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9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履诟笾欢簿植欢楸ň郑庾苋盟话病�
  “还要等二十七天!”胡瑛双手比划了一下,“二十七天后选举结束,事情便就定了。”
  胡瑛如此放心,但刘揆一依旧提心吊胆,他转而问丁文江,“在君,咏霓人呢?又去哪讲演了吗?上次开会不是说了不要出去了吗?年前选举我们和国家党加起来已有四分之一的席位,而复兴会自与美国交恶以来,内部混乱不堪,只要我们能消弭战祸,那些人肯定会背党投我们票的……”
  刘揆一年轻时火气也和马君武这般大,但这些年日显老态,唠唠叨叨个没玩。见他如此,胡瑛道:“霖生你就别问了,今天咏霓是和胡适之还有任公的公子思辰去了费先生家。”
  “费先生?”刘揆一不知此人是谁,但胡适和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都去,想必来头甚大。
  “是费正清先生,”丁文江知道作为元老的刘揆一已落伍了,但他和胡瑛、马君武等人毕竟是开国前的革命人物,是国民党的牌坊,应而还身居高位。他说完费正清见刘揆一还不解,只得干脆道:“费先生是美国人,来华后由任公的公子思成帮忙取了一个汉名。他是太平洋国际学会的知名学者,而太平洋国际学会对美国政界影响极大……”
  “哦!说来说去原来是个洋毛子!”刘揆一直言不讳的道,言语里居然很是不敬,这让马君武丁文江两人连连皱眉。
  “霖生!”胡瑛责怪道,“咏霓要当上总理,和与美国是战是和至关重要。举国来看,除了复兴会那些将军,有谁想打仗啊?!只要我们能说和美国,彼此签订海军协议,谁不会投咏霓的票?”
  “嘿。你小心杨竟成给我们扣一个里通花旗国的罪名。”刘揆一道。
  “那我们就先给杨竟成办一个里通苏俄的罪名!”马君武不屑道。
  “那就看谁扣的快了。”刘揆一看着马君武笑,他还记得当年在东京时此人举木棒殴打自己和遁初的事,要不是看在他最终没有跟孙汶走一道,国民党绝对不会收留他,
  “好了!”胡瑛这个大管家、和事佬不得不大喝一声,“从现在到竞选结束,一切以选举为重。此事不但关系我们和国家党的事业,更关系到中华六万万国民的和平!”(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款待

  太平洋国际学会是一个成立于1925年的非官方、学术性的国际性民间组织。早前的中国分会由此时在中国已臭名昭彰的中国基督教青年会转化而来,后觉得教派色彩太过强烈,因而改头换面,把一干留学知名人士推了上来,最最知名的就是著名残疾人胡适,他是自神武二十年、即宋教仁被刺后被推选为中华分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
  在英美这种非中央集权制国家,非官方组织的实质就是官方组织,而官方组织的能量反而类似于中央集权制的非民间组织。以杨锐本身为例,他第三个总理任期时,政令已无法完全贯彻到府,但卸任后,只要策略得到,其影响力却能达到县。究其本质,还在于英美民间有孟尝君一类的大人物,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干预能力远胜政府官员。
