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事他也不想说,这未来怎么样,随他们折腾去吧。至于他,还是想办法脱开身才是要紧的。可怎么学学封敬卿那滑头的本事才好呢?
今天一早天气还不错,郭文莺从房间出来。
第七百四十七章 绿帽
今天一早天气还不错,风和日丽的,郭文莺从房间出来,本来想去后园里弄些菜回来。
这些日子天气好,雨水也足,刚洒下去的小白菜种子,不过一月就长得一扎长,拿来用水煮了,拌上点酱汁,真是又新鲜又好吃。
在庵堂里的生活还算不错,每天都很清闲自在,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伙食不好,尤其是出家人不能吃肉,一个月没吃沾过荤腥,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到了这会儿,她才知道自己真不是个出家的料,悠闲的日子虽然过得舒心、清静,可时间久了总觉得无聊,总想找点什么事来做。后来干脆叫人弄了些木料和玉料,叮叮当当的干起了木工和玉匠的活。
在宫里的时候她要端着皇后的架子,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出了宫就没那么多顾忌了,想自己做点家具什么的,或者雕刻一些玉器物件把玩都很容易。她早就想给封言和封玉儿做一些玩具了,正好过些日子是他们的生日,那种会动的木头小人最能讨孩子们的欢心。
她摘了菜,就在房里做着木工活,其间红香进来了两次,看她做的认真也没打扰。
过午的时候,庵堂里突然来了客人,这也不是普通香客,听到红香禀报,郭文莺还很是怔了一下。
她皱皱眉道:“你确定来的是封敬卿?”
红香点点头,“小姐,就五王爷身上那股无赖劲儿,隔着八百里远都能闻见味,我怎么可能认错人呢。”
因着封敬卿放狗咬过郭文莺,她对这位王爷素来没有好感的,没大骂他已经算轻的了。
郭文莺心里也纳闷,这个时候封敬卿过来做什么?
她放下手里雕刻的刀子,擦擦手道:“行了,你把人领进来吧。”
庵堂里不招待男客,郭文莺直接从后院出来,到了前面的小佛堂。
她赶到时正看见封敬卿背着手站在那里,听着红香在那儿絮絮叨叨地说着:“王爷,咱们这个地方小,又寒碜,王爷到这儿来了可要小心了,若不是一不小心踩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可要脏了您的脚了。”
封敬卿挑挑眉,“怎么?这里还有不干净的东西?”
红香点着头,“当然了。”她斜着眼瞅他,那意思说,“你就是那不干净的东西。”
封敬卿仿佛没看见她的暗示,依旧脸上挂着淡淡的笑,那仿佛很是开心的模样,让人很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郭文莺有些纳闷,这封敬卿从来都不是什么脾气好的,怎的今日对个丫鬟这么宽容了?
红香的脾气也是是存不住话的,叫人三套五套的备不住就说出什么。郭文莺轻咳了一声,红香才住了嘴,悄悄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小姐,我刚数落他呢。”
郭文莺心说,你数落人家?叫人家卖了你,你都不知道呢。
她走过去,故作不经意道:“王爷,你怎么跟个丫鬟聊起来了,莫不是看上我家丫鬟了?”她说着眨眨眼,“王爷要是真喜欢红香,回头纳进府里做了侧妃如何?”
封敬卿看看红香那圆滚滚的水桶腰,莫名有点想吐,他看中谁也不能看中这么个丫鬟啊?长得丑不说,比他还大着几岁,这是得多瞎眼才能娶她当侧妃啊?
他知道郭文莺是故意打趣他,忙道:“这可不敢,嫂子身边的人,我怎么敢带着走了。”
这一声“嫂子”真是叫得合情又合理,比什么“娘娘”“师太”什么的,显得又贴切,又亲热。郭文莺都忍不住想赞叹一声了,怪不得人人都说五王爷滑头,这嘴倒是甜的。
她也不再提让他娶走红香的事,只笑道:“不知道五爷今日来有什么事?”
