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天是怎么造出来的?
  答:俺不清楚,但大伙都说它是玉帝造的。
  问:那地和人是哪里来的?
  答:俺不清楚。
  问:人为什么能活着?
  答:因为人吃东西。
  问:但人老了之后,为什么会死?
  答:人的寿(命)是玉帝定的,大伙都活不过玉帝定的期限
  问:雨水有能量吗?
  答:有
  问:谁给雨水以能量?
  答:雨水是玉帝派龙王下的,雨里头有龙王的法力
  问:为什么龙王要下雨?
  答:没水什么都没有,大家也无法活,玉帝让龙王下雨救(苍生)百姓' 注2
  对话朴实无华,但却能让人很明白农民都在想什么、他们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杨锐合上报告,不想一下子看完,不过又想道还是让那个叫陆挽的会员来沪上一次亲自谈谈好了,毕竟报告里很多东西都是死的。想到这杨锐开始写便条——因为大家都是白日工作,而唯独他喜欢晚上,所以有什么要求便只能写下便条交代文书处去办。
  杨锐刚写完便条的时候,王季同就来了。
  “出大事!”王季同第一句就是这个,然后再道:“慈禧死了!”
  “什么?!”杨锐闻言大吃一惊,这个老妖婆不是要到08年才挂掉的吗?“那…那光绪呢?”他想起慈禧和光绪是一起死的,现在慈禧死了,是不是光绪也同他一起归天了。
  “不知道!”王季同摇着头,京城的电报局虽然不对外营业了,但是北京的消息还是能传到天津,天津法政大学有一个大功率的电报站,信息很快就可以传到沪上。“未生说今日八大胡同早些时候来还客人,可到了晚间一个人都没有,已经入住的几个亲贵也跑了,只听见叫他们走的人说慈禧被刺,已经死了。”
  杨锐闻言起先还有些激动,听到这慢慢的坐下,懊悔道:“这应该是她们两个人做的。”
  王季同也猜到是她们两个做的,只不过他和杨锐想的不同,而是说道:“现在还不知道她们是什么情况,未生那边正在打听刺客抓住了没有。”
  “让他不要查了,留意就好了。这不比杀了几个大臣,这可是杀了慈禧。”杨锐摇头道,一会又憋屈的道:“她们……她们怎么能……这样呢!谁让她们干的啊!孙汶吗?”
  慈禧一死,后面的历史全都乱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杨锐根本就是没底,作为穿越者最害怕的就是历史改变,那些科技、知识、思想哪里比不上对已知历史的洞悉啊?他抓着自己的头发,只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给女人毁了——为了大学的个女人,翘课多了惹恼了一个副教授,弄得绩点不够,保研算是没戏。后来一分手刺激之下撤职不干,只想着做生意挣钱,然后就糊里糊涂的穿越过来了;在东北碰上的个女人。管不住下半身,以为是穿越福利,弄得命差点都搭上了;而现在这个,你情我爱。可好好的历史搞得一团糟。这命还怎么革啊?!
