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边倒,杨锐只看到好几个士兵刺刀拼着拼着就扭打在一起了。
  “不会伤着人吧?”杨锐问向旁边的齐清源,这是他的部队;他是红方。
  “不会!”齐清源模样变了一些。人还是之前那样俊秀,不过嘴唇上留了一道胡子,看上去成熟了不少。这一次他力邀杨锐在他这边观战的。
  “不会。所有士兵都告诫过了。自己要是被对方制住了要害,可以喊停退出战斗。”齐清源有两年没见杨锐了,只觉得先生变了,眉头比以前皱的深多了,像是有永远化不开的愁。
  “那就好!”杨锐闻言眉头松开了一些,又看着身边的炮兵团长程志瞂,开玩笑问道:“现在只配迫击炮。不会到时候后膛炮不会用吧?”
  “不会!”程志瞂朗声道。“部队那些后膛炮一直在做实弹射击训练,同时练习各种炮术。”
  “哦。炮弹哪里来?”杨锐奇道,据他所知缴获的弹药也就是几百发每门。
  “之前是从俄毛子那边买过来。后面军工厂开了,就可以复装一些,今年开始75mm的炮弹也可以自产了。”程志瞂解释道,迫击炮虽有。但是后膛炮也不能丢下。所以他这个两年一直在绞尽脑汁训练炮兵。“演习结束有将有炮兵战术操练,届时请长官莅临。”
  见程志瞂说的这么有底气,杨锐却笑了。他对炮兵是极为重视的,炮兵就是步兵的胆,这个胆威力虽大,但是却要细致操作,训练一批合格的炮兵比训练一批合格的步兵难多了,因为炮兵是技术活。而不是体力活。随着火炮射程的增加,二十世纪初期是火炮从直接瞄准逐渐转变为间接瞄准。日本当时千辛万苦攻占二零三高地,就是要取得一个火炮观测点以炮击旅顺港内的俄**舰,为了这一个观测点,他们死了几万人。
  在以后的战争中,谁有更精准迅猛的火炮,那么谁就能压着对方打,堑壕工事只是减少炮火对士兵的杀伤,但没有哪支部队敢面向炮火进攻或者防守。为此,在迫击炮下发部队的同时,后膛炮被杨锐全部集中上来,这些费劲心血弄来的后膛炮,全部用于炮兵训练,同时,由后世所知的密位制和各种只有名称但是却不知道具体办法的炮兵战术,被杨锐提了出来,把诸人的吓的一跳。
  其实密位制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还是极为超前的,现在德国人教的炮兵测距度量用的还是度和分,根本不会细致到用六千四百个密位去度量,这种分法虽然在上个世纪中就被人发明了,但真正运用到炮兵战术上,还是要等到一战中期的法国人。除此以外,复兴军的火炮射程都很短,迫击炮不提,即便是后膛炮,也只有俄军当初败退的时候弄来的一门150mm攻城炮,其他则都是76mm野炮和山炮,这些火炮的射程并不太远,所以间接瞄准发并不很有用。
  面对炮兵和参谋的质疑,杨锐力排众议,强力在部队推行间接瞄准,禁止直接瞄准,同时从沪上抽调叶耀元、崔朝贵这两个算是中国当代有名的数学家派到炮兵部队,除了研究炮兵间接瞄准射击技术,教授密位计算方法、制定射表,同时还钻研各种试射方法和炮兵战术。很快正弦、余弦,阿尔法、贝塔,这些专业术语就把炮兵军官给绕晕了,天天做数学题的结果便是有一些人想申请转岗到步兵部队,可杨锐之前就想到了这些兔崽子们会逃跑,老早下令学不出来的军官下到基础去做小兵,如此相逼之下这些人的脑袋里硬是塞满了各项公式,不过幸好公式不多,算来算去就这么几个,最后大家都算是过了关。
  炮兵推行密位制,除了在炮兵军官脑袋里加了一堆计算公式外,自然对于测绘和军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图测绘要更加严谨,因为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炮兵只能是对图作业;同时对火炮稳定性及弹药均一性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因为更高的精度只能是来自更精确的装药和更准确的火炮。迫击炮及迫击炮弹的生产因此也做了大规模的改进,方向、距离公算偏差在不断缩小。(未完待续。。)


