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开小窗。
远处,一叶孤舟借着落日的余晖从远处缓缓划过。
劈开波浪。淡淡的水花倒卷开,水浪泛起倒影在湖中的红霞,层层远去,像是落日,像是余晖,像是远去的时光和青春——
每一个梦想都如一朵水花,易碎却美轮美奂。
看着远方,更远处地方。
朦胧的灰,深沉的红,圆盘一般的落日。
一抹宁静从心底散开。
脑中不由得想起创业之初的那一幕幕,尽管站在身边的还是一个少年,但是马云和蔡崇信两人还是很诧异。
因为他们从张晨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很深的老练,这是只有经过岁月才能沉淀出来的气质,绝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应该有的。
但是,张晨现在就是如此。
他们想象不出经历了些什么,才能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像是经历了沧桑,经历了人生应有的或不应有的磨难。
老张家的这栋楼位置极佳。
正对着湖面,欣赏落日余晖倒影湖中。
波光凌凌,水光清涟,无疑是一处人间胜景。
正事谈完。
自然只剩下轻松的话题,不过此时的马云和蔡崇信,还不是后来的电商巨头,对阿里本身发展方向的理解甚至不及张晨,毕竟是见识过后来阿里帝国繁荣的人。
张晨对阿里的细节可能了解的不多但是如果说到阿里发展的方向,却并不会逊色于创业之初的两位阿里教父,甚至还要略胜一筹。
“网上交易和支付系统?这具体是什么东西,你这个想法很新颖,能不能详细说一说?”
马云对张晨口中的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教父毕竟是教父,尽管现在并没有形成关于淘宝和支付宝的概念,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了张晨口中的这个东西不简单。
作为创造阿里帝国的两大教父,马云和蔡崇信其实扮演着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
马云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他成为了整个团队的核心和领袖,坚定的信念、过人一等的智慧和思维、极具前瞻性的眼光,这些东西都足以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但是作为一个商业帝国的创造者,他缺少一些东西,而正是蔡崇信完美地弥补了这些东西。
在对阿里帝国的设想中,马云显然要比蔡崇信有着更加专业的视角。
张晨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后来称霸整个电商领域的淘宝和支付宝的运营理念,然后就看着陷入沉思中的马云。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他两眼放光地盯着自己。
“这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张晨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狂热的神色,立马就肯定了马云肯定已经想通了支付宝和淘宝的运营理念和思维,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心里不得不佩服,人家这才是真的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不像自己是个半吊子山寨货。
“是我想出来的,互联网我可是很早就用过了。”
其实这句话有些夸张,因为共和国境内真正能够接通互联网的时间还要推迟到大概95年前后。马云创造中国黄页的时候也大概在这个时间。
张晨真正接触到最早的互联网络的时候还是在去年下半年,他的卧房里放着的两台长城的电脑整机也是去年才买的。
平时除了用来打游戏以外,基本上没什么用处,因为这时候真正用得到电脑的私人实在是太少太少,就是想找人发邮件都没人收。
开发聊天软件?
拜托,那个时候根本就是网络蛮荒年代,想开发聊天软件并不是可能,早在年初的时候,腾讯公司的及时通讯软件就已经正式开发出来了。
但是,作为一个计算机小白,他自认为没有这个能耐。
“这个想法很了不起,如果你去做电商,肯定比我们做得更棒。”
马云的江湖个性并不掩饰他对张晨这两个想法的高度认可和称赞,甚至是有些推崇,但是他哪里知道这本来就是他的创意,张晨做的工作紧紧是借花献佛,物归原主而已。
但是显然张晨也想叉了。
马云不仅仅没有,也不会把这两个创意据为己有。
但是他相信,仅仅是这两个创意就足够让阿里帝国的成长时间缩短数倍。
他此刻十分肯定,接受白湖湾集团或者说张晨个人对阿里进行的融资,将会是一件令人很愉悦的事情。(未完待续……)
169 夜色与早餐(1/5)
+++++看到标题,不用小白说了,今天爆五更求月票!
