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配秘书和司机啊!
韩博觉得不是很有必要,正准备开口,王东突然问:“老杨,给韩局安排的几号车?”
“6号车,”车牌体现一个领导在单位的地位,生怕韩博不喜欢被排到第六,杨处长急忙解释道:“本田雅阁,今年采购的新车,挂的地方牌照,上牌到现在没开几次,跑不到4000公里。王局和邱局为办案方便,平时也不怎么坐警车。”
刑警不是巡警,搞太张扬会把嫌犯吓跑的。
公安民警也不同于一般的公职人员,加班是家常便饭,而且要随叫随到,在公车使用上无法像其它政府部门那样管理,否则发生大案要案,指挥员却迟迟不能抵达现场,真会延误战机。
韩博同样没拒绝,而是笑问道:“杨处,背包呢,能不能给我也配发一个背包?”
“差点忘了,没问题,仓库有,等会儿我去给您拿。”
“谢谢。”
“不客气,应该的,”杨处长笑了笑,接着道:“我刚给市局警务保障处打过电话,李处说宿舍有几套,离这儿不算特别远,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陪您去选一套。”
“宿舍就不用了,我爱人前几天就到了深正,在附近租了一套房。”
“是吗?”
“王局,杨处,真没跟您二位开玩笑。”韩博掏出手机,翻出十分钟前收的一条短信,“您看,刚去4s店买了一辆车,问我什么时候下班。”
“弟妹来了,晚上聚聚,我做东,给你们接风。”
“王局,别这么客气,来日方长,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班子成员今天有一大半不在,人不齐没气氛,王东也不坚持:“也行,我们改天。”
新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考虑得很周到,该有的全有了,甚至去申领了一把手枪和一副手铐。美中不足的是既然成为“深正cid”的一员,却没有“深正cid”的证件。
全是挂职造成的,工作关系在原单位,人民警察证上的工作单位自然只能是公安部刑侦局,连胸徽上都是“公安部”而不是“深正”。
韩博有那么点遗憾,暗想是不是找个胸徽换上。
杨处长不是没想到这个问题,而是认为没必要换。胸徽和警号是对应的,换上深正公安的胸徽,万一被市民发现刑侦局副局长和市局机关的一个民警共用一个警号,那不成一个大笑话了。
更重要的是,公安部机关的胸徽多拉风,远不是深正公安的胸徽所能比拟的,连“公直”都无法与之比拟,堪称身份地位的象征,你提出帮人家换,人家会怎么想?
事实上韩博同样想到了换警徽有可能造成的“警号共用”问题,发现此路不通,打定注意从明天开始尽量不穿警服。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小事。
趁下班前的一点时间,韩博在杨处长陪同下去各处室转了转,在技术处停留的时间最长,跟搞刑事技术的民警聊得也最多。
“韩局,这是去年配的贝克曼库尔特自动化工作站,这一套也是,分别应用于案件检材核酸提取及str pcr体系构建的自动化处理。”
“多少通道?”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
懂技术的领导可不多,看着换上一件白大褂,戴着无纺布帽子饶有兴趣研究设备的韩博,年轻的技术民警倍感意外,杨处长冷不丁来了句:“韩局是北…大研究生,韩局搞dna鉴定的时候你们还在上初中呢。”
原来不只是行家,还是北大高材生!
刚才还滔滔不绝的技术民警一脸尴尬,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报告韩局,九十六通道加样器,震荡混匀模块和温控模块,能自动完成核酸提取过程中的样品裂解、磁珠混匀、磁珠洗涤及核酸高温洗脱等核酸提取流程。”
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太特么先进了。
韩博看着几十份检材被自动托盘送进去震荡混匀,又回头问:“这些检材自动化提取需要多长时间?”
“70分钟。”
“正在检的是什么案件的检材?”
“不是什么案件的,这些全是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和被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的血样……”
原来是打拐!
韩博不由想起自己当年打拐有多难,上级当时对打拐真的不是很重视,既没专项经费,更没现在这样的打拐数据库,好不容易解救出几个被拐妇女,连怎么把人送回家都要精打细算。
杨处长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兴致勃勃地介绍道:“为防止失踪的妇女儿童成为被拐卖对象,省份和市局制定‘查找失踪儿童快速反应联动工作机制’,对快速寻查工作模式、各部门的任务、责任及奖惩制度作出明确规定。
要求各地公安部门突出一个‘快’字:接警处警快,调集警力快,调查走访快,收集信息快,寻查行动快。过去一般都要过了24小时、有证据表明儿童被拐,接警单位才予以刑事立案侦查。
其它地方我不知道,我们市局110指挥中心只要接到小孩失踪的报警,就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寻查机制,刑侦、治安、巡警、交警、派出所等多警种、多部门联动……”
特区政府有钱,公安经费也就有保障,经费能有保障就是硬气。
参加工作那么多年,换过那么多岗位,包括被派驻到南非担任警务联络官时都要想着经费从哪儿来,有且仅有的那点钱该怎么花,甚至厚着脸皮管请求协助的国内同行要“办案费”,真是一文钱难得英雄汉,想想就憋屈。
现在不要再为经费的事头疼,事实上愿意来深正工作就是图的这一点。
韩博感叹道:“光有数据库没用,关键还是基础信息采集。不去采集信息,数据库里空荡荡的,再好的设备,再好的系统也无法帮你凭空比对。”
“是的,现在上级要求对五类人员必须采集血样进行dna检验,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数据库。这五类人员包括:已经确认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解救的被拐卖儿童,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还有街头流浪乞讨和被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你们比对多少例?”