丁卷 第三十四章 支援

  杨锐很快就看到了炮兵团的训练成果,演习中的炮兵都按照前线观测所的参数射击,此时的炮兵阵地不似以前那样突兀的出现在地表上,而是全部深藏在掩体里,炮位周围还加了不少树枝做为掩护,各种试射之后便是效力射,如果南非的炮兵教官施罗德在此,那一定会吃惊于复兴军在试射技术和效力射上的创新。
  简洁的试射之后,便是按照协同制定的效力射,短暂而凶猛的火力先清扫敌军的前哨据点、指挥所;等敌炮兵进入阵地后,便开始重点压制敌火炮阵地,此轮攻击并不像之前那么短暂,而是长达三十分钟以上,炮火才转到前线步兵头上,重点打击各式堑壕、已知火力点以及为步兵前进清扫道路,持续的轰击敌步兵阵地后,炮火又迅速转移到敌炮兵阵地,这一次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打击敌人炮兵,而是为了让敌步兵以为我军马上要发起进攻,好让他们进入阵地准备战斗,同时为了减少己方进攻时的伤亡,有必要再清扫一次敌炮兵阵地。
  对敌炮兵、步兵阵地交错炮击后,最后才是弹幕射击。此时的弹幕分为两道,一是保护步兵缓缓向前的一道,另一道则是在敌军阵地后方防止敌军对一线阵地增援。远远的,杨锐只看到自己的步兵紧跟在弹幕的后头,不徐不疾的冲向敌军堑壕,他注意到步兵离弹幕的距离极近,大约不到一百米。当他们轻轻松松的冲进敌军堑壕的时候。他不免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没有看到实战的效果,不过这么密集的炮击无法派人去驻守敌军阵地。这毕竟是演习,不是战争。
  演习在炮击操练之后便结束了,一些表现优异的士兵在大会上由杨锐亲自颁发勋章,之后,按照政治部的安排他不得不给士兵们训话,稿子是范安写的,上面除了经常一些套话之外就是宣传严州根据地、辽东游击队的战果。训话的最后,杨锐更是分析了辽东的局势,要求士兵做好抵抗敌人准备。苦练技能以等待最后的胜利。
  杨锐的讲话结束,而后在一片掌声中退席,他现在发现自己的角色似乎变成了以前读书时候的中学校长,那时候每次开学。几个或肥头大耳或瘦骨如柴的校领导都要拿着厚厚的信纸讲一堆的废话。大会结束后。他又召集部队主管开小会,不过此时他便不再像之前那样亢奋,而是变得心平气和起来。
  “严州、林西都在打,后年开始将会有更多地方开打,我们这边的目的除了为关内输血之外,再就是等待革命之时抢占东北和蒙古。在堵死满清退路的同时,更是让日俄找不到机会对满蒙下口。特别是日本人,因为梅长铁路我们已经把他们得罪死了。届时不管外交上怎么谈,他们都会在辽东动一些手脚。我们这边务必要阻碍日本人的阴谋,让他们无法得逞。”看着满屋子里的将校,杨锐这段时间早就明白他们的焦急,关内打辽西也打,就是辽东没有动静,军官们都焦急的很,“你们想打战没有问题,但是要打内战还是国战?打内战可以申请到关内,我会批准,但以后辽东这边打国战的时候你就别想调回来了。”杨锐的话让所有人都是一震,他目光扫过,被看到的军官马上身子一挺,目光端正的看向前方。
  “为了抢辽东,收留一个满清傀儡,然后在东北立一个伪满州国,这些都是日本人以后的伎俩;而蒙古那边,俄国人忽悠几个蒙古王公,趁着关内大战,标榜独立,建一个蒙古国,也很是很简单的事情。这两个地方一去,那我们又变成前明了,甚至连前明都还不如。要是这样,军旗不要说画一只鹰,就是画一只狗都没有资格。狗就是看家的,东北蒙古丢了,那就比狗都不如。”杨锐话说的越狠,在座的军官坐的就越端正,不过他也不是一味的打压,马上又转了个口气,道:“不过,看这一次演习,我很满意,特别是步炮的默契协同让我最为高兴。以后的战争,不再是单兵种的战争,而是多兵种的战争,现在还是只是步炮协同,以后还有步车协调——见过修铁路的那些拖拉机了吗?一旦改进,装上铁甲,安上火炮,那就是古时候的车兵,一天可以推进到北京,到时候步车协同又是一个难题;还有现在的飞艇飞机,到时候炮弹不是从对面打过来,而是从头顶掉下来,步兵怎么和天上飞的协同,也是一个难题。总之,技术发展,战法也在进步,而通化以及沪上,还有在国外的各处支部,都会注意到这些变化,然后把最新的技术运用过来,让军队变的更加现代化。”
