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导果然非常的敏感,我们这些客人来喝茶,茶壶容量也好,用什么茶杯喝水也罢,这都未必是什么关注的重点。”王启年笑道。
“重点的茶水?!”于冬问道。
“嗯!茶水很重要,如果茶水好喝,人们喝了之后还想要喝,供不应求的话。那么,店主就会投资,买更多茶杯,换上更大的茶壶。”王启年笑道,“这个我们喝茶的时候,茶壶更大,就可以注入更多茶水。而喝茶的人多,则喝干茶水的效率更快。之后,空下的茶壶,就可以容纳更多新注入的茶水了!”
“关键还是要茶水好!”张艺谋感慨说道。
“对!茶水不好,客人就不喝了,管你茶壶、茶杯再精美,茶水不行也是白搭!“王启年笑道,“如果说,我们中国电影的茶水的话。好莱坞大片就是可乐、咖啡,如果客人对我们的茶彻底失望,不愿意喝茶。那么,今后他们点的都是咖啡。我们我们这座卖茶的人,这碗饭还能吃的下去吗?也幸亏我们国家政策,规定,必须要在我们茶壶、茶杯里面喝茶水,即使是美国的可乐和咖啡,也必须要通过茶壶和茶杯这层渠道。否则的化,就更难了!可乐和咖啡的流行,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商业本质,迎合消费者。茶,却一直孤傲,朝着小众的方向去发展,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我们的市场,肯定都被好莱坞电影占领了!”
“咖啡和可乐非常流行,所以,我们茶必须要学习他们的优点,研究为什么他们能流行!并把他们流行的诀窍学会,掌握!对应目前市场而言,我们不能一直拍文艺片,而是要拍商业片。只有商业片,才是市场主流。才能够抢回观众!”
众人闻言,纷纷充满危机感。
“什么样的商业片,才可以跟好莱坞抗衡?!”张艺谋问道。
王启年胡侃说道:“优秀的商业片,自然可以跟好莱坞抗衡!商业片,其实更讲究,比艺术片要讲究的多了。姑且不说那个院线场次、宣传、政策方面因素。我仅针对一部片子质量去讨论,题材、剧情、创意、节奏、演员、导演、资金、技术,各方面都是很讲究的。我的这些理解,不是教科书上的,而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自己总结出来的。”
“哦?”张艺谋显得很认真,“可以具体谈一谈吗?”
“没问题。题材方面我们一直在研究,比如动作片这个题材,在不同市场可能出现不留的题材,武侠、格斗、功夫、超能力等等!”王启年说道,“动作片的观众胃口是在升级的,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而是要不断研究现在观众爱看什么,并且,更小心翼翼的揣摩,未来观众爱看什么!以及,过去、现在、未来,观众爱看的这些题材里面,不同之处外,还有那些共同点!一开始,我们很粗糙的打斗、追逐,就可以让观众满意。后来,他们要看更好看的动作设计,以及更大的场面。于是,我不断升级,要飞天遁迹,动作节奏要有美感,要让观众紧张。还有,加上一些冰锥啊、飞剑啊、龙卷风啊、火球啊,山河崩裂啊,飞沙走石啊之类的特效场面。但以动作片这个题材而言,观众想要看的是激烈的对战和战斗,就像古代罗马人看角斗士生死对决,疯狂的呐喊助威一般。有点野蛮,但……本质上,我们这些战斗和动作题材,都是暴力的,也许用暴力美学来美化,但其实还是满足观众内心的暴力冲动**,那些战场场面中,观众感觉热血沸腾,就是迎合他们的那种对暴力的审美。”
张艺谋皱眉说道:“纯粹的满足暴力方面的**?”
“对,动作片本身的逻辑就是满足观众对暴力的审美。但我们要负责,加入一些邪不胜正,正义战胜邪恶之类。暴力是打败邪恶势力的手段等等,而不是目的。”王启年笑道,“否则的化,就像是剑,没有被剑鞘包裹,就容易伤人!”
