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也刚刚回过神来,连忙施礼,遂尊称范增“亚父”。

当天会议暂停,项梁当晚就派人去寻访楚国王室后裔。只不过,楚灭国多年,那些王孙公子不是杀头就是流放,也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几经辗转终于在羊堆里找到一位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的。这位亡国王孙,当时正在给人家放羊。

王孙熊心被带回楚地,项梁就用他祖父的谥号立他为楚怀王。这本来是不合规矩的,但时值乱世,没规矩就是最大的规矩。沿用“楚怀王”的名号,所为就是迎合楚地的大众心态。一时间楚地粉丝们欢欣鼓舞,投靠项梁之心更坚。

其实这上演的是什么戏码大家心知肚明。熊心只是个傀儡,立他的项梁才是一把手。大凡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不用理会这个傀儡姓甚名谁,反正只是个跑龙套的,无关紧要。这样的例子前面就发生了不少。比方被葛婴立过的襄疆,被秦嘉立过的景驹,无一不是走个过场,随便送上人头道具匆匆谢幕。

但这里的熊心却是个例外。这个孩子绝不是普通的傀儡,在项梁战死后,他甚至还削了项羽的兵权,夺了项羽起义军一把手的继承权。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现在的熊心还在乖乖扮演他提线木偶的角色。

立楚怀王熊心,反秦领袖的光圈套在项梁的身上。项梁从此正式取代了死去的陈胜,肩负起下面的反秦重任。

此次会议中,陈婴被封做楚国的上柱国,辅助熊心建都盱台,随官爵赠送私人领地五个县。这位果然一如其母所想,开始踏上封侯拜相的康庄大道。项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日沛县起兵,不过八千子弟,陈婴却肯率手下二万众相投,并屈居帐下为副将。这份人情终于有机会开始还了。

就在薛县形势一片大好,项梁一把手扩充军力拉拢人心的时候,一封火烧屁股的求救信送到军中。

信是田荣写来的。田荣是齐王田儋的堂弟,前面他已经出场过,但戏份太少大家可能比较模糊。接着说求救信,信上的内容很简单:项将军,我被章邯追杀,现在人在东阿,救命!

国君魏咎

这是封没头没脑的求救信,要弄清事情始末必须往前点说起。

秦军灭了陈胜以后,又打败了项梁。大将章邯觉得楚地的起义军已不足为患,于是决定转换打击目标。大家再重温一下六国地理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此刻离楚地最近的就是魏国,那么就算他倒霉了。

章邯大军北上,兵锋直指魏地。数万大军将魏王魏咎围困在临济城内。魏咎坚守不出,同时派相国周市趁夜出城向齐国求救。

齐王田儋是个有远虑的人,他深知秦军来势汹汹志在再度灭亡复辟各国。楚、魏、齐三国在地理上互为依托存亡相依。当时陈胜已死楚地沦陷(项梁还没正位),魏国一旦被破,那么下一个遭受灭顶之灾的必定是齐国无疑。

看明白危急形势的田儋,立刻亲率军队与堂弟田荣空国而出援救魏国。齐魏联军在临济城下和章邯军展开会战。由于齐魏联军声势浩大,又抱着必死之心,战事一时僵持不下。章邯军暂时停止攻城,退守数里扎营。

齐魏联军多日奋战,终于暂退秦军,将领士兵们一时都放松了下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章邯命令兵马口中衔枚,趁夜幕掩护进行偷袭。

衔枚是古代军事术语,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枚,一种类似像筷子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可以想象,在夜幕掩护下,无声无息形同鬼魅的秦军,趁齐魏联军松懈的时候,悄悄潜进军营,烧粮草捅黑刀的情形。于是齐魏联军军营大乱,四处火光冲天,马匹惊蹿,哭爹喊娘,被惊醒的士兵发现森冷的青铜器已经插进了胸口,侥幸逃脱的也已经毫无战斗力。

