脸相迎,没办法,谁叫说话那位是一位有名的亿万富豪呢?

    于是,他笑着向大家拱了拱手:“由于这件拍品很贵重,因此,只有带了百万以上现金的朋友们才能上台鉴宝,还请大家见谅!”

    拍卖师的话,让场下一些钱不够的客人显得很不满,不过这是主办方定的规矩,就算心生不满,也无法反对,一个个只能伸长着脖子,希望看得清楚一些。

第四十五章 压轴拍品(续)

    这时,坐在前面的丁志国就开口说道:“既然东西这么贵重,而且又是压轴拍品,一分钟的时间是不是太短了一些,我觉得怎么的也得增加一点吧?”

    随着丁志国的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附和之声,这种对大家都有利的提议,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况且一分钟的时间确实短了一些,一些细节之处都还没看到,时间就到了。

    见现场闹轰轰的一团,拍卖师也有些紧张起来,连忙大声喊道:“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等到声音小了一些,他才开口道:“诸位,你们的想法我能理解,不过这件事情并不是我能够答应的,请诸位稍等片刻,我去请示一下,马上就回来。”

    大家都知道拍卖师也只是打工仔,并没有为难他,不过还是催促他快一点。

    过了片刻,拍卖师就又走了回来:“刚才我们胡总说了,鉴定时间可以提高到三分钟,但相应的门槛也必须提高,只有持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现金的朋友,才有三分钟的鉴定时间,其余的朋友,还是一分钟不变。”

    这个结果,对带了足够钱的张景强来说比较满意,但剩下那些就有些不满了,纷纷朗朗着这事不公平。

    马上,刚才打断拍卖师介绍的那位富豪就大声讽刺道:“吵什么吵,你们这些人,没钱又买不起,为什么要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话虽然有些难听,不过事实也正是如此,你买不起,还要占用别人时间干嘛?一时间,现场安静了下来,再加上说话那人势大,有人就算心生不满,也不敢当面提出来。

    “该!”拍卖师心里嗤笑一声,而后马上开口道:“请诸位依次上台鉴宝!”

    看着符合条件的人都一一上台,张景强回过头问道:“小程,你们对景泰蓝熟悉吗?”

    “我家没什么景泰蓝的东西,我对景泰蓝也不熟悉。”

    程启恒摇了摇头,就笑了起来:“我说张叔,既然你来参加拍卖会,怎么就不知道请一位掌眼师傅呢?得亏今天有我和子涛在,不然你得亏多少?”

    张景强说道:“没办法,我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哪还找的到靠谱的掌眼师傅?幸亏今天还有你们帮忙,晚上我请大家吃大餐。”

    程启恒说道:“这事一会再说,关键我们对景泰蓝都没有底,你准备怎么办?放弃?”

    张景强摇了摇头:“这怎么可能,难得碰上一件这样的宝贝,怎么的也得争上一争。我看这样吧,一会咱们都上去。”

    程启恒说道:“不可能,你看台上的人,最多就只带了一位掌眼师傅,肯定不可能开这个口子的。”

    “行不行,咱们先问一下嘛。”

    张景强说完,他的保镖连忙去问了一下,结果就像程启恒说的那样,对方答复说不行。

    王梦晗嘟囔道:“真是的,通融一下就这么难吗,不会是这件东西是赝品吧?”

    张景强迟疑道:“应该不会吧,胡利这家伙虽然心黑了一点,但也不至于在压轴拍品上弄虚作假吧,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