  许久不在关外,新培训出来的军官越来越多,杨锐不得不放出一些后世的战术,让大家敬畏自己,稳定军心的同时,也树立自己的权威,不过他还觉得不够,之后又道:“要是日本人不老实,那我们就不但要他们赶出辽东,还要打到朝鲜。本来最好是打到台湾,但是我们海军太弱,只能是打到朝鲜,现在朝鲜高宗已经退位了,军队也被解散,吞并朝鲜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到时候我们一去,那自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虽然是在革命成功之后,但也不要多少年,所有这些都是复兴会未来十年的任务,你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
  “是。大帅!”山地军营以上的军官在杨锐说完话之后便齐声说是。那劲头直让杨锐全身一热,顿时有一种樯橹灰飞烟灭的豪壮。这种豪壮直到他散会之后都没有冲心中消失,正当他在回味这种感觉的时候,刘伯渊请前来报告。
  “先生,上一次来的朝鲜人又来了。是不是要见一见?”刘伯渊一来就把杨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哦,他们怎么来了?回心转意了吗?”杨锐有些惊讶,不过再想更是觉得很正常。朝鲜现在连军队都没有,八月份平壤城内被解散的皇家侍卫队还和日本干了一场,最后寡不敌众,只得退向农村。这是平壤,其他地方的反日义兵更是多不胜数,军情局在朝鲜的情报人员一时间忙的很,想投靠过来的太多了。
  “是的。这次不仅是李会荣来了。还有那个李堂也过来了。”刘伯渊说道。
  “哦。来了好。来了好。”杨锐笑道,“正好要见一见的。”
  化名李堂的李相禼在海牙呆了一段时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过俄日已经在圣彼得堡签订协约,他的价值就没有了。于是,在大会主办方向朝鲜发出一份询问密使真伪的电报后,他们便被赶出了会场——日本此时已经控制了朝鲜的电报局。回复海牙的电报只说朝鲜从来没有派出过密使。杨锐看到俄国人玩这么漂亮的一手很是吃惊了一把。在他的印象里,这样细腻的技术活一向是英国佬干的,想不到北极熊还有如此温柔的一面,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在感叹俄国人玩的漂亮的时候,他在学习其中精髓的同时,更是回想着和俄国的那些书面和口头协议,即使按照历史沙俄活不过十年,但还是要小心为妙。最怕就是万一列宁同志没有完成历史使命,俄国熬过了一战。那就难弄了。杨锐想到此,就对军情局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找到一个叫列宁的俄国革命者。
  同样在上一次的会面的小庄子里,杨锐见到了朝鲜高宗的特使李相禼,不过他现在已经被朝鲜国内缺席审判为绞刑,有家不能回了。李相卨三十多岁,短发八字胡,面容细白,虽然神色哀愁,但是眼睛却是明亮的。为了不引人注意,身着长袍的他对着杨锐就是一个鞠躬,声含悲痛的道:“先生之前的教诲,相禼为俄人所惑,根本没有听进去,现在大错已成,真是悔之晚矣!”
