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没想到,我们之间还会有这样一次谈话。”
方宏见两人谈的欢乐,出言提醒:“霍教授,咱们先谈正事儿,叙旧挪到午饭时慢慢聊。”
“对对对。”塔里特亚索:“我们出的名录你们都看过了吧,你们现在有一个大概的置换方案了吗?”
霍魏微笑:“用中日文化馆典藏所有字画打包换这四件物品,你们也是下血本了,不过有价有市场的文物和无价无市场的文物互相置换,并不能用数量来充数。”
塔里特:“自从看到谈判方是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们对于这些字画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波土顿典藏的字画都是明清两代的字画,不管是从研究价值还是收藏价值上,都属于字画中最为便宜的两代,包括民国的东西都比他们值钱。
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其中的字画,都出于清廷,所以,每一副字画都被乾隆盖印写了打油诗,价值大跌。
霍魏微笑:“我对另一件物品很有兴趣,不过不喜欢这一套置换方式,我自己列了一个名录。”
方宏在一旁翻译给水友听。
水友第一次看到直播换宝,也是很有兴趣,弹幕满天飞,各种奇葩谈论都有。
霍魏给出的名录,第一件物品就是国之重宝,当年齐桓公有机会争霸天下,于是沿袭古制度,自制九鼎,不过他只完成了一个鼎,这尊鼎被命名为桓公鼎,重达四百七十六点五三公斤,口长73厘米,扣宽四十九厘米,壁厚五厘米,连耳高一百零八厘米,上纹饕餮与盘龙,几乎是后母戊鼎的七成品,不过它的制作工艺更复杂,更考究,纹路更精美,并且上面有一段铭文。
而从意义上看,它比后母鼎更小,但是意义更重大,因为他是出于春秋时代。
塔里特亚索看了名录后皱眉:“这也太多了,不行,这些什么食珍录、七星勺倒无所谓,这个琉璃渊龙瓶、百花齐放罐绝对不可以,按照桓公鼎的名录,加上《春秋》竹简一卷、二号编钟、以及汉玉貔貅是可以的。”
霍魏笑了笑:“春秋竹简这一卷,我国有同样的藏品,二号编钟不是整套编钟根本没有意义,汉玉貔貅是民间玉,价值不高。你可想清楚了,古埃及文明下落,古巴比伦覆灭,这个研究可比这价值高。”
“霍,你可提了要求研究文字语义时你也参加,到时候研究成果还不是你我共同署名,只不过东西被波土顿博物馆典藏而已。这其中,科研上的价值就大大下跌了。”
“亚索,你太看中名利了,这个科研的价值在于完善人类历史,而不是在于署谁的名字。”
水友不明觉厉:“我懂了,这个剑豪想要扣掉霍教授的研究权,故意说价值大跌,如果霍教授愿意退出,他就同意琉璃渊龙瓶和百花齐放罐给枪哥。”
“我怎么觉得是他真的不想给琉璃渊龙瓶,另外剑豪是什么鬼?”
“亚索嘛……”
一上午,两位专家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撒泼打滚……正面交锋,总之没有出结果。
方宏作为陪同,只能在一旁暗喜一边看戏。只要食珍录拿回来,那就是赚了,因为桓公鼎本身就比这些埃及破陶罐值钱,陶和青铜重器在历史上的地位根本以里记,陶罐值钱的就是那几个字和一份学术报告而已。
中午,双方握手言和,坐在圆桌上等吃饭。
菜齐了之后,一个古稀老者走到包间里,方宏立刻起身,对着镜头:“各位,这是我的师伯,余自南,芙蓉菜系当年接受zf任务接受传承任务的大师兄,我的大师伯。”
余自南微笑:“各位好,早就听说幺儿在直播,烦扰大家多多照顾。”
“大师伯好!”大家不约而同,喊出了风格,喊出了气势,喊出了魂魄,给足了方宏面子,这个场子撑的漂亮。
可惜大师伯看不见……
第三十一章 敲定(第三卷终)
今天的第六更!更多精彩,全看打赏,来咯,来咯。
“叮咛!”
方宏掏出手机查看短信:“你好,我是查尔斯x唐宁,请问有关事宜准备的如何了?”