秦军轻易大破齐魏联军,齐王田儋、相国周市战死临济城下。田荣侥幸率领余部往东逃走。

次日,得胜的秦军再次将临济城围成铁桶一般。由于魏军精锐已亡,此刻的临济城想坚守也坚守不住了,城破只在指日。

就在章邯微笑着准备下令攻城的时候,数日坚守紧闭的临济城门,开了。

城内出来的不是拼死一搏的魏军,而是一个使者模样的人。

使者缓步而出,神情异常平静,他看着近在咫尺的强大秦军,他们的兵刃上似乎还残留着昨日夜袭的血腥味。

“我奉魏王命,要面见你们章邯将军。”

“败军之臣,何须面见。”秦军嗤笑道。

“我奉魏王命,将临济城双手奉于章邯。将军可有诚意收下?”

“哦?”章邯惊异,随即冷笑,好个贪生怕死的魏王。他蔑视道:“我章邯所欲,何须他人相赠,临济城今日必破!”

“只怕未必,”使者温和的脸色瞬间变得狰狞若鬼,“此城坚逾磐石,将军坚攻数日不可不知。魏军虽损,若全军将士拼死守城将军纵兵精粮足,想攻城克地也非一日能成。届时我援军又至,到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即便将军猛攻猛打,我方亦会以性命相搏,石滚木石灰多种手段,贵军必定损兵折将。如此鱼死网破,可是将军所愿!”

他说着猛然踏前一步,反身遥指临济城。章邯目光过处,果见城头重重机关布置,心里知道这位说的的确不假。

“如今我家魏王甘愿拱手献城,只需将军应允一个条件。”

“好,本将军就赦免魏咎死罪。”章邯轻蔑道。

使者亦轻蔑,复而冷笑道:“多谢将军美意。我家魏王只求将军进城之时,不杀城中一人!”

“哈哈!”章邯终于愣住了,随即大笑。

“将军可应允!”

“应你!”

“如此多谢将军,我家魏王在城头亲自向将军致谢。”使者说着退开一步,恭敬面向临济城缓缓跪倒,目光所视百尺城头上已经堆好柴薪。使者忽然放声高呼:“王上,臣不负使命!臣先行一步。”言一毕,向着城壁发足狂奔,一头碰死!

“魏咎谢将军!”声音从城头传来,那堆柴薪上有人高擎火把。

魏咎最后又看了一眼身后的临济城,将手中火把掷在柴薪上。

眼前的变故惊呆了秦军,章邯用复杂的目光看着城头那堆熊熊火焰。

“众将听令,大军进城,杀一人者斩!”

前208年,“章邯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我想重复:魏咎,魏国后裔。周市扶植的傀儡王,他为魏王仅几个月。

其他没什么好说的了。

魏咎,你不愧为国君!

援救东阿

章邯处理完魏国的扫尾工作,就一路去追击田荣。

田荣行至东阿,被章邯军围困。

消息传至时,项梁正在攻打亢父(山东济宁一带)。

亢父和东阿,这两个地方离得不远。项梁又听田荣被困形势危急,于是亲自领军与司马(官职)龙且援救东阿。

龙且,秦末名将。男,生年不详,卒于井阱之战。此人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英勇善战,非常厉害!与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合为楚军五大将。

他自幼和项羽一起长大,两人是发小,性情相投,情若兄弟。项氏叔侄会稽起兵,龙且就跟随在侧。项羽生性多疑,此生唯独对此一人信任有加。

这次项梁攻打亢父把龙且带在身边,实在是讨了大便宜。在即将发生的东阿援救战中,章邯要吃苦头了。

项梁军至东阿,章邯出兵迎击。

项梁会稽起兵不过八千子弟,至陈婴来投,人数约三万。再到薛县会盟楚地豪杰皆来投奔,此刻的兵力最多不过十万人。

而章邯此刻汇集司马欣董翳兵力,人数至少三十万,此次击魏、齐,围东阿,军队人数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

历来的战争中,总有一种叫“名将”的奇特生命体会带给我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惊异。此次就是这样。