封敬卿道:“咱们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这么慎重的模样倒是少见,郭文莺点点头,把他领到后面的一个凉亭里,两人面对面而坐。
红香送了茶点,又退了下去。
见四下再无第三人,郭文莺才道:“五爷到底有什么事?”
封敬卿本来想开玩笑,说句,“没什么事就不能来看嫂嫂了?”不过鉴于郭文莺并不怎么稀罕他,还是乖乖的说正事了。
他道:“有件事想必嫂嫂该是听说了,宫里的夏贵人怀了身孕,昨个已经晋封为嫔了,”
夏贵人有孕郭文莺是知道的,宫中女人怀孕被晋封也是常理中的事,皇上子嗣单薄,宫里有人怀孕按理说封个妃位也不算什么。一个嫔,实在值不当大惊小怪的。
她道:“王爷到底想说什么?”
封敬卿叹息一声,他本来还以为郭文莺会醋一醋呢,这么平静的表情还真叫人觉得无趣的和。
他扯扯嘴角道:“其实说实在的,宫里多个女人怀孕也没什么,只是这孩子是谁的就不一定了,若是不小心混淆了龙脉,那可就不是国家之福。”
郭文莺扫他一眼,他们姓封的子嗣虽然不多,偏偏多的是绿帽王,先皇在世时就有后妃和侍卫私通,封敬亭的母亲也是被人抓到和大臣有染才被秘密处死的。到了这一代,两年前六皇子的小妾跟府里的花匠私奔了,眼前这位五王爷更可笑,他最喜欢的侧妃严氏刚娶进门就怀孕了,他为此还高兴了好一阵,家里欢庆的宴席就摆了三回,结果还没等孩子出生,就发现严氏肚子里怀的孩子不是多。这基本不叫打击,而叫做打脸。
至于封敬亭,原来做王爷的时候,那位鸳嫔就被人冒充他给那啥了,虽然这位最后没声张出来,封敬亭也打落牙齿往肚里咽了,到底一顶绿帽子戴的妥妥的了。
这才过了多久啊,又有人送皇上一顶绿帽子了?
她也不想幸灾乐祸的,不过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她嘴上说不在意他和别的女人都是假的,哪个世上女人希望自己丈夫碰别的女人的?这回可真叫活该之极了。
不过封敬卿在这儿,就算想笑也不能太夸张了,她强烈抑制住想笑的冲动,低声道:“王爷是如何知道的?”
第七百四十八章 知晓
封敬卿道:“你不用管我是如何知道的,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和皇上那时在云南,对宫里的事自不了解,不过总有一句话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自以为事情做的严密,殊不知早就有人知晓了。”
也就因为他知道夏贵人的儿子不是皇上的,所以才不愿和那个袁一搏有什么接触,一个注定要死的人,他才不想多废话。
郭文莺道:“那王爷跟我说这事又是什么意思?”像这种事不该他跟皇上说吗?
封敬卿笑笑,“嫂嫂这话就不对了,您是后宫之主,这宫里出了这样的事,您不该主持宫闱的吗?”
郭文莺学着他的样子一笑,“小叔这话更不对了,我现在只是个出家人,可不是什么后宫之主啊。”
封敬亭道:“这也无妨,只要你愿意做,没人能拦得住你。”
郭文莺哼一声,这纯粹是想看她笑话呢,想让她因为夏贵人和皇上斗起来吗?她出面,她怎么出面?跑到宫里和封敬亭说你的小妾出轨了,那个孩子不是你的?到时候皇上让她拿出证据来,她上哪儿拿去啊?
就算拿出来又怎样,横竖她已经出了宫,这事跟她有毛的关系?该头疼也是封敬亭头疼,她凭什么给他收拾烂摊子了?
她站起来道:“王爷要是今天来只是说这件事,那还是请回吧。”
封敬卿啧啧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个狗臭脾气,不等人说完了,你发什么火啊?”