  因此,非官方组织在情报局眼里就是官方组织,而国际性学术组织,先不论学术与政治两者如何划分,就国际性本身,其实质就是英美世界体系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太平洋各国更好的融入由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至于学术,无非是以早年留美生或教会学生为支点,通过他们的人脉和声望对本国政府施加影响,而他们为学会年会所提交的研究论文、研究成果,最终便于英美加强对太平洋诸国的了解和掌控,以稳固和加强现有世界体系。这便是学会要求各国会员保持一种类似于共产国际的超国家立场之原因。'注156
  学者素来爱名,尤其是那些非理工、非实务,全靠一张嘴过活的嘴炮。加入太平洋国际学会不但能提高名望。还能********,这种狐假虎威的把戏对畏洋如虎的落后国家尤其有效。即便有人对其深痛欲绝,但考虑到嘴炮身后的洋枪洋炮、飞机军舰。心头的气也是忍了;而政府大员们,为防上邦惊诧,不得不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是整个国家的上等人,正因如此,才会让一些人无比怀念那个嘴炮横行且无敌的时代——民国。
  然而可惜的是:在此时的中日朝三国,乃至看似与三国疏离、实则心有所属的汨罗,嘴炮们的日子过的并不好,类似胡适这种只写出半部书的留美假博士。只能混迹于燕京、清华、圣约翰、南开、东南,这种教会学校或亲英美学校,而太平洋国际学会本身,虽有不少人参加它的年会,但根本不被礼部予以备案注册,在中华国内属于不合法组织。
  可这个‘不合法’只能阻止其在中华境内公开活动,实际上太平洋国际学会的会员们在国内常以学术交流为名聚会、仿造欧美组织一些俱乐部。其内有华人学者,也有洋人学者,来华学习的费正清是其中之一。但与丁文江所说不同的是:费正清只是学会的小角色,本次国民党总理候选人翁文灏要见的另有其人。
  京郊宽敞的四合院里,雪地上拴在枣树下的山羊‘咩咩’直叫,随胡适、梁思成、蒋廷黻、费正清前来此地的翁文灏忽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慨。谁能料到,在各国影响甚大的太平洋事务杂志主编、欧文·拉铁摩尔先生就住在这座普通的四合院里。
  “你好,亲爱的翁先生。恭喜发财。”戴着单片眼镜、全身汉装的拉铁摩尔笑着向身着西装的翁文灏作揖。而他身边的一个西装洋人则对翁文灏伸出右手——自宋教仁数年前在天津与美国代表团握手后,国民党人每见到洋人都行西礼。
  “您好!拉铁摩尔先生。”翁文灏对拉铁摩尔回礼。他这才看到,拉铁摩尔手上戴着一个大戒指。类似兄弟会的标识。“请问这位是……”翁文灏一边伸手和西装人士握手,一边礼貌的询问此人的身份。
  “这位是谢伟思先生,他是美利坚驻华大使馆的秘书。”胡适在一边轻声道,这才是他们此行要见的人。
  “你好,谢伟思先生,nice…to…meet…you,sir。”翁文灏曾留学比利时,又是宁波人,这正是国民党将其选为总理候选人的原因之一。他本身非常清楚对美关系与竞选的关联,所以前几日一听胡适说要向他介绍能影响美国政局的大人物时,他就欣然而来。开始见到费正清还有些失望,但此时见到美驻华大使馆秘书,他浑身一紧,激动中,英语脱口而出。
  怎料,这个叫谢伟思的大使馆秘书对着他一笑,却道:“浓好,翁西桑。饭缺过伐?”
  突如其来的宁波话让翁文灏呆如木鸡,旁边早知如此的胡适笑道:“哈哈……,咏霓,谢先生是有名的中国通。自小就出生在中国,要不是恶心的中华法律,他应该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哈哈……”
  胡适、梁思成、蒋廷黻看着翁文灏呆傻都感觉好笑,但梁思成素来老实,蒋廷黻则因是翁文灏的秘书,所以两人都是浅笑,唯有胡适的笑声最大。
  “真是……真是……”翁文灏好一会才转了过来,他紧握着谢伟思的手道:“浓好!浓好!”