秦军和楚军在东阿城下大战,龙且率军冲入秦军军阵,只一战打得章邯败走。项梁乘胜追击,一路追到河南濮阳东,路途三百多公里,再次大破章邯军。

章邯接连两败,兵力士气大损,遂无心恋战,逃入濮阳城中固守。项梁军围在城外,日夜攻城。出道以来向来打得别人哭爹喊娘的章邯这次尝到了苦头,困守濮阳的日子里,他一面极力抵抗一面派人给胡亥送信求援。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项梁在濮阳城外围攻多日,城不下。听闻胡亥援军将至,又想自己这回面子礼子都有了,遂引军而还。

而章邯吃了败仗这才明白自己认为楚地已不足为患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幼稚。此刻的他,忽然想到楚南公说过的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地民风素来彪悍,可笑自己轻敌。

大意了啊。

宋义的预言

项梁自会稽起援救东阿两胜秦兵,把章邯堵在濮阳城不敢出来始,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滋味。项羽、刘季又败秦兵于雍丘,阵斩李由。章邯收到风声,越发感慨楚军彪悍,死守濮阳,等候救兵,不敢出战。项梁见连战皆捷,就开始自得起来,完全不把秦军放在眼里。

我们知道,但凡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该乐极生悲了。

骄兵必败这个征兆不单我们看见,宋义也看见了。

宋义,故楚国令尹,项梁门客。他这个门客是资格比较老的,自楚亡国后项氏叔侄埋名流亡时起此人就跟在身边。跟随项梁多年,虽名不见经传,却未被项老板炒鱿鱼。由此可见,此人有些本事,且擅察言观色。

正因如此,当项梁显出骄色时,他立刻察觉出不妥。本着门客的职业操守,宋义决定向项梁进言。

“老板,有件事想提醒您一下。”

这位是从来不多话的,项梁一愣:“说。”

“是!用兵之道,屡胜后应更加谨慎,切不可大意。老板熟知兵法,肯定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臣最近经常看到营里士兵喝酒赌博,赌得还挺大。白天军服不整旌旗不正,晚上打架斗殴通宵达旦,好像各个当得不是兵,是大爷。”

宋义继续说,“老板您最近打了胜仗高兴是应该的。但章邯这个人表面躲在濮阳不敢出来,其实一直在搞小动作。据我们的特工人员说,那小子的首批援助团早到了,人数好几万。另外,还有小道消息说,胡亥不惜棺材本,把守长城的远征军都调过来了。算算日子,估计这几天就到。老板,人在江湖飘,不得不谨慎啊。万一章邯玩阴的,我们怎么办?”

项梁正在兴头上,听了这话不怒反笑:“你小子想太多了吧。章邯差点吓破胆,他敢来?就算真有后援团,你看看这连续下了多少天雨了。路都下没了,还想来偷袭?好了,你别管这事了,该干吗干吗去吧。”

宋义还想说点什么,项梁直接丢给他后脑勺。

唉!老板,不要说宋义不仗义啊,该说的都说了。我真得该干吗干吗去了。

过了两天,宋义寻了个差事,去齐国公费出差去了。

说来也巧,走到半路正好遇到齐国高陵君出使楚国。二位都出公差,见面相互行礼。宋义眼睛亮,看看对方来时的轨迹,大致一推算连忙问:“哎呀,阁下难道要去见项老板?”

高陵君老实,一愣:“是啊,先生怎么知道?”

“猜的。”

“哦,真会猜。”

“不瞒阁下,我刚从项老板那边出来,我劝你还是改变行程可逃劫难。算了,跟你直说吧。项老板打了胜仗现在士卒骄弊,可谓骄兵必败。据可靠消息说章邯那小子找了厉害外援,我预计不出十天,项老板就得倒大霉!”