刚才还满口“嫂嫂”的叫着,一转脸就“你”“你”的,这变脸未免也太快了?
郭文莺冷笑,“那王爷还有什么可说的?”
“你先坐下,等我说完了再发火也不迟。”
他安抚了郭文莺坐下,才开口道:“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今天我和皇叔吃饭,那个袁一搏突然出现了,我怕他要预谋什么事,特意来给你提个醒。”
郭文莺微怔,“袁一搏是什么人?”
封敬卿道:“那日科考之时在酒楼上与他见过,就是在林凤阁身边的那个。”
郭文莺这才想起当时确实看到有这么一个人,她那会儿还觉得很奇怪,林凤阁是礼部官员会在贡院出现也罢了,那个袁一搏不过是个普通白衣,怎么会凑这种热闹?
当时她也没多想,因为贡院附近的白衣也有不少,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理由的,就算没什么事,来看看热闹也没什么。
她想了想,道:“袁一搏难道和夏贵人有什么关系吗?”
封敬卿挑起大指,“果然不愧你,一点就透了,这袁一搏原本和夏贵人是无关的,不过后来也不知因为什么,夏贵人认他做了干爹,这里面就有关系了。”
郭文莺知道夏贵人的身份并不算显赫,她父亲不过是个四品小官,在京中各处都排不上号,袁一搏会认她做干女儿,要说里面没古怪,都没人信。
封敬卿又道:“说起来上次科考的事我就有些怀疑,科考案牵扯之众乃世所罕见,不仅礼部和吏部官员牵扯在里面,就是许多勋贵之家也在其中栽了跟头。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当时主考官是主谋,不过我又总觉得奇怪,以当时主考那古怪的性子,实在不像能指挥得动那么多人的。”
郭文莺点点头,“这话也对,我当时已经离开京城了,不然定不会让皇上这般草草结案,想必幕后之人都没有浮出水面吧。”
封敬卿道:“皇上还不是为了追你,不然也不会匆匆结案出京了。”
郭文莺对他调侃的眼神并没在意,只道:“这个暂且放在一边,你且说说袁一搏究竟要做什么?”
封敬卿眨眼,“这本王可不知道啊,本王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怎么可能什么事都知道了?”
郭文莺哼一声,这封敬卿就是这么个人,喜欢看别人为难,别说他真不知,就算知道了也未必跟她说。他今日能给自己提点到这儿,已经算是不错了。
说起袁一搏,她倒是想起前一阵她废后的事,陆启方本来安排上奏的人并不多,后来却不知突然冒出来许多人参奏她,就连从前的旧账都被翻了出来了,这么多人不遗余力的要赶她出宫,要说背后没有推手,都没人相信。
说起来夏贵人有孕,她若出宫,那她将成为后宫最大的得益者,偌大个后宫总要有人执掌的,就算不封什么皇后,也会给她协理六宫之权的。
夏贵人得宠,不对,是夏嫔得宠,他这个做干爹的也能捞到好处的。只是让她纳闷的是,一个普通的白衣,真的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许多朝廷官员都为他所用吗?
这事还真是越想越古怪了。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封敬卿才告辞了,临走时嘱咐她不要太过跟皇上闹气,到时候渔翁得力,受苦的反倒是她了。
郭文莺并不答话,她本来就权势贪恋就不大,做不做皇后她都不在意,更别说其他的了。只是她不做皇后那是她的事,还轮不到别人摆布她,想搓圆想搓扁的,当她是木偶吗?