夜色很浓。
但是白湖湾的夜晚天空仍然非常明亮,星河璀璨,银光洒落在湖面上,如似盛景。
夏日的夜晚照例多数会很闷热,但是在张湾,在老张家,惯例却不成惯例,夏日在这里也会绕道转弯。
老张家的这间乡村小别墅是仿西式建造,在一早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冬夏季节的温度。
为了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暖,当初也算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张晨独自一人所住的阁楼之上,其实还有一层隔热的空置层,那一层并不适合居住,但是有足够的空间隔热和通风。
这个阁楼层的房间里养护了大量的绿色盆景,有专门的导水管从楼下院子的水井里汲水,推开房顶的天花窗板,就是一层钢化玻璃,通风光照都很充足。
下面的二楼房间里两侧对开的落地窗一侧正对着白湖,一侧对着午后院子外的树林,傍晚的时候就有清凉的湖风吹进屋里,温度降得很快。
冬季的时候一层客厅的壁炉里连接着暖气管可以通达每一个房间,在不利用空调取暖的老张家里,这一点基本上就确保了冬天不会太冷。
所以头一次住进老张家,见到这样迥异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马云和蔡崇信都有些兴起,尽管见过了太多的豪宅佳居,但是这种夹杂着中西结合的纯乡土风格的建筑倒还是头一次见到。
这地方住着自然也着实舒服。刚一进去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说是冬暖夏凉恐怕不为过。
原本别墅一楼的空房很多,所以一般客人都是安排在一楼。在老谭家房子没有建起来之前,一楼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给根生一家人住的,后来谭根生结婚以后,老谭家的房子建好了,一家人这就搬了出去。
这样一来,一楼就又空置了下来。
老张家小张扬已经快四岁了,为了不让她爬楼梯。张文林夫妻俩只好搬到楼下的主卧室来住,原本的二楼就空了下来。
二楼除了保留的主卧室以外,其他的客房也就有了用处。
马云和蔡崇信就是被安排在了二楼一间靠近西边的客房里。房间很大,起码接近三十个平方,这么大的客房如果不是别墅楼恐怕也不多见。
由于是夏天,所以地板上的长绒毛毯被撤了。红褐色的木地板上面。依旧铺着一层普通的软毛毯。
两张单人床并排着,房间里只有一个衣橱和两张办公桌,摆设很简单,但是却很温馨。
朝西北侧的落地窗和朝西侧的落地窗仅仅由一堵墙壁隔开,很开阔,窗外往外延伸而出的阳台上铺的是黑白相间的大理石板,摆着两架躺椅,正好对着远处的白湖。
借着星光。躺在睡椅上隐约可以看到湖面上孤鸭的黑影和偶尔泛起的水花。
入耳处,尽是呱呱蛙鸣。
两人把窗户推开。就那样和衣躺在躺椅上,任由晚风吹进屋子里,也不关窗。
躺椅边上的小茶几上,放着一个水果篮,显然是刚才吃完饭张晨家里的那位老嫂子洗好送上来的。
马云随手拿了一个透红的桃子,比较结实,一口咬下去只听见咔嚓一声。
“嗯,还不错,挺甜的,你尝尝!”
两颗桃,吃出了很多味道。
两人晚上吃饭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张文林,略有些遗憾。
又是一阵无声。
夜色静得只剩下蛙鸣,隐约从树林那边传来的机械轰鸣声已经变得很淡了。
“你觉得张晨怎么样?”
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略有所指。
马云转头看了另一侧躺着的蔡崇信,这个地方很适合度假,环境很好,很舒适,整个人的神经都能放松下来。
谈的是谁?
不用言明两人都很清楚。
“说实话,在国外我也没少见过这个年龄的天才,无论是能力还是专业敏感度都不比他差,但是思想上却差很多,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蔡崇信似乎是略微思考了一番才说了这样一句话,事实上他也判断不准自己对张晨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欣赏?嫉妒?钦佩?惊叹?还是别的什么,他一时难以确定。
“我曾经在美国参加过一次酒会,那一次我见到了几个小家族培养的继承人,年纪很小,不到十六。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们跟这些人之间的差距,都说富家子是败家货,但是这些真正的继承人,——
但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比那些孩子还要浓郁的深沉,睿智,敏锐的思维,跳跃性的话语,都令人惊叹。”
这番评价不可谓不高,马云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听着,眉头都不曾皱一下。
尽管两人的经历不同,可以说马云这三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完全就是一个**丝青年的奋斗史,而蔡崇信却是迥然不同的经历,这是一局由**丝跟高富帅玩得游戏。
但是两人却都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倾倒了,很难想象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
彻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远处的天际刚刚吐露出一丝晨曦,整个月半弯已经很喧嚣了。
似乎已经好久没有睡得这么沉这么舒坦,马云和蔡崇信各自从床上起来走到阳台上,精神不错,显得神采奕奕。
望着远处的湖水和天际相连的地方。