高陵君傻愣愣地听着。

宋义一看,这位还真是榆木脑袋,又继续说:

“我估计的十天应该不会错。按你这样的速度,不用十天就能到项老板那。到时候他城门失火,正好殃及你。我看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每天走半天歇半天。当然,走一天歇一天也行。总之一定拖过十天二十天。

“好了。碰到阁下也是缘分,该说的宋某也说完了。告辞,再会。”

看着宋义离去的背影,高陵君忍不住翻白眼。

开什么玩笑,打仗的事也能预料?脑子进水。

可转念一想,反正我这趟公差也不是急事,早几天晚几天都报差旅费。索性走慢点,沿途欣赏风景也好,没事不亏,有事赚条命。

嗯,这个主意两全。

得,看来谁也不是真傻。

就这样,高陵君一路缓行,把一天的路程匀作两天走。走了七八天,前去定陶不足百余里路,恰这时候,前方消息传来了。

高陵君听后一个冷战,好险啊!

定陶之战

事态发展果如宋义所料。

章邯驻军濮阳,连得二世派来涉间、王离二军。军势复振。又知项梁孤军围攻定陶不下,便想趁其不备,引军偷袭。

当时,正当9月。秦历9月为岁首,9月相当于现在的腊月时节。气候寒冷,阴雨连绵。接连下了好几个月雨不说,从7月开始,三个月每天晚上都乌云避月,天气十分的糟糕。

这样得天独厚的偷袭天气,不偷袭就对不起贼老天。

章邯当即传令,趁夜冒雨,前往定陶劫营,人皆衔枚,悄悄而行。

这招何其眼熟,打齐魏联军就用过了。真是招不怕老,管用就行。

训练有素的秦军趁着夜色风雨,鬼魅般接近楚军大营。

此时已经夜深,楚军白天玩命攻城,这个时段正睡得昏天黑地。加上夜雨掩盖轻微人声马蹄声,几十万秦军一直潜行到楚军营外都没人发觉。

章邯领兵将楚营团团围住,忽然,大吼一声,杀了进去。楚兵这才从睡梦中惊醒,见到敌兵蜂拥而来,吓得手足无措。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只得四散逃命。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章邯指挥秦军围堵捕杀,不到一会儿工夫,就杀得楚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慌乱之中,项梁逃走不及,混乱中竟被秦兵杀死。章邯军大获全胜。

“骄兵必败,同志们!切记切记。”

章邯见项梁已死,得意洋洋给部下训话。打扫战场收拾完辎重后,章邯整顿兵马,汇集涉间、王离两边军队,浩荡北渡黄河伐赵去了。

这位觉得项梁已死,楚地虽有流寇不足为虑。然而很快他就会意识到这种想法是多么愚蠢。

定陶战败时,项羽、刘季正在奉命攻打外黄,无奈外黄不下,只得转攻陈留。正在攻城之际,忽然有项梁败军奔至军中,大哭说项老板骄兵败了。一时军心浮动,攻城是攻不了了,又怕秦军乘胜来袭,二人果断决定撤军,与将军吕臣引军东还。

项梁的死对天下反秦军是个极大的打击,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反秦斗争的一个重大转折。

但对某些人,却是个机会。

怀王夺权

楚军一路向东撤退一直撤到彭城。不久,立刻有人也飞至彭城。

此人正是楚怀王熊心,原来他听闻项梁定陶兵败身死的消息,心里恐惧秦军乘胜追击危及他的所在地盱台,又听说项刘驻军彭城于是立即来投。

熊心抵达彭城后收到章邯轻视楚地,转战赵国的消息。他敏锐地觉察到,这也许是天赐良机。

对于项梁的死,熊心是窃喜的。熊心虽然年纪轻,楚灭亡后又沦落到给人牧羊,但他却是个非常有头脑和政治洞察力的人。从一开始他就对项梁充满了防备与仇视。原因很简单,他这个楚怀王是项梁立的。有句话叫我能立你,也能废你。

项梁在世的时候,熊心是提线木偶,扮演着令人放心的傀儡角色。可是现在项梁战死,而项羽还未成气候。于是,到达彭城后的熊心立即以怀王的身份下了两道命令。

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任命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军队。

这是有深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