接下来,王启年谈及喜剧片、爱情片、恐怖片、悬疑片、科幻片、战争片、历史片、政治片、励志片等等各种分类,每一个题材,存在的意义,都是满足一部分观众,对于某种题材的**需求,迎合观众的情绪,或者审美,或者其他什么的。
“基于题材之上,我们才谈剧情。剧情就要专业一点,根据题材而定。比如,战争片,你就严肃一点,什么时代背景的战争,就必须要把细节都挖掘出来。穿什么、用什么武器,这类细节都得推敲。我们不是专家,但要请一大批专家,给我们服务,把所有的硬伤,所有的不专业的东西,在拍摄之前和拍摄过程中要剔除掉。”王启年说道,“而且,编剧跟导演是分家的,如果一个导演自己不是超级厉害的编剧,那么就不要抢编剧的活了吧!而且,一部电影的剧本,除了要有所谓的风格之外,也是需要很多很多人出来挑刺,不断优化,而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研究剧本。很多导演,整天自己一个人琢磨剧情剧本,结果。一堆的逻辑、知识和各种硬伤。小的瑕疵无所谓,但观众很容易发现的瑕疵就很不对了。”
“创意,我们要推陈出新,在了解观众需求的基础上,超过观众的期待,这就是创意。比如。观众仅期待看一部普通的武侠片,没有其他其他的。但我们给他的片子的质量,场面宏大的不得了,能跟好莱坞顶级特效大片相比,超过了他们的期待,自然容易获得良好的反响。”
“电影的节奏也很关键,**和低潮,不断有序推进。几分钟一次小**,十多分钟一次大**。观众注意力一直被牢牢抓在电影剧情中。悬念迭起和不断集中他们的合注意力,全程没有尿点,就是好的商业片。文艺片的节奏就不行了,大部分都沉闷,观众看不下去的。商业片追求的是观众感觉每一分钟都好看。”王启年笑道,“我评价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分野。成功的商业片,每一分钟都要看好抓人,不要太深刻故弄玄虚。全程痛快最好。文艺片,则很容易打断观众的情绪。经常让观众觉得扫兴,这往往就是节奏不同使然。”
“还有演员和导演。就像足球运动的球员和教练一般。演员和导演是要磨合的,默契的演员和导演配合,往往能让片子更容易拍出好的结果。演员选择导演,导演也选择演员,遇到自己合适的演员。导演才能能发挥的更好。如果,随意冲着一些名气大的演员去合作,未必是最适合的!”王启年说道,“假若一个团队,导演和演员。一直长期合作,拍十部片子,他们肯定默契十足,偏差不会太大!”
张艺谋若有所思,其实,他涉足商业片之后,一直是搞巨星战略。并且巨星还是在不断的换,除了御用的章子怡之外,其他演员换了很多回了。每次换一批演员,其实,否会遇到种种信的问题。
“资金和技术什么的,则是导演驾驭能力。不是越多资金越多技术越好,而是能驾驭什么层次的资金,把资金用好不浪费。以及,懂得如何让那些特效和技术,在电影中发挥作用,增加电影的质量,才是最的。”王启年笑道,“商业片导演的进步,就是一点点的可以驾驭更多资金和技术,让资金和技术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比如,《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从八十年代从特效师开始起步,更理解电影的镜头和特效。而后来,他转型到导演,能更好的在特效方面创新,驾驭好特效师。另外,其运营特效的电影,不断成功,新片获得是资金,也是滚雪球一般增长。于是,他不断成功,就不断的有钱实践他的技术和理念,于是,卡梅隆成为了地球上,票房成就最高的导演!商业片的导演,驾驭好资金和技术,也是关键。当然,不仅仅这些,而是把题材、剧情、创意、节奏、演员、资金、技术,全部都用好,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片大导演!”
被王启年的说法勾引,张艺谋心中暗自揣摩,不由觉得非常有道理,难怪王启年能获得这样大的成就。
之前,王启年的《海虎》电影票房超越《英雄》,张艺谋仅觉得是运气。但现在听闻了王启年的一番讲述,张艺谋觉得,这是王启年把各种要素驾驭的很好使然。
找到了不足之处后,张艺谋没有觉得泄气,反而觉得充满了信心——今后的大片,可以做的更好!
王启年虽然猜不透张导是怎么想的,但其实对于张艺谋这样的导演,还是尊敬的。毕竟,张艺谋的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
目前,海外市场上认可的中国导演里面很少,张艺谋是少数在海外有知名度,并且,还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
《英雄》、《十面埋伏》等等电影,在海外的票房应该都是比较靓丽。
而像陈凯歌等等第五代导演,大多数就比较失败了,海外票房屡屡受挫。亏掉是钱,把赚到的钱更多。
正是因为跟同一个时代的导演比,才知道张艺谋的可贵。拿奖的电影拍过了,然后,拍了半辈子的拿奖电影,转型商业片,也能获得成绩,就更是难得了。
虽然,限于过于的阅历和经历,张艺谋没有经历过看漫画,玩电子游戏,上互联网,看玄幻小说的熏陶。造成了他审美上,跟年轻人有代沟。
但是,张艺谋现在还能拍片,对中国电影就是贡献。毕竟,拍片不仅仅是张艺谋自己的,而且,剧组还有很多的工作人员,他们受益于跟张艺谋拍片,获得了经验积累。将来,这些电影人,向种子一般是散开,会给中国影视行业,锻炼大量的骨干。
电影是工业,是很多的人一起合作的项目。
人,是需要有大量项目锻炼,才会锻炼出来的。
除此之外,就是目前中国电影院线市场,也是非常需要《英雄》、《十面埋伏》之类的大片支撑。
这些片子跟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的一些作品相比,是有缺陷的。但是,这也很正常,好莱坞已经是世界电影行业的巅峰,如果能跟好莱坞的顶级作品相比,那中国电影行业,还是现在这个状态?