“19例,其中一例非常搞笑。两个前,一个嫌犯在行窃时被三大队抓了个现行,按照规定要采集他的血样建立dna样本,输入前科人员dna数据库,没想到被我们无意中比对出他是21年前被拐的人员。”
听到年轻民警提起这事,杨处长忍不住补充道:“被拐20多年,他父亲一直没放弃寻找,听说采集建立dna样本不用钱,专门跑到我们刑侦局要求抽血,所以数据库里有他父亲的dna信息。”
“真巧。”
“太巧了,别的嫌犯进了公安局会吓得两腿发软,那小子却很高兴。别的家长听说儿子犯罪被我们抓了肯定急得团团转,他父亲不仅不急反倒喜极而泣,跟被拐21年的儿子抱头痛哭。”
是挺搞笑的,韩博叹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韩局,我们在打拐工作中既遇到过这样的喜剧,也遇到过让人为之扼腕的悲剧,一个西广的五岁男孩2006年被拐,为感化人贩子,为了让在逃的人贩子良心发现,把孩子送回去或告诉孩子到底被拐卖到什么地方,男孩的父母春天去给人贩子家种地,秋天给人贩子家秋收,过年给人贩子的儿子和老爹送红包。
西广籍人贩子在我们深正落网,被拐的那个男孩的父母听说这个消息,租车从西广赶到深正,结果那个混蛋记不得卖给谁了!男孩到现在都没找到,数据库里只有他父亲的dna信息,看着他们伤心失落成那样,真希望再出现一次奇迹,再来一次巧合。”
警察是人,不是神。
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遇到这种案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巧合、奇迹上。
韩博暗叹口气,跟正在做各种实验的同志们打了个招呼,刚走出实验室,手机突然响了,老婆大人打来电话。
“几点下班,我买了菜,正在做饭,星伟已经到了,你能不能快点?”
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各有志
婉拒司机小计开车送的好意,拦了一辆真正的“计程车”赶到新家,晚饭已经做好了,李晓蕾正同关星伟、江亚男坐在客厅里谈笑风生。
“等等,别换!”
江亚男突然站起身,大大咧咧挽着韩博胳膊,嘻嘻笑道:“嫂子,认识你家韩老大这么多年,头一次见他穿警服,有没有相机,没相机用手机,给我们拍个照,帮我们合个影。”
有什么样的老婆就有什么样的丈夫,关星伟立马竖起大拇指:“帅气,一看就知道是长官。”
“一起来啊,你站左边。”
丈夫穿这一身确实帅,李晓蕾不无得意地掏出手机:“好吧,给你们来一张。”
韩博被搞得啼笑皆非,回头道:“你家关sir现在是宪委级高官,一样有白衬衫,回去让他穿上,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不一样,阿伟是香港警察。”
“好啦好啦,换衣服洗手吃饭,”李晓蕾肚子早饿了,可没兴趣跟她这个长不大的女人一起疯,把拍完照的手机放到茶几上。
韩博亲昵地拍拍关星伟胳膊,走进卧室一边换衣服,一边朝门外问:“关sir,今天不上班?”
“休假。”
“休假怎么不早点过来?”
关星伟回头跟正偷吃的妻子做了个鬼脸,靠在门框上若无其事地说:“韩长官,你有了新工作,我还没有。平时没时间找,难得休一次假,当然要把时间利用起来。”
“没开玩笑吧,你想跳槽?”
“不可以吗?”
自己来深正工作,他就要跳槽,韩博很直接地认为可能跟自己有关系,飞快换上衣服,走出卧室紧盯着他双眼:“星伟,你真不想当警察了?”
关星伟没回答这个问题,坐到餐桌起拿起他带来的红酒,一边熟练地开瓶塞,一边反问道:“大哥,我相信你绝对有机会留在北…京,或去其它城市出任更高的职位,可是你偏偏选择来深正,这是为什么?”
