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逸一怔,“久仰大名?这从何说起?”
那吴凯嘻嘻一笑说:“我和徐大少是朋友………”还眨巴了一下眼。
什么都不用说了,林逸全明白。
“那好吧,但不知上头还有没有位置?下边太吵……”
吴凯笑道:“当然有,别人来了没有,你林逸一定有位置。既然你是大少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今儿你随便了敞开喝,哥们我给你全部签单。”
林逸可没打算白吃白喝,好歹自己也是有点小钱的人了,这点费用还出得起………不过这种场合,也无所谓,随他去了。
不过林逸也不是笨蛋,俗话说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搞不好等会儿有什么事儿要发生,没办法,这是直觉………(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捡漏的诀窍
林逸和小宋上楼,小宋轻车熟路,找了一个安静一点的地方,点了一瓶红酒,就开始享受起来。
不过在饮酒过程中,她忍不住问林逸:“刚才那人是谁?”
林逸明知故问:“你说哪一个?哦,是个经纪人,mp2组合听过没有?就是南都挺有的那个,经纪人就是刚才那位,姓熊,你想认识的话我给你介绍。”
小宋翻白眼:“我又不做明星,认识他干嘛?我问的是这家酒吧的老板………”
“哦,那个叫吴凯的呀,对不起,我也刚认识。”林逸实话实说。
“可是看你们样子很熟……我经常来这里玩,竟然第一次遇到。”
“那以后你再常来些,说不定就经常遇到了。”
“好了,不跟你拐弯抹角,那个……等会儿你帮我介绍一下。”小宋笑眯眯道。
林逸莞尔,“这不太好吧,我跟他又不是太熟。”
“总比我强吧。”小宋又狠狠地白了林逸一眼。
事实上此刻小宋已经把林逸和吴凯做了比较,一个人是走后门刚入公司的职员,一个是盛唐酒吧的老板,作为女人只要不是眼瞎,就知道该怎么选择。
再说林逸本人,他根本就没有泡小宋的意思,从品性上来说,他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何况在他心里,只有海棠一个人,别人谁也别想让他上心。
两人就这样各怀心思地喝着酒,几杯红酒下去,也不知道是酒力的作用还是小宋真的动了情,总之她脸颊潮红,有些迫不及待地催促林逸,赶快去联系那位吴凯吴老板。
林逸正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吴凯来了。
……
“不好意思啊,让你们等久了,我说过要过来和你们喝一杯的……呀,怎么喝的是红酒,不如来点洋酒吧。”吴凯打了一个响指,非常豪爽地就点了一瓶上档次的“轩尼诗xo”,“尝尝这个,味道还不错。”
林逸本来就不太会拒绝人,何况这位吴大少热情的也有些过火,在口口声声劝酒下,林逸就又多喝了几杯,不自觉地,也觉得浑身发烫发热。
至于小宋,女人本来酒量就不太好,却又要做出对吴大少很感兴趣的样子,喝了几杯,就顶不住,去了洗手间。
吴凯眼见喝的也差不多了,这才打开话题,对林逸说:“我都听徐大少说了,兄弟你可是书画界的高手,对于鉴别古旧书画更是有一套,恰好我最近买了一幅古画,还请兄弟你帮忙长长眼!”
