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已经贴出通知,白湖湾稍作休息,下午点餐的时间排到五点开始,而且规定了腊月二十八日晚上只安排四百号,过了就不再接受订单,这一下子彻底火了。
从来没有哪一家餐厅火爆到这种程度,竟然还要限量订餐,但是偏偏上午吃过白湖湾烤鱼的人,出来就在讨论白湖湾烤鱼的事情,满大街都是讨论白湖湾烤鱼味道的人,有些人自己吃过了,晚上还想带着家里的亲朋好友来尝尝。
这样一来,新顾客回头客全都拼到了一起,挤都挤不开,电梯间外面现在都是排队领号的。
张晨算了一下,白湖湾四楼和五楼的接待能力,一次能排百多个单号,从下午五点开始,四百个单号做下来最少也得四趟将近五个小时可能还不止,有些客人吃饭一个小时那还是少的了,不到十一点今晚是别想休息了。
但是为了彻底把白湖湾的声誉给打响,张晨在下午休息好开业前,也做了个小动员,这生意好如果跟员工没啥关系,谁都没劲儿干,但是张晨说了,今天晚上关门结完账,扣除成本,今天的盈利拿出百分之五十出来给所有员工发奖金,包括两个保安在内,人人有份。
这话一说出来士气陡然就跟打了鸡血似得,一扫上午的疲劳感,再次变得高昂起来,因为店里的员工都看到了上午的那种恐怖场景,也大概清楚一天下来接了多少单。
如果晚上四百单顺利完成,那一天下来肯定有800单生意的,烤鱼的成本并不高,平均下来一单两条鱼的售价起码要六十块钱,这里面扣除成本,不说多,二十到三十的利润肯定是有的。
800单烤鱼算下来,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那也有上万,白湖湾拢共就二十来个员工,一个人五百块钱那肯定是少不了的,这都顶得上平日里一个月的工资了,谁不乐意呢。
赵永元也是彻底认识到了白湖湾烤鱼的魅力了,原本在开业之前,虽然张晨信誓旦旦地跟他保证过,白湖湾烤鱼,一年四季保准儿都有生意,但是没看到实际情况,赵永元那颗心就像浮在半空落不下来,使不上劲儿。
所以上午熄了火之后,趁着石卫兵带着厨子们休息的那会儿,赵永元连饭都没吃,拿起上午的账单做了一下统计,看到一上午竟然已经接了将近四百单的时候,已经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落回肚里,整个人顿时就脱力了,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一个人就干掉了一条两斤多重的烤鱼。
酒足饭饱,整个餐厅的人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在离五点还差十来分钟的时候便激情饱满地开门开始营业。
门外的情形要比想象中更恐怖,因为是开业第一天,白湖湾已经贴出通知在开业的三天内都不接受电话订餐,所以门外几乎都是排队的,少说也有上百人。
一见餐厅的玻璃门开了,服务员开始各就各位,门外排队的人顿时就一窝蜂涌了进来,很难相信,站在前面排队的不是别人,正是王洪那个王八蛋。
“王洪,你怎么又来了?”
王波当然认识他,只是他很不解,这家伙不是上午才吃过回去吗,怎么又来了,而且怎么还让他冲到队伍的最前面了,但是一想到这家伙的秉性,心里就已经断定了他肯定不是按照规矩来的。
这一想,脸上的表情立马就变了。
自从上午那一顿烤鱼之后,王洪是越发觉得王波有前途了。为啥,就因为这一上午的时间他已经打听到了,张晨这小混蛋家里当初买玉山宾馆的时候竟然花了一百五十万,即使是县局局长的儿子,王洪那也知道一百五十万在百城可不是随随便便是个人就能拿得出来的。
而且掏出来还不光是买下一栋玉山宾馆,还要花费巨大地装修搞餐厅,听说下面三层还要开什么百货商场,这得多少钱那肯定是不下于千万级别的,跟着这么大一个老板,而且一上来就是餐厅的大堂客服经理,王波的前程能差得了才怪。
只是王洪很纳闷也很好奇,为嘛张晨这个乡下小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家底,难道当初在坝头乡的时候看错了?
其实当初他和刘新同下乡的时候,张晨才突然回到95年的张湾不久,老张家也还是张湾有名的穷户口,只是别说王洪,就是换做任何一个人也很难想象在一年多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老张家竟会发生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见王波脸上已经露出一丝不太妙的神色了,王洪的厚脸皮立马就发挥作用了。
“王哥,我这次是排队的,不信你去后面问,随便问谁都行。”
王波这才作罢。
跑到服务台,就这么一个小间隙,已经有十几个人挤了过去黑压压地站在前面,王洪简直就恨得牙痒痒,但是又只得老老实实地排在点单的队伍后面,挨了好几分钟才挨到服务台,因为上午他们那一桌是张晨请客,他们并没有点过单,所以当服务员让他付钱结账的时候,王洪顿时又傻眼了。
“服务员,你们这是什么规矩,不都是吃晚饭再付钱的嘛,怎么还要先付钱,再说了我要是临时有事不来那不是白给钱了。”
一句话说完服务员倒是没什么,已经不只有一个人问了,但是后面那些个排队的人可不高兴了。
现在排队的人明显比吃的人还多,舍得来花这顿饭钱的哪里还在意是不是要先结账。
“你不结账先让别人来点单吧,后面人还多着呢。”
“就是,没钱充什么大头!”