方宏愣了一下,我曹,你发个名字还卖萌?还‘x’于是立刻回复:“你好,我是方&;amp;amp;%*¥%#宏,已经准备妥当。”
双方的谈判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意愿都横强烈,唯一的问题就是具体置换名单。
不过,也不知道是那个什么亚索,还是霍教授坑了方宏一把。
条例中加注了一条,所换主要展品(美方认定的一级文物)必须公开大众展览二十年。
也就是说,除非方宏找到一个接盘的博物馆或者干脆自己开一个博物馆之前,换来的东西都得放在sc博物馆。
本来方宏已经通过各方面法律查过这件事情了,只有美国对于置换的法律比较健全,诸如英法都没有相关的强制条例。
一旦交易完成,到了国内,这东西就是自己的了,因为这是合法途径获取,并且是海外回收文物,国家大力支持。
不过好在条约上没有添加对食珍录和七星勺的限制。
想来也简单,对于两国文物标准的界定中,食珍录和七星勺都不是重要文物,当然了,前提是他们并不知道食珍录出自八大山人之手。
否则那个波土顿博物馆中日文化馆的日裔馆长就算是抹脖子也不可能同意换它。
这个置换,要从官方途径走,不过交流的最高单位或者说企业,就限于两个博物馆了。
而中华官方,只是要在文物记录上重新登记,并不涉及物品羁押和过手。
这一次的置换也引起了文物界的广泛关注。
abc乘机报道了一拨,将这几个陶罐誉为西方文化断代史的重要链接结点。
和中华不同的是,西方古代的史学家,没有任何地位,没有官职,没有收入。
所以他们的文字记载历史特别少。
这也是历史学界东西方共同承认的一点。
就算把地中海沿岸的文明算作是西方文明的前身,那也是断断续续的,根本不能当成文明史来看待。
而同时,饱受西方抨击的五千年文明也是他们重点攻击对象。
从概念上说,目前可证明的中华文明史是七千年,文化史是三千四百年。
西方同样有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优势在于,古埃及文字和古巴比伦文字留存记载是在石头上,所以非常非常非常早,中间断代,也可以号称是文化史的开端,包括印度也同样如此。
现在西方史学家最迫切的就是把各个断点连续起来。
这个陶罐与头骨被誉为可能将古巴比伦时代文明和希腊文明时间上联系起来的枢纽(战争事件,人口迁移等)。
而同样的事情在国内就不同。
我们的文化在历史上占据世界的四分之一,在公元后占据世界文明的三分之一,和西方文化西亚文化并立。
我们对于埃及文明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波斯文明半点兴趣都没有。
我们致力于要研究清楚自己的历史,每一件重器,都是国之重宝。
十一月十九日,双方达成交换协议时,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插播了这个消息。
同时方宏也再次上了新闻,身份是新世纪冒险家,爱国人士,迎回了国家的国宝。
古代重器,鼎,这种物件已出土的就不多,在国内的更少,这一尊可比四羊方尊大多了。
而且从意义上讲,齐桓公争霸时按照古制制造的礼鼎,绝对是目前国之重器的代表,能比它更有价值的,只有还未被发现的大禹九鼎。
当然了,如果大禹九鼎被发现,那整个世界的考古界都会集体**。
因为那就证明了夏是真实存在的。
就在09年,逐鹿县发现了距今四千年前的一个村落遗址,村落中心是一个超大院落,和后来的周遗址皇宫特别相似,这也侧面证明了这可能是夏的统治中心,而九鼎,是夏文明的绝对象征。
可惜了,已经现身的重宝流失海外还可能拿回来,没有现身的,只有在未来漫长的历史中慢慢考证了。
唯一让方宏遗憾的是,方宏并没有上央视七点的新闻联播。
这件事情是上了新闻联播的,但是方宏本人没有被提及。
这也让方宏和水友打赌过年前再上一次新闻联播的赌约继续延长了。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给了方宏一个很大的启示。
方宏本来的计划是,赚到很多钱,然后将当年遗失的那些东西一个一个的买回来。
但是现在看来,既然是冒险,为什么不有目的的去寻找其他国家消失在历史中的宝藏,然后用来交换。
不止是可以迎回七星勺一类的物品,还可以换回本来就应该是中华的文物。
十一月十九日,就在双方交易完成后,霍教授和塔里特亚索就宣布将会成立一个又波土顿大学和sc大学共同的研究室,用于研究这一次的陶罐出处。
而同时,在美国冒险界里,当时发现陶罐的那个洞穴,被冒险者命名为烟枪悬空洞穴,成为了近期一个冒险的热点去处。
也许下一次再去,崖壁上就会打满了绳扣,供人攀爬上下洞穴。
这件事情还没完。
十一月二十一日,霍魏教授连同辽大华玉清教授同时宣布,这一次交易中的食珍录,是八大山人于一六四六年手抄的永乐大典食珍录本。
其中证据主要有三个,第一,在辽大这一段时间的同类型考究中,将一副署名王孙疑似模仿八大山人的山雨图确定为是八大山人本人所画,第二是根据永乐大典残本和晋代食珍录残本比较,以及碳十四检测,精确将食珍录时间确定在了一六四四到一六四六年。
第三,在八大山人中年时给安婵长老的书信中找到了八大山人对自己年轻时代手抄食珍录的记录。
这个消息,在北美到是没什么风声,但是在中日两国瞬间就爆炸了。