林逸正在喝茶醒酒,没料到吴大少会这么吹捧自己,尤其把自己当成了什么鉴定大师,差点惊讶的把茶喷出。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实际上我对那方面并不是太熟悉。”
“徐大少说的没错,兄弟你为人就是谦虚!不过你也别把我当外人,大家都是兄弟………来呀,把我买的那幅字画拿过来!”吴大少很有气派地招唿属下。
趁着有人去拿字画,吴大少这边就开始吹嘘自己是怎么机缘巧合得到这幅字画的。说自己下县城去吃野味,路过一个集市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个泥腿子庄稼汉在路边卖这幅字画。吴大少不懂字画,却觉得这画挺好看的,一问价,说要3万。吴大少就豪爽地递价2万块,把这幅字画拿到了手。
听完这些,林逸心里直摇头,听着状况岂不是那种常卖假货的招数。打扮成工地工人,或者农民伯伯模样,蹲在路边抽着烟,前面摆一个沾满泥巴的大乌龟,乌龟托着一个大珍珠,声称是从工地地底下挖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啥东西,啥价钱……然后,你只要一起贪念,就会掏腰包了。
见林逸不说话,吴大少还以为林逸被自己这番捡漏的故事给震撼住了,表情就更加的得意,就说,自己现在开窍了,以后也要多接触这些东西,书画收藏嘛,大有前途,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品味,还能投资赚钱。
这句话林逸倒是赞成的,要知道书画投资的确有很高的风险,但同时也伴随着高利润。曾有这样的说法,一个爱好收藏的人最后的收藏是选择字画,而当他选择放弃收藏时,最后卖掉的也是书画。这说明书画投资具有极大的增值潜力,也具有极广泛的市场基础。
有人做过统计,自“文…革”前期到目前为止,短短的三十多年中,书画的投资收益在100倍以上,远远高于其他类收藏品。然而书画投资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市场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其实书画投资的最大风险来自于作品本身,首先是赝品风险。
不过书画捡漏可绝对不像吴大少说的这么轻松,在路边遇到庄稼汉………庄稼汉懂得字画吗,还敢问你一开口要3万,不是他脑袋被雷噼了,就是你脑袋被驴踢了。
当然这些话林逸可不会轻易说出来,只是抿着茶水,继续听那吴大少胡侃。
那吴大少估计也是喝酒喝多了,此刻仿佛被啥东西附体,叽里哌啦,不停地讲着身边朋友谁谁谁收藏字画捡了漏,就像那些漏是路边的大白菜,随便捡。
对此,林逸还是只能苦笑。
没错,书画捡漏是有的,比如说自己上一次捡来的那幅王铎诗稿真迹。不过这种捡漏已经玄之又玄了,哪里会像吴大少嘴里说的那样轻松活泼,像小孩子过家家,还拔萝卜,一拔一箩筐。
事实上,“捡漏”的机会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作品本身该有的价值,卖家或拍卖行没有认识到,价位定得比较低;另一方面原因是懂的人少,一看价低都不敢买,因此,只有懂的人才能“捡漏”。如果一幅作品应该定10万,结果定了2万,那你8万以下都可以买。不管是2万买还是4万买都算是“捡漏”,有时拍卖会一次拿出上千张画,其中有漏可捡的就有50张。
不过“捡漏”的前提是买画首先要对画家及其作品很熟,对画家作品的艺术水准以及它应有的经济价值有个正确的认识,才知道什么价格买算是“捡漏”。例如,有人买吴昌硕的四条屏本来准备花150万拿下,结果花了75万就成交了,因为那张画当时比较脏,很多外行一看脏,就不买了,他们不了解这些画的真实价值,也不懂这些画是可以整旧如新的,现在这些画在上海再重新装裱,只要过一年再拿出来就能标500万。
再例如,一幅张大千的荷花四屏,一共三十平尺,是张大千30多岁的作品,画得很完整,买家当时问一名专家,多少钱买合适,那专家认为30万左右就不用考虑了,再贵点也可以下手,结果十几万就成交了。