  “诸人都还没有吃饭吧,我们先吃饭。”作为地主的拉铁摩尔看着谢伟思一笑,开口道——虽然谢伟思汉语流利,但宁波话却是他临时教的。
  “对,请先吃饭,我们还有很多时间谈话。”谢伟思也改口说国语,带着四川腔。
  早上出门先去燕大胡适梁思成处,会同费正清后,几人聊了一会才乘公交前来(中美巴黎条约虽然保留了教会大学,但学校的经费来源受礼部和情报局监控,因此燕京与清华的教授工资都不高,更不可能享用专车;同时,为保护文物。京城外城以内取缔出租车并限制社会车辆、禁止搭建两层以上楼房,且严厉控制城内人口)。此时一听说吃饭,肚子全咕噜叫。饥肠辘辘而午餐丰盛。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饭后休息喝茶时,交谈才正式开始。
  “翁先生认为此次竞选有多大把握?”发问的是谢伟思,他是作为美国外交部官方人员的。
  先看了胡适一眼,再看了梁思成一眼,翁文灏道:“因为有适之先生的支持,还有国家党任公的错爱,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本次竞选我们有十足把握。”
  翁文灏的回答让谢伟思和拉铁摩尔诧异,不是主角的拉铁摩尔插言道:“翁先生。据我所知,穆藕初先生在上一届稽疑院任期中表现优良,他将这个国家带离了经济萧条的泥潭,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虽然他依然保持复兴会保守、愚昧、专断的统治作风,但人民很感谢他……”
  “但……”胡适和翁文灏异口同声打断了拉铁摩尔的话,不过两人‘撞车’后,胡适把说话的机会让给翁文灏,毕竟,今天他才是己方的主角。
  “先生们。穆先生的功绩再伟大,也不能掩盖他的瑕疵。在他任内,一个耗资巨大的能源研究项目被关闭,而负责人却没有受到追究。”手中的可打的牌很少。为取信美国人,翁文灏当即就亮出了底牌。他说话间,蒋廷黻则取出两份薄薄的文件递给美国人。
  草草的扫了一下文件。谢伟思被上面的内容惊呆了,“砗磲石是什么。为何要花费七亿美元研究?它真的能用来发电吗?”
  “先生,砗磲石只是一种海底大型贝类的外壳。佛教将其视为圣物,无法用来发电。”翁文灏作为地质学家,对砗磲石当然了解,“我们对该项目有三种猜测,第一,这是一个用以给关外勋贵输送资金的渠道。大家都知道关外气候恶劣,除辽东外,其他地方人烟稀少,本来国家是要开发此地的,但因为分封,只好放弃开发。国家不能开发,勋贵开发又缺少资金,这个项目就应运而生了。通过军事项目可以避免稽疑院和舆论过多关注,另外也不可能有回报。”
  翁文灏一席话说的拉铁摩尔频频点头,他们此时才发现翁文灏要比一般文人更精熟政治。
  “第二,这也有可能真的是一个军事能源项目。以温应星将军的判断,这也许是一个化学武器项目,或者真的想对外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军事能源项目,用于解决军队野战工事发电,但不管是哪种,它都失败了,所以被关闭。
  第三则很有可能是一个和佛教有关的项目。日本大地震后,国内佛教日倡,而砗磲石又是佛门圣石,很有可能是时任总理的杨竟成被和尚所骗,以砗磲石发电为名,投入巨资以支付佛教在全国广开寺院、广收门徒的开销。这三种可能中,我们认为第一以及第三是最有可能的。如果穆藕初拿不出证据证明这笔花销是合理的,那新一届稽疑院不会选举他为下一届总理,另外他还要受到督察院的调查。”
  听翁文灏说完,谢伟思还罢,拉铁摩尔对他的观感却差了不少。虽然从程序上看这是可取且合法的,但这与欧美那些政客的斗争伎俩大同小异,不过,今天做主的是谢伟思不是他。
  “如果涉及司法调查,那么穆藕初先生确实不能参加竞选,但贵国竞选与我国不同,他们不需说服全国选民,只要说服国会代表,这就使更换候选人非常容易。翁先生,如果复兴会更换候选人会发什么?”谢伟思道。