韩博想了想,坐下道:“这是一个移民城市,而且是一个千万级人口的移民城市,全国各地乃至境外人士随着全球化浪潮来这儿居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国居住样本库。从阶层上分,有住封闭小区的中产,住湖边别墅的富人,住城中村的小白领,还有那烂尾楼里的城市贫民,工棚里的民工家庭,工业区夫妻房内的产业工人,甚至有流落街头的赤贫人员。
从人口看,有人口一般上5人以上的三代同堂大家庭,有悬空一代的丁克家庭,甚至是奉行独身主义的个体家庭;从文化构成上看,有南方人、北方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婚姻结合,或者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合的跨文化家庭。”
“什么意思?”江亚男好奇地问。
“这意味着在深正当警察,可以遇到在其它城市遇不到事,有机会侦破在其它城市不可能发生的案件,你不觉得这非常有挑战性?”
“老大,你应该去香港当警察。”江亚男噗嗤一笑,拿起酒杯:“香港比深正更多元化,在香港当警察更具挑战性。”
李晓蕾小心翼翼把汤端上桌,坐下笑道:“他如果留在国合局,真有机会去香港当警察,好像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有人常驻香港,他可以去香港当国际刑警。”
关星伟先给李晓蕾斟上半杯,又拿起江亚男的杯子,接着问:“嫂子,北…京一样是大都市,东海同样是,你完全可以在北…京和东海生活,为什么支持大哥来深正?”
这小子专问这些没头没脑的问题。
李晓蕾想了好一会儿,嫣然一笑:“两个原因,一是我跟你老婆不一样,我比较传统,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什么不对;二是我喜欢深正,这儿多好啊,酒驾查那么严,开车很安全。不管去哪儿,服务态度都那么好。冬天暖和,不用穿秋裤。”
“还有呢。”
“多啦,其实我特羡慕深正人,一签多行,去香港多方便!当不少内部省份的人把去香港当成了不得的旅游,是震惊全家族的大事,很多深正人去香港的目的可能只是打个酱油买罐奶粉,甚至可以去香港看内地无法上映的电影。”
提起电影,江亚男冷不丁爆出句:“《3d*****》!”
李晓蕾噗嗤笑道:“你看了?”
“看了,上映第二天去看的,午夜场。”江亚男一如既往的生猛,仿佛说得是一部很普通的电影。
关星伟有那么点尴尬,急忙拿起杯子继续倒酒,李晓蕾则笑得花枝乱颤,“我说怎么会怀孕呢,原来是看了《3d*****》,还是午夜场!哈哈,太好笑了。”
“都是成年人,都孩子妈妈了,有什么好笑的,想不想看,想看我陪你去,我请客。”
这俩女人,越说越离谱了。
韩博急忙言归正传:“星伟,怎么回事,是不是担心我会给你添麻烦,会让你难做?”
“大哥,你来深正工作显然是想跟以前一样当刑警,这是你的理想,也是你的事业。嫂子跟你一起来深正是要做一个全职太太,絮絮不在身边,可以跟热恋时一样过幸福的二人生活。”
“你在警队发展得很不错,跟亚男也很幸福,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其实,当警察不是我的理想,对我来说当警察只是一份工作。”关星伟放下酒杯,回头看看妻子,再看看韩博,很认真地说:“我是学经济的,当年念书那么努力,就是希望能够去银行工作,后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稀里糊涂的加入警队。”
“干一行爱一行,再说你已经晋升警司了,这么年轻,在警队前途无量!”
“当这么多年警察,我一样舍不得离开警队,但现在到了必须做出取舍的时候,坦率地说是你帮我下定了这个决心。为追求理想,你可以放弃更高职位,我为什么不可以?”
“说来说去还是跟我有关。”
韩博被搞得很郁闷,敲敲桌子:“亚男,他犯什么糊涂了,他糊涂你不能糊涂,干到宪委级容易么,月薪八万多港元,多少警员梦寐以求,这么大事要好好商量商量,千万别脑袋一热。”
这不是脑袋一热,事实上两口子不止一次商量过。
江亚男放下筷子,靠在丈夫肩上,没心没肺地笑道:“我跟嫂子一样,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支持阿伟作出的任何决定,哪怕一起去讨饭。”
“你们疯了,你们还要养宝宝,还要供楼呢!”这么大事过去几天她居然没露一点口风,李晓蕾觉得很突然。
“养家供楼应该没什么问题。”
关星伟搂着爱妻,微笑着解释道:“就像大哥说的,在警队的薪水是不低,但前途无量谈不上。我是学经济的,从加入警队就在联合财富情报组服务,天天坐着电脑前面,没抓了罪犯,没办过案,甚至没开过枪。邓sir为什么能坐上‘一哥’的交椅,他有资历,甚至在飞虎队服务过。我有什么,难道让我跟别人比查账?”
原来是发现没升职空间!
韩博还是觉得他离开警队太可惜,淡淡地说:“查账怎么了,能把账查好也是本事。内地公安的经侦,你们香港警队的商业罪案调查科,不都是查账的吗?”
“晚了,总不能让我去ccb从普通警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