火红色的朝霞染红了整片湖面,天际的白光已经渐渐明亮,只能看到一点点影子的大楼上火星四溅,赫然已经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
下了楼。
两人洗漱罢,已经看到楼下餐房里的餐桌上摆满了吃的。
这些东西都很普通,却很香。
一锅红薯糯米粥,一小碟子花生米,颗粒很饱满,一碟子腌制的西瓜皮,还有一大盘子煎好的鸡蛋。
几个雪白松软的馒头,还有一盘炸得透黄的鱼肉,应该是刚刚炸好不久,因为上面撒上的韭菜叶子还散发出一股子浓浓的香味,这种农家的韭菜,香极了,味道很纯正。
“马叔,蔡叔叔,我们先吃饭再谈正事,要不我一会儿领你们去湖边的观景台看看,你们来的时候看到了上面的观景台吧,我告诉你们,这边的刚好就在湖边,位置很不错。早上没太阳,吃完饭刚好散一会儿步。”
两人赫然就看到张晨身上围着厨用的围裙,手里拿着一柄钢制的锅铲,另一只手捏着一把筷子,整一个伙夫的造型。
“哟,你还会做饭哪,来来,我们来尝尝。”
刘爱萍和小扬扬应该是去外面玩了,张晨只是留了一份早饭用塑料罩子盖起来。
一顿早饭吃下来那也是酣畅淋漓,不得不说,张晨的手艺很不错,不管是炒的花生米还是熬了一早上的糯米红薯莲子粥,还有那盆看起来不起眼的研制西瓜皮,味道都很好。
最出色的还要数那盘子黄灿灿的鱼块了,不咸不淡,鱼肉松软却有有股子嚼劲,等一顿早饭吃完,碗里也不剩几块了。
等出了门,走到湖边的观景台的时候,阳光已经有些强劲了,停留了一会儿后三人就回到二楼的客厅继续谈关于融资的问题。
张晨并不会认为今天会生出什么意外,因为尽管马云昨天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结果其实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他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阿里将能接受的到底是自己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融资还是以白湖湾的名义进行融资。
如果是他个人的话,就说明马云更看好的是自己的潜力,而不是白湖湾,那么极有可能他想让阿里进驻月半弯的想法就会落空。
但是如果是以白湖湾的名义进行融资的话,那自己建设网络城市的愿望还真有那么一丝实现的可能。
月半弯,网络城市,仅仅是想想张晨心里都有些难掩的激动和期待。(未完待续……)
170 斗士与赢家2/5(求月票)
(火车上两天没合眼,回来了下午倒下去就睡了,更得比较晚,大家久等了,晚上会拼一把爆发了,有月票的通知赶紧出手吧,月票!!!!)
白湖湾。
老张家二楼的会客厅中。
以张晨为主,招呼马云和蔡崇信落座后,屋子里的气氛顿时便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虽然对开的窗户都已经打开,但是还是令人有些压抑。
尽管之前双方都已经明确了合作的初步意向,但是无论是马云本人还是张晨,在心底其实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斗士精神,精神不死,斗士不止。
在涉及到围绕阿里进行合作的话题时,双方都不会将太多的私人情感掺杂在里面,而是冷静地思考,激烈地争论,“尖酸”地要求。
即使欣赏,那也只是一种出自情感和内心的态度,绝不会将阿里作为情感的纽带。
自然,这也正是当初蔡崇信看重阿里看中马云的原因,同样是阿里能够成功的一大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张晨看来,同样如此。
信任是双方相对的,自然欣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融资阿里巴巴,无疑是张晨布局未来的众多投资中,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即使将来能够获得更优越的投资机会,恐怕也很难抹杀这一次投资阿里的闪光。
当然对于马云这个创立阿里的阿里之父来讲,尽管他很看好阿里的未来,但是他同样很清楚。现在的阿里还不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马云也不是坐在阿里王国金色王座上的国王。而仅仅是一个在创业初期艰难前行的创业者。
像他这样的创业者,全国有千千万。但是他比任何人都要自信,只要有良好的机遇,阿里化茧成蝶的那一天迟早会来的。
所以,从他的角度来看,进行融资是阿里必然的选择,只有融资,阿里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价值放大和扩张。但是,选择跟谁进行融资,或者说。选择让谁入驻阿里,这是一个很难选择的问题。
当然,马云并非是那种见利忘义之人,相反很重视“江湖义气”,张晨的那一笔资金虽然出现得突兀,但是用了便是用了,当初蔡崇信带着顶尖的国际金融投资回国时,他甚至都没有动心,而是选择了等待神秘投资客的信息。
张晨很幸运。
因为在国际巨头跟他之间。马云显然选择了后者,可以说,这一次张晨算是改变了阿里的历史。
事实上,当作为神秘投资人的张晨。第一次出现在马云面前时,他心里的失望要远远超出期待,当然后来能够成为阿里帝国的掌门人。他绝对不肤浅,更不会简单地以貌取人。
说到以貌取人。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为马云本身的样貌长得很有魅力。
所以,在这次的约谈中。
张晨赢得了机会。投资的机会和人生的机会。
自然,马云也赢得了价值。
用超凡的眼光赢得了张晨脑中藏着的价值。
“张晨,你拿什么来确保将来阿里不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马云是务实者,跟一般的创业人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