  王季同少见杨锐抓狂,还以为他是为情所困,在一旁并不好说话,只待一会杨锐心情平复才道:“竟成,北京那边先救人,我们这边也要应对啊,最少得判断一下以后的形式会怎么样,光绪死没死不知道。若是光绪没死,那局势就要艰难了。”
  “好吧。那通知大家开会吧。”杨锐狂抓过,心也冷静下来了。
  半夜三点的时候,除了华封先生,其他两就人都聚了过来,议题就讨论慈禧身死,不过这里面还参杂着另一个问题,光绪死没死?要是死了,那还好,要是没死,那这满清的统治有可能会更加牢固,当然,光绪不死又引出另一个问题,袁世凯反不反?若是反了,那天下大乱的时候,复兴会是不是要趁乱先取一块地盘发展,待袁世凯灭清之后再看形势,或虚言投诚,或观风而定。
  “按照我们统计的资料,北洋对袁世凯的忠诚其实并不像满人说的那么高。他们之所以这样说,目的还是要把军权从袁世凯手里夺过来。”王季同第一句话就把报纸上那些所谓北洋是袁世凯的私军驳了一下——他手上控制者情报一线,虽然现在这些东西慢慢的在移交杨锐,但之前的信息还在他那边,而北洋又是复兴会关注的重点,所以里面的情况还是了解的不少。
  “北洋说到底还是一支拿饷当兵的队伍,但是他的饷并不比原来的淮军高,今年年初的时候,据说因为袁世凯拿不出四百万两白银支付军饷,部队差点哗变,而泰晤士报上面说北洋‘军营生活条件、饮食、卫生都极为恶劣’,御史李灼华还特意参奏过北洋军中因为虐待兵士,造成大量兵士开小差的事情。由此可见士兵并不是袁世凯的死忠。至于军官,待遇可能会比淮军要一些,这六镇的统制,第一镇凤山是旗人,第二镇马龙标是淮军出身,第六镇赵国贤也是淮军出身,这三人不太可能会和他一起造反,只有第三、第四、第五三个镇才是他的人,段祺瑞不算,吴凤岭和张怀芝都是他从小兵开始提拔的,特别是吴凤岭据说是他家下人的儿子,对他效忠的很。
  不过这三镇即使是要反,兵力也不够,张怀芝的第五镇虽然满编但是在济南,帮不上太多的忙;而段祺瑞的第三镇,因为日俄战事,有一个混成协已经调到了锦州,只留下的一个协在保定,但保定又有凤山的第一镇和马龙标的第二镇,两个镇对半个镇,这可是毫无胜算;最后是吴凤岭的第四镇,此镇驻守在青县马厂,可即使开到了京城,那一万多人也不是京城满清不部队的对手,第六镇还有禁卫军加起来就三万多人。”
  王季同只是按照统制官来分析,正在杨锐要问如果统制官被下面的协统干掉的话,那会怎么样的时候,他又拿出了一张北洋六镇协统、标统、营管带的军官名单,第二、第六镇的军官的出身立场都有分析,杨锐这才相信他说的“北洋被袁世凯的效忠并不如满人说的那么高”这句话。而士兵,没有政委的部队要想士兵完全效忠主帅除非是战争中打过出来的,或是像湘军、淮军那帮都是同乡、同宗,不然可靠性要大打问号。
  章太炎没有说话,一直在听王季同的分析,待王季同说完他才道:“中国打仗向来是裹挟为主,只要有了个名义,人心激扬之下,反就造起来了。光绪没死袁世凯要造反,那最头疼就是师出无名,加上光绪的名声要比慈禧要好上不少,想举兵入京还是很难的。倒是慈禧光绪一起死了,同时对谁继承皇位没有做什么安排,京中纷乱的话,他可以以勤王为名,入京保新皇登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光绪未死,然后朝廷大臣保他出山,这样的话满清民心则可以渐收,对我们干嘛大不利。光绪没死,我们还是要想办法逼反袁世凯的好。”
  章太炎的想法和杨锐不同,他只是想着国内越乱越好,然后复兴会趁乱举事,满清由此下台,而杨锐想的则是在自己做好准备之前,满清还是不要乱的好,这样自己就不要军阀混战般的打完一个军阀再打一个军阀,打军阀不是难事,但是军阀后面往往会有洋人,和他们牵扯就很麻烦了。试想历史上的辛亥,举个革命旗子就可以收复一座县城,可要是军阀混战,那就统一成本就高了。
