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蕾。”
“李晓蕾,那个做外贸的bj人?”
“对,就是她。”
李晓蕾,丝绸集团的“女强人”,从来没见过人,这个名字罗红新印象深刻。
丝绸集团卖掉了,从县国资办全资收购63%股权的新锐集团希望她能够留下,县委也做过工作,甚至让秘书李忠坤给她打过好几次电话,结果等来的是一份辞职报告。
她撂挑子就算了,bj几个做外贸的业务经理竟然相继辞职,直接影响到集团上半年的业务,新锐集团夏总非常不高兴,对县委县政府很失望,感觉接手了一个烂摊子,昨晚打电话又提过这事。
什么意思,难道对县里出售丝绸集团股权不满?
市政法委陈书记这次视察的日程安排,在南州一切正常,在南岗一切正常,到思岗就发生变故。是不打算来视察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联想到李晓蕾那个随同陈书记视察的丈夫,再联系到丝绸集团那几个屁股不干净的前任老总、副总,罗红新顿时皱起眉头,感觉这事没那么简单。
正分析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县长助理兼公安局长方峰挂断电话苦笑道:“罗书记,杨县长,我们不用在这儿等了,陈书记一行到了良庄,正在良庄派出所视察。”
“这个韩博,这么大事也不打个招唿。”
杨县长很直接地认为是小伙子照顾老单位老部下,想借这个宝贵机会让他们露露脸,扔掉香烟,一脸不快。
杨县长不高兴,罗红新更不高兴,冷冷地说:“走吧,去良庄。”
在别人眼里罗书记作风强硬、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不像之前的谢书记那么好打交道,凡事习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解决。
在李忠坤看来罗书记有能力、有魄力,镇党委书记、镇长、局长说调整就调整,上任大半年,乡镇领导和局委办一把手已经调整一大半。
能为这样的领导服务,能追随这样的领导,感觉自己很幸运,前途一片光明。
秘书是干什么的,秘书要想领导所想及领导所及。
他立即拉开车门,见杨县长上了另一辆车,轻轻关上门钻进副驾驶,转身汇报道:“罗书记,韩博这个人以前在我们县政法系统挺有名,在担任良庄派出所长期间办过一起大案,被市公安局领导看中,送他去bj进修,没想到一回来就出任刑警副支队长。”
部下不会无的放矢,罗红新点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我参加工作较晚,没见过韩博,这些情况是跟法制办沈如明闲聊时听说的。他俩一起复习一起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关系不错,那会儿韩博还没调公安局,在改制前的丝绸集团担任保卫科副科长,据说南州区委侯书记当时很器重他。”
前面没什么,后面才是重点!
罗红新思路一下子清晰了,丝绸集团的前身丝织总厂是侯秀峰搞起来的,把丝绸集团卖给新锐集团,审计他在丝织总厂时的老部下侯秀峰显然不会高兴。
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等于真会袖手旁观。
他那几个老部下绝对去找过他,求他帮忙,关键时候搭救一把。李晓蕾跟他那几个老部下本来就是一伙儿的,或许屁股一样不干净!
姓韩的是马前卒,扯虎皮当大旗,想来个下马威。
公安系统的干部,干得再好还是个公安,有什么资格干涉地方党委政府的事务。至于侯秀峰,你现在还不是市委常委。就算是你还能颠倒黑白,帮那几个蛀虫把屁股擦干净?
正因为考虑到丝绸集团是你搞起来的,代表你曾经的政绩和荣誉,给你留几分面子,对那几个到处“扇阴风、点鬼火”的家伙只是审计,并没有立案调查。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既然你手伸这么长,不给我面子,那也别指望我再给你面子。
罗红新越想越窝火,抬头道:“小李,给丽华书记打电话,打通我来说。”
“好的。”
书记眼里果然容不得沙子,李忠坤兴奋不已,迅速拨通县纪委女书记崔丽华的手机。
“丽华同志,我罗红新,通报一个情况,丝绸集团股权出让时审计出不少问题,国有资产不能这么流失,纪委应该尽快介入,该双规就双规,该移送司法部门就移送司法,一查到底,不要有顾忌。”
……
与此同时,韩博正看着一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轿车哭笑不得。
南…港奥迪a6不少,悬挂京牌的奥迪a6不多。
陈局见过一次,印象深刻,看着他笑问道:“小韩,怎么回事,是晓蕾同志不放心你,还是你不放心她?”
“我,我也不知道,她怎么跑良庄来了。”
“来了就打个招唿,不打招唿算什么。”刚视察完良庄派出所,正准备去思岗县城的陈局,站在车边朝一脸不好意思的李晓蕾招招手。
过去几年春节回南…港,每次都跟丈夫一起去给局领导拜年。
李晓蕾不仅认识陈局,还认识陈局的爱人和女儿,小跑过来笑道:“陈书记,这么巧,没想到在这儿都能遇到您和韩博。”
“晓蕾同志,巧不巧要调查之后才知道,跟我说老实话,你们小两口是不是约好的。”
“没有,我压根不知道他会来良庄。”
“我们是来工作,你来干什么?”