中国电影行业,前途是无量的,但是还是需要成长的时间……(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院线为王
“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三角恋故事……”这是一些影评人士,在看完《十面埋伏》之后,纷纷幽默的吐槽。
在此之前,还以为《十面埋伏》这部有格调的名字,会有怎么样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片子。但很多人失望的发现,张艺谋也是一个“标题党”!
给电影取了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片名,但内容完全对不起片名!
《十面埋伏》跟王启年预计的差不多,电影票房潜力,跟此前的《英雄》根本不能比。新画面公司和张艺谋,在电影上映之前吹嘘,《十面埋伏》远远超过《英雄》,会打破《英雄》的票房记录,这个牛逼很快就被市场打脸。
很多观众原本是想要看一部精彩的国产大片,希看到到国产电影大导演张艺谋的进步,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十面埋伏》根本就是一个坑!里面尽管有华丽的画面、艺术一般的舞蹈,但是……架不住狗血的剧情!
两个捕头给了一个女人打死打活,一点逼格都没有,有木有?台词动不动就雷死人。刘天王和金城武在这部电影里面都不出彩,唯一出彩的是章子怡?难道,这部片子的意义,就是用两大巨星当绿叶,去衬托章子怡这朵红花?!
金庸武侠里面,还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主题,提升一下逼格呢。美国的召集英雄电影,也一再是以正义战胜邪恶,去包装电影的主题。
但《十面埋伏》的格调,居然是如此的低。
别说是为国为民,理念冲突。而仅仅是一流的导演,请一堆明星,用2000万美元打造的一部狗血三角恋武侠。
不是说爱情这个主题不好。关键是爱情的主题,想要打动人心,真正的具备感染力,是需要像《泰坦尼克号》里面,不断的挖掘真实的人性,不脱离人们的情感范畴。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即使是80年代,乱世背景下的《倩女幽魂》,群魔乱舞的景象,也远远比张艺谋《十面埋伏》里面描述的更深入人心。
而《十面埋伏》则是不入流的武侠,三流的爱情,再夹杂不入流的历史和侦探悬疑,弄出来的不成熟作品。
虽然在王启年眼里《十面埋伏》是一部失败的作品,里面有很多的亮点,但掩盖不住影片的立意就太肤浅。剧本又不行。
以至于,很多观众拿《十面埋伏》跟《英雄》相比,不得不感慨——张艺谋又退步了?!
但是,《十面埋伏》上映的一开始,观众还是冲着张艺谋的票房号召力,纷纷的走进电影院先睹为快。
即使这部电影上映当天,影评人士大多数对该片评价一般般。至少很少一部分影评人士认为《十面埋伏》是一部好作品。
《十面埋伏》前三天票房收入就超过了3000万元。但是,观众一窝蜂看热闹之后。《十面埋伏》的票房,就开始迅速走下坡路。
进入第二周。《十面埋伏》一周才斩获3600万票房,日均新增票房不过是500万出头。、这种票房的增长,无疑让张艺谋不由的深思、反省……最终,张艺谋决定,再回去拍一部艺术片《千里走单骑》!
因为,《十面埋伏》这部电影。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赚钱,预计能勉强收回成本就不错了。因此,新画面公司在财务预算偏紧,不可能支持张艺谋又拍一部烧钱的大片。
所以,张艺谋低调的回头拍文艺片《千里走单骑》。整部电影的预算也不过是600万元,靠着张艺谋的名气,600万预算的电影,根本不可能亏本。毕竟,600万元的预算,意味着张艺谋自己自降身价,另外,靠着他带头自降身价,演员们自然也不好意思要高片酬,想要拍镀金混名气的,自然也纷纷都主动自降身价。
这也是很多的大导演,在拍了一些高成本电影后,市场反响不如预期之后,以退为进的手段。
大片冒险失败之后,干脆回到小成本电影领域,从小处作起,这样更容易重新获得成功,恢复市场对他的信心。
……
《十面埋伏》的失败,仅仅是对于张艺谋而言。其他的导演,还是对于该片的电影票房数据发出仰视和羡慕。
毕竟,光是电影上映十天之内,就赚取了66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就足以让无数的导演,感觉到自己奋斗终生,也未必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房数据。
与此同时,《十面埋伏》接下来一段时间每天新增票房,也不下于300万元,继续在暑期档里面称王,蝉联票房冠军。
而《十面埋伏》的对手《蜘蛛侠2》每天票房数据大约是200多万元左右,再加上,《蜘蛛侠2》上映开头几天的数据,不像《十面埋伏》那么夸张。
人们预计《十面埋伏》国内的票房数据,至少是《蜘蛛侠2》的两三倍以上。
如果说《十面埋伏》的国内票房潜力是1。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话。《蜘蛛侠2》预计跟前作差不多,能拿到5000多万人民币就不错了。
而对于小伙伴公司而言,暑期有两部大片上映期间,每天小伙伴影院的票房收入,都是高达百万元。扣除税收和给电影制片方的分成之外,小伙伴公司每天的收入至少是50万元以上。暑期的两个月内,至少可以赚3000万元的收入。扣除人工、运营成本,暑期至少能赚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