  “袁世凯还是不要逼反好。”带着这样的想法,杨锐说道:“在我们做好准备之前,满清在龙椅上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一旦全国大乱,列强瓜分,我们收拾起来怕是很难了。”
  “可这样满清可以早下台。”蔡元培道,他文质彬彬,却是个愤青,特别是邹容之死让他更恨清廷。
  “早就早五年,有些事情我们急不得。”杨锐说道。下属的思想工作好做,平级的同志思想工作难做,蔡元培最开始信仰民主,但现在也明白干革命一味民主要不得,只是他对满清的仇恨倒是越来越深了。“满清若是一倒,各地督抚等于称王,那以后就是军阀混战,和春秋战国差不多,然后洋人在后面支持各路军阀,挑唆这大家打战,而为了打战就要洋人支持,就要不断的卖国,卖到后面那就什么也剩不了了。”
  “可不这样的话,等光绪坐稳皇位,那满清什么时候垮就说不定了。”蔡元培再道,他还是很坚持。
  随着复兴会势力渐盛,早日举事的说法越来越多,虽然前几天民众士绅对立宪的疯狂把他们吓了一跳,但是现在大乱将起,这样的心思又冒了出来。这种行为,按照后事革命的说法,叫做左倾机会主义,而杨锐,则应该叫做右倾投降主义,不知道怎么,杨锐心中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怕就怕光绪坐稳了江山。”章太炎也道。光绪的声望比慈禧高多了,革命党也常说慈禧坏话,王公大臣的坏话,到是光绪除了被他骂成‘不辨菽麦’之外,根本没有其他人非议。大家都对他好抱着一种同情的态度,这对革命真是大不利。(未完待续。。)
  ps:  注1:比如李鸿章的旧部梅东益撤职,但英国人认为梅在庚子年的时候保护了传教士的生命财产,所以对袁世凯施加了压力,最终的结果是梅东益仍然在任上,
  注2:节选自《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p25


第七十一章 忘记

  光绪死没死第二天十点就知道了,收到电报的众人脸色都不好,章太炎长叹一声,自言自语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而蔡元培则是斜视了杨锐一眼——他早就明白,这慈禧到底是谁杀的、为什么能杀掉,所以昨天晚上和杨锐有些针锋相对。
  杨锐明白这一次又被女人坑了一把,不过再怎么坑也得趟过去,并且他还是希望复兴会能依照之前的方针去实施自治策略——穿着立宪的衣服,打着自治的旗帜,然后去地方上挖满人以及士绅的根基。
  四个人在阁楼里围了一圈,看见三人板着的脸,杨锐笑道:“现在最痛苦怕就是袁世凯了,本来还踌躇满志的想改官制,可现在脑袋都要保不住。情报那边有没有说他有什么动静?北洋军有没有什么反应?”
  “天津没有什么动静,衙门里还照样开门;保定那边说是北洋三个镇都已经整肃士兵,不得随意出营,军营也就不能随便出入,大概是北京那边已经打了电报过去吧;京城最乱,捕盗营全上到了街面上,到处在搜查刺客,抓了好多人了,但是基本都是抓男人,特别是食指上有茧子的。”王季同不好直说程莐已经逃脱,只能委婉。“第六镇和第四镇,因为都在郊区,查不到什么情况,还真不明白袁世凯会出什么牌。”
  “这要看满清出什么牌。”章太炎说道,半夜未睡。他眼睛里全是血丝,但是思维还是清楚的,“要是光绪立马就下令诛杀。那袁世凯就很有可能反了。不过现在慈禧即死,而满清又是以孝治天下,这治丧怕是头等大事。大丧二十七,在这二十七日内,清廷怕不会对袁世凯怎么样。”
  杨锐想不到有这么个规矩,松了口气道:“那我们就可以先缓一步再来商量举义不举义的事情吧。越到后面情况越清楚,我们到是汉再决定举义也还来得及。”
  “可事情要先准备着啊。”蔡元培道。“现在江浙这边有多少杆枪?”