由此可见,像吴凯吴大少这种门外汉,要是真的想玩书画收藏,最好能去拍卖场,而不是去藏龙卧虎的县城集市,原因很简单,那种地方水太深………高手在民间啊。
……
就在林逸听吴大少胡侃的时候,这时,就见有人取了一幅字画过来,交给了吴凯吴大少。
看起来还真要林逸来鉴定真假。
对此,林逸哭笑不得,要知道,帮人鉴别字画最是出力不讨好,倘若那字画是真的也就罢了,大家皆大欢喜,但要是假的,当即告知对方真相那一刻起,人家心里就开始膈应你了。
何况,林逸也没说错,他的确对书画鉴别没多大能力,专注的是旧书收藏,版本学。隔行如隔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懂得一点王铎的字和刘继卣的画。
不过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见那吴凯吴大少趁着酒兴,直接把那幅画打开………(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隐秘
酒吧老板吴凯吴大少,此时抖擞精神,让人把自己买来的那幅字画打开,准备让林逸仔细鉴定一下。
这时小宋也从洗手间回来,见一大群围着酒桌,似乎在看热闹,也忙挤进人堆,一看是让林逸帮忙鉴定字画,不禁好奇,心说,难道这个小林子还有这种能力?如果真有的话,又怎么会分到业务部,去营业部站柜台做朝奉绰绰有余。不过见林逸这岁数,小宋就又摇了摇头,在她印象里,典当行那几个鉴定抵押品的老朝奉可都是胡子一大把,上了年纪的老头,哪有林逸这么年轻的。
“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希望这个小林子可不要出丑才好,免得连累自己。准确地说,连累自己在吴大少心目中的形象。”小宋心里头正在胡思乱想,这边字画已经展开。那些好奇者不免都伸了脑袋来看。吴大少得意洋洋,似乎有意张扬自己捡漏的神威,也不阻止。
酒吧光线有些暗淡,不过这并不妨碍林逸观察那幅字画,却见那画大约有三尺左右,用粗大的麦秸秆作横轴,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卷起来塞入纸筒,或书柜作收藏,再用手触摸纸张,应该是很不错的宣纸。
要知道,画画对纸张的要求很高,纸张的软硬程度,吸墨程度,以及柔韧程度,都能够决定这幅画作的状况。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传统的泼墨画作,这种画作对纸张的要求最高,要求宣纸能够做到“散墨”,“扩墨”,以及“层林尽染”的地步,只有这样才能在泼墨的一瞬间,就形成一偏偏“原生态”的抽象墨块,然后画家再根据这些抽象墨块,发挥想象,顺势作画。
另外,由于年代不同,书画纸张的色泽,柔韧度,以及伸展性也都不一样。具体来说,时间越长,纸张就越发黄,触手古朴,给人一种陈旧感。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造假者,就故意用一种化学“熏黄”的手法,把那些赝品字画熏成黄色纸张,一眼看去,好像时代很久远,可是有一点很容易看出来,那就是这种“熏黄”出来的作品,黄的太均匀了,以至于整体看起来就是一张“大黄纸”,看上去很不真实。
要知道,一幅字画之所以发黄,是和日照,水分有关的,不可能一幅画全都一个色儿,毕竟这玩意是卷起来,藏起来,甚至装在纸筒里的,所以古老的字画一般是边缘容易发黄,中央则保持原样,只要懂行,一眼就能看出来。
回过头来说,正是由于字画纸张的这么多特殊性,所以很多有名的鉴定大师,在鉴定字画的时候,第一眼看的并不是字画的内容,而是承载这些内容的纸张。
当然,林逸以前可不懂这些,还是在香港的时候跟着昌叔学了一点皮毛,现在拿出来卖弄,倒也绰绰有余。
只看那纸张,林逸第一感觉就是………黄的太均匀了,准确来说,就是纸张是故意做旧的。但是,这种做旧手段很高明,至少做到了不着痕迹,要不是林逸去过一趟香港,见识过不少老旧字画,倒也不敢断定这纸张真假。
再看这幅画的内容,画的竟然是一头………驴子!
没错,此刻整幅画就是一头仰天咴叫的小灰驴,只见它姿态调皮,蹄子轻扬,尾巴挥甩,模样憨态可掬。
整幅画内容就这么简单,旁边上款………黄胄!