“我也工作啊。”
李晓蕾撇了丈夫一眼,不无得意笑道:“我是良庄农民合作基金会第一大股东,入股四五年,既不分红也不让退股本,我当然要过来看看。”
良庄干部全被姓卢的“土皇帝”逼着入股,她所谓的股份估计是韩博的。
陈局乐了,指指大厅:“这里是派出所,这里可不是合作基金会。”
李晓蕾给丈夫做了个鬼脸,咯咯娇笑道:“基金会我不熟,从来没去过。陈书记,外面牌子上不是写着有困难找警察么,人生地不熟,我不来派出所找警察找谁?”
“这个理由够充分,不过这个做法不对。基层民警多忙,带路这种事哪能找他们,亏你还是我们市局的民警家属。”
“我错了,就找这一次,下不为例。”
良庄人有上…访的传统,全是姓卢的带出来的。
“良庄人自己的银行”问题严重,涉及到全镇党员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陈局有些不放心,半开玩笑问:“晓蕾,你刚才说你第一大股东,你在基金会有多少股份?”
今天来良庄并非为什么基金会,而是你要来思岗视察,王燕越想越担心,在南…港实在呆不住,干脆把她和程文明的爱人一起送回来。但对农民合作基金会确实有兴趣,太刺激太好玩了,这样的“盛举”不参加心痒痒。
来的路上给老卢打过电话,老卢热烈欢迎自己加入“统一战线”。
“十股!”
李晓蕾提起这事就兴奋,举起双手眉飞色舞:“陈书记,您别看只有十股,但这十股非常不容易,当时韩博工资才500多,别人只要入一股,他要入十股,一年工资!这几年通货膨胀多厉害,当时的5000相当于现在的5万。”
史遗留问题,很麻烦。
不过良庄的麻烦跟其它地方不一样,人家是亏空,良庄的赚钱了。
思岗县领导正在往这儿赶,陈局也不急于一时,干脆关上车门,靠在车上调侃道:“这么说虽然只有十股但意义重大,聊聊,你这位第一大股东有什么想法,你的意见很重要,举足轻重。”
“我的立场跟小股东一样,坚决不同意并入信用社。”
李晓蕾整个一“人来疯”,竟兴高采烈真聊起来:“陈书记,首先,合作基金会的股权结构跟信用社是完全不一样的。基金会是群众发起的,股本全来自个人,政府没投入一分钱。信用社群众的股份很少,主要是地方政府的。
并且在管理和运营上也不一样,从经济和法律角度讲,信用社简直乱七八糟,每家县联社都相当于一家独立的银行,去年搞改革,实际所有人是省政府,省内的县联社共同入股,组建省联社,所以省联社应该是县联社的‘儿子’。
从行政角度看,每家县联社又都是一个管理信用社的行政部门,而省联社又是最高行政部门,所以省联社变成了县联社的‘老子’,因为行政上的地位高,直接导致经济上省联社也成了县联社的实际管理者。”
“这跟你们合作基金会又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我们基金会股权清晰,管理严格,风险控制得比信用社不知道好多少。他们呆账烂账一大堆,我们基金会不仅没有而且正在盈利,凭什么让一家好企业并入一家烂企业,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姓卢的退而不休,仍在“兴风作浪”。
只要让他占个理,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既然过去三年没出问题,估计接下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就让他们跟管这些的上级部门折腾去吧。
陈局不想惹麻烦,笑道:“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跟上级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组好好沟通沟通,争取早日拿出一套妥善的解决方案,毕竟法规还是要遵守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焦汉东率领在家的镇党委成员闻讯而至,热烈欢迎陈书记来良庄检查工作,热情邀请陈书记一行参观发展中良庄镇区和工业园区。
经济建设搞得好的乡镇不少,但那些乡镇大多在城区或沿江沿海港口,相比之下,良庄地理位置实在没什么优势。
陈局对良庄印象不错,不想让埋头苦干的良庄干部失望,欣然接受邀请。
坐小车不方便介绍,焦汉东专门从长途汽车站叫来一辆豪华大巴,随行人员和陪同人员上一辆车,派出所的警车在前面开道。
王燕在李晓蕾掩护下换上警服,所长和教导员在局里待命,她这个副教导员自然要全程陪同,抱着小摄像机坐在韩博身边。
“小李总”跟老卢约好在“良庄人自己的银行”见面,接下来要忙“大事”,没兴趣凑这个热闹。
几年来市领导第一来良庄视察,焦汉东激动不已,指着窗外汇报道:“陈书记,前面是我们良庄镇司法所,前年秋天,镇里多方筹集资金给司法所建了这栋二层楼,解决多年来司法所办公用房紧张的问题。
这是丁湖法庭,撤乡并镇之前法庭设在已撤销掉的丁湖镇,搬过来之后仍沿用原来的单位名称。建设资金镇里承担三分之一,土地也是镇里协调的。同志们常开玩笑说,公检法司,我们良庄就缺检察院。”