“没钱赶紧让吧!”
王洪这脸哪简直就没地儿钻,他这人脾气大归脾气大,平时是典型的二世祖做派,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他发脾气撒泼还真做不出来,这丢的可不是一点点人那么简单,只怕要丢到姥姥家去了。
“要不你先点吧,我回头给你单独留意,你赶紧去拿钱结账吧。”
那服务员也认得王洪,上午排班的时候刚好是她跟着张晨去包间的,所以知道王洪应该跟小老板熟,所以就动用了那么一点点私心,虽然后面的客人看着不爽,但是好歹也满足了王洪那小小的自尊心。
难得地道了声谢,王洪得意地拿着手中的叫好单往外挤,还特意朝那几个嘲笑他的年轻人扬了扬手,简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由于他排的是晚上的单,所以号码大概在200号左右,单子上也大概给出了一个时间点,七点半到八点之间。
白湖湾的号牌都是机子打出来的发票上人工写的,有证件号码所以也不怕被人冒领,凡是就餐都会做好记录,这种消费方式在后来满世界都随处可见,但是在97年初的百城,这无异于一场革命。
从下午五点开始接受订单,一直到晚上九点钟左右,零零星星地还有几十个订单,整整四个小时,虽然离当初订下的四百个单子还差了一些,但是也相差无几了。
最重要的是,从年三十晚上一直到正月初七的饭局都有人想预订,张晨和赵永元一开始就想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白湖湾毕竟就这么大,所以根本就不可能一时接受太多的预定,只好退而求其次,凡是询问春节期间订单的客人,都被告知春节期间,白湖湾只接受从中午10点开始到晚上11点之间的订单。
而且为了方便客人下单,每天接受订单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的订单在上午8点半到下午1点半之间都接受预定;下午5点到晚上11点的订单在下午5点到晚上9点之间都接受预定,而且每天都固定最多只排出888个单号。
这张春节期间的营业通知一经在白湖湾外面贴出来,顿时就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在整个百城的餐饮史上,很有可能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形,顾客有钱都吃不上饭,排队要从早上排到晚上,而且是先结账后用餐。
在白湖湾火爆的同时,张晨已经开始做好了第二家分店随时开业的准备,97年已经开年,留给他布局的时间现在并不多。
第126章 荣归(一)
腊月二十九已经是旧岁的末梢了。
年三十晚近在眼前,但是对于已经在张湾生活了大半年的谭根生来讲,张湾无异于第二个家了,尤其是在老谭也入住张湾操持白湖湾之后。
年底白鹤新村村委会召开,张文林因为个人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被村委确定为白鹤村投资公司的董事长,白鹤村由于持股百分之二十,是排名第二的股东,所以村委会自觉成为董事会成员。
由于是初创阶段,所以公司的总部只能设在白鹤村村委办公室隔壁的三间屋子里。挂牌成立的那天,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张文林提名任命谭林荣为白鹤村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助理。
虽然年纪有些大,但是两万块钱的年薪还是让老谭浑身都冒出了一股子的干劲,从今以后他可就是“在编”的谭助理了。
不过腊月二十九天还没亮谭林荣跟谭根生父子俩还是一大早就往老家溪岭赶了,张文林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加上春节也没什么事情,所以就把自己的车让谭根生父子俩开了回去,过完初七就回来,尽量不在老家多呆。
这一次回家谭林荣是打算把根生他娘和闺女一起带来的,张文林已经跟坝头中学打过招呼了,这边到时候直接接收他闺女,转学的事情不难,而且谭林荣心里也清楚,儿子根生很有可能这辈子跟张湾都脱不了关系了。
前些日子父子俩谈心的时候,谭林荣就问过儿子根生的打算,张老板的为人父子俩都清楚,对他们老谭家的好那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得完的,而且眼见着白鹤村的形势一天一个样,变化很快,发展的速度很吓人,将来这里怕是绝对不会差。
在白鹤发展的同时,老张家的崛起速度绝对只会更快而不会更慢,但从老板父子俩的规划蓝图上看,仅仅是白湖湾烤鱼餐厅这一项,在97年的目标就是在全市打开大局面,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谭根生见识过小老板的手腕,谭根生根本就不会对这个目标能否达到问题产生怀疑。
谭根生听张文林说过,他的目标就是把白鹤村打造成超越华西村的中国第一村,甚至更耀眼。如果是以前说这句话可能会难以令人信服,但是以如今白鹤村的发展速度和大好局面,谁能肯定就不能实现呢?