封敬卿走后,郭文莺也没再去做木工了,而是让红香铺开了纸给陆启方写信。
前段时间陆启方还派人带信给她,问她可愿再入朝做官,当时她嫌麻烦就没同意,这会儿看来不同意都不行了。她留在庙里什么消息都接收不到,只能任人摆布,倒不如出去跟他们斗一斗,反正她待了一个月都待烦了,正好出去解解闷了。
郭文莺的信送到陆府的第二天,陆启方就给皇上上了奏折,说自己年事已高,恐无心力,让皇上另选贤明处理朝政。他还特别推荐了郭文莺,想让她入朝为官。
封敬亭收到奏折后,心中也甚是犹豫不定,从本心来讲,郭文莺能离开庙里他是高兴的。做官能每天和他见面,怎么说也比在庙里当尼姑强吧。
可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却不易,她一个女人想入内阁,那可不是随便一两句话就能成的。不过好在郭文莺做过将军,又当过总督,以她对国家的贡献,入内阁也能说得过去。
第七百四十九章 八府巡按
封敬亭寻思了良久,终还是把两个内阁阁老请来商议此事,这种时候本来于阁老出面最好,只是从年前他就身子大不好,毕竟是八十岁的人了,有进气没出气,他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已经赶回颍河老家去了。
他的四子前些日上奏说,怕是于老先生活不过今年了。
于阁老不在,光靠他一人想说服两个内阁阁老并不容易,况且对两个老臣也不能过分强硬了,只能好说好商量着。
陈阁老道:“皇上,不是臣不同意,只是娘娘从皇后再入朝为官,这未免说不过去。古往今来就没有哪一朝出过这种事,皇上这么做不怕列祖列宗怪罪吗?”
封敬亭冷笑道:“阁老说的未免太严重了,要不是郭文莺当年守住了西北,南齐早被瓦剌占了,这就不怕列祖列宗怪罪了?”
张阁老性子温和些,不似陈阁老那么激烈,他忙道:“皇上息怒,这事也不是不行,只是娘娘现在是方外之人,身份多有不便。而且直接入内阁怕也要惹人诟病,不如放一任外官,历练个几年再回京就是了。”
封敬亭心说,这老狐狸真会说,放了外官,在外面待几年?他怎么不把他媳妇送出去几年呢?真要几年见不着人,他如何忍得?再说了,放外官又能放几品?远离权力中心,这张阁老倒真是打得好主意。
不过这话倒也提醒了他,他道:“既然张阁老这么说,就这么办,先放出去一段时日,再回京就是。”
张阁老心中一喜,以为皇上这是想通了,总归不让郭文莺入内阁,他们就算达到目的。他忙道:“皇上英明。”
陈阁老一看这样也不好再说什么,郭文莺做官做了不止一年了,再做回去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便也随她去了。
封敬亭早就打好主意,等两人走了后,即刻拟旨,封郭文莺为八府巡按,让她代天视察京畿河道。
这河道年年修,每年也都有钦差下去视察,基本上去上一个来月就回来交旨的,根本也不耽搁什么。
他已经盘算好了,等郭文莺回来,就以视察河道有功为名,让她进内阁,这样一来就顺理成章了。
陈阁老和张阁老两人还以为郭文莺被远远调开了,等看到圣旨,两人悔的肠子都青了,暗自后悔不该应了皇上。可现在话都说出去了,再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圣旨发出去。
郭文莺接到圣旨,一看是让她巡查河道,心里倒也佩服封敬亭的心思,这怕也是要为她入内阁铺路吧。
传旨的正是徐茂,他年纪也不小了,一般传旨的事是不会由他这个内廷总管亲自办的,不过谁让对方是郭文莺呢,所以他亲自出了宫,也为了给这位后宫主子回点事。
宣读完圣旨,徐茂笑着行了礼,道:“主子,您在这儿还安康吗?”
郭文莺点点头,“太子和公主还好吗?”
“太子殿下近来学问很是长进,颜太傅夸殿下聪明伶俐,又很勤奋,他日定是难得的明主。至于公主活泼可爱,皇上让她学着女红,每日里要刺绣两个时辰,天天念叨着要来看主子呢。”
到底是自己亲生的,郭文莺对自己儿子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