在一些乡镇司法所就一间办公室,人员干得也不是司法工作,大多被乡镇抽调去干其它事。良庄司法所不仅有自己的办公楼,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也不需要去干其它事,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陈局很满意,回头笑道:“汉东同志,经济建设重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一样重要,这一点你们良庄做得很不错……”
柳下史韵味浓郁,有许多始建于民国乃至清朝的建筑。
良庄则是一个“拔地而起”的现代小镇,要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现在的良庄真能作为县城。
老集市基本保持原样,西边的三条南北街一条比一条漂亮。
“兴业路”两侧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司法所、丁湖法庭、税务分局、工商分局、环保分局、电信营业厅、移动公司营业厅、广电站和思岗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一家挨着一家,马路平坦宽阔,五年前栽下的树苗已成为参天大树,看上去真有点城区的气氛。
“乐业路”东侧是“良庄新村”,老卢搞得是一期工程,后来又一连搞了三期,一排接着一排,全六层的商品房,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西侧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区”,老良庄村的地被镇里征了,老良庄人可以在这里集中修建小洋楼。不是老良庄人一样可以建,不过要花十几万买宅基地,并且户型和外装修要符合标准。
“学业路”东侧是陆续搬迁过来的学校,良庄幼儿园、良庄中心小学、良庄初级中学、良庄高级中学。西侧是98洪涝时挖坑取土之后改建的良庄人民公园,好大一个“人工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再往西就是工业园区三期工程工地,围墙已经圈起来了,跟几年前一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多少家,超过5000万的多少家,外资企业多少家,合资企业多少家,镇里今年的招商引资计划……
焦汉东正汇报得投入,后面追上来五六辆轿车,县领导到了,只能意犹未尽让司机停车。
“红新同志,光武同志,临时变更行程,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陈书记,欢迎您来我们思岗检查工作。”
明天下午要回市里,接下来有好几个县要跑,陈局权衡了一番,回头道:“小韩,晓蕾同志正好来了,你不用再随行,回老家处理下私事,处理完之后赶快去省党校报到。”
“陈局……”
“培训结束就是春节,谁家没点事?工作重要,家庭一样重要,安居才能乐业么,就这么定。”
听陈书记语气李晓蕾也在,罗红新打量韩博一眼,暗想之前的推测不会错,油然而生起一股厌恶,若无其事朝他笑了笑,回头继续热情地跟陈书记打招唿。
确实有一点私事。
小任腊月结婚,看样子参加不了他的婚礼,晚上可以在良庄请小两口吃顿饭,表示下歉意,韩博不再坚持,转身跟曲主任等政法委处室领导道别。
领导走了,方局亲自陪同,所里不用安排车送。
车队一走,匆匆赶回来的刘旭和老殷就忍不住埋怨道:“韩局,这么大事怎么不通个气,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方局打电话说陈书记在所里视察,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别人不好发牢骚,他俩可以。
韩博紧握着老同事手,苦笑道:“二位,不是我不想通风报信,是根本没机会。从南岗出发时陈书记才说要先来良庄看看,我就坐他身边,我能怎么办?”
“这事闹的!”
刘旭回头看看身后,又不无紧张问:“韩局,陈书记去所里视察时有没有说什么,我跟老殷全不在岗他有没有不高兴?”
“陈书记很满意,对所里各项工作评价很高,没不高兴。至于你们到底去哪儿,到底去干什么,陈书记心知肚明,能够理解。”
“哎呀,只要不出漏子就好。”
王燕扑哧笑道:“刘所,教导员,有韩局在没什么好担心的,您二位真是杞人忧天。”
“这倒是。”
刘旭拉开车门,嘿嘿笑道:“韩局,听说晓蕾也来了。请,先去所里,中午去富嫂家好好聚聚。”
“行。”跟别人客气,跟他们用不着客气,韩博从善若流、
爬上副驾驶,王燕突然想起陈局说过的一句话,不禁回头问:“韩局,你要去省里参加培训?”
“昨天中午才知道的,刚才没顾上跟晓蕾说。”
“你双硕士,念那么多年书,还要参加什么培训?”老殷煳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
“政治学习,党校培训。”
刘旭一愣,勐然反应过来:“韩局,这么说你要进步了!”
晋升终究是一件高兴的事,韩博会心笑道:“领导关心照顾,其实我一样感觉突然,之前一点风声没有,直到现在还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