所以谭根生实际上已经在心底萌生了留在张湾的打算,张文林也曾经在私底下跟他说过这事,毕竟现在谭根生跟老张家的人也没啥区别,张文林很看重谭根生的为人,能力也很强,虽然谭根生仍然是张文林的司机,但是实际上他做的事情已经不单单是司机这份工作了。
张文林曾经就跟谭根生谈过,只要他有心留在张湾,盖房子积累家业的事情靠他自己,男人嘛,这事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但是只要他谭根生不嫌张家的这湖水太浅,他老张家就绝对不会辞退他,只要老张家在一天,他谭根生就可以在老张家在白湖湾继续呆下去。
谭根生对张文林的话根本就不会置疑。
“根生,你以后就跟着张老板留在张湾吧,白鹤村前途无量,将来肯定是挤都进不进去的好地方,而且张老板一家人对你怎么样,爸爸这段时间也看在眼里,一点都不做作,是找都找不到的好老板,好人家。”
张文林的这辆奥迪车到现在其实都没跑多少路,大部分都是谭根生在开,对这辆车,他恐怕比张文林自己还要熟悉,只是令谭根生好奇的是,似乎小老板张晨的车技也不错。
只是他很诧异,仅仅只是跟张晨提过几句怎么操作车辆后,张晨似乎就已经会了,而且在白湖湾的那段水泥路上似乎开得还挺溜,张晨的个子仍然没什么变化,不过身体结实了不少。
车子拐弯上了回溪岭的国道后,谭根生脑子里就一直在回想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一幕幕都在脑子里轮流转过,思绪很深,却不妨碍他把握好方向盘,由于是自己开车,所以父子俩都不是很急,安全为主。
听到谭林荣的话,谭根生心里打了个转,没有马上回答。他心里很清楚。在老头子心里,自己留在张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有好的前程?只是在谭根生心里,他更希望老谭会跟他一起生活。
但是溪岭老家,眷恋太深,一时难以解脱。
“爸,你和妈跟我一起搬到张湾来吧!”
谭林荣也没有说话。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在张湾,无论是儿子根生,还是他自己都遇到了人生中最好的机遇,即使已经一把年纪了,但是张文林显然对他还是很信任的,而且经过这几个月的高强度忙绿,谭林荣也基本上适应和习惯了那种紧张但是很充实的生活,完全不像是在老家溪岭的那种起早摸黑劳心劳力的单调。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且经手的事情也只有白鹤村一季度的蔬菜生意,但是在回来的前一天,张文林硬塞着给了他两万块钱的工资,虽然除了之前在溪岭老家留给谭根生的那笔钱以外,张文林这一次没有额外给谭根生开工资,但是谭林荣清楚,光是平时张文林交给谭根生用省下来的钱就有好几千上万。
虽然这些钱张文林没有明着说是给儿子的,但是谭根生私下里告诉过他,这些钱其实老板根本也不会收回去,最终还是他的,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小老板张晨给他的辛苦费。
上次去百城谈生意的那一次,张晨事后给了谭根生小两千的劳务费,毕竟谭根生本身只是张文林的司机,没有跟他一起去撑场子谈生意的必要,当然这也是张晨跟谭根生很亲近的缘故。
而且把自己的车交给父子俩开回老家,光是这份信任,谭林荣就无言以对。
他知道张文林其实也想留下自己,联合白鹤新村成立的那天晚上,张文林就跟他谈过,白鹤村即将成立的白鹤投资公司将会取代老张家的食品公司,而张文林打算聘任他出任投资公司的经理助理。
了解张文林为人和工作习惯的人都知道,这个举动无疑等于是让谭林荣出任了投资公司的经理职务,因为大多数时候除了在大方向上进行决策以外,张文林很少会过问具体的事情,在村委是这样,在白湖湾是这样,在白鹤投资公司那肯定也不会相差太多。
接受这个职务,不仅仅是出于谭林荣对新生活的期许和新工作的热爱,其实,也有谭林荣报答老张家信任的意思在里面,老来离家,这可怎么舍得哟。
“回家问问你妈妈的意思吧,张湾是个好地方啊!”
谭林荣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打算,只是他还需要一个借口而已,谭根生听到这句话,漂浮在心头的阴霾陡然散去一空,踩着油门的脚一用力,车子的速度增加了许多箭一般地往前窜去。
往年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家里的对联都已经贴好了,但是今年老谭家似乎显得有些冷清。
“妈,我爸和我哥什么时候回来,今天都腊月二十九年三十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还不回来。”
谭林荣夫妻老来得子,除了儿子根生以外,夫妻俩五十岁的年纪还有个十五岁的女儿谭颖,谭颖充分继承了老谭家的优良基因,虽然长相普通但是长得很高,女儿家发育得早,身体长起来很快,将近一米七的身高着实有些吓人。
根生他妈也是紧皱着眉头,因为本来家里那口子已经说了腊月二十八会准时赶回来的,但是现在都二十九了,日头都老高了还没回来,不会是什么事情耽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