  这问题其实只能问王小徐,他最清楚这边的实力了,“不包括沪上在内。有一千杆,这些都是去年运进来了,但是弹药不足。”
  “怎么这么少?”蔡元培道,其实杨锐也觉得数目太少了。
  “不少了。南非那边只有四万三千杆步枪。因为东北那边有俄国枪。所以买来就一直囤在军校那边,而后面又因南非建军的事情不定,也就没有运到沪上,只待去年年中要整合会党,这才陆续偷运一千杆步枪过来。”相对军队数量来说,步枪永远是不够的,现在东北的大规模发展保险队的计划就因为枪械阻碍不前,一切就等自己的军工厂开工了。
  “能不能再运一些过来?”章太炎也觉得少。“到时候要举义最少也要……多些枪吧。”
  “枚叔兄,这个还是很难。上个月英国人就搜查了我们以前存放枪支的仓库,而且江浙这一带走私鸦片众多,巡私队常常能捞到好处,故而只要有船就喜欢去搜一搜,就那一千杆枪还是花了不少力气才进来的。”沪上不比安东,很多事情太难办了。
  “小徐,还是想想办法,运进两千支步枪吧。再有就是弹药既然不够,那也要运一些过来,万一真的天下大乱,我们也好有所准备啊。”虽然不想使革命偏离预定轨道,但还是要有所准备,杨锐对着王季同道。
  “我很担心啊,竟成。”自从美租界仓库被查,王季同就感觉最近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哪里不对吗?”杨锐见他皱眉,似乎感觉有些不对。
  “不知道,我不知道。”王季同摇着头,连说两个不知道,一脸凝重。
  和复兴会会的凝重相比,保皇党和同盟会倒是一个外面冷漠,但骨子透出喜色,一个则是外面欢喜,可骨子里却有些不安。
  保皇党是感觉多年夙愿终于成真,还不是自己动的手,可谓是坐享其成,康有为当时正在墨西哥视察当地的投资环境和萝莉素质,为保皇公司在此地落脚和自己后宫再添一佳丽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一听到慈禧身死的消息,顿时又跪又拜,高呼苍天保佑。不过欢喜过后,冷静下来的康有为毕竟是一党魁首,马上电令保皇党全体成员素装斋饭,为慈禧太后守孝,更勒令梁启超加紧和京中王照和肃亲王的联系,以求尽快见到光绪皇帝。他在海外一直举着光绪御带召招摇撞骗那么多年,把‘我大清’的名声高的乌烟瘴气,料想这些光绪帝都已经知道,戊戌一逃,多年未见,就不知道这皇帝心里还念不念往昔那一面之情?
  有什么师傅自然就有什么徒弟,康有为的守孝建议极得梁启超同意,‘我大清’以孝治天下,这慈禧再怎么恶毒,却身为人母,守孝是完全应该的。在守孝的同时,梁启超还过到越州馆拜访孙汶等同盟会诸人,以表示对同盟会的感谢,不过同盟会诸人一见到身穿白衣的梁启超等人,就举着棒子把他打了出去。
  梁启超一走,同盟会诸人也聚在寓所里开会。
  “韵荪电报里说的大家怎么看?”孙汶问道。程家柽年初就回国任京师大学堂农学教授,前段时间不知道又和肃亲王善耆搭上了关系,成为他的家庭教授。
  “韵荪此计,当为大谋划,不过广西那边举事准备好了吗?若是不能,我们也不能乘乱取之啊。”胡汉民说道。
  “湖南那边也没用准备好,克强在桂林联系不畅,要等来电之后才知道情况。我就担心这样一做,举国皆乱。”宋教仁摇着头。
  “对。四川也没有准备。”董修武道。
  “为什么就不能光明正大的说是我们同盟会做的呢?”马君武没管那么多,只觉得这是张扬名声的好机会。“这样我们的声望一定能盖过复兴会。”
  “先生的意思,不是声望。而是革命大业。”汪兆铭倒是没有明白孙汶所想,“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她们两个,那我愿意往天津说服袁世凯反清,他要不同意,那我出门就去京城自首逼反袁世凯。”
  “不行,兆铭,你又没有打过枪。手上没有茧子,前去自首没有人会信你。”胡汉民说道,虽然他佩服汪兆铭的勇气。但是这样蛮干他完全不同意。
  “可她们在哪里呢?要是找不到人,那这计策不是白白浪费了。”阴谋诡计一向很合末永节的胃口,他此时恨不得和程家柽大喝三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