  “即使更换候选人……”眼睛直望谢伟思的翁文灏感觉脸上发烫,他噎了一下才道:“复兴会也没有办法解决中美外交问题以及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包括不少复兴会代表在内,绝大部分人都不希望与美国发生战争,这一点我想谢先生在我国日久,应该非常清楚。
  我国和日本是不一样的,日本野蛮未除,所以极为好战,而我国人民经数千年教化,懂得什么是和平,更明白和平的珍贵。伦敦谈判后,日本上至官员、下至平民,举国欢呼。而我国上至总理,下至平民。则人心惶惶,惴惴不安。只要新内阁能在中美关系上有突破。中止劳民伤财的太平洋军备竞赛,消弭战祸,我想代表们会及时抓住这根稻草的。”
  丑闻是一,挟洋是二,这便是翁文灏竞选组阁的底牌,而翁文灏本人,他虽然和其他地质学家一样厌恶复兴会(自第一届内阁起,国家矿产勘察就处于停滞状态,除了宋教仁执政的数年。究其原因。是杨锐固执认为所有矿产学家都是统制派核心成员,因为必须依靠巨大的国家资源才能完成密集的地质调查,所以这些人极力鼓吹政府对矿产进行统制,并强烈要求成立国家资源委员会,但这与复兴会政策相悖,是故原矿产司丁文江等人相继辞职,而后矿产司名存实亡,国内探矿工作实际是由各矿业公司所聘请地质人员负责。此政策以及早年章鸿钊一案使国内大部分地质学家仇视复兴会,并加入国民党或国家社会党)。
  但他本人却不想从政,只是他与留美派交好却又不是政府暗中提防的英美留学生,同时他还是宁波人,与甬商集团关系匪浅。再加上博士出身,这才被国民党内定为竞选候选人。而他自己,也是迫于改变太平洋局势。希望挽回中美关系,制止避无可避的太平洋战争才欣然应诺。说句大白话。复兴会丑闻是可以让他勉强上台,但中华总理不是美国总统。虽然稽疑院从未提交总理不信任案,但如果他不能解决中美争端和战争威胁,很快就要下台,所以从这点来说,他的内阁存在多久全看美国人脸色的。
  这个道理以前大家都懂,即便以前不懂,现在也都懂了。谢伟思看了胡适、拉铁摩尔几眼,再问道:“那请问翁先生,新政府上台后会干些什么呢?能解散东亚同盟吗?”
  “严谨的说,这个没有可能。”翁文灏扶着眼镜道,“但新政府可以不批准和苏俄的反侵略互助条约,另外还能去除那些对基督教青年会、太平洋国际学会、教会学校的限制,还可以与美国签订商业协议,尽力保证门户开放政策的施行,还要可以限制棉花、烟草、以及其他工业产品在欧洲和南美市场的输出……”
  今年亚元将正式发行,其中涉及中日朝三国众多政要和既得利益者,即便有美国支持,翁文灏也无法撼动东亚同盟,更不要说解除同盟——虞洽卿曾对他委婉表示过:如果他上台破坏同盟,那除了下台再无选择。因此,他只能在其他地方让步来打动眼前的谢伟思。
  “翁先生……”在翁文灏还要许诺时,谢伟思将他打断,“我想你误会了,合众国人民真正关心的是东亚人民何时不再受皇帝、法西斯、愚昧教会、封建制度的压迫和统治。他们是那么的勤劳,本应享受主赐予的自由和民主,但当权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无忌惮的奴役他们,这里没有工会、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五一劳动节,有的仅仅是封建家长性质的管理制度……”
  既然会被胡适领到这里来,那翁文灏就是被信任的,因此谢伟思可以说一些官场上不能说的话,可他的发言让翁文灏震惊,并且在环顾诸人发现只有自己如此时,他心中更是巨颤——这已经不是调整对美关系的范畴了,也不是他无能为力的东亚同盟,这是要变更整个国家政治体制。“谢先生,说实话,对此我完全无能无力。我不认为我、以及国民党或者国家党能改变中华的现有体制,先不提这会引起必输无疑的南北内战,就说民众也对现状很满意,他们并不知道自由民主为何物,也不会为自由民主而献身……”
  “咏霓…”听出翁文灏言语里的拒绝,胡适马上道:“作为在成都出生并在这里长大的美国人,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