  高丽棒子说着说着就痛哭起来,海牙之行可是让他彻底看清了洋人的面目,而杨锐那句“洋人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虽然说的粗鄙,但是却是包含哲理。整个世界,没有成为殖民地的国家,除了欧洲那些小国,也就是有中国、泰国、波斯、埃塞俄比和朝鲜,现在朝鲜被吞并只是时间早晚了,李相禼在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便只能放弃外交路线走自主路线,回到海参葳便开始和同志研究新的对策。苦无外援之下,他便只好死马当活马医,看看中国人有什么好办法。
  一个男人对着自己哭,杨锐就有些不好应对,幸好李相禼也就是哭那么一会,便止住了戚声。“李先生现在是想如何打算的?”杨锐没有安慰,而是直接想知道他的想法。
  “我……”李相禼看着面前这个不动声色的中国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韩国的局势变成这样,他可是六神无主了。
  “若还是要求国际社会支援,那我们就没有什么谈的了。若是想着靠自己把朝鲜拯救出来,那我们就可以继续聊。”杨锐也看出了李相禼不知所措,所以话说的比较硬朗,这时候不适合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只让他做选择题好了。
  “我愿意靠着自己的力量去把祖国拯救出来。”李相禼重复了一遍正确答案,同时心里的信心也似乎更足了一些。
  “要想靠着自己的力量,那就要先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然后再建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当然,建立军队,那自然就要有军校和弹药。我能提供的,就是帮着阁下组建一个军校,然后提供一些必备的枪支弹药。不过,中国的革命成功之前,我们的合作不可能公开,除了屋子里的人,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而且,中朝两国素来友好,为了防止以后的账目不清,贵我两方最好现金交易,若是钱不够,可以先欠着,但是账以后要还。”杨锐一边说这自己的条件,一边看着李相禼,只见他的神色从惊讶变成持重。
  “那…那阁下为什么要帮助我们?”这群中国人身份李相禼知道。见到对方会援助自己,他起先还以为对方自大的无可救药,妄想着以后也如日本俄国一样在朝鲜获得好处。不过后面又听到杨锐却要求现金交易,又以为他是想赚自己的钱,再最后听到可以记账但以后一定要归还,却知道原先自己都想错了,对方确实是要帮自己。
  “因为日本是中朝两国的敌人,而且从明初开始,贵我两国就和平相处。再说。”杨锐看了刘伯渊一眼,见他点头再道:“我们也有些小事情要你们帮忙啊。”
  刘伯渊这边说过要去朝鲜宫廷里弄一些人和东西出来,其中居然还有龙袍。这不由得让李相禼有一种错觉,就是这帮中国人是想反清复明。此时见杨锐提到那件事情,便道:“相禼虽然不能亲自回朝鲜王宫,但是朝中仍有诸多熟人。而且…而且国王陛下那边还是能联络到的。只要三个月的时间,便能把事情办好。”
  朝鲜在日本的支持下变朝鲜为大韩帝国,原先的国王变成了皇帝,现在李相禼察言观色,见杨锐称韩国为朝鲜,便把皇帝改口称为国王。杨锐嘴角一笑,道:“这事情并不着急,我们之所以要这些东西也只是想借着明朝鼓动人心罢了。”
  见杨锐笑着说这些事情。李相禼将信将疑,只好应诺。杨锐见此便对着刘伯渊道:“你和舜五兄好好谈谈吧。”说罢便退出去了。
  在杨锐的计划中。复兴会对李相禼的援助以文为主,并不涉及到太多的硬件设施,这一是为了省钱,再则是为了保密。在具体的资助计划里,帮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为第一要务,架子没搭好那就什么都干不了;而后则是包含私心,大家两便的情报网,英国为了获取德国在青岛的情报,还是用心帮着复兴会培养了几个人,这使得情报系统终于有了些样子,朝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