各路收藏家和明清文学研究学者纷纷要求看到这份手抄本。
当他们得知手抄本将会在sc博物馆展览时,毫不犹豫就跑了过来。
这一天,sc博物馆的研究学者之多,比七十年代末重新开馆供民众参观的第一天都多。
不过,由于对墨迹的保护,不允许拍照。
这件事情传到波土顿已经是三天后的十一月二十四日了,听说波土顿中日文化馆的馆长吉山清凤(陶德吉山)当场气晕了过去。
不过这和方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了。
为了这件事情,中断了十好几天的探险之旅,再度开启。
这一次,方宏手拿漂流瓶,出现在了法兰西首都巴黎。
不过漂流瓶和巴黎半点关系都没有。
漂流瓶中的信筏上用德语书写,描写的是英特兰东北部海域北海上的一件奇闻异事。
大约在英特兰东部林肯郡东北部海域中,有一片暗礁,其中,有一个是曾经在海面之上后来被海水淹没的岛屿。
那个海下岛屿,有一个很大的洞穴入口。
之所以要从巴黎出发去而不是从伦敦去。
就是因为,这一次去,方宏就是冲着一处闻名世界的宝藏去的。
挖英特兰人的宝物,从英特兰出发?方宏脑子还没有秀逗。
第一章 暴君才有宝藏
新的一卷开始了,估计顺利的话,这一卷结束前应该会上架吧。推荐票。
其实书卷上,对于宝藏的记载只是一个猜想。
而且这个漂流瓶的身份更加奇特。
这个漂流瓶曾经的主人,就是一个传奇。
这个署名kj的德军士兵,曾经是德国王牌陆军师的一名坦克机械师。
随着u(7型系列)型潜艇的大规模启用,他被海军征召,成为了一名海军中尉。
这个潜艇是当年称霸世界的潜艇,为了对付他们,英国也想出了无数办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鱼雷阵。
不过这艘潜艇的航线诡异,甚至连舰艇上的士兵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1939年,这艘潜艇奉命探查英特兰海上军力布置,到达了北海海域。
就在这一次航行中,出现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变化。
全舰的人有六成食物中毒。
从方宏后来去查询的资料,大概将这件事情梳理了一下。
1939年,德军大肆对犹太人下手。
在德国在欧洲名城华沙建立了一个集中营,并开始将犹太人驱赶向这个集中营。
就在这个时间,一个保加利亚人被追的东躲xc犹太人的定义很广泛,信仰犹太教或者母亲是犹太人就算是犹太人。
这个保加利亚人虽然母亲是犹太人,但是却是随父姓,甚至连犹太姓中间名都没有,却被当做犹太人追捕。
和在千年历史中都被驱赶的犹太人不同,这个叫做埃尔法特的保加利亚人充满血性,并且他在伺机报复。
同一时间,德军在北部边界大量收集肉牛,而埃尔法特得到的消息是,德军要在波兹南(在二战前这里是德国固有领土,二战后属于波兰)宴会,于是埃尔法特对三头牛投放了毒药。
然而,德军并没有宴会,而是在准备海军罐头。
这批罐头被运上了kj所在的潜艇。
当天,食物中毒人员众多,kj作为机械师,被派遣到了潜水镜监视海面动静。
这就造就了这一次任务中唯一一个纰漏,那就是作为机械师,kj可以随时查看仪表,当他使用潜水镜时,他可以清楚地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和地理位置对应起来。
漫长的探查任务中,kj惊鸿一瞥看到了一个水下洞穴。
他确定,这个洞穴就在北海林肯郡东北面两百海里附近。
对此,kj并没有太过注意。
然而,这艘u型潜艇毕竟是常规潜艇,每隔一段时间必须露出海面,很不幸,它被英军发现了。
由于战斗力缺乏,他们选择了返航。
就在这艘u型舰船准备二度出发执行任务时,kj被调走了。
1940年,德军着手建造的俾斯麦号巨舰预备役。
这艘以德国统一者,德国国父命名的舰船是德军对于海上霸权夺取中最重要的一环。
kj被征召后却没有立刻进入战斗编队。
原因就在于,这艘船还在预备试航中。
在空闲时间,kj获得了大量的空余时间,某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个洞穴,于是开始查询有关资料。
将近一个月后,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相关资料。
十三世纪,英国最贪婪的国王也是被莎士比亚写成歌剧的那一位‘约翰王’留有一座巨大的宝藏。
这位国王对英特兰国民进行大量征税,并且对贵族下手,就在短短的数年间,积累了大量难以想象的财富。
随后,贵族发生暴乱,二十五位大贵族联合起来对约翰王宣战。
约翰王本来是不以为意的,以为随便就能镇压,但是后来他发现,这只是他一厢情愿。
于是,约翰王将大量的财宝转移到了林肯郡某个地方,等待战后重新拿出宝藏。
约翰王的思考是没有错的,因为暴乱贵族并没有敢把他怎么样,在这个时代,整个欧洲的王室都是约翰王的表亲,没人敢杀他,那个时代的欧洲也没有任何国王死于处决。
最终双方进行了约定,此事告一段落。
然而,约翰王却没有去取回宝藏。
约翰王是一个贪婪的人,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