……
话说中国近代画坛有“三绝”,徐悲鸿先生画马,齐白石老人画虾,黄胄驴画。黄胄喜欢驴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多次在自己的画跋中为驴鸣不平,说驴“虽不及牛马高贵,却能经风雨耐霜雪,忍辱负重辛劳终生,憨绝痴绝”。
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大器晚成的画坛,黄胄也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三十来岁就成了享誉中外的知名画家。他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速写,创作出许多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打马球》、《出诊图》、《人畜两旺》等,他还为堂兄梁斌的小说《红旗谱》创作了一套插图。
只是可惜,到了“文…革”期间,他遭遇磨难,被逼迫含泪烧掉一筐筐的速写,导致传世的速写只有500余幅,然后以参加“劳动改造”的身份下放新疆。
从此,黄胄就在新疆度过了三年多的牧驴生活,住在肮脏污秽的驴棚,放养驴、赶驴车,与驴为伴,以驴为友。就这样,黄胄每天观看驴,抚摸驴,对话驴,亲近驴;他和驴荣辱与共,他和驴相依为命。黄胄借酒浇愁时,毛驴甚至会去酒店门前等候,每当黄胄从酒店微醉走出,驴立即上前驮他回家,为的是减轻黄胄的劳累。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毛驴这种在新疆最遭人鄙视的动物,给了黄胄以无限的温暖与慰藉。饱经忧患的艺术家无限动情地感慨“驴比人好”。
就这样,一旦回到城里,一旦恢复了绘画的权利,黄胄在他的艺术创作中,首先就是要让一个个毛驴形象闪亮登场,从而成就了大名鼎鼎的“画驴一绝”。
正是因为黄胄名气太大,以至于在很多古玩摊点,都有仿他的伪作出现,如果有顾客不识货,就会被摊主语重心长地忽悠,“这宝贝可是大师文…革时被抄家流落出来的墨宝,咱要‘且藏且珍惜’啊!”
林逸刚想到这里,就听那吴大少非常配合地发话了,语气郑重充满感叹:“兄弟,我问过几个行家,这画作很可能是黄大师文…革期间流出来的宝贝,咱要珍惜啊!”
林逸,我勒个去!
对台词呢?
还有,你问的那是什么行家?还“黄大师”,黄胄姓梁,全名叫“梁黄胄”,不是姓黄。
林逸脾气一向温和,做人原则也一向是与人为善,但是着不等于让他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死皮赖脸指鹿为马把赝品说成真迹。
所以他准备不怕得罪这位吴大少,直接说出事实………
可就在这时,他的鼻翼动了动,因为一丝怪异的香味竟然悠悠地从手中画卷传来。
怎么可能?
打死林逸也不信自己会看走眼,不管是这幅画的纸张,还是这幅画的墨迹,基本上都是假的,只不过假的有点逼真罢了,难道说这幅画里面还有什么奥秘不成?
带着这一丝疑问,林逸开始用灵敏的鼻子,仔细搜寻这幅赝品字画隐藏着的奥妙……
看着林逸拿着这幅字画不发一言,吴凯吴大少有些心急了,于是就催促道:“兄弟,看明白了没,这幅画到底是真是假呀?”
旁边那些看客们也都急不可耐,抓耳挠腮地说:“是啊,都看这么久了,难道还能看出一朵花来。”
林逸不理睬他们,神情凝重,似乎在思考什么。
小宋看得也好奇无比,对于她来说最关心的不是这幅画的真假,而是林逸会不会出丑,出丑会不会影响自己,她可是做好了打算,准备给吴大少留下电话号码……
林逸深吸一口气,忽然目光灼灼地看向吴大少,问:“你信我吗?”
吴大少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点点头,“早说了,只要是徐大少的朋友就是我吴凯的朋友。”
听完这话,林逸再不犹豫,只见忽然拿起那幅字画,次拉一声,直接撕破!
吴大少惊愕,靠,怎么回